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工艺美术史授课教师:ZHONGWAIGONGYIMEISHUSHI
第九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9.1陶瓷工艺9.2织绣工艺9.3金属工艺9.4雕塑工艺(公元1644年-1840年)9.1陶瓷工艺清代的陶瓷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生产技艺⊥继承明代的传统且有创新。清代陶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成就最为突出。清代陶瓷具有形式多样、纹饰繁杂、技艺精湛等特点。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青花、古彩、粉彩、珐琅彩、珍玩瓷器等方面。9.1陶瓷工艺9.1.1青花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今人对国瓷器的收藏、流通情况看,几乎没有—个朝代的传世瓷器品种中在数量上可与清代的青花瓷相比。青花在清代烧造非常普及,清瓷瓷色白而泛青,所以在青花制作中能产生更为和谐的艺术效果,成为洁代陶瓷的主要品种。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阶段,61年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所谓康青五色,是指渲染次数加多,使青花更富层次感。早期青花白中闪青或青白色,中期釉色青翠明艳,晚期以色泽浅蓝或灰暗的青蓝色为主。造型方面,中晚期作品形制逐渐从挺拔硬朗向秀美精巧、圆润纤细转变。青花云龙纹瓶为康熙时期的典型作品。雍正青花以仿古逼真而闻名海内外,所以许多鉴定家评论,清代仿明青花瓷最佳者莫过于雍正青花。而乾隆时期的青花制作质量较高,但缺乏康熙青花的靓蓝幽雅,也比雍正青花的精细风格略逊一筹(图9-1、图9-2及彩图62、63)。9.1陶瓷工艺9.
1.
2
古彩古彩是传统釉上彩绘装饰技法之一,即为明代的五彩,康熙时继承五彩的传统技法而有所发展,发明了釉上古翠(蓝色),笔力健劲,线条挺拔,色彩明亮,形象夸张而有装饰性,称硬彩或康熙五彩,因其曾流行于明代,故又称古彩。当时的五彩技法取得了重大突破,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用于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古彩较之明代五彩,更见不同的深浅层次之分。9.1陶瓷工艺古彩瓷器到康熙时达到顶峰,但古彩的设色只局限于少数几种,表现上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古彩瓷绘之硬朗的挺拔线条与当时统治画坛的柔媚妍丽的画风格格不入,使陶瓷装饰艺术渐趋工致、秀巧,于是在康熙晚期出现了风格柔媚的粉彩、珐琅彩(图9-3、9-4及彩图64)。9.1陶瓷工艺9.1.3粉彩粉彩为传统陶瓷彩绘装饰技法之一,始于康熙时期,到雍正时最为发达,成就最大。粉彩是在彩绘原料中加有铅粉(氧化铅)玻璃白,或先用玻璃白打底,再用彩料作画。其做法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瓷器釉面上勾画出所需要的装饰花纹轮廓,接着在其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再将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最后再染色。烧成的瓷器色彩柔和,不像五彩之色彩对比强烈,因此粉彩叉称为软彩。粉彩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其妩媚之态迎合了当时的审美倾向。所以《陶雅》说:“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鲜妍夺目,……工致殊常。”9.1陶瓷工艺粉彩和古彩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是粉彩用玻璃白打底,由于其中的砷有乳浊作用,而产生不透明的效果;而古彩则不用打底。二、是粉彩用渲染的表现手法,使颜色由深到浅,产生浓淡明暗的色彩层次变化;而古彩则多用单线平涂,—般无阴阳向背之分。三、是粉彩用油料调色,而宀彩则用胶水调色。四、足粉彩烧制温度为700°C左右,而古彩则为800'C左右。9.1陶瓷工艺五、是粉彩有温润匀静之美,而古彩则有清新透彻之美,前者调和,后者挺拔,故有软硬之分。标志粉彩达到成熟地步的是雍正珊瑚红粉彩牡丹纹瓶,此器以珊瑚红为地,与常见的白地相比,别有一番情趣。其花纹勾勒匀细、纤巧,三朵不同颜色的牡丹以洗染法分染出明暗变化,使花瓣层次感强而又协调和谐。红色的衬地更增加色彩的刈比,产生娇艳柔美之感。而花鸟画也正是粉彩所常用的主要装饰题材(图9-5、图9-6及彩图65)。9.1陶瓷工艺9.1.4
