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_第1页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_第2页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_第3页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_第4页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农业农村经济在全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相对是短板,充分利用建制镇示范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充分挖掘现有科技人才和种质资源优势,加大优质高产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围绕发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加快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储运及精深加工技术、农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力度,在农业新品种、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新型农业投入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使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2、加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整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资源、信息联络,建立能适应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形成顺畅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实现科技与生产在体制上的自然结融合。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应用。以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和配套完善,重点依托中央财政在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和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引进推广等农业科技专项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4、加强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农民培训。围绕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农民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培育一大批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工人;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二是完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技推广培训中心、广播电视等现有培训资源,进一步增强农村科技培训能力。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等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市场化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二、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争取力度,争取企业投资等多种投入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排灌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要求,改造建设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包括: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和农家肥积制应用等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沟渠涵闸桥站等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源工程建设、田间交通设施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等。2、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推广大中型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和新型插秧机和播种机械;大力发展以蔬菜、花卉的播种育苗、植保、节水为重点的设施农业管理机械;大力推广果蔬等鲜食农产品保鲜技术、粮食及特种农产品的低温烘干技术;不断探索发展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3、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贯彻落实好省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积极推进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机制及措施,开展相关研究与试验示范。4、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5、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抓手,是用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以项目为手段抓农业的具体体现。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区域范围、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要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完善,进一步扩张农业园区核心区规模,加快三个万亩基地和现代农业物流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园区功能配套,突出技术自主研发、项目开发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三、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人文等综合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增收。1、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一是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镇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培植壮大具备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出口、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型、科技创新型、基地带动型和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切实提高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带动力。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快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2、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化组织发展步伐,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合作社在高效农业建设、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以及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实施品牌化经营,促进**镇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3、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品牌创建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强化品牌整合,引导生产主体联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农产品规模和市场美誉度。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工程;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要求,建设品牌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4、加快发展农产品多种流通业态。积极倡导“产品变礼品”、“外销转内销”经营模式,将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农产品生产转变为赋予“绿色、生态、健康”理念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同时结合**农业休闲观光特色,大力吸引外来游客,将传统的农产品“外销”模式转变为“游客自助、绿色健康、亲友馈赠”理念的“内销”模式。强化与沪、锡、常、宁、扬、泰等大中型农贸市场的沟通,开辟农产品销售的“绿化通道”。5、健全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