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改革前沿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杨志平
第一章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现状和目标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饶不过去的一个问题。然而,社会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抑或理念?中国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中国现在搞的社会主义和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同?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观是追求全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追求公众的福利保障,为大多数人谋取福利。(一)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早在16世纪初资本主义新制度初露曙光时就已经提出来了。这种社会主张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诞生阵痛中挣扎的劳苦大众,对当时社会种种不公正行为的抗议和对一种更美好社会的向往。(二)在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7—1535)的《乌托邦》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代表作。该书描述名为“乌托邦”的新岛的美好社会,呼吁建立一个一切财产归公共所有、共同劳动、全体公民都可以享有平等富足生活的理想社会。(三)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无不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作为自己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两项共同的特征:
1、实现财产的社会共同占有。2、否定货币和市场在新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性。(四)早期社会主义者思想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市场力量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僵死停顿状态,促进了生产力神话般的发展;另一方面,一小撮被后世的人们称作“强盗资本家”的豪门寡头利用当时封建秩序已经趋于瓦解,基本的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社会机制还有待建立的机会,巧取豪夺,使自己成为巨富,造成了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立。(五)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带有浓厚的道德批判和空想色彩。而他们建立新制度的试验,最后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社会主义创立者们的价值观,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停留于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和沉溺于建立新道德世界的幻想中,而是在产业革命后的经济条件下,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勃兴中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希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自己的社会学说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之所以会取代资本主义,源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即社会化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基本矛盾的激化,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要被产权社会化的由社会公众共同占有财产的所有制所取代。(二)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在公有制条件下,社会的全体成员将要组织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共同进行社会化的生产。(三)他们认为在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关系都将消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了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后商品市场自然消亡的思想。(四)这个结论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证明,消除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关系,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而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痛苦的摸索过程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五)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已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第二节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和苏俄的早期实践(一)列宁和他的继任者把国家的作用提升到极高的地位,把国家所有制看作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二)列宁在1918年5月写的《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提出了经过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历史阶段,逐渐向以国有制为基础的“完全的社会主义”过渡的考虑。(三)外国干涉和国内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实行全面国有化和转入命令经济的决定。苏联就以“战时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四)严格的军事纪律和配给制度帮助俄国共产党人保住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于是,苏联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恢复“商品交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商业”,并在一切工商企业中实行“商业化原则”和“商业核算”。(五)列宁在酝酿采取新经济政策时曾坚持认为,“周转自由就是贸易自由,而贸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去”,“真正的计划”必然是“完整的,无所不包的”。(六)然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却使列宁的想法发生了变化。1921年他在纪念十月革命4周年的讲演中指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统一的国家计划同计划经济并不矛盾。他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苏维埃国家可以以市场为基础,加上政府的计划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即按比例地发展。二、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斯大林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等于占统治地位的国有制加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二)在斯大林的亲自指导下,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国家所有制和由国家机关组织实施的计划经济列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三)斯大林在晚年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有了一定变化。他在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批评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当消除商品生产的观点,提出了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保留商品经济的原因,而两种公有制形式又是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在短期内不可能消灭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四)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的影响,斯大林总体上并未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他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价格、成本和利润被说成是核算的工具。所以人们称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商品论为“外壳论”。第三节、原苏东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原苏东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的探索(一)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模式兰格还在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泰勒模拟市场“试错法”的基础上,1937年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一书,形成了兰格模式。他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均衡是通过市场竞争的“试错法”实现的,价格的波动最终使供求平衡。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劳动力是属于个人的,应由市场决定;生产资料是公有的,没有生产资料市场,其价格也不能由市场决定。但可以由中央机构根据“试错法”模拟市场来确定。
(二)原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1950年,原南斯拉夫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把企业交给劳动者集体直接管理和支配。但是,任何人对这些生产资料都不具有任何所有权,自治的社会所有制不是集体或者集团所有制,更不是私人所有制。从1955年开始,原南斯拉夫逐步建立起自由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和其他产品一样可以自由交易。这样,投资、生产、分配、等活动均由市场来调节,最终形成了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三)布鲁斯的分权模式