珐琅彩珐琅彩又称“料彩”或“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受铜胎画珐琅的启示而将其画法移植到瓷器上的产物,始制于康熙,流行于雍正、乾隆年间,在乾隆时达到极盛。是在瓷质的胎地上,用各种珐琅料彩绘作画,再经烧制而成的新彩瓷。珐琅彩所用彩料,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之彩绘,花纹有微凸堆起的立体感。珐琅彩瓷胎白薄润,有的周身布满复杂的纹饰,有的追求立体效果,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精美绝伦。品种有杯、盘、碗、壶、瓶等,装饰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婴戏、罗汉、蟠螭、八宝等,为宫廷贵族专罔的奢侈品。9.1陶瓷工艺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碗是一件优秀的珐琅彩瓷器,该碗胎骨极薄,近乎“脱胎”,瓷质洁白,莹润似玉;整个画面用粉红、紫红、藕荷、淡黄、藤黄、杏黄、蓝、绿、赭等十多种彩料绘制成,表现出盛开的牡丹花丛中雌雄二雉嬉戏的生动情景;碗的另一向用墨料题“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五言诗旬,上有“佳丽″、下有“金成”、“旭映”胭脂水篆体阳文;底心有蓝料双方栏“雍正年制”款识,色彩丰富艳丽,制作精美绝伦(图9-7、彩图66)。9.1陶瓷工艺9.1.5珍玩瓷器在追求“技巧性”和提供宫廷赏玩风气的驱使下,乾隆时期出现了一批专供宫廷使用的珍玩瓷器,如转心瓶、转颈瓶、瓷母大瓶等,追求色彩的争奇斗艳、造型的玲珑剔透、装饰的细致繁复、技艺的新奇巧变,极尽装饰、造型、色彩、技法之能事,成为清代陶瓷史上的一大奇景。9.1陶瓷工艺如清乾隆粉彩镂空转颈瓶即为一件稀世珍品,此器形体饱满端庄,颈、腹可以旋转,颈部饰双象耳,腹部镂空四圆开光,瓶体里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其外壁绘有婴戏图,旋转时通过镂孔可看到内瓶上的不同画面。更妙的是在可转动的颈部与固定瓶体上端分别标写有“天干”、“地支”,这样在转动颈部时又可作为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万年历。转颈瓶的彩饰、口部、象耳的金彩有赤金的质感,四圆开光各以春、夏、秋、冬的园林景致为题材,雕镂以花卉、山石,用粉彩描绘,不同色地上则以珐琅彩料绘制花卉纹样,瓶里饰松石绿釉,足底书青花六字篆款。9.1陶瓷工艺9.1陶瓷工艺乾隆时,制瓷的各种技法、技巧、风格达到了顶锋,于是便出现了将各种技法集子一身的瓷器,这就是有名的瓷母大瓶或称瓷王。乾隆各色釉瓷母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将红釉、青釉、窑变、钧釉、哥釉及釉下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多种釉色和彩绘集中装饰于一身,且各自保持其固有特色而各臻其妙。这种多彩料多配方瓷器,需采用多道工序、多个流程综合方能烧成,其制作难度可想而知,反映了乾隆时期的制瓷、绘瓷、烧瓷技术、技法、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彩图68)。9.1陶瓷工艺此外,清代的单色釉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突出的单色釉品种,而康熙官窑的主要特色即在单色釉方面。单色釉烧制上的异彩纷呈,反映了清代陶瓷艺术家们对装饰色彩的不懈探索,将单一色调的色感、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某一釉色来说,单色釉至纯至静,色彩简到极致,纯到极致;但从整个陶瓷釉色来说,各种单色釉的辉煌造成了清代瓷色的绚烂多彩,这和清代繁缛华丽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9.1陶瓷工艺9.1陶瓷工艺总体来说,清代陶瓷具有造型硕大,装饰繁缛,技法精湛,立意奇巧等特点,是中国陶瓷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彩图70)。在陶瓷生产技术方面,清瓷达到了中国瓷器的高峰,因此也出现了“为技术而技术”的陶瓷创作倾向;而在艺术创造和设计方面,清瓷则逐渐走进了繁琐、堆砌、华缛、猎奇的贵族化风格的境地,艺术格调是既不如明代,也不如唐宋。因此,对清瓷的极端否定或极端颂扬都是失之偏颇的。
