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_第1页
《人文地理学》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_第2页
《人文地理学》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_第3页
《人文地理学》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_第4页
《人文地理学》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一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二宗教的传播与分布三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四宗教景观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1.佛教2.基督教3.伊斯兰教一、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四、世界三大宗教一、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1、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1)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力的妥协。(2)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3)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4)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

2、一些人对宗教的认识

(5)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3、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有组织的宗教对于人类社会既有极大的反面作用也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宗教在改革社会弊病、解除贫困、团结人民,在促进艺术、教育和医疗的进步上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宗教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怂恿迫害异见者,支持殖民主义和剥削以及反对妇女解放。作用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1、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原始宗教(1)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2)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的现象。拉枯族祭太阳

三、宗教分类与民族宗教1、分类(1)按照起源与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和近现代宗教;(2)按照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3)崇拜神灵的数量和变化一神教、二神教和多神教。(1)犹太教

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经》(旧约),以部落神雅赫威(Yahven)为惟一的神。《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录》三部分,节日众多,以逾越节、住棚节和五旬节为三大节日。2、三大民族宗教公元前十一世古以色列王大卫建立以色列王国,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圣殿付之一炬。以后重建、扩建,又于公元70年和135年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后来,在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围墙,视为犹太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此墙因名哭墙。(2)道教

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3)印度教

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婆罗贺摩(梵天,创造之神)、毗瑟孥(遍入天,保护之神)、湿婆(大自在天,毁灭之神)。印度教堂(4)儒教

以孔子为崇拜对象。现在的三孔指孔府、孔庙和孔林。(5)神道教

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后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内,都会被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在3、5、7岁的11月15日所谓三五七节要参拜神社,升学、结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时求签,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礼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个神社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灵,然后双手合一默默祈祷。一般不用下跪,但进入殿内须脱鞋。因日本大学升学竞争相当激烈,每年高考时,都有大批学生到神社祈祷.1、佛教(1)分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2)兴起与衰落(3)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教义上的区别四、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洛阳龙门卢舍那佛2、基督教(1)分支天主教(罗马公教)、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2)产生与发展

耶酥的诞生、传教及遇害;社会背景;(3)罗马帝国之后基督教的分裂教义

原罪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都吃了禁果,犯了原罪,人一生下来就得续罪,通过信仰求得上迪恩典而解脱。

天堂地狱说:耶稣训导:1上帝是天父,人们是兄弟;2金科玉律:欲施诸己者,必施诸人;3宽恕并爱自己的仇敌;4以善报恶;5力戒虚伪;6反对把仪式作为宗教要素;7、世界末日即将来临,8复活与建立天国。世界末日圣子将再次降临人世,对世人进行审判赏罚,人之肉身在世界末日复活与灵结合,接受审判,善者享永福,恶人受永苦。

最后的晚餐教派基督教诞生不久就分为两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属希腊语系;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属拉丁语系。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教派逐渐成为教皇制,1054年东正教(正教)与天主教(公教)分裂,16世纪宗教改革分出新教.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崇拜圣父、圣子、圣灵,也崇拜圣母玛丽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教皇—红衣主教—区主教—都主教—神父—信徒。教皇由枢机团选举产生任职终身,是使徒之长,是彼得的继承人。是基督世间的代表,是教会最高管理者,“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教皇在梵蒂冈自成一国。神职人员(神父、修女)不准结婚;苦修制度。教会代表基督,沟通神人,有赦罪权。分布: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兰、美国、拉丁美洲。中国有爱国天主教会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认正统,使用与天主教不同历法,主教以下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崇拜圣母玛丽娅,注重人的善行,不十分强调赎罪,东罗马帝国国教,16世纪俄罗斯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称第五牧首区,定为俄罗斯国教,18世纪后东欧国家也相继独立。。

分布:希腊、塞浦路斯、俄罗斯、东欧(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等。)新教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的总称。起源于马丁·路德(1483-1546)的宗教改革。新教否认罗马教皇的地位,认为信徒与上帝之间无需神父中介,不承认“特许状”和“赎罪符”,反对“圣餐变体论”,不崇拜圣母玛丽亚、反对生物迷信,赎罪取决于信仰,主张用本国语言读圣经,不主张苦修,神职人员可以结婚,适应各国行政、宗教独立的潮流。分布:德国、瑞士、北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1)分支逊尼派和什叶派(2)产生和发展

