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后汉书》记载:“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虽然亦为一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脩释奠焉。”束脩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祭以太牢,乐用登歌,六佾之舞。”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然而,在释奠的行礼过程中,却表现出与前截然不同的特色。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无怪乎宋人林駉在《源流至论》一书里评论道:“唐人外有尊经之名,而不知尊圣之道。圣经杂于释老。故高祖释奠,浮屠惠乘、道士刘进喜乃得与徐文远、陆德明同讲。高宗已数招李元植与方士、浮屠讲经。”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梁武帝萧衍佞佛,且有《述三教诗》尊崇佛、道。然而,毕竟释奠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据《旧唐书》记载,永泰二年代宗下诏封赏鱼朝恩,于国子监上“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唐代的释奠礼为何会产生这些特点呢?既然不是汉地的传统,或许可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加以考虑。《大唐西域记》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会:“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攉微言,抑扬至理。”唐代的释奠礼与此颇为类似。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也为学界所公认。故而推测唐代的释奠礼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直至宋代,此风才逐渐被矫正。(摘编自范晶晶《唐代的释奠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祀先圣先师的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但它对具体行礼过程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很难参考执行。B.东汉明帝设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礼毕,诸儒执经问难于帝前,但这些都不是释奠礼。C.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这些细节唐代释奠礼有所借鉴。D.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为学界所公认,因此唐代的释奠礼一定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才有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释奠礼中的讲经活动和所行释奠之礼,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北魏虽然多次行释奠礼,但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只是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C.宋人林駉以唐高祖、唐高宗为例,否定唐代释奠礼中讲经活动,但作者并不赞同他的观点。D.释奠礼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限于儒家经典,但在唐代因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符坚把学生入学时所行束脩之礼与释奠礼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但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B.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其中的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C.提倡儒佛道三教同尊,开始于唐代。因为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D.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其中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二、古代诗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隆庆元年正月七日,有诏免朝,越三日,复传免。时亮以新政不宜遽怠,上疏切谏。寻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使朝鲜。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时亮争之,乃南面宣诏。还,进户科给事中,因列上辽东事宜。已,请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报闻。兴都庄地八千三百顷,中官夺民田,复增八百顷,立三十六庄。帝从抚按奏,属有司征租,还兼并者于民。中官张尧为请,又许之。时亮极谏,不纳。穆宗每临朝,拱默未尝发一言。及石州陷,有请帝诘问大臣者。越二日,讲罢,帝果问石州破状。中官王本辄从旁诟诸臣欺蔽。帝愠,目慑之,本犹刺刺语。帝不悦而罢。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疏虽不行,士论壮之。十月初,诏停日讲。时亮率同列言天未冱寒,不宜遽辍。俄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从祀文庙,章下所司……明年冬复疏言:“天下可忧在民穷,能为民纾忧者,知府而已。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教行望峻,则召为祭酒或入翰林,以示风励。”下部议,卒不行。三年擢太仆少卿。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时亮及陈瓒、张槚已擢京卿,皆被斥。时亮坐不谨,落职。万历十二年,用丘橓、余懋学等荐,起南京大理丞。寻请以水利、义仓、生养、赋役、清狱、弭盗、善俗七条课守令,岁终报部院及科,计吏时以修废定殿最。历刑部左、右侍郎,拜南京刑部尚书。逾年卒官。(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零九》)(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B.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C.