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布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兰格模式的缺陷,提出了国家通过市场来引导企业决策,实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分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宏观决策由国家掌握,微观经济决策则由企业受市场调节独立进行。应当指出,在布鲁斯的模式中,实际上强调的还是计划经济的作用。他认为投资应由中央政府来分配,而不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他主张国家来决定价格、工资和利率,而不是由企业来决定,这显然是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四)锡克的集体所有制理论和计划市场模式锡克所说的集体所有制与我国的集体经济并不完全一样。这种所有制要使每个职工都成为企业的共同占有者,都得到代表一定的资本份额证券,并能获得相应的利润分红或新增的证券。职工退休后,不再得到新的证券,但仍可按原有证券分得利润。职工死亡后,证券自动收回。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微观平衡,,应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取消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只有宏观经济平衡,才应由政府有约束力的的国民收入分配计划来实现。这样,就使得计划与市场实现有机的结合,并使计划严格局限在一些重要的宏观比例方面。(五)科尔内的有调节的自由市场模式科尔内把经济模式分为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两大类。(1)行政调节。其特征是依赖上下级隶属关系,通过纵向的信息流和行政手段来控制经济运行。它又可以分为ⅠA和ⅡA两种。ⅠA是直接行政调节,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ⅡA是间接行政调节,国家借助行政权力通过各种手段迫使企业接受政府的微观政策。(2)市场协调。其特征是靠企业间横向信息流和市场力量来协调经济运行。市场协调又可以分为ⅠA和ⅡA两种。ⅠB是无控制的市场协调,经济运行几乎完全受市场自发调节;而ⅡB是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协调,这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市场模式。科尔内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分析了社会主义“短缺经济”的体制根源。他指出,与资本主义国家时常出现的“过剩经济”不同,“短期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短缺经济”具体体现为“排队”、“等待”和“强制替代”三种程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强制替代”是最为严重的形式,指居民根本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只能用劣质或价高的其他产品来替代。短缺经济的制度根源在于“投资预算软化”。造成“投资预算软化”的根源是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父子关系”,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着“父爱主义”这既意味着绝对的保护和安全,也意味着家长式的干预和管束。
二、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苏联在战前时期和战后恢复时期的确保持了比资本主义国家高得多的增长率。据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森估计,1928-1955年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4.4%-6.3%。1929-1932年的“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达19.2%,1933-1937年“二五”期间为17.8%,1938-1942年“三五”期间为13.2%。195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了17.2倍,其中工业产值增加了12倍,社会国民收入总额也增加了7.8倍。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的工业化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苏联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早在20世纪50年代,集中计划体制模式的缺点开始显露。进入60年代以后,苏联、东欧国家增长率逐年降低,效率下降,技术进步放慢,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这种恶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于是,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一)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努力及其失败苏联领导人不再试图改革苏联的经济体制,而是企图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作某些改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苏联经济学家提出,应当实现“由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
(2)计划工作“科学化”。苏联改善计划经济的另一项举措,是企图运用现代计算技术来提高计划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和改善计划管理。(3)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采取的第一项重振经济的措施,是提出所谓的“加速战略”。
(二)前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南斯拉夫领导为了寻求群众支持,在50年代初期,首先打破了斯大林模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提出“企业自治”的口号,扩大企业自主权;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实行“市场社会主义”。第三阶段:实行“契约社会主义”。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对“市场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合劳动”、“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等思想。
(三)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在老资格的共产党领导人卡达尔的领导下,匈牙利于1968年1月1日,开始建立了“新经济机制”的改革。其特点:短期经济决策由企业按照赢利最大化的要求,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而有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计划,有关消费品价格中的优惠补贴政策以及有关公共服务原则的决策,由中央计划机关从宏观平衡的角度作出决策。(四)波兰经济改革的实践建国后,波兰共进行了四次改革:(1)1957—1958年,以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2)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东改革进入高潮,波兰国内经济矛盾加剧,波共领导人哥穆尔卡布置了第二次改革。(3)1973年发动以“高速发展战略”为先导的改革。(4)波共和政府在1980年组建了经济改革委员会,着手进行第四次改革的准备工作,但这次改革也未能饶过改革的许多险滩暗礁,挽回颓势。(五)捷克斯洛伐克半途夭折的改革1967年1月1日,在身任副总理的锡克的领导下,捷克开始进行比匈牙利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在经济改革行动展开以后,感觉领导权受到威胁的捷共领导人转向实行改革的政策,于是引起了一场党内危机和保守派下台。这时群众掀起了以民主化为基调的运动来支持改革,这就是著名的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捷克国内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使苏联领导集团感到恐慌。他们终于诉诸武力,于1968年8月20日派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逮捕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迫签订了全盘否定“布拉格之春”改革的《莫斯科条约》,随后又恢复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也随后夭折。
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历程提供的重要经验教训:(1)经济体制的低效率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制度缺陷,不对旧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不可能改变这种状态。(2)任何真正的改革都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企业制度是改革成功的关键。(3)改革需要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各项改革措施要配套进行。(4)如何经济改革必须取得群众的支持并在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第四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一)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要使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9月扩大会议和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重申了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纲领。(三)1949年《共同纲领》,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四)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国家依法保护农民、个体劳动者、资本家的所有权。