穆罕默德的使命是“传警报”、“报喜信”和“慈惠众生”,不断凭借政治和军事力量扩大影响范围。(3)传播

通过商业和政治逐渐向外传播。3、伊斯兰教大清真寺的“天房”麦加城中心的这座大清真寺(又称禁寺)是穆斯林最神圣的地方,总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麦加大清真寺夜景back第2节宗教的传播与分布一、导致传播的因素与宗教的主要传播方式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三、宗教组织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一、导致传播的因素与宗教主要的传播方式(一)移民

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二)传抪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三)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1.和平共处2.竞争3.排斥基督教传播世界上主要宗教发源地及传播路线图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1.神权政治2.政府与宗教3.民族与宗教三、宗教组织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传播。四、影响世界性宗教传播的因素1、与宗教教义的关系2、与宗教组织的关系3、与政治的关系五、主要宗教的分布区1、伊斯兰教

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中非、北非、中亚、西亚、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等。2、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地。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3、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如缅甸、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泰国、朝鲜、日本、越南、中国。(1)天主教欧洲主要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中南欧国家和南美洲地区。(2)新教欧洲的北部国家如丹麦、瑞典、挪威、冰岛和芬兰、英国以及德国和荷兰的部分地区。(3)东正教在欧洲主要有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马其顿。第三节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二、宗教与文化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四、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如在低纬湿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有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仪式表达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的祈望。

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1、伊斯兰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有许多清规戒律,其中有不吃不洁之物、自死的禽兽牲畜血液等条文,与西亚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烂有关。2、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禁食牛肉,与南亚地区气候条件和人口激增有关。公元前2000年,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后来人口多了,连续干旱使大量人畜死亡,灾后恢复和维持正常农业生产,保持一定量的役畜是必要的,于是佛教和耆那教先提出禁食牛肉,印度教为争取教徒也在教义中增加这一条文。二、宗教与文化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受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规范化、程式化、制度化和戒律化的宗教行为,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1、基督教礼仪分崇拜礼仪和圣事礼仪,最普通的崇拜礼仪是每星期天的主日崇拜,大规模的是“复活节”和“圣诞节”;圣事礼仪简称“圣事”、“圣礼”。天主教和东正教有七件圣事:(1)洗礼成为基督教信徒的庄严仪式;(2)圣餐《圣经·新约》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拿起饼和葡萄酒祝祷后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流出的”。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领“圣餐”就是领受耶稣的圣体和圣血,也就分享了救世主的生命;(3)坚振礼教徒经过洗礼后,到一定时期举行坚定信念的礼仪;(4)告解包括表示忏悔、告罪、补赎三部分;(5)授圣职礼:为神职人员晋升举行的仪式;(6)婚配礼:教徒在教堂按教会规定的仪式,在神父主持下进行的结婚仪式;(7)终傅:教徒生命垂危时,由神父用经过“祝圣”含有香液的橄榄油,敷擦身体一些器官,并朗诵祈祷经文,帮助其忍受临终痛苦,赦免罪过,安心见上帝。圣诞节(12月25日,东正教1月6日或7日);复活节:耶稣钉死于十字架3日后复活,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降灵节:复活后40天升天,50天降临人世开始传道,复活节后的50天万圣节:10月31日,西方鬼节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2、佛教两大节日是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日”、七月十五的“座恣日”,这两天都叫做“佛欢喜日”;中国佛教徒每日有“五堂功课”、“两遍殿”。3、伊斯兰教主要有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和麦加朝觐。伊斯兰教的日常活动有“五功”:念、礼、斋、课、朝。

4、犹太教安息日、赎罪日、犹太教新年、逾越节。念清真言:朗读“除安拉以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两句话,任何人只要接受这一信条,当众朗读这两句话便构成了穆斯林。礼拜:穆斯林每天要向麦加的克尔白(巨大的黑色圣石)礼拜五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五个时间内进行。星期五要举行集体礼拜,叫做“聚礼”或称“主麻”(意为聚会)。礼拜前须作小净(洗手,脸,肘,足,涮口,洗鼻孔,用湿手摸头等。如入过厕还须净下。聚礼前须作大净(冲洗周身,包括涮口,洗鼻孔)礼拜的形式有立正,诵《古兰经》的“法谛海”章,(即《古兰经》的首章),鞠躬,叩头,跪坐等。斋戒: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必须在回历九月(斋月),每天从黎明到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斋月结束这天叫开斋节,我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纳天课:原来是自愿的慈善行为,后发展为一种财产税。伊斯兰教徒在财产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每年必须按法定的税率交纳天课。朝覲:凡是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旅途安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