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D.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我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C.文庙,又被称为文宣王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政治家周文王的祠庙建筑。D.不谨,不敬慎,不小心。是古代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隆庆元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当时,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极谏。B.晋升为户科给事中后,魏时亮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每天要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C.魏时亮不畏权贵,敢于进谏。曾经以大不敬的罪名弹劾中官王本。后来皇帝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又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D.万历十二年,因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曾得罪高拱而被免官的魏时亮重新被起用。他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历任刑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最后死于任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疏虽不行,士论壮之。②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有人认为他叛逆之罪该杀。③匡山:四川彰明(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1)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中李白的形象。(2)明胡应麟《诗薮》评此诗“通篇一字不连带景物而雄峭沈著”,那作者是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的呢?请结合全诗赏析。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正面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两句,写出了山间云、岩、林、霏的朝暮变化之异。(3)《送东阳马生序》里,表明作者对同舍生“略无慕艳意”,是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的两句话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圣诞老公公的孩子卡尔维诺马可瓦多装扮成圣诞老公公在城里游走,骑在一辆装满了由五彩色纸包捆、彩带绑扎并缀有梁树及冬青树小枝的礼物的小货车上。这是公司给他的特殊任务,一天之内要送出五十个圣诞包裹。他突然想到应该回家让孩子看看自己的样子,他们会很惊喜的。可是孩子们正着迷于游戏之中,丝毫不理睬装成圣诞老公公的爸爸。只有小米开尔跟在爸爸的后面,想一起去送礼物。“爸爸,我们是去给穷小孩送礼物吗?我也准备了礼物要给他们。”马可瓦多真想说:“你们才是穷小孩!”但是那个星期他是如此确信地认为自己是安乐乡的居民,那儿大家都在采购,尽情欢乐,彼此送礼,他觉得谈贫穷实在是很失礼的,只好这么说:“穷小孩已经不存在了。”路上马可瓦多不断遇到其他红红白白的圣诞老人,马可瓦多跟他们一样,依名单上的地址跑完这家跑那家,走下座椅,在小货车的包裹中挑选,拿起一个,把它交给来开门的人,并抑扬顿挫地吟诵着:“Sbav公司祝您圣诞快乐及新年愉快。”然后收下小费。费有时候挺可观的,说起来马可瓦多应该是很满意的,但是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每一次,在按铃之前,身后跟着小米开尔,他预期着开门的人看到面前站着圣诞老公公本人时的惊奇和对节庆、好奇、感恩的盼望。但每一次,接待他的方式就只像平日见到送报的邮差那样。按下一家豪华住宅的门铃,一位女管家来开门。“哦,又有一个包裹,谁送的?”“Sbav公司祝您……”“好吧,你们来这儿。”女管家领着圣诞老人走过一条满是挂毯和彩饰陶器的走道。小米开尔张大了眼睛,跟在爸爸后面。女管家打开一扇玻璃门,进入一间天花板好高好高的大厅,大到里面摆进了一整棵杉树。那是一株闪着五彩玻璃球的圣诞树,枝梗吊着各式各样的甜点和礼物。天花板悬下水晶灯,杉树最高处缠有灿烂的垂饰。在一张大桌子上摆着水晶器皿、银器、蜜饯礼盒和一箱箱的酒。玩具散布在地毯上,多得简直像是玩具店,主要都是复杂的电子机器人和太空飞船。那张地毯一处腾空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孩,趴躺在地上,大概九岁左右,噘着嘴一副很无聊的样子,翻着一本图画书,好像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强法兰克,快,强法兰克,”女管家说,“你看到没有,圣诞老公公带着另外一个礼物又回来了。”“三百一十二,”小孩叹口气,眼睛并没离开过书,“放在那儿吧。”“是送来的第三百一十二份礼物,”女管家说,“强法兰克很棒,会计算,一个也不漏,他最喜欢数数字了。”“爸,那个小孩是穷小孩吗?”小米开尔问。马可瓦多正专心整理礼物没有马上回答。但是过了一会儿,赶紧声明:“穷?你说谁?你知道他爸爸是谁吗?是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会长!”“我觉得他像是个穷小孩。”离开后,小米开尔没有了之前的无聊和沮丧,表现得非常兴奋和开心。马可瓦多看到了孩子的笑脸,觉得很安慰。“小米开尔,今天过得不错吧!”“是的,我找到了穷小孩,送了他两个礼物,用锡箔纸包的。”“穷小孩?谁?什么礼物?”“就是那个大屋子里的孩子。我送给他一根弹弓,可以打破玻璃的那种。”“还有呢?”马可瓦多的声音几乎在颤抖。“一盒厨房用的火柴,他拿到火柴时高兴坏了。”马可瓦多手插在头发里,“我完了!”第二天到公司上班时,觉得风云密布。好像还没有人向他提及什么,已经要谢天谢地了,直到眼见三个人朝着他走过来,他们是公共关系部、广告部和商务部的主管。“快!”他们说,“重新装车,马上!”“终于!”马可瓦多自言自语,并且预料自己已经被开除了。“快点!得换包裹!”三位部门主管说,“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开始宣传推出破坏性礼物。”“是会长意外的发现。”“好像他的小孩收到了一些很新潮的礼品,我猜是日本货,他第一次看到小孩这么兴致勃勃。”“最重要的是,破坏性礼物能够损毁任何一种物品,正好可以加快消费速度重予市场繁荣。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又在小孩能理解的范围内……会长眼见开拓了一个新的前景,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小孩,”马可瓦多用一丝声音问,“真的弄坏了很多东西?”