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五)当1952年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结束时,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6月6日毛泽东在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份批示中重提“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且指出:“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六)1953年12月,经毛泽东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形成了完整准确的表述。中宣部的《宣传提纲》还指出:“这条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七)从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计划用15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实现的对个体农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结果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实现了以国有制和准国有的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公有制,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在这一所有制基础上,全面建立了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确立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原因是:(1)在以苏联共产党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不承认商品和商品经济,摈弃市场机制,建立以行政协调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在很长时间里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论界把苏联专家和学者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指导经济实践的经济学理论,按照这种理论,建立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2)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加强国防力量被提到议事日程的首位。为此中共中央领导层选择了集中动员和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以便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中去。(3)承受过一百多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普遍怀有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认为仿效苏联的榜样,依靠已经取得的国家权力,充分动员和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中国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国的现代化。(4)中国长时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国家,“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形成牢固的历史传统。解放以后,毛泽东依靠自己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崇高威望,建立了在自己领导下的全能政府。这是中国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政治基础。二、中国经济改革问题的提出
(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刚刚在中国全面建立,就遭到经济学界众多的质疑。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具有比较大自主权的企业,这时变成了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附属物,人、财、物、供、产、销全都由上级决定,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二)经过一个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也看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主管党的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提出,要对经济政策作出若干调整,形成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格局思想:(三)更加重要的是,毛泽东对改革苏联式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四)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方针,中国在1958年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的第一次经济改革。在这次改革的实际执行中,对1956年提出的方针作了一些调整,而把重点放在了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利益调整上,形成了“行政性分权”的改革思路。第二章中国渐进式的经济改革战略的演变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一)陈云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三)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有企业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实行了“放权让利”的改革。二、“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标志着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一)《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二)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点可概括为:第一,就总体来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第二,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作用。第三,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第四,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三)但是,这一理论还具有明显的不足:一是只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而不承认是市场经济,仍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二是把发展市场体系仅仅理解为发展商品市场,而未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对于市场机制的理解过于简单,过于狭窄。(四)同时,《决定》还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依照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二)上述基本思想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其意义在于:(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要把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区分开来;(2)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中,强调计划与市场不是“板块”式结合而是有机结合,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应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3)市场的地位已大大提高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当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应由市场调节,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三、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阶段(一)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二)1992年10月展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具体部署。四、确定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构想,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经济改革的总体方案。(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和主体地位,公有制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重视质的提高。
(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5)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6)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一)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三)中共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第二节中国的经济改革模式一、经济转型的两种模式激进式改革是指通过迅速而猛烈的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使整个计划经济体系在瞬间崩溃,然后在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作用下,按照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迅速形成市场秩序,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而激进式改革是指通过迅速而猛烈的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使整个计划经济体系在瞬间崩溃,然后在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作用下,按照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迅速形成市场秩序,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
二、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必然性和特点
