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_第1页
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_第2页
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_第3页
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_第4页
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专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一、学习目标1、感受新课程下常用教材指导学生课堂练笔的可行性。2、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关注教材,关注生活,关爱学生,给予切实的写作方法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3、牢固树立立足教材,读写结合的思想,强化作文教学设计的意识。二、问题导入人教版教材,大作文放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缺乏专门的具体的写作指导,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之后随意写一篇交差了事,写作能力迟迟不能提高。而本套教材中分散在每课研讨与练习中的片断作文训练,多只有内容(主题)方面的要求,也缺少如何表达内容的指导。教师苦恼——不知怎么教,以前每次作文前都给学生念范文,现在连范文也没了;学生苦恼——咬笔杆,迟迟不能落笔一字,好像写作文就是受折磨,最后只能瞎编一阵。使用其它版本的教材,作文教学受中考功利思想影响,也多半处于一种“不是课”的境地,草草布置,略加指点,提出要求,开始写作,收上来给个等级就了事。师生都感叹:作文难,作文烦。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三、认知学习练笔是语文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的新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自由作文。加强学生练笔的教学与指导,对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是语文一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课堂练笔的课标要求,对课堂练笔的指导,应该遵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才能使课堂练笔达到应有的实效。1、开展课堂练笔指导应遵循哪些原则?(1)创新性原则既然课堂练笔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在指导过程,就应该有新意、出新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所以,在进行引课堂练习指导中,教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状况,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既要注重学生练笔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练笔的过程,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练笔的效能。面对新课程大量的课堂练笔要求,如果教师仍然沿用原有的训练方式,照本宣科,机械布置,久而久之,教师讲的乏味,学生练的生厌,要想收到好的训练效果,岂不是天方夜谈。(2)主体性原则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独特体验,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吸收老师或其他渠道传递的信息,而是按照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评估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一种“思维对话”的活动,学生既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学习者,更是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建构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自觉学习、真实体验、自觉感悟,使他们成为课堂上能动的学习主体。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课堂练笔指导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的同时,发挥教师是学生“学”的主导,“教”的主体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课堂练笔的方法上,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和独特性,给学生一定的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开放性原则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课堂练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练笔过程中,教师不应受课堂及教材的限制,要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强调自我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践行、勤于动笔,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的、逆向的、富于想像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课堂练笔在不违反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避免学生固守某种思维模式,人云亦云,导致写出的练笔公式化、标准化,毫无生气与个性。2、开展课堂练笔有哪些主要办法?(1)仿写性练笔仿笔是学生课堂练笔中最基本、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练笔方式,仿写的资源就是教材。新课程语文教材中,精美的散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文,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议论文等等,都是学生进行仿写的最好例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笔时,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仿写要求,从仿词、仿句入手,逐步过渡到仿段、仿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进而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的境界。