“就算要大略估计也很难,因为整栋房子都烧掉了。”(小说内容有删改)【注】: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早期创作多为现实主义作品,后转向幻想小说和寓言小说。善于利用讽刺和离奇古怪的幽默处理严肃的主题。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马可瓦多回家想给孩子们惊喜,可是孩子们只顾着自己的游戏,并不理睬马可瓦多,看来他们的父子关系不融洽。B.马可瓦多想对小米开尔说:“你们才是穷小孩!”说明了马可瓦多的家境不富裕,他不得不因为赚钱养家而拼命工作。C.小说把事件背景放在圣诞节,意蕴深远,圣诞节在西方社会有祈福祝愿的含义,作者在节日气氛里注入荒诞的元素,发人深省。D.小说对强法兰克家的客厅作了细致的描绘,强法兰克的表现和他所处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E.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最后决定宣推出破坏性礼物,因为破坏有利于加快消费速度重予市场繁荣,这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举措。(2)从小米开尔说“我觉得他像是个穷小孩”及后文送“穷小孩”礼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小米开尔有哪些特点?(3)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用意。(4)小说的题目《圣诞老公公的孩子》具有怎样的寓意,谈谈你的看法。四、实用类文本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叶嘉莹还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抓了起来。3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它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相关链接】①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②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叶嘉莹从小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她认为圣贤之书,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B.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认为是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很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们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C.叶嘉莹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与家庭的熏陶、伯父的引导、恩师的鼓励分不开。D.在叶嘉莹的生活中,诗词不仅帮助她排解悲痛,而且给予她走出生死劫难的力量,更使她想到要将古典诗词推广给每一个青年。E.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她对学生的提问循循善诱,告诉他们,学习古诗词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有帮助的。(2)叶嘉莹借古典文学度过哪些忧患?请结合文本分析。(3)作为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在传承古典文化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4)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她早已解开这难题。试结合文本探究叶嘉莹找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她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对你有什么启示?五、语言文字运用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B.当一个人为了某种正常的事业而处于忘我的境地时,家人的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D.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惟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20多万件,其中包括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展出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第一视野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占领的历史事件写起,,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已经是第二视野。11.在相关网站上用文字推介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也是真诚拥护“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表表现。请在《桥边的老人》《丹柯》《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选一篇向网民推介。推介文字要求:紧扣作品内容,语意简明,句子通顺,字数在60到100之间。六、写作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马拉松热”,国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连年呈井喷式增长。有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仅仅13场,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暴增至134,参与人数更是达到了150万。全民健身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因各种原因,猝死事件仍是影响马拉松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公开报道,202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中共有5人猝死。中国田协表示,2023年将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竞赛组织,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后汉书》记载:“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虽然亦为一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脩释奠焉。”