(一)中国改革走渐进式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和体制的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础上的量变过程。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改革的渐进性。(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征1、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3、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4、政府主导与自发演进相结合。5、整体协调与分步推进相结合。
三、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一)它是中国经过30年改革后开始形成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刚刚脱胎出来的一种比较初级的市场经济。(二)这种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混合经济;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相结合的政府调节体制;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现代化的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的二元市场价格;充分发育的商品市场与半管制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对称性;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普遍的政府干预并存。(三)这种市场经济的演化方向是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但是,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并不是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小政府或弱政府,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的力量,是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四)在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政府调节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宏观的平衡,为市场机制创造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第二,政府调节的内容不仅仅是总供求的平衡,更重要的在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第三,政府调节的手段不仅包括间接的需求管理,即财政货币政策,还包括了许多直接调节的因素,如改革与发展计划的制定、国有资本的管理、基础设施的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从更广泛的角度看,政府还要运用间接、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力量,从各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发展。第二节中俄两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一、中俄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分析(一)相同点:中俄两国所面对的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在与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比显现出严重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二)不同点:1、在改革前,苏联建成了工业社会,80%的人口在城市。经互会市场的贸易模式基本上是以俄罗斯作为一方同其他国家作为另一方之间的交换。(二)不同点:2、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这种情况也许在今后50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也很难根本改变。(三)从短期看,中国的改革条件总体来说比俄罗斯要优越一些:1、改革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中央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较为牢固;而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十分完善。2、中国工业布局比较完整,全国一盘棋,基本不依赖国外市场;而俄罗斯在改革前属于经互会一盘棋中的一只棋子,工业体系不十分完整。(四)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改革条件不如俄罗斯: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素质比中国要高得多,同时资源比中国丰富而人口却比中国少得多。二、中国和前苏联经济改革的过程比较(一)俄罗斯的改革具有强制性、彻底性、激进性等特征。最早是约翰·威廉森1990年针对拉丁美洲危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原则:1、“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自由化”;2、“尽可能最快地私有化”;3、在财政好金融方面要“采取强硬措施保证自由化和私有化”。美国克林顿时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将“华盛顿共识”概括为“三化”,即“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现代的西方学者将“华盛顿共识”的内容解释为“三驾马车”:1、市场化;2、私有化;3、稳定的宏观经济。(二)中国改革的决策者则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较为稳健的“渐进式改革”的道路,既要大力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又要注意历史的延续性,保持政局的基本稳定。1、关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2、关于市场竞争主体的创建。3、关于转向市场价格。4、关于增加政府收入的途径。
三、中国和俄国经济改革的结果比较(一)俄罗斯:俄罗斯政府试图通过“休克疗法”一蹴而就,一步登上市场经济的轨道,然而事与愿违,在付出了极高的改革成本和极大的社会代价之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9%以上(1986—1990年为7.9%,1991—1995年为11.6%,1991—1999年为10.1%),经济增长速度堪称世界第一,每八年左右GDP就会翻一番。四、中俄两国改革模式的评价对于中俄两国改革模式,学术界有不同评价:(一)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俄罗斯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俄罗斯的改革是彻底的,成功的,而中国的改革是不彻底的,还要进行再次的改革。第三种观点认为,不能简单的说哪国的改革成功,哪国的改革不成功,还应该再观察,再研究。(二)我们认为,影响各国经济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而不是简单的以“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哪个正确来概括,重要的在于什么模式符合本国国情代价更小。第三节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矛盾一、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一)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并逐步走向城市。以包产到户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改革,成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引爆点”。(二)中国的改革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进行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具有明显的群众性、自发性的特点。(三)中国的改革对于其核心的公有制问题,采取了稳步推进的态度。(四)中国的改革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抓”等重要原则,保持了政治上的相对集中和稳定,使经济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五)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相互推动,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一)强制性和自发性相结合的改革战略。(二)保持历史的延续性,双轨过渡,增量改革。(三)试点先行,从局部到整体。(四)国有经济的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互结合。(五)将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矛盾与调整(一)双重体制的摩擦。与激进式改革相比,渐进式改革的最大弱点是改革的不彻底性和持久性。(二)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三)变相的私有化倾向。(四)政府职能转换与渐进式改革悖论。(五)非均衡战略影响体制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六)就业压力增加,国民收入差距扩大。四、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
(一)领导核心必须具有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的必要权威与能力;(二)领导核心的利益与偏好与改革的方向应当协调一致;(三)领导核心对于领导集团内部出现的腐败行为和各种局部利益冲突必须具有抑制能力;(四)实行一条渐进的、开明的改革路线,有效协调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动员全社会支持改革。(五)采取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分开,只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现代化(民主政治),中国的经济改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第三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经营制度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产品贡献。大多数制成品实际上都有替代品而粮食却无可替代。(二)市场贡献。农业是工业以及整个非农产业产品的主要购买者和消费者。(三)要素贡献。在经济发展落后国家,以农产品剩余为代表的农业储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部门发展的原始动力。(四)外汇贡献。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为出口换汇创造了优势条件。