(2)想象性练笔这是发展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一种好方法,教师要创设想象的情境,充分运用各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点燃思维的火花。如学习了都德《最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弗朗士,在师生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写出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之后的内心感受,以此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又陶冶学生情操,感受那种对自己祖国深厚的挚爱。(3)写读书随感学生写读书随感,既可是读课文感想,更可以是读课外读物的内心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教师不一定统一要求学生就某一篇指定的文章写读书随感,以避免学生无病呻吟勉强作文,致使文章乏味无比、公式化、程式化,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随意地写,大胆的写,揭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4)写成长日记教师可将以前通常要求学生写的“日记”、“周记”结合在成长日记中,要求学生将自己心中最灵动的东西写下来,留一份美好的回忆,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句可写,在不经意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课堂练笔指导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明确目的,创设情境。在课堂练笔的指导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笔的目的任务,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达到“最近学习区”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创设练笔的情境,培养学生自觉练笔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得到练习。(2)灵活调控,提供帮助。在课堂练笔指导中,教师要始终发挥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去调整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比如在指导想象性练笔中,既要鼓励学生想象力的“信马由缰”,也要引导学生想象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3)展示成果,及时总结。教师应定期对课堂练笔进行总结,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加以展示,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认可。四、案例分析本案例选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2期的《作文课就应该这么上》,执教者是沈阳市第24中学高春艳老师。请你认真阅读此案例,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右边空白处写出阅读随感。“描写景物”教学实录及评析[实录展播]师:我们曾沿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过旖旎的春光,我们也曾踏着老舍的脚步走进过济南的冬天,夏天在杨万里的眼中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在杜牧的笔下则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了精美的篇章。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揣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教师板书:描写景物)请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请一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屏幕显示)1.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以描写的作用。2.掌握描写的方法。3.学会对景物进行描写。师:再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两个例句。请一名同学读一下。(屏幕显示)①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②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看云识天气》)师:大家看这两个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生:例①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例②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师:是的,同学们请看,同样是写云,叙述表达的很直白,而运用描写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把云的不同姿态展现出来。下面我们看一下描写的概念。(屏幕显示)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师:如果从描写的对象上分,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把描写分为哪几类呢”生回: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生2:这些可以概括为人物描写,我想还有景物描写。生3:我补充一点,还包括环境描写。(屏幕显示)人物描写描写的种类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景物描写。师:其实对景物进行描写,同学们并不感到陌生,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习作中;教师却常能读到这样的话,“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了!”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不知道,写得很空洞。那么,怎样才能把笔下的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两个片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景物的。(屏幕显示)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各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师:这段文字大家熟悉吗?生:熟悉;学过。师:在这段话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花图”。