9.2织绣工艺
清代的织绣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清代设有专门的染织管理机构,在北京有织染局,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设有织造官,管理“缎纱染彩绣绘之事”。织绣工艺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丝织、刺绣等方面。
9.2织绣工艺
9.2.1丝织清代丝织工艺的产地主要在江南、四川、广东等地,其中南京、苏州、杭州已成为全国丝织的中心,这里的丝织品种类丰富,织造精美。清代的丝织工艺在早、中、晚三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早期继承明代的传统特色,多用几何骨架,小花小朵,严谨规矩;中期受外来图案的影响,纹样繁缛,色彩华丽,带有巴洛克、罗可可风格的痕迹;晚期则喜用折枝花、大朵花,淳朴租放。
9.2织绣工艺
清代丝织种类繁多,名目多达数百种。最有名的有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南京的云锦和缂丝工艺等。
9.2织绣工艺
苏州是清代三大织造中心之一,它主要生产宫廷服用赏赐的各种丝织用品,有袍、褂、披肩、袖领、驾衣、伞盖、飘带、佛幔、经盖、被褥、补子、战甲等品种,纹样有龙、凤、翎毛、花卉、人物、云纹等。宋锦为苏州丝织品的特产,因花纹、色彩多仿自宋代,风格秀丽典雅.故称为宋锦或宋式锦,在明代即已出名,到清代得到更大发展。蜀锦是四川的传统丝织品,历史悠久,明末曾受摧残,清代得到恢复和发展。它以经向彩条起花为主.保持着唐以前经锦织造的特点。主要品种有:方方、雨丝、月华等,方方即经纬呈色的格子锦;雨丝利用经线色彩的宽窄变化而呈现图案:月华则利用经线色彩的深浅变化来呈现图案。蜀锦质地软薄,适于作室内铺陈之用.风格独特,地方特色甚浓。
9.2织绣工艺
云锦亦为清代的著名丝织品,是南京丝织品的特产,由于它纹彩鲜艳,金光闪耀,装饰性强。美如天上的彩云,故民问称其为“云锦”。云锦在明代即已非常出名,到清代更加发扬光大。云锦的品种有妆花、库锦和库缎三种,妆花为云锦中最华美者,它用过管的方法,在织造时边织边配色,在同一排的几个花朵上,可出现完全不同的色彩,一般为6色或9色,可多至18色,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妆花花纹多保留明式的风格,花形硕大饱满,端庄大方,程式化明显.装饰味很浓。其中有一种妆花,是在缎地上起彩色花纹,同一纹样,同一色彩,全幅完全用金线织出地子.上面再织出多彩花纹,称为“金宝地”,这是妆花中的珍品。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折枝攻瑰花金宝地一件,在红色四枚不规则的斜纹地上,以黄线和捻金线作纹纬织大叶纹,又以五彩绒丝线织花篮,在其左右饰对称的折枝玫瑰花。色彩有红、粉红、绛红、白、深蓝、月白、湖色、深绿、浅绿、黄等,采用了三种织金的方法,立体感强,灿烂夺目。
9.2织绣工艺
库锦和库缎,是因织成后送京师的缎匹库而得名。库锦全用金线或银线织出,花多地少,花朵较小,它又称为库金或织金。库缎则一般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纹多为团花,因织造时经线的不同交织,常形成暗花和亮花的不同艺术效果。
9.2织绣工艺
清代缂丝工艺与明代风格差别不大,以乾隆时期最为发达。多以书画为蓝本,流行大件作品,清代的大件缂丝作品有的高达丈余。缂丝工艺主要用于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室内陈设等。清代乾隆缂丝“岁朝图”,图中绘有两只花瓶,瓶中分别插有梅花、天竺、水仙等设色花卉,花卉色彩或艳丽或淡雅,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花瓶旁一只正偷吃东西的松鼠则为画面增添了活泼生动的情趣。这是清代一件有名的缂丝作品。
