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第12课社论两篇
课堂互动探究知能优化演练第12课基础自主学案热点新闻追踪基础自主学案三、词语释义①扬眉吐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普天同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⑤高瞻远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张灯结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兵戎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迎刃而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四、背景探寻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之后,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在香港成立了特别行政区,除国家外交、国防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1583年,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在此后的400多年里,葡萄牙通过各种非法手段逐步占领了澳门。收回澳门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强烈愿望,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葡萄牙方面已经宣布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承认中国对澳门拥有主权,中葡两国政府对澳门问题已经达成了谅解,双方都同意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澳门问题。此后两国政府经过反复磋商,1987年4月13日,中国总理和葡萄牙总理分别代表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回归祖国。课堂互动探究1.《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一文是如何鲜明地阐述我国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个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提示】阐述过程好处开篇:以满腔诗情呐喊:“1997年7月1
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
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
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的时刻到来了!中华民族洗雪百
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然后:以“为了这一天”开头,三段排比历
述回归之艰辛、领袖之关心、构想之
英明。最后:切合建党日而落脚于在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好。全文激情浩荡,大气磅磗,一气呵成,振奋人心,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态度。2.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从欣赏角度来看,稍有唱高调之嫌,你同意吗?为什么?【提示】
不同意。因为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有较浓的政治色彩,反映的是主流社会的声音。这是由宣传任务决定的。本文格调高扬,动人心魄,很好地完成了社论的引导作用、监督作用、深化作用、表态作用。3.《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这篇社论标题形象别致,内涵丰富,试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提示】本文标题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时代的轴线”——将澳门的回归看做一条“轴线”,一条可以“拉开”时代的“轴线”,营造了一种略带诗意的恢弘气势。“时代”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从现实的时间而言,澳门回归正值世纪之交,人类马上就要跨入新千年新时代;同时,回归对于澳门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个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就不只是时间层面的了。而且,“拉开”一词也很耐人寻味,可以理解成是向前拉开了一个时代,就像拉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门,强调的是新时代新气象;也可以理解成是拉“开”了一个时代,强调的是回归后的时代对回归前的时代的脱离。4.《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在台湾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试结合文本分析。【名师点拨】
“弱国无外交”,香港、澳门相继回归,是对中国综合实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一国两制”政策成功的有力证明。在此形势下,“中国最后的一个统一问题——台湾问题,势必提上议事日程”。社论采用纵向的论述,顾及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向台湾问题,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了信心。5.同是庆祝回归,两篇社论议论的重点和角度有何不同?其效果如何?【名师点拨】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议论重点是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展示回归之路的艰难和不易,从中可见中国共产党之英明,中华民族之伟大。《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议论的重点是澳门回归及“一国两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意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骄傲之情。这样的议论角度比前一篇更具恢弘的气势和纵横捭阖的张力。知能优化演练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2011-06-29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方润华热点新闻追踪这是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陈键兴、裴闯)香港金紫荆广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招展,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与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相向矗立。由层层石环叠砌而成的纪念碑,标注着1842年以来的时间刻度,如年轮般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发、在屈辱中崛起的不平凡经历,记录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懈追求国家统一与强盛的伟大奋斗历程。一百多年前,孱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祖国的神圣领土香港、澳门、台湾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一段民族耻辱和哀恸的历史由此写下。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历经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迈出了国家统一的历史性一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首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984年12月19日,经过历时两年的22轮谈判,中英双方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也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是载入史册的两个特殊日子,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民族屈辱终得洗刷,崭新时代从此开启。回到母亲的怀抱,香港、澳门以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获得了新生。过去十余年中,港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成为了生动现实。“‘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智慧结晶,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齐鹏飞指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按照“一国两制”方针管理好香港、澳门确定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鲜活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为了早日结束两岸同胞骨肉分离的不幸,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奋斗目标,站在全民族的立场上思考、谋划统一大局。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对台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正是在党中央对台方略的引领下,经过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关系从隔绝对峙走向交流对话,克服了艰难险阻,沿着和平稳定方向不断前行。1987年,隔绝两岸同胞的闸门被打开,两岸交流合作由此渐成滚滚洪流。1992年,两岸分别授权的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双方于翌年举行首次“汪辜会谈”,完成了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进行的首次公开会谈。1998年,“汪辜会晤”在上海举行,拉开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其后,台湾当局接连抛出所谓“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主张,大肆推动“法理台独”,致使台海形势一度面临危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展现了全中国人民绝不允许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坚定意志和决心。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年4、5月间,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新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与他们举行会谈,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重要共识,向世界显示了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彼此分歧,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并促成了中断9年的两岸制度性协商迅速恢复。同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政策,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岸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今,两岸直接“三通”已成现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签署实施,两岸制度化协商成果持续扩大,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浪潮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两岸中国人正携手翻开和平发展、共创双赢的时代新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与维护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台湾问题专家郭震远说,“回顾祖国统一伟业所走过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亲历】一国两制,尽显治国智慧方润华1997年的6月30日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钢材买卖合同样本
- 代理记账公司培训
- 2025全面商用建筑设计合同
- 2025居民购房合同协议书标准
- 2025二手折弯机买卖合同
- 2025临时工合同模板
- 2025中外合作合同范本2
- 汽车美容服务流程优化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教育智能体的构建与实践路径探讨
- 2025全面版城市私人住宅租赁合同
- 收款账户确认书
- 经典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地生中考,要这样复习)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劳动者就业登记表(通用模板)
- 压力容器(气瓶)风险点告知卡
- 斜屋面专项施工方案-挂瓦坡屋面(附图)
- 自保温砌块施工方案
-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图
- T分布临界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