束脩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祭以太牢,乐用登歌,六佾之舞。”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然而,在释奠的行礼过程中,却表现出与前截然不同的特色。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无怪乎宋人林駉在《源流至论》一书里评论道:“唐人外有尊经之名,而不知尊圣之道。圣经杂于释老。故高祖释奠,浮屠惠乘、道士刘进喜乃得与徐文远、陆德明同讲。高宗已数招李元植与方士、浮屠讲经。”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梁武帝萧衍佞佛,且有《述三教诗》尊崇佛、道。然而,毕竟释奠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据《旧唐书》记载,永泰二年代宗下诏封赏鱼朝恩,于国子监上“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唐代的释奠礼为何会产生这些特点呢?既然不是汉地的传统,或许可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加以考虑。《大唐西域记》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会:“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攉微言,抑扬至理。”唐代的释奠礼与此颇为类似。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也为学界所公认。故而推测唐代的释奠礼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直至宋代,此风才逐渐被矫正。(摘编自范晶晶《唐代的释奠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祀先圣先师的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但它对具体行礼过程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很难参考执行。B.东汉明帝设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礼毕,诸儒执经问难于帝前,但这些都不是释奠礼。C.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这些细节唐代释奠礼有所借鉴。D.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为学界所公认,因此唐代的释奠礼一定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才有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释奠礼中的讲经活动和所行释奠之礼,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北魏虽然多次行释奠礼,但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只是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C.宋人林駉以唐高祖、唐高宗为例,否定唐代释奠礼中讲经活动,但作者并不赞同他的观点。D.释奠礼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限于儒家经典,但在唐代因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符坚把学生入学时所行束脩之礼与释奠礼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但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B.唐代的释奠礼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损益,其中的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C.提倡儒佛道三教同尊,开始于唐代。因为唐代释奠礼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D.唐代释奠礼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其中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解答】1、D(原文是“故而推测”,D不合原文意思)2、C(“但作者并不赞同”,无中生有,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无自己的判断)3、C(原文是“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C不合原文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隆庆元年正月七日,有诏免朝,越三日,复传免。时亮以新政不宜遽怠,上疏切谏。寻以左给事中副检讨许国使朝鲜。故事,王北面听诏,使者西面。时亮争之,乃南面宣诏。还,进户科给事中,因列上辽东事宜。已,请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报闻。兴都庄地八千三百顷,中官夺民田,复增八百顷,立三十六庄。帝从抚按奏,属有司征租,还兼并者于民。中官张尧为请,又许之。时亮极谏,不纳。穆宗每临朝,拱默未尝发一言。及石州陷,有请帝诘问大臣者。越二日,讲罢,帝果问石州破状。中官王本辄从旁诟诸臣欺蔽。帝愠,目慑之,本犹刺刺语。帝不悦而罢。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疏虽不行,士论壮之。十月初,诏停日讲。时亮率同列言天未冱寒,不宜遽辍。俄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从祀文庙,章下所司……明年冬复疏言:“天下可忧在民穷,能为民纾忧者,知府而已。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教行望峻,则召为祭酒或入翰林,以示风励。”下部议,卒不行。三年擢太仆少卿。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时亮及陈瓒、张槚已擢京卿,皆被斥。时亮坐不谨,落职。万历十二年,用丘橓、余懋学等荐,起南京大理丞。寻请以水利、义仓、生养、赋役、清狱、弭盗、善俗七条课守令,岁终报部院及科,计吏时以修废定殿最。历刑部左、右侍郎,拜南京刑部尚书。逾年卒官。(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零九》)(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B.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C.