9.2织绣工艺
9.2.2
刺绣清代刺绣主要有陈设欣赏品和生活日用品两大类,而以生活日用品作为刺绣的主流,它包括衣裙鞋帽、被褥帐枕、家具饰件、佩饰小品等。装饰题材主要有花鸟、山水、人物、吉祥图案等,多表现一定的主题和含义,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常用的吉祥图案有龙凤、麟狮、鹤雀、百兽、百鸟三友、四君子、五蝠、八宝、八仙、八吉、福禄寿喜等。图案组织形式有团花、皮球花、开光,满地、锦纹等多种形式,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清代刺绣各地特色迥异,形成了不同的刺绣体系,主要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鲁绣、汴绣(开封)、瓯绣(温州)、汉绣(武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被称为“四大名绣”,而京绣、鲁绣、汴绣和瓯绣也小有名气,被称为“四小名绣”。
9.2织绣工艺
9.2织绣工艺
(1)苏绣苏绣产地以苏州为中心,历史悠久,宋代这里已有作坊集中的“绣线巷”,明代则是“家杼轴而户纂组”.而清代更以“绣市”而著称。苏绣有实用性绣品和欣赏性绣品两大类,精工秀雅的实用苏绣一向为清宫廷所喜爱,而民间刺绣服装则以工细的“吴服”闻名海内外。苏绣的针法有:平针、套针、抢针、施针、打子、拉梭子、松子针、刻鳞等40多种。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构图紧密,装饰味浓厚,有人将苏绣特点归结为八个字:即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平即绣面平服:齐即轮廓齐整:细即针线纤细;密即针脚紧密:匀即疏密有致:顺即丝理圆顺;和即色调调和;光即光洋鲜明。
9.2织绣工艺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苏绣先春四喜图轴,画面以四只喜鹊象征“四喜”,再配以梅花、茶花、水仙象征初春,整个画面活泼而稳重。以套针法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其间加以缠针绣法,并在坡处以笔添画,为典型的苏绣作品。
9.2织绣工艺
湘绣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绣品总称,它在清代后期形成独立的体系。对湘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安徽人胡莲仙和长沙人魏氏。光绪年间.胡莲仙和湖南湘阴人吴健生结婚后,在长沙司门口开设“吴彩霞绣坊”,与长沙魏氏切蹉刺绣技艺,以狮、虎等猛兽为主,多染色衬地,在上面施绣,渐自成体系,湘绣之名,也开始为人所知。湘绣针法多用施针,此外有双印、四印、齐、柔、填粉、参、毛、横、直、斜、叠、砌等针法。湘绣种类以绣制日用品为主,也有绘画性题材的观赏品。题材以狮虎等猛兽最有特色。湘绣的特点是具有写实的作风,物象的真实感较强;强调色彩的阴阳浓淡,配色以深浅灰及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
9.2织绣工艺
(3)粤绣
粤绣又称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潮州、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刺绣品的总称。粤绣除一般针法外,还有肉入针、金夹绣等针法,针脚长短不齐,轮廓处多用金线勾边。绣品大有高六尺的屏风,小有荷包、扇套,多作写生花鸟,有的富有浓厚的民间装饰风格。粤绣的艺术特点是喜用百鸟、鸡为题材,花纹繁缛,构图繁而不乱;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富丽夺目。据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记载:粤绣是“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潮州地区的刺绣又有潮绣之称,潮绣喜用金线,故有金碧辉煌之感。