(五)生态环境贡献。
二、农业是一个适宜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
(一)农业有两种基本的经营方式: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组织实现的;另一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通过计划安排实现的。(二)家庭农场制度的优点在于:1、可以实现家庭内部劳动力的优化组合与互补。2、决策成本很低。3、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4、节省了分配的成本,避免了结算、计量、划分、监督的成本。5、管理成本较低,组织劳动的成本低,利用机会的成本低。
第二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一、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改革前,中国农村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1、“包产到户”、“包干到户”2、中国农村经营制度之所以在极短的时间中得以实现的原因:(1)“承包制”是中国农民比较熟悉、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农业经营制度安排。(2)向承包经营制度转化没有严重的社会障碍。
(三)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效果
1、最直接的经济效果就是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2、畜牧业、水产业有巨大发展。3、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4、我国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长。5、我国农民的资产有较大增长。6、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拥有了向非农产业流动的自由。二、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一)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改革1、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深化粮棉等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3、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4、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5、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6、加快培育农村市场:包括农村土地市场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试点。(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决定,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村的统筹提留随之取消,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对种粮农民和购买良种、农机具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第三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进一步改革的对策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一)充分重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点。其核心就是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关心农民的利益。(二)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一条基本经验(三)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稳定不变。(四)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活力。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展望
(一)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1、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2、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4、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5、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1、继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2)、稳定与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核心是稳定与完善土地承包关系。(3)、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家庭承2、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1)、进一步深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2)、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3、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四章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第一节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理论一、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一)企业及其所有权
1、企业:(厂商)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就是一个“箱子”:人们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然后从企业获得出;
2、所有权:处在合同关系的要素所有者的权利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要素所有者可以获得的收入以及享有的决策权利,即“合同收入”和“合同权利”。第二类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是“剩余收入”和“剩余权利”,
(二)企业的三种基本法律形式1、最简单的企业形式是所谓业主制企业。业主制企业是建立在业主家庭财产的基础上,由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家庭充当它的所有者。
2、合伙式企业。合伙式企业的所有者是其合伙人,在通常情况下,合伙人也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公司是以股东为成员组合起来的法人组织。公司以公司的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而公司股东仅以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形式是公司制度。(三)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认为,现代企业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管理的多个单位。它有两个特征:(1)它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单位;(2)且由各层级支薪的行政人员所管理。2、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有限责任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不通过公开募股,而由为数不多的股东集资组成的公司。
⑴股东人数较少,我国规定不超过50人。⑵资本无需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不发行股票,股单不能自由买卖。⑶董事和高层经理人员具有股东身份。⑷公司成立、歇业、解散的程序比较简单,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公司帐目无需向公众公开披露。(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把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发行代表股份的有价证券——股票,股票可以自由转让的一种公司形式。基本特征:
股东人数必须达到法定人数,最低人数为5人;总资本是由若干等额的股份所组成的,公司可以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人们可以通过认购股票而取得相应的股权;股东不能要求退股,但可以让渡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向公众披露财务状况。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就是要求企业的各类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等)以及以此为抵押的债务,共同构成企业法人财产,归企业法人拥有,并由法人治理结构统筹运营。这样,在资产股份化的企业中,出资者投入的是资金、技术、品牌等,并以此获得相应的股份,企业以此作抵押进行负债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在支付了各种费用、负债和税收后,按股份由出资者分享,出资者的身份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法人实体或自然人。这样,现代企业在所有与控制相分离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出资者按照向企业的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经营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投资者负责,并根据经营的绩效获取奖励或接受惩罚。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首先,政府的社会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其次,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分开。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管理科学:就是建立起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它规定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人与人的分工协作关系,划定各部门及其成员的指责。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二节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一、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一)社会大工厂的基本生产单位,政府直接经营。