在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遍地野花时,作者是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和其他手法来突出其特点的呢?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突出了春花竞相开放时的动态。生:“红的像火,粉的像巨,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用E比的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是为突出花的颜色艳丽。生:“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野花数量多,明丽、透亮的特点。生:“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不是实写,而是虚写,借助联想,突出了花开的繁茂。生:“花里带着甜味儿”是通过味觉来突出花的吞。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细致。大家看作者写桃花.杏花、梨花到遍地野花时,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生:(齐答)由上到下。师:(总结)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一种景物。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多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篇文章的节选。(屏幕显示)④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持有的万里睛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仁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师:请一名同学带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段文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生充满感情朗读完后,学生齐鼓掌)师:这位同学朗读时感情非常充沛,很有感染力。现在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吧生1:乌云、晴空。生2:草滩、山峦、公路。师:下面老师把这段文字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屏幕显示)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乌云。同学们比较一下,改后的文字比原文少了哪些词语?看看表达效果的差异。生:缺少了“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改后就表现不出乌云的动态了,而且去掉了比喻,乌云的形象感也没了。师:说得非常好。的确,这样一改,我们看不出乌云的动态了,而且形象感也消失了。(屏幕显示)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再往上,就是晴空。这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草滩,草滩上有山峦。生:改后的文字缺少的是“淡蓝色”、“碧绿”、“仁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等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是形容景物的色彩的。去掉后景物就不鲜活了。师:说得真好。同学们都发现了改后的句子在描写对象前缺少了表颜色的词,这样一改,景物的色彩就显现不出来了。(屏幕显示)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我的脚下是公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生:公路前面缺少了“银白的”,还少了“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银白色”是形容公路的颜色的,就因为白,所以才把它比喻成哈达,十分恰当。“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写出了公路不断延仲伸向远方的效果,而改后这些效果就没有了。师:是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我们对景物进行描写时,还要做到情景交融。大家请看选文第四段。(屏幕显示)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体会一下,作者在前三段详细、具体、生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抒情,我们觉得很自然,是水到渠成。而改后的文字你觉得它美吗?你陶醉了吗?生:没有。师:改后的文字虽然也提到了景物的名宇,但它还是描写吗?生:不是。师:是什么?生:叙述。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同一描写对象,要想使它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美感,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的效果更好一些?生:描写。师:是啊,叙述平淡、宜白,描写具体、形象。(小结:以上环节明确了叙述与描写的作用,解决了学习重点1。)师:通过以上语段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同学们能总结出几种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吗?生1:写景时要融入自己的感受。生2:在描写对象前加上一些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生3:写景时可以借助一些修辞方法来突出景物的特征。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总结为三句话。(屏幕显示)描写景物的方法:1.加修饰语。2.运用修辞手法。3.融入作者的感受。师:第一点加修饰语,即在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第二点运用修辞手法,它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第三点融入作者的感受,就是常说的情景交融,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师:方法归纳出来了,下面我们就运用这几种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片断。师:动笔前提几点要求:(屏幕显示)1.认真现察。2.抓住景物特征。3.运用描写方法。老师提供两幅图片给大家,分组写,限时5分钟。(屏幕显示图片,并播放音乐)(5分钟后)师:同学们都停笔吧。下一个环节是展示.互评。在互评时我们按以下要求进行:1.描写了哪些景物?2.怎样描写的?(具体运用了景物描写的哪种方法?)3.用得恰当吗?如不恰当,可以试着改动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写好的文字读给大家听。生:(举手)我愿意。师:这位同学勇气可嘉,其他同学请认真听。(生读)在白云蓝天互相映衬之下的是一片碧绿宽广的草原。