9.2织绣工艺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粤绣“三羊开泰”挂屏,在牙白色缎地上,左上角绣太阳和流云,右边绣绣山石、竹、梅、树木,周围绣有飞鸟、蝴蝶、寿菊、太湖石等,中间绣有三只神态各异的羊,称三羊开泰,寓意祥瑞。此绣品运用了多种针法,表现丰富多彩的景象:卷曲的羊毛用辫子股针法转圈绣来表现:小鸟的羽毛、翅膀、嘴、爪等采用刻鳞、扎针、施针等针法:用打子绣来表现凸起的花篮;大面积的山石、树木,则除用平套针外,还利用长短参差的洒插针以达到山石起落的效果。整件作品的色彩有沉香、古铜、驼色、灰色、湖色、橘红、粉红、肉粉、玫瑰紫、绿等,静中有动,暗中有鲜,为粤绣中的经典之作。
9.2织绣工艺
9.2织绣工艺
(4)
蜀绣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和主要产地的绣品总称。蜀绣早在晋代就被誉为“蜀中之宝”,清中期以后,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顾绣和苏绣的优点,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绣之。蜀绣产品除欣赏品外,多为衣裙、被面、枕套、幔帐、桌围、鞋帽、椅垫等,远销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蜀绣的传统针法有近百种,常用的有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30多种,各种技法交错使用,既能表现花鸟、虫鱼等细腻的物象,又能表达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也能细致传神地绣织人物形象。蜀绣多用成都生产的绸缎进行绣制,用线工整厚重,设色明快鲜丽,花纹集中,富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一般把蜀绣的特点概括为四句话:“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在四川,蜀绣普及达到了“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程度。
9.2织绣工艺
京绣京绣为“四小名绣”之首,是明清两代以北京皇室绣为中心,在为宫廷制作各种御用绣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特色的刺绣。以刺绣各种服饰、日用品为主。尤以刺绣戏衣最为出名,做工精细富丽。
9.2织绣工艺
清代不仅刺绣工艺发展成就突出,绣手名家辈出,而且产生了颇有影响的刺绣理论专著。清道光年间,著名的刺绣艺人丁佩著《绣谱》一书,共两卷,分择地、选样、取材、辨色、程工、论品六章,总结了刺绣经验,对刺绣艺术进行了精辟论述。如她提出了“能、巧、妙、神”的美学原则,总结了“齐、光、直、匀、薄、顺、密”的刺绣特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绣谱》是中国刺绣史上第一部学术专著。清代另一著名的刺绣艺人是苏州人沈寿(1874~1921),从小学绣,12岁就能把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等名家画作仿绣得惟妙惟肖,15岁即名扬苏州城。光绪年间任当时的农工商部女子绣工科总教习,曾受命去日考察工艺美术教育情况,回国后创造了散针、旋针针法,后在天津设立“自立女工传习所”,教授绣艺,1920年沈寿在病中口授《雪宦绣谱》,经人整理成书,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道等部分,总结了苏绣的艺术实践经验,对我国刺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大作用。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1金属工艺清代冶炼业比较发达,除传统的制铜、金银器、珐琅工艺外,还出现了锻铁工艺。最突出的品种有景泰蓝、画珐琅和铁画等。(1)景泰蓝清代景泰蓝在明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清初曾设“珐琅作”,后与“造办处”合并,生产珐琅制品。乾隆时期景泰蓝制作最为繁盛,品种大的有屏风、桌椅、床榻、楹yíng联、甚至重达千斤的佛塔,小的有笔床、砚盒、轴头、卷签等。色彩有天蓝、宝蓝等色,并新创了粉红、黑、翠玉等色,使其增加到20多种。装饰题材则由单纯的花草扩展到山水风景人物。采用多种技法综合运用,并有新的突破。如有一种以镀金石地上作画,有金碧辉煌之感。