(二)多重角色和多种目标(三)所有权被割裂(四)预算约束严重软化二、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一)第一阶段(1979—1984年),是以“放权让利”为基本内容的改革,由试行利润留成到推行经济责任制。(二)第二阶段(1985—1991年),依照“两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行了以承包制为主的各种新的的管理体制。(三)第三阶段(1992—1995年),以“理顺产权关系“为核心,加快股份制试点改革。(四)第四阶段(1996—至今)实施以“三改一加强“为中心的国有经济总体改革方案。第三节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二、推行股份制改造三、几个有争议的问题1、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不是必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
2、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推行“国退民进?第四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一、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1、“三层次”模式使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重要制度缺陷:(1)、上市公司成为全资国有的“授权投资机构”的“下属企业”,难于成为具有完全独立性的法人实体。(2)、旧体制下的“存续企业”作为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一、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内部人行使所有权。(4)许多改制企业实行“多级法人制”。
2、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3、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呆滞,制约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4、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一、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5、“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6、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用过去的行政手段管理公司制企业。二、解决问题的措施。1、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形式,为国有资产找到真正的“当家人”。2、调整股权结构,推进股权多元化和适度分散化。3、实施“债转股”措施,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二、解决问题的措施。4、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5、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6、技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第五章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而当时,全国的私营企业数是零,个体经济为14万人(户)。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发展得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首次在政治决议中明确允许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当年的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有1373万户,从业人员2158万人,注册资本236亿元。这些个体工商户中,实际上已包含了部分私营企业。1988年4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的第11条中增加了如下内容:“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肯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修正案删去了1988年宪法中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的提法。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一次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其中,第20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开始从一般民事权利上升为宪法权利,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认可与保护。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该文件的新规定着重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方面,旨在“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它明确宣布,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发展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14万人发展到1981年的105.6万人,大致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二)80年代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在1981—990年的10年间,户数年均增长24.6%,1990年时发展到1328万户。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数年均增长28%,1990年时达到了2093万人。而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本金年均增长62.6%,1990年时达到了397亿元。(三)90年代以来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从业人数和营业额在1999年达到了最高峰,分别为3160万户、6241万人和21328亿元。从2000年开始,个体工商户的户数和从业人数连续五年负增长,营业额也没有达到1999年的水平。然而,全国个体户的注册资金、产值和商品零售额等指标却基本上是上升的。这表明个体户的户均规模在上升。从年均增长率上来看,1990—2005年的15年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户数和从业人数年均增长4.2%和5.8%,远远低于80年代的24.6%和28%。注册资金、产值、营业额和商品零售额的年均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放慢的主要原因:
其一,个体户在80年代的高增长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当时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基本上是从零起步,基数小,其增长速度就会比较高。其二,从工商统计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里,因政策性限制,大量私营企业被按个体工商户来注册。其三,随着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推进,市场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内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经营竞争压力上升。其四,个体工商户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在很多行业,尤其是制造工业领域中,无法与规模较大、技术先进、治理结构合理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相抗衡,使得大量小型个体工商户被淘汰出局。其五,自90年代后期起,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导致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大量减少。三、私营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私营企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领域拓展。不少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与国企改制等方式进入了一些原来由国有资本占优势的行业。在组织结构方面,民营经济在规模结构上已经涌现出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在企业治理方面,不少私营企业已经开始从家族式经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治理转变。在产业布局上,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以专业化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民营经济过去一直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近年来开始向国际市场迅速扩张和发展。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私营企业的产品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第二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对民营企业的进入领域仍存在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获取生产要素方面仍然面临种种不公平待遇。这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投资用地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三)信用和法制建设滞后,企业间的契约执行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四)一些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如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技术加工环节,依附性明显;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管理和经营能力不足,投资盲目性大;企业生命周期短(3—5年)、死亡率比较高;竞争力不足;缺乏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及治理结构;人才、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信用水平比较低;二、非公有制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正确处理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二)逐步落实“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1、完善法规,破除体制性障碍。