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D.宜慎重/其选治行/卓越即擢京卿若巡抚/则人自激劝/督学者/天下名教/所系当择学行兼懋者/毋限以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我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C.文庙,又被称为文宣王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政治家周文王的祠庙建筑。D.不谨,不敬慎,不小心。是古代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隆庆元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当时,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极谏。B.晋升为户科给事中后,魏时亮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每天要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C.魏时亮不畏权贵,敢于进谏。曾经以大不敬的罪名弹劾中官王本。后来皇帝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又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D.万历十二年,因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曾得罪高拱而被免官的魏时亮重新被起用。他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历任刑部侍郎,南京刑部尚书。最后死于任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亮劾本无人臣礼,大不敬,且数其不法数事。疏虽不行,士论壮之。②初,徐阶、高拱相构,时亮与朝臣攻去拱。已而拱复入,考察言官,排异己者。【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B“其”为代词,作“选”的宾语,前置,“选”后断句,排除A、D;“京卿若巡抚”为官职名,作“擢”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应该慎重挑选他们,治政业绩卓越的人就升任京卿或巡抚,那么人就会自我激励.督学是关系到全国人伦理教育的人,应当挑选学问、德行俱佳的人,不对他做时间限制.(2)C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又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3)B“皇帝同意了他的奏请”错,原文为“请慎起居,罢游宴,日御便殿省章奏,召大臣裁决.报闻”,这里“报闻”是指皇帝答复知道了.不是皇帝同意他的建议.这里偷换概念.(4)①数:第一个为列举,数落,第二个为几个的意思;不行:不被采纳;壮:认为…是壮士.句子翻译为: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这是大不敬的罪行,并列举数落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议论(这件事)都认为他是壮士.②相构:互相攻击;去:用在动词后,表动作的对象;已而:不久.句子翻译为: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或构陷),魏时亮与朝廷大臣对高拱进行攻击,使他离职.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答案:(1)B(2)C(3)B(4)①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这是大不敬的罪行,并列举数落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议论(这件事)都认为他是壮士.②起初,徐阶、高拱互相攻击(或构陷),魏时亮与朝廷大臣对高拱进行攻击,使他离职.不久,高拱再次入阁,考核言官,排斥异己.参考译文:魏时亮,字工甫,南昌人.嘉靖三十八年正月初七,穆宗下诏免去朝见,过了三天又传旨免予朝见.魏时亮认为新主不能马上就懈怠了,上奏直言劝谏.不久,朝廷派遣魏时亮用左给事中的身份给检讨许国充当副职,出使朝鲜.按照旧例,王侯面朝北方听从诏令,使者面向西方宣诏.魏时亮对此进行争辩,于是使者面向南宣布诏令.回到朝廷后,他晋升为户科给事中,趁机向穆宗奏陈辽东的情况.不久,他奏请穆宗谨慎起居,停止游玩宴乐的活动,每天亲临便殿审理奏章,召集大臣进行裁决.皇帝答复知道了.兴都有八千三百顷庄田,宦官强夺民田,又增加了八百顷,建立了三十六个庄园.穆宗依照抚按大吏的奏疏,吩咐有关部门官员征收租税,将兼并的田地归还给百姓.宦官张尧为此请求穆宗,穆宗又同意他们兼并如旧.魏时亮极力劝谏,穆宗不接受他的意见.穆宗每次亲临朝廷处理政事,(魏时亮)默然拱手,不曾讲过一句话.等到石州陷落,有人奏请皇帝追究大臣的罪责.过了两天,朝讲结束,皇上果然责问石州被攻陷的情况.宦官王本就在旁边指责诸位大臣欺瞒、蒙蔽皇上.皇上生气了,用目光威胁他,王本还在不断地数说.皇帝很不高兴地罢了朝.魏时亮弹劾王本没有做臣民的礼节,这是大不敬的罪行,并列举了他的几件不法的事情.奏疏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士人议论(这件事)都认为他是壮士.十月初,穆宗下诏停止每天的讲授.魏时亮率领同僚上奏称天气还没有寒冻,不应该停止讲授.不久,奏请将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奉入文庙祭祀,奏章下发到各主管部门.…第二年冬天他又上奏说:“天下值得忧虑的事情在于百姓贫穷,能替百姓排除忧虑的人是知府.应该慎重挑选他们,治政业绩卓越的人就升任京卿或巡抚,那么人就会自我激励.督学是关系到全国人伦理教育的人,应当挑选学问、德行俱佳的人,不对他做时间限制.德行和声望都高峻的人,就招来担任祭酒或者进入翰林院,以便显示鼓励劝勉.”奏章下发给部里讨论,最后没有施行.隆庆三年,因为丘木舜、余懋学等人的推荐,他被起用做南京大理寺丞.不久他请求根据水利、义仓、生养、赋役、清狱、清除盗贼、善导民俗等七件事考察郡守、县令,年终报告给部院和各曹科,计算为官的时间,依照修行与旷废的情况确定考核等级的高低.他历任刑部左、右侍郎,担任过南京刑部尚书.过了一年死于任上.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有人认为他叛逆之罪该杀。③匡山:四川彰明(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1)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中李白的形象。(2)明胡应麟《诗薮》评此诗“通篇一字不连带景物而雄峭沈著”,那作者是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的呢?请结合全诗赏析。【考点】古诗词阅读;叙事诗.