另有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一种是和漆器、牙雕、竹雕、木雕、玉雕、螺钿、画珐琅等相结合,用于制作景泰蓝挂屏、屏风、家具等,突破了自身材质的局限,使之更显丰富多彩,景泰蓝工艺这些技法的创新和运用是与清代追求“技巧性”的风尚一脉相承的。清代的景泰蓝掐丝细匀,纹饰繁密,打磨光滑,镀金明亮.造型变化多端,具有金光灿烂、豪华富贵之艺术风格。20世纪初,景泰蓝曾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获一等奖,在世界工艺美术界名声大振。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太平有象薰炉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
2
)
画珐琅
画珐琅又称为铜胎画珐琅,与铜胎掐丝珐琅一样,同属于珐琅工艺。它是先在铜胎器表涂上珐琅后,再在上面画出花纹。它与铜胎掐丝珐琅之主要区别在于;一个以掐丝显现花纹,然后填以珐琅料;一个是涂上珐琅后,再在上面画出花纹。画珐琅实质上是掐丝珐琅工艺的一种演进。清代画珐琅的造型主要有杯、碗、盒、盘、炉、瓶等,装饰上具有绘画式风格的特征。色彩丰富.有红、粉红、黄、土黄、杏黄、浅黄、绿、浅绿、深绿、蓝、浅蓝、紫、黑、白、赭、雪青等。铜胎画珐琅产生于康熙时期,而以乾隆时期最为兴盛。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乾隆时期的铜胎画珐琅花鸟瓶,造型稳重,玻璃质感,瓶面上有一层坚脆的清光,笼罩着绚烂的花鸟纹样,为大型铜胎画珐琅瓶中的珍品。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
3
)
铁画
铁画又称铁花,是以低碳钢为材料,依据画稿锻制而成的一种装饰画,为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工汤鹏(字天池)首创,是一种别出心裁的金属工艺。铁画用铁片经过剪花、锻打、焊接、退火、烘漆等多道工序而成,主要题材有山水、松鹰、竹石、败荷、衰柳、花卉、书法等。铁画苍劲有力,古朴大方,并注意表现笔法的神韵,精妙有趣。诗人称赞它是“百炼化为绕指柔,直教六法归洪炉。”用它作为装饰画挂于白色的墙面上,黑白分明,虚实相生,它既具有绘画的情趣,又具有工艺的韵味,立体感和层次感强,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工艺美术品。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2漆器工艺清代的漆器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和福建的脱胎器等都是清代最有特色的品种。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1)北京雕漆北京雕漆历史久远,明代即在京设立果园厂,以产雕漆著称,清代在北京设立了造办处漆作,主要从事漆器的制作。北京雕漆是清代雕漆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出色的品种。清代雕漆与明代雕漆相比,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明代漆色暗红,清代呈色鲜艳:明代花纹庄重浑厚,清代繁缛纤细;明代刀法圆润,多磨光,清代刀痕显露,不打磨;明代胎骨多为木胎,清代则有木胎、瓷胎、紫砂胎、皮胎等。
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总体来说,北京雕漆在清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早期带有明代风格的痕迹。刀法简洁不露痕迹,龙纹及牡丹花形饱满。如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康熙剔红双龙大盘,即为这时的代表作品。中期渐失浑厚而流于繁琐,如朱启钤qián《漆书》所言:“巨状巧密皆甚可惊,然锋芒太露乏浑厚之趣。”乾隆酷爱雕漆,宫中有12扇屏风,高264厘米,皆为清代雕漆的杰作。典型作品有剔红戏婴圆盒、剔黄春字捧盒和剔彩面子碎长方盘等。如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乾隆云龙纹填漆碗,碗为敞口,在鲜红色地上填嵌赭色龙纹,龙头密布红色细点,龙身用浅黄色绘出鳞片。此碗花纹轮廓镶黄边,通体填色漆,经磨制而显现美丽的花纹。晚期则技艺有所创新而艺术风格渐趋衰落。