2、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3、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升级。4、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5、加强企业管理,引导企业关爱职工,做强做大。第五章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第一节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私人物品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机制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财政体制则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运用法规、法令、规章、条例等制度性典章以确定分配关系的形式,它对财政职能的实现,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一节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产生(一)公共财政产生的原理1、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公共性失灵”的缺陷,对一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领域,必须由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2、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政府执行各项职能,也都是要消耗资源的,所以自从有了政府,就有为它筹措资源的财政活动。一、公共财政的产生(二)公共财政的含义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行为。财政制度就是确保这种活动发生并且有效率的基本规则体系。(三)中国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前提条件1、明确界定政府经济职能2、财政运行机制的法制化和公开化3、确立非市场盈利原则二、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1、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2、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3、对非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调控。(二)收入分配职能财政收入分配原则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四种: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社会成员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二、公共财政的职能(三)调控经济职能其实现方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通过发挥个人所得税等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帮助社会来稳定经济活动。(四)监督管理职能1、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跟踪,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及时反馈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2、通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3、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一、财政收入(一)中国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入。3、债务收入。
4、专项收入。5、其他收入。(二)中国的税收制度1、税收的分类方法税收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1)按税收征收的实体为标准,可分为货币税和实物税。(2)税收按其收入归属于哪一级政府支配使用为标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3)税收以其是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4)按课税对象的性质,中国税收分为五大类。(5)按照税收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内在联系,把现行税收划分为生产环节课税、分配环节课税、流通环节课税和消费环节课税。(二)中国的税收制度2、流转税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中国现行的流转额征税,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等。3、所得税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纯收益额所征的税。其税率结构采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所得税可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大类。
二、财政支出(一)经常性支出它具体包括:1、国防支出、2、行政管理支出、3、文教科卫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5、财政补贴支出等。
(二)建设性支出目前,我国财政建设性支出主要包括:1、基本建设投资、2、企业挖潜改造投资、3、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4、支农贷款、5、债务支出等。
三、财政赤字和债务(一)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形成的差额。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差额是黑字,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就是赤字(二)债务1、中国政府的显性债务包括向国内机构和个人发行的各种国债及国库券等国内债务,还包括向国际市场筹措借入的各种外债。2、中国政府的隐形债务主要有:1、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债务;2、地方政府支付缺口和债务;3、社会保障基金的损失和缺口。第三节财税体制改革一、改革前中国财税体制的基本特点(一)政府的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组成统一的国家财政系统。(二)政府运用自己的权力组织预算收入,收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三)在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税等财政负担存在很大差异。二、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过程和内容(一)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1、“分灶吃饭”(1)对江苏省继续实行固定比例包干办法。(2)对广东、福建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缴或定额补助”的办法。(3)对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浙江15个省,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4)对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自治区和云南、青海、贵州三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仍然实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保留原来的特殊照顾。(一)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2、财政大包干(1)“收入递增包干”。
(2)“总额分成”。
(3)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
(4)上缴额递增包干。
(5)定额上缴。
(6)定额补助。
(二)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1、财政预算的分税制(1)在政企职责分离的基础上,明确省、县(市)、乡(镇)政府的职能,按职能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2)根据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依照各级政府的事权,确定它们各自的支出范围。(3)根据受益性质和征管有效性原则,合理划分税种收入。(4)逐步建立按公式计算的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二)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2、清理“预算外收入”3、实现向公共财政制度的转变中国政府在2000年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所谓“建立公共财政的初步框架”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二、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过程和内容为此,国家财政要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逐步规范公共财政收支范围。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减少对企业的经营性发展项目、应用性研究项目的资助,增加对教育、科技、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保障力度。与优化财政收支相配合,中国政府还在扩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在政府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权力,最终实现政府预算的法制化,是推进中国预算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根本措施。第六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第一节关于金融体系的基本理论金融体系为经济运作提供四种服务:(1)提供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2)提供筹措和分配资金的途径,以便进行金融媒介活动;(3)提供在经济中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手段;(4)提供一套促使经济活动趋于稳定的政策工具。第一节关于金融体系的基本理论