【分析】《不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直抒胸臆,不假藻饰,诗中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担忧和思念,抒发了自己和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并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生活,回到四川来.【解答】(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独怜才”“诗千首”“皆欲杀”等表现了李白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佯狂”“酒一杯”“飘零”等表现李白的疏狂自放,飘零抑郁.(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佯狂真可哀”“吾意独怜才”,直抒胸臆;“皆欲杀”和“独怜才”对比,“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也是对比.答案:(1)诗中的李白是一个怀才不遇、疏狂自放、飘零抑郁的诗人形象.“独怜才”“诗千首”“皆欲杀”等表现了李白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佯狂”“酒一杯”“飘零”等表现李白的疏狂自放,飘零抑郁.(2)直抒胸臆.本诗不装点景物,直说“哀”“怜才”,情真意切,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欣赏.对比.通过“皆欲杀”和“独怜才”对比,突出对李白的怀才不遇的感慨及同情;通过李白的敏捷的诗才和飘零的命运对比,突出对他的哀怜之情.参考译文: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赏析: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也是“世人”的不公.“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正面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写出了山间云、岩、林、霏的朝暮变化之异。(3)《送东阳马生序》里,表明作者对同舍生“略无慕艳意”,是因为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的两句话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字形.【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正面描写行路难”“山间云、岩、林、霏的朝暮变化”“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解答】参考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注意“渡”字的书写)(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注意“霏、暝”字的书写)(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圣诞老公公的孩子卡尔维诺马可瓦多装扮成圣诞老公公在城里游走,骑在一辆装满了由五彩色纸包捆、彩带绑扎并缀有梁树及冬青树小枝的礼物的小货车上。这是公司给他的特殊任务,一天之内要送出五十个圣诞包裹。他突然想到应该回家让孩子看看自己的样子,他们会很惊喜的。可是孩子们正着迷于游戏之中,丝毫不理睬装成圣诞老公公的爸爸。只有小米开尔跟在爸爸的后面,想一起去送礼物。“爸爸,我们是去给穷小孩送礼物吗?我也准备了礼物要给他们。”马可瓦多真想说:“你们才是穷小孩!”但是那个星期他是如此确信地认为自己是安乐乡的居民,那儿大家都在采购,尽情欢乐,彼此送礼,他觉得谈贫穷实在是很失礼的,只好这么说:“穷小孩已经不存在了。”路上马可瓦多不断遇到其他红红白白的圣诞老人,马可瓦多跟他们一样,依名单上的地址跑完这家跑那家,走下座椅,在小货车的包裹中挑选,拿起一个,把它交给来开门的人,并抑扬顿挫地吟诵着:“Sbav公司祝您圣诞快乐及新年愉快。”然后收下小费。费有时候挺可观的,说起来马可瓦多应该是很满意的,但是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每一次,在按铃之前,身后跟着小米开尔,他预期着开门的人看到面前站着圣诞老公公本人时的惊奇和对节庆、好奇、感恩的盼望。但每一次,接待他的方式就只像平日见到送报的邮差那样。按下一家豪华住宅的门铃,一位女管家来开门。“哦,又有一个包裹,谁送的?”“Sbav公司祝您……”“好吧,你们来这儿。”女管家领着圣诞老人走过一条满是挂毯和彩饰陶器的走道。小米开尔张大了眼睛,跟在爸爸后面。女管家打开一扇玻璃门,进入一间天花板好高好高的大厅,大到里面摆进了一整棵杉树。那是一株闪着五彩玻璃球的圣诞树,枝梗吊着各式各样的甜点和礼物。天花板悬下水晶灯,杉树最高处缠有灿烂的垂饰。在一张大桌子上摆着水晶器皿、银器、蜜饯礼盒和一箱箱的酒。玩具散布在地毯上,多得简直像是玩具店,主要都是复杂的电子机器人和太空飞船。那张地毯一处腾空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孩,趴躺在地上,大概九岁左右,噘着嘴一副很无聊的样子,翻着一本图画书,好像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强法兰克,快,强法兰克,”女管家说,“你看到没有,圣诞老公公带着另外一个礼物又回来了。”“三百一十二,”小孩叹口气,眼睛并没离开过书,“放在那儿吧。”“是送来的第三百一十二份礼物,”女管家说,“强法兰克很棒,会计算,一个也不漏,他最喜欢数数字了。”“爸,那个小孩是穷小孩吗?”小米开尔问。马可瓦多正专心整理礼物没有马上回答。但是过了一会儿,赶紧声明:“穷?你说谁?你知道他爸爸是谁吗?是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会长!”“我觉得他像是个穷小孩。”离开后,小米开尔没有了之前的无聊和沮丧,表现得非常兴奋和开心。马可瓦多看到了孩子的笑脸,觉得很安慰。“小米开尔,今天过得不错吧!”“是的,我找到了穷小孩,送了他两个礼物,用锡箔纸包的。”“穷小孩?谁?什么礼物?”“就是那个大屋子里的孩子。我送给他一根弹弓,可以打破玻璃的那种。”“还有呢?”马可瓦多的声音几乎在颤抖。“一盒厨房用的火柴,他拿到火柴时高兴坏了。”马可瓦多手插在头发里,“我完了!”第二天到公司上班时,觉得风云密布。好像还没有人向他提及什么,已经要谢天谢地了,直到眼见三个人朝着他走过来,他们是公共关系部、广告部和商务部的主管。“快!”他们说,“重新装车,马上!”“终于!”马可瓦多自言自语,并且预料自己已经被开除了。“快点!得换包裹!”三位部门主管说,“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开始宣传推出破坏性礼物。”“是会长意外的发现。”“好像他的小孩收到了一些很新潮的礼品,我猜是日本货,他第一次看到小孩这么兴致勃勃。”“最重要的是,破坏性礼物能够损毁任何一种物品,正好可以加快消费速度重予市场繁荣。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又在小孩能理解的范围内……会长眼见开拓了一个新的前景,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小孩,”马可瓦多用一丝声音问,“真的弄坏了很多东西?”“就算要大略估计也很难,因为整栋房子都烧掉了。”