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2)扬州螺钿扬州漆器有螺钿、百宝嵌等,以螺钿最有特色。螺钿工艺中以点螺最为精巧,它用彩色鲍鱼贝壳切成细片,镶嵌成各种纤细的花纹,五彩斑斓,光泽闪烁,螺钿加金则更为华美。上海博物馆藏有清代山水人物纹嵌螺钿加金片黑漆盘两件,一盘嵌二人在桥边对语,有童抱锦囊琴旁立,远水波涛汹涌:一盘嵌行人擎伞过危桥,柳枝斜扬,似有风雨沙沙声。意境悠远,制作精巧,实为清代漆器之上品。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百宝嵌又称“周制”,为明代周姓所创。是扬州漆器中又一著名产品。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乾隆时的百宝嵌花果紫檀盒,器形为长方圆角,以金星紫檀术为主料制作。盒面嵌藕、莲蓬、茨菇、白菊、黄菊、美蓉、兰花等花果一簇,选料巧妙:如藕身用白玉,而露孔处的剖面用螺钿,虽同为白色,但藕身皮色与剖面水意的微妙差别凸现;又如同是绿色,莲蓬用碧玉,而菊叶用孔雀石,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其他如兰花用青玉,红果用红玛瑙等,都各用其材,各显其美,这正是百宝嵌的独特魅力所在。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9.3金属工艺和漆器工艺(3)福州脱胎器
脱胎漆器是我国著名的漆工艺品种。其制法是:在木质或泥质模型上用纻麻布、绸料等以漆粘裱上,经层层裱褙刮灰,使漆作用过的外壳顺底胎干固成型,脱去内胎,再加上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十几道工序,即可制成瓶、盘、盒、围屏等漆器,称为脱胎漆器。一般认为是清代乾隆时期福州著名制漆艺人沈绍安运用传统的夹纻法而创造了脱胎漆器,并使其发扬光大。实际上,秦汉时期的夹纻技法应是脱胎漆器的前身,而六朝时期盛行的夹纻像工艺即属典型的脱胎漆器。从沈绍安起,福州乃成为我国著名的脱胎器产地,朱启钤《漆书》评沈绍安的脱胎器“捏形之妙肖,磨琢之精细,装饰之典雅,调色之美丽,殊令人爱玩不忍释手。”脱胎漆器轻巧美观,坚固耐用,为人所珍爱。1898年福州的脱胎漆器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从而使这一中国传统的漆艺产品名声远播海外。9.4雕塑工艺9.4.1玉雕工艺
清代设有造办处管理玉器制作.由于玉料来源的扩大和琢玉技术的提高,玉器制作异常发达,到乾隆时达到了极盛时期。著名的玉器产地有北京、扬州、苏州等地,扬州玉雕多大型作品,而苏州玉雕以精巧见长。9.4雕塑工艺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大禹治水图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7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玉器。玉料采自新疆和田,以清宫内藏《大禹治水图》为蓝本,由扬州玉雕工人制作而成,从采料到完工,前后花了13年时间。玉料呈青色,绺liǔ纹较多,通体立雕,表现出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只见重峦叠嶂,流泉飞瀑,古木苍松遍布其间,在这山岩陡壁之间,有无数的开山民工,有的执锤打石,有的持镐刨土。器下有60厘米高随山的形状铸造的嵌金丝褐色铜座,器上有乾隆题诗一首:“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图画岁久或湮灭,重日千秋难败毁。”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宝。9.4雕塑工艺9.4雕塑工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白玉嵌金红宝石碗”是清乾隆时期又一件代表性的玉雕作品。玉碗呈浅腹敞口形,有两个桃形耳,以新疆和田白玉为材料,白如凝脂,纯洁无瑕。外壁用错金法饰以花草纹,红色的花朵上嵌有180颗闪亮的红宝石。玉碗是浦代国家大典时,皇帝在御殿用以赐奶茶的,为罕见的贵重玉器。碗心有乾隆诗云:“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9.4雕塑工艺9.4雕塑工艺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乾隆时的桐阴仕女图。