其问一群雪白的羊儿在悠闲地觅食,享受着温暖的午后阳光,它们在草原上缓慢地散步,仿佛是一块绿色地毯上的白色小花,而在瞬间却又变换了形状,给这块寂寞的草原增添了一丝活力。师:请其他同学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描写。生1:她描写了白云、蓝天、草原和羊群。在描写景物时,她能在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突出了景物的色彩。生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描写草原上的羊群,十分形象贴切。但是,缺少情景交融的部分。师:同学们点评得很精当,我想可能是时间有限,否则这位同学在下面的文字中就要借景抒情了。另一小组写得如何呢?下面老师随便点一名同学发言。(生读)丝丝清风,再加上那颜色各异: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怕絮状的云.目光下移.那高耸入云的山峰静静地站在那儿.好似一位遥望远处关丽景色的老者。他为了与远处的美景相衬,也精心挑选一身碧绿的服装技在了身上。随着脚步的迈进,心情也愈愉悦,因为那水波粼粼的湖面上,掠过的船,令人目不暇接。师:这位同学读完了,谁来给点评。你来试试。(叫举手的同学)生1:他写的这段话层次分明,从天空写到水面。生2:我欣赏他写的“他为了与远处的美景相衬,也精心挑选一身碧绿的服装披在了身上”。这句话,将山峰的颜色——绿——写得生动,有诗意。生3:我认为他有一句话写得不符合逻辑,“丝丝清风”是人眼看不到的,与后文中“目光下移”是不搭配的。生4: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突出景物的特征。师:同学们评点得都很好,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借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点评了。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能够感觉到景物描写并不难。只要你仔细观察,选准角度,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我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五、交流讨论(一)专家评说这是沈阳市第24中学高春艳老师在武汉“全国文学教育与作文教学高级研讨会”上执教的一堂作文课。内容是语文出版社的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后的写作训练——描写景物。教者完全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的。对这样的写作训练怎样处理?换句话说,就是怎样教?教师们一直感到很困惑。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教师们一般都不把它当作“课”来教。一般的做法是一个单元的课文讲完了,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布置一个文题,略作指导,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去写。把作文课当作作业或任务去布置,这就是我现在所看到的面上的作文教学。高老师这堂作文课给我们作文教学许多启示。启示一,真正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课”来教。这是保证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提高的基本要求。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可时下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却不容乐观。或敷衍了事,或临阵磨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升学方面,特别是中考.高考。考不上重点高中,多花钱不说,将来考重点大学就没有把握;考不上重点大学,将来就业就是个问题。现在的就业压力已经把竞争大大地提前了。而现在的中考.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质的考试,分数仍是主要的。而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分数,占有的比重又很大,从全国各地的试卷看,中考一般都在50~70分之间;高考一般在6O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很可能决定这个孩子能否升入重点学校。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每年的中考、高考分数一公布,教师和学生都会发现;作文的分数相差不大;拉不开档次。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都认为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作文教学上得不偿失,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投放到阅读教学上了。如果不是做课给别人看,我们很少能看到像样的作文课。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们一个最起码的启示,那就是:不要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作业或任务去布置,要切切实实地把它当作“课”来上。启示二,要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一般都是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自己的种种实际做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写作,结合具体篇章,在遣词.造句.立意一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依据和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和模仿,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我们看高老师的这节课,围绕着写景训练,联系了看云识天气》、《春》、《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学过的文章中的片断,或比较记叙与描写的区别,或突出描写的作用,在鲜明的对比中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记叙;什么是描写以及如何对景物进行描写;这就远比那种弃课文而不顾,把动态的写作流程变成静止的原则、孤立的规矩和死板的方法的作文课的效果好得多。语文教学的实践早已经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脱节两败俱伤。启示三,切切实实教方法。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作文课上,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有人向学生提供既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就拿这节课的“描写”来说,教师经常提到;学生也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是描写,它和记叙的区别究竟在哪儿,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描写,有没有什么规律?