一、金融中介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金融中介机构:(1)存款机构,主要是银行;(2)契约型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3)投资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共同基金等
二、金融市场
(一)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三)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三、金融政策(一)金融政策区分为两类:1、金融抑制政策;2、金融深化政策。(二)实行金融深化政策或改变金融抑制政策,意味着对金融部门实行自由化政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取消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2、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交叉义务,公平竞争。3、放宽各类经济主体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4、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第二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有待加快(二)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和调控机制尚未建立(三)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面临着现实困难第二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仍然很高。(二)从融资方式来看,近年来直接融资的比例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有所下降。(三)货币市场的规模较小,市场参与主体较少。(四)资本市场体系层次简单,市场结构不够完善,除主板市场外,创业板市场尚未建立。(五)从金融工具来看,金融产品单一。第二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全适应金融现代化的需要(一)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趋势,而中国实行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二)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制化进程还有待加快。(三)目前银行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还不够充分、及时。(四)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第三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与主要任务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想目标应当是建成一个自由、开放、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一)健全金融调控机制1、进一步改革中央银行体制。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机制调控作用。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4、建立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全国统一、分层次的货币市场体系。(二)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改变金融结构不对称格局。1、进一步改革金融机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2、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性中小银行。
3、系统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4、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四)加快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保障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1、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政策协调框架。2、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3、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4、加强证券业的监管和法规框架建设。第七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通常具有三个特点:1、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或社会。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这是国际上一种广义的社会保障理念。3、社会保障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实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制度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对因年老、疾病、生育、失业等问题而造成的生活困难予以基本补偿的一种核心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的主要内容2、社会救助:是政府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因历史、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抵御因素而造成的生活困难者予以帮助的制度。3、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资金资助和优惠服务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4、社会优抚:国家或社会针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资助和服务。带有优待、褒扬或抚恤性质。(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既要有加速器,也要有稳定器。2、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需要有相应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3、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状况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4、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二、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一)以英国和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模式(二)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三)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的强制储蓄模式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模式(一)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二)个人账户储存基金制(三)社会统筹部分基金积累制(四)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沿革(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和主要特征1、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外。2、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广泛3、加快三项改革,重点构筑三条保障线。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1、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实行共同承担缴费责任的失业保险制度3、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四)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第八章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第一节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一、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纵观我国建国后尤其是1956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受经济体制和国际环境的双重影响,无法正常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虽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曾经与当时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但这种合作与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基础上的对外开放有本质的差别。第一节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二、对外开放基本方针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09.1-2024智慧城市城市数字孪生第1部分:技术参考架构
- 2024版建筑工程泥工施工劳务合同
- 二手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2024年版(买卖双方权益保障)
- 二零二五版广东教育机构劳务派遣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公司项目管理团队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房产社交媒体营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文化旅游产业PPP项目特许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效复合肥生产与销售合作框架协议3篇
- 个性化2024版民间资金借贷担保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光纤熔接项目融资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台式燃气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专项训练大全
- 标准预防--ppt课件
- 压力管道氩电联焊作业指导书
- 审计资料封面(共6页)
- 加油站施工情况报告安装
- 分子标记及遗传连锁图谱
- 防火墙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