(小说内容有删改)【注】: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早期创作多为现实主义作品,后转向幻想小说和寓言小说。善于利用讽刺和离奇古怪的幽默处理严肃的主题。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CBA.马可瓦多回家想给孩子们惊喜,可是孩子们只顾着自己的游戏,并不理睬马可瓦多,看来他们的父子关系不融洽。B.马可瓦多想对小米开尔说:“你们才是穷小孩!”说明了马可瓦多的家境不富裕,他不得不因为赚钱养家而拼命工作。C.小说把事件背景放在圣诞节,意蕴深远,圣诞节在西方社会有祈福祝愿的含义,作者在节日气氛里注入荒诞的元素,发人深省。D.小说对强法兰克家的客厅作了细致的描绘,强法兰克的表现和他所处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E.圣诞节促销发展协会最后决定宣推出破坏性礼物,因为破坏有利于加快消费速度重予市场繁荣,这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举措。(2)从小米开尔说“我觉得他像是个穷小孩”及后文送“穷小孩”礼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小米开尔有哪些特点?(3)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用意。(4)小说的题目《圣诞老公公的孩子》具有怎样的寓意,谈谈你的看法。【考点】小说阅读.【分析】(1)此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1)此题综合考查小说的主题和技巧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A项“父子关系不融洽”不准确,孩子不理睬父亲,是因为对圣诞老人不感兴趣.D项“巨大的反差”不准确,E项“这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举措”,这句话是错误的.故选CB.(2)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题干的分析,要分清概括是“人物性格特征”还是“人物形象”二者有区别,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注意答出性格特征后还要注意用文中的事例进行分析.(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结尾的特征,然后结合文章的情节、人物、主旨分析作用.这是一道分析小说的结尾的题目,小说的结尾主要是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含蓄委婉,急转直下,点明主旨等,答题时首先分析结尾的特征,然后分析作用,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作答.(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题目,注意结合情节、人物、环境和主旨作答.小说的探究题目注意五位一体,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主旨和环境作答.结合小说的主旨作答是注意对小说的主旨做多元的解答.参考答案:(1)CB(选C得3分,选B得2分,选D得1分.)(2)①小米开尔不以物质来衡量“穷”与“富”,体现了孩子世界的单纯.②他四处寻找“穷小孩”,想给予帮助,体现了他的善良与可爱.(每点3分,共6分)(3)①小说结局并没有如读者所料,让马可瓦多受到惩罚,而是给公司带来无限商机,这样的安排让情节曲折,赋予了小说阅读的趣味.②以“破坏”来重予市场繁荣,这样的结局极具讽刺意味,突显了小说的主题,让读者明白物质世界的可悲与可笑.(每点3分,共6分)(4)①题目点明了孩子的身份,他和父亲一起去送礼物,马可瓦多装作圣诞老人,小米开尔自然就是圣诞老公公的孩子.②以“孩子”为小说的主要描述对象,其实就是从孩子的眼光和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的.小米开尔寻找“穷孩子”,却找到了极其富有的强法兰克,在孩子的世界里“穷”与“富”是由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否来判断的.这对成人唯利是图的世界是极大地讽刺.也突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③孩子毁掉物质世界的方式是“烧毁”,这种孩子式的任性的手段恰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一切压抑人精神世界的阻碍都应被摧毁.④“圣诞老公公的孩子”又有着带给世界美好与希望的象征,人们在圣诞节希望获得平安与祝福,这个孩子似乎就是拯救这个世界的希望.四、实用类文本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叶嘉莹还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抓了起来。3年后丈夫出狱,却性情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叶嘉莹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记着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它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相关链接】①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②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1)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CA.叶嘉莹从小接受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她认为圣贤之书,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B.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认为是古典诗词里面有很多典故、很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们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C.叶嘉莹能够走向古典文学研究之路,与家庭的熏陶、伯父的引导、恩师的鼓励分不开。D.在叶嘉莹的生活中,诗词不仅帮助她排解悲痛,而且给予她走出生死劫难的力量,更使她想到要将古典诗词推广给每一个青年。E.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她对学生的提问循循善诱,告诉他们,学习古诗词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有帮助的。(2)叶嘉莹借古典文学度过哪些忧患?请结合文本分析。