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这方面,高老师的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她在引导学生分析几个语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描写的三个要点;即在描写对象前加修饰语,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融入作者的切身感受。这就是方法,就是要领,这个方法和要领是能够操作的。我们看到,接下来要求学生写的写景片断,学生写得都很好,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三点来写的,这就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不然的话,我们就是强调一百遍“要注重描写”,学生恐怕也不会描写;应当说,描写不过关是时下初中学生的老大难问题。高老师的这节课;虽然只抓住了“描写景物”这一训练重点,而且聚焦在对景物进行描写的方法上。看起来好像内容不多,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尤其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提要求,一定要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徐惊尘:辽宁沈阳市皇姑区教研室)(二)聚焦讨论的问题1、叙述与描写这二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描写的作用,在之前的阅读课文中应该是有所涉及的,本堂课却把它作为了一个学习重点而耗时较多,使得学生习作展示的时间较仓促,如何让阅读与写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值得您注意的见解是:2、练笔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本堂课教师选取的是二幅图作对象让学生描写。教材上规定的内容教师可否更改?怎样设置写作情境更有效?您的思考是:3、本堂课教师在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时,注意了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却忽视了抓住事物特征、言之有序等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您认为作文教学中应重点抓思维能力训练还是语言能力的训练?或者二者并重?您的见解是:(三)您的课堂创意设计看了上面的案例,参加了讨论,可能引发了您创新的欲望。请您对《景物描写》一课或某个环节进行创造性再设计,或另行设计一个有创意的课堂练笔指导。相信自己,你就会有一张清秀的面孔。您的创意设计是:六、资源链接[链接1]程钧:《中学生怎样进行练笔》,载《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4期。[链接2]“把人物写活”写作课教学实录师:老师昨天看了同学的一篇作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弟弟很调皮,很可爱。他长着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牙齿,多可爱呀。”同学们说这是一段什么描写?生:外貌描写。师:外貌特点是什么?生:黑头发,大眼睛,红嘴唇,白牙齿,扁鼻子。师:人物个性如何呢?生:调皮,可爱。师:人物特点能反映人物个性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1:因为外貌描写不生动,不具体。生2:因为人物特点与人物个性缺乏必然联系。师:所以人物个性不明显,不突出,不鲜活。这一节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把人物写活,请大家读一下教学目标。生: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个性。2.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心理描写方法。(点评:由学生习作中常见的失误导入,印象深刻,引入自然,富有针对性。)师:下面我们进入本次写作之旅的第一个驿站———肖像描写,咱们一起读一段文章。生:“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师:写的是谁啊?生:鲁迅。师:从哪几方面写的?生:脸,头发,长衫,胡须,烟嘴。师:特点分别是什么?生: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头发寸把长,直竖着。长衫是牙黄色,羽纱做的。胡须隶书“一”字形。烟嘴是黄色的,安烟一头被熏黑了。师:体现了什么个性?生1:刚直不阿。生2:正直严肃。师:给你什么样的写作启示?生1: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生2:写人物外貌要反映出人物个性。(点评:以《一面》为例,充分体现教材的例子作用,取舍为学习服务。)师:咱们来读一道作文题目。生:“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与老师们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请你描写一下班主任的肖像,使我们对他能够有所了解,好吗?”师:请自由作文。(播放背景音乐)师:请同学朗诵一下自己的作文。生:我们的班主任是位男老师,中等个儿,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嘴巴宽阔。一副方方正正的眼镜搁在他那方方正正的脸上。师:外貌特点是什么?生:中等个儿,浓眉大眼,鼻梁挺直,嘴巴宽阔,眼镜方正,脸方正。师:体现个性是什么?生:正气凛然。师:再读一篇。生:我们的班主任头发有点卷,却一丝不乱,脸色很白,下巴光光的,干脆利索;戴一副金边眼镜,镜片儿晶莹剔透;喜欢穿一身很普通的蓝黑色西服,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师:外貌特点是什么?生:头发卷,脸色白,没胡须,戴眼镜,穿蓝黑西服,很干净。师:体现个性是什么?生:爱整洁,严谨,朴素。(点评:选择熟悉的人物来写,使观察、写作和评价都有据可依。)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人物肖像的写法。下面我们进入写作之旅的第二个驿站———语言描写,请两名同学分角色读一下这段对话。生:“怎么卖?”“三块。”“芹菜也这么贵?”“过年什么不贵?”“还不如割肉吃呢。”“肉是肉味,菜是菜味。”“便宜点吧。”“进的就贵,怎么便宜?”“那没法买了!”“你上别的摊也是这个价!”师:写了几个人?生:两个。师:什么人?生:卖菜的和买菜的。师:语言特点是什么?生1:简短,直接。生2:卖菜的语气强硬,买菜的语气软弱。师:两人个性怎样?生1:卖菜的哄抬物价。生2:卖菜的唯利是图。生3:买菜的斤斤计较。生4:买菜的勤俭节约。师:给你的写作启示是什么?生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职业。生2:语言描写要符合具体场合。(点评:教师自拟文例,结合社会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学得灵活。)师:咱们再来读一道作文题目。