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讲解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1.gif)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2.gif)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3.gif)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4.gif)
![《当仁不让于师》讲解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90d3ef70bbd78d188efb214e3f3ac17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导语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教学目标
一、理解字句,疏通文意。二、解读形象,学习精神。三、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字句,疏通文意。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
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
1、2、3则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
4、5、6、7、8则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9、10、11、12、13则
阅读1-3则【原文】
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注释]毁:诽谤。逾:超越。伤:损伤。多:只,仅仅。见:表明。【译文】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最主要的说理方法是什么?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子贡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2.【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注释】“知”通“智”,聪明,智慧。阶:名作动,踩着台阶。而:表修饰斯:就。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绥(随):安抚。和:团结协力。端木赐
译文: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是如何反驳陈子禽的?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思考讨论
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他人---如丘陵-----可逾贤(才德)仲尼---如日月---不可逾---如拾级上天---不可及敬仰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注释: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坚:坚实深奥。循循:有次序。诱:引导。
博:使……广博。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径、办法。【译文】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颜回是怎样评价孔子的?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才德无与论比,崇拜之情淋漓尽致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高度赞扬老师的道;老师是怎样教导的内容及效果;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1)打比方:孔子的道深奥无际。(2)侧面衬托: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3)对比:孔子的道让自己高不可攀小结: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阅读4-8则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原文】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请点评孔子在本章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注释】抑:不过。之:代“圣于仁”。云尔:如此罢了。【评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原文】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本章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请点评。【注释】当:遇到//面对。让:谦让。
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表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原文】
6、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2、隐:隐瞒。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4、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本章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德?
第6则,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的品格,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原文】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1、之:到……去。2、弦歌:弹琴唱歌。3、焉:怎么。4、诸:“之于”5、使:使唤。6、戏:开玩笑。【译文】
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德?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原文】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2、“说”通“悦”,高兴。
3、“矢”通“誓”,发誓。4、所……者:假如……的话。【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征?第8则,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分不满,因为子路不悦,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逼得孔子居然反复的对天发誓,保证自己没干,否则就让天厌弃我吧,让天厌弃我吧(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度,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表现出孔子的率真、可爱、善良、敦厚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第4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尊重,平等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他建立的是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小结:学习9-13则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原文】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判断。堪:忍受【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感和态度?(1)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2)表达了孔子对弟子颜回的喜爱和赞美,表现出孔子对“德”的重视和推崇。【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原文】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注释]
疾:重病。牖:窗户。
斯:这样。【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本章怎样表现孔子跟弟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主要看两点:①探病的方式。②反复的感叹。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原文]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孔子反复感叹表现了孔子对颜回怎样的情感?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叨,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为什么孔子在伯牛与颜渊死时表现的不太一样?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解读形象,学习精神。2、联系现实,学以致用。[原文]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注释】恸:极度悲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介宾前置[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人说:“您太悲痛了!”孔子说:“真的很悲痛吗?不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
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产品采购合同经典版(三篇)
- 2025年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机械加工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个人设备维修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个人装修承包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企业临时用工聘合同(4篇)
- 2025年个人租赁房屋协议(2篇)
- 沿江服装运输合同
- 商业用地租房居间协议样本
- 儿童乐园装修工程分包合同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死亡病例讨论模板
-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读书心得
- 毕业旅游活动设计与实施方案
- 宜城安达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双寨子矿区铝土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2024-2026招商信诺人寿中国健康指数白皮书
- 面向机器人柔顺操作的力位精准控制方法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第四版手册
- 瓦斯防治八招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