为苏州玉工所制,玉料为新疆产白玉,局部有玉璞原来的红皮色。器中问有一圆月形门,上嵌半月形扉门二扇,门半开,中留一缝,门内外各立一长衣少女,一人手持如意,一人双手捧盒,并透过门缝相互观望呼应。玉料原为制碗时留下的弃物,而作者匠心独运,就玉璞的原型原色和取料时留下的圆洞,因材施艺,制成此器,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清代著名的大型玉雕作品还有“会昌九老图山子”、“秋山行旅图山子”、“丹台春晓图山子”等。9.4雕塑工艺9.4雕塑工艺9.4.2石雕工艺清代著名的石雕工艺有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浙江的青田石雕、福建的寿山石雕和湖南的菊花石雕等。端砚产于广东端州(今肇庆市),唐代时已成为著名产品,到清代时端砚的制作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雕刻题材有花鸟、虫鱼、云龙、丹风、蝠鼠、山水、人物等,端砚之艺术魅力在于:一是雕工卓越,二是材质独特,端溪石料有白、青、紫、褐等自然色泽,同时石质中有天然形成的各种斑点.称“眼”。其最名贵者为“鸲鸽眼”,它晶莹翠绿,往往呈色有七、八层的深浅变化。清代著名的端砚艺人有黄纯甫,以刻云龙著称;有罗赞、罗宝两兄弟,以刻凤穿牡丹而闻名。而端州城内制砚的名作坊有玉铨斋、美王斋、绿石斋等。9.4雕塑工艺9.4雕塑工艺歙砚产于安徽歙州(今黄山市),石质细润,适于发墨,以石料中显现金星点的为佳品。著名作品有竹节砚、芦蟹砚、苦瓜砚、凤字砚、莲叶砚、云龙砚、双鲤砚、明月天心砚等。宋代赵希鹪在《洞天清禄集》中有对歙砚的精彩描述:“歙溪艉旧坑,亦有卵石,……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9.4雕塑工艺青田石雕产于浙江青田,清代时极为兴盛。巧用石色,以雕刻松鼠葡萄著称.别称“葡萄山”,葡萄果实累累,娇嫩欲滴;松鼠活泼顽皮,生动可爱。寿山石雕产于福建福州,始于明代而兴于清乾隆时。寿山石雕以圆雕见长,著名艺人有杨璇、周尚钧等。杨璇最擅长雕刻具有生活气息的蔬菜、瓜果等,巧借石之天然色泽,是宋代所刨的“巧色石”和“取材”的进一步发挥。菊花石雕产于湖南浏阳,所用石料为方解石,出自浏阳永和镇浏阳河一带,以河底的石质最佳,石质中有一种球形放射状的集合体,如菊花花朵,故名菊花石,其花形有绣球菊、竹叶菊、蟹爪菊、金钱菊、蒲叶菊等。菊花石雕巧借石材的自然纹理,略施技法即能产生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市锦江区特色商业街商铺租赁合同(04版)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某创业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
- 电子商务平台用户身份验证技术研发与实施合同3篇
- 茶叶产品研发与技术合作合同04
- 2024版夫妻财产分割及借款合同2篇
- 2024商场商业保险采购与理赔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外包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餐饮业大数据分析与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资产收购合同范本示例
- 成都软件开发服务合同(04版)
- 保护性约束课件
- (2024年)全新信息安全课件
- 经典文学里的人生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银行职员的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水溶性肥料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4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 《4.5.1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课件及同步练习
- 洗脚城完整分
-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课件
- 4-10 小径管透照技术与工艺要求
- 海尔跨国并购GE家电财务绩效分析及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