生:“你成了世界上100个不幸的人中最不幸的一位,英语测试比80分少一点,比6分多一点,针对你的成绩,设计父母的一段对话。”师:请同学们分组模拟,分角色表演。生甲:“这次就考了这么一点,真是岂有此理。”生乙:“不就一次考试嘛,用不着发火。”生甲:“再考二三十分,那就节节败退啦。”生乙:“是不是题太难了?”生甲:“题难别人怎么能考九十多,轻而易举的。”生乙:“是不是发挥不好?”生甲:“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生乙:“是最近生活没跟上?”生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没跟上?”生乙:“是不是班不好?”生甲:“不说自己教子无方,竟怨老师教学无方。”师:语言特点是什么?生1:爸爸爱用成语,妈妈像平常说话。生2:爸爸严厉,妈妈温和。师:两人个性怎样?生1:爸爸严肃,妈妈偏爱孩子。生2:爸爸脾气暴躁,妈妈袒护孩子。师:再找两个同学表演一下。生丙:“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生丁:“是啊,究竟什么原因?”生丙:“我问过老师,孩子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生丁:“是不是咱盖房子影响了孩子学习?”生丙:“有这方面的因素。”生丁:“学习方法是不是也有问题?”生丙:“也得考虑。”生丁:“得好好找孩子谈谈了。”生丙:“对,找个合适的机会。”生丁:“再找他的同学了解一下。”生丙:“好吧。”师:语言特点是什么?生1:平和。生2:用商量的口气。师:两人个性怎样?生1:慈爱,温柔。生2:团结。(点评:展示家庭生活,评议父母语言,使课堂活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师:现在我们进入写作之旅的第三个驿站———心理描写。请大家一起来读这个片断。生:“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师:出自哪篇文章?生:《黄纱巾》。师:女孩什么心理?生1:喜欢黄纱巾想买到它。生2:体谅父母困难不买黄纱巾。生3:体谅卖黄纱巾的人,不要黄纱巾。师:女孩什么个性?生1:爱美。生2:懂事。生3:坚强。师:给你怎样的写作启示?生1:人物心理应符合人物年龄。生2:人物心理应符合具体情境。(点评:以《黄纱巾》中的小女孩为例,便于同小女孩年龄相仿的学生理解。同时出现两处心理刻画,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师:再读一道作文题目。生:“选举班长的会议刚刚结束,学习并不特别出众,甚至连老师也不特别关注的你,却出乎意料地被全班同学选为班长。班报记者请你谈一谈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师:请独立思考。(播放背景音乐)师:请同学自由发言。生:我感到很激动,也很惭愧,我知道自己学习不太好,今后我不但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要带领同学们把全班的学习成绩抓上去。师:你想了哪些方面?生:主要想提高自己和全班的学习成绩。师:反映你的什么个性?生:要强,不服输。师:再找同学谈一下。生:我很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作为一班之长,必须对班级事务认真负责,当好老师的助手,关心每一位同学,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集体温暖。师:你想了哪些方面?生:怎样当好班长。师:反映你的什么个性?生:认真,负责。(点评:回归校园生活,聚焦班级一点,深入学生,选例精妙。)师:我们的写作之旅结束了,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旅途收获。生:我知道了写人物要运用肖象,语言,心理描写方法。生:我体会到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反复思考,才能写出人物特点。生:我认为不管运用哪种描写方法,都是为表现人物个性服务的。师:同学们的总结很好,我们再来读几个题目。生:1.照片上的妈妈。2.带来一只千纸鹤,同学见了,怎么说?3.下一节要听数学课,你怎么想?师:应分别运用什么描写?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师:写的时候要考虑什么?生1:要考虑照片是什么时候照的,当时有什么故事背景。生2:要考虑不同同学的个性特点和语言特点。生3:要考虑听课地点和人,我的数学课成绩,爱好程度。师:请同学们课后做完,将题目1送给妈妈批,题目2送给同学批,题目3送给老师批。批完后你用作文档案装起来,档案袋封面自己设计,题目可以用《习作集》、《笔耕录》、《Discovery(发现)》、《“Magicbox”(魔盒)》等等。(点评:作业设置再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批阅方式也使学生乐于接受,增进了交流。)总评:作为一节胶南市级公开课,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读写一体化,例子的选取特别典型,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避免了假、大、空。二是教学流程的设计简洁明快,各板块互为犄角,导入、高潮、结语平中见奇。三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切入自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感悟水到渠成,了无痕迹,体现出相当的教学艺术。(杨永淑/山东青岛胶南市教研室)(《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10期48页《怎样把人物写活》)[链接3]让学生站在名家的肩上激扬文字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正是在不断的吸收和表达的实践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普遍喜爱,教材又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合编,这为学生以课文为范例学习写作搭建了宽阔的舞台。让学生站在名家的肩上激扬文字,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极大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利用课文进行写作训练,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猜写、替换、比较的方法教学生拟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吸引读者眼球的第一符号。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这足以证明标题的重要。学生在进行话题作文时,常常为拟不出好的标题而苦恼,如果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学生拟标题,学生拟题的苦恼就烟消云散了。在预习课文之前,我让学生根据标题猜想文章的内容,紧接着粗读课文看看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猜想的异同,体会作者拟题的匠心。学生学完了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替换标题,并比较新标题与原标题的优劣。学了《走一步,再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