(3)作为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在传承古典文化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4)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她早已解开这难题。试结合文本探究叶嘉莹找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她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对你有什么启示?【考点】传记阅读.【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现在的青年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错,原文表述为“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D项“更使她想到要将古典诗词推广给每一个青年”错,原文表述为“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E项“习古诗词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有帮助的”表述错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故选AC.(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题干问的是“叶嘉莹借古典文学度过哪些忧患?请结合文本分析”.首先抓住答题要点:“忧患”到文中筛选信息,加以总结,得出答案.答案在文中节.(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题干问的是“作为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有哪些突出表现?”审题目﹣﹣明确方向:突出表现﹣﹣找出答题区间.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题目的具体要求,自己归纳,提取精要.答案在文章最后三节和链接材料中.(4)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题干问的是“试结合文本探究叶嘉莹找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她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对你有什么启示?”.考察考生深层次发掘材料价值的能力.答案包括两部分:人生意义和价值、启示.“她的小女儿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对叶嘉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可以得出答案.考生答题时要联系自身实际,内容要积极向上.答案:(1)AC(2)①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只能吃一种混合面的人生困厄降临时,圣贤之书让她多了应对的力量,她没有怨言,最终挺过难关.②婚后生活的重担和性情大变的丈夫使得叶嘉莹经常噩梦连连,甚至想要轻生,正是诗歌教会她宽容忍让并度过忧患.③大女儿和女婿双双遭遇车祸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他们料理后事,正是诗歌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每点2分,共6分)(3)①叶嘉莹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②叶嘉莹将诗歌作为她一生的追求,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把古典文化传达给青年,让他们能够理解.③让学生发现古典文学之美,古典诗词在她的讲解下变得有生命,有温度,有情感.她认为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等,诵读有生命的古典诗词,可以让人的心灵不死.④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4)叶嘉莹找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①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寻求精神的灵光,用生命的坚忍克服人生的苦难.②用教书育人来报国.自费回国,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③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愿意将其生命结束在讲台上,献身古典文化的传承事业.(答出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启示(参考):①献身热爱的事业②人生的价值更多的在于精神的满足,灵魂的丰收.③人生路上的艰难和痛苦我们还是要积极乐观地面对.(此问为开放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五、语言文字运用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考点】字义、词义辨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解答】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一个是“好坏都显现出来”,一个是“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不可换用;B.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这两个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租赁合同中的维修责任
- 研究生复试课程设计问题
- 红色课程设计思
- 幼儿园青蛙课程设计
- 步进式运输机课程设计
- 舞蹈身材训练课程设计
-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与解决之道
- 电子心率计数器课程设计
- 硬件课程设计 函数
- 2024年物业管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1篇)
- 销售业务拓展外包协议模板2024版版
- 2024软件维护合同范本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汽车尾气排放治理作业指导书
-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梳理
- 预应力锚索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 中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6(解析版)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库
- 耕作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