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概论
主讲:李芝QQ:2273958909TEL程说明及课堂要求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分布:平时+期末课堂纪律课后作业公平、正义行为规范法律是什么?如何看待发生你身边的那些事?奶粉/受虐女工/被城管打死的市民许霆取款案,多按一个0改变一生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发生的法律问题?请你例举:生可能的法律问题:老可能的法律问题:病可能的法律问题:死可能的法律问题: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这一国家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而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第一部分法和法律一、法的基本涵义国家制定或认可某种意志的表达外在强制性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二、法的词源与词义中文中法的词源学含义灋(zhì)法者,刑也如:夏朝的禹刑、商朝的汤刑平之如水,从水。所以去不直者去之,从去。齐国有两个做官的,因为一点小事打起了官司。这官司本来不太复杂,可是不知怎的一打就是三年的光景,搞得狱官始终没有办法裁断是非。齐庄君听说后心里很烦,一气之下揣摩将两个臣子杀掉定案。但是,他也犹豫,担心都杀了会冤枉其中一个好人。过一阵,他想还是将两人放了算了,可又担心,这一放会放掉了恶人。最后,齐庄君命令别人牵一头羊过来,对两人说:我现在把羊杀了,将羊血洒在神坛前的一条小沟里,你们二人就在神坛前老老实实地念自己的誓辞,不得说谎,否则死羊会有所表现的。两人答应了。当第一个人念完了自己的誓辞,一切照旧,啥事没生。但是当第二个人念誓辞念到一半时,死羊突然跃起,用自己的角将其当场刺死。案子就这么结了。“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东汉的郑宏为《周礼》作注解时,更精细地讲,夏代的法律里面有死刑200条,毁坏生殖器500条,凿去膝盖骨300条,割掉鼻子1000条,在犯人脸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正好是3000条。至于"禹刑"是否真有这般残酷,充满了刑罚,而且刑罚数目恰在3000左右,则不得而知了。但是,它基本上属于刑法那一类的法律,倒是无可置疑的。
综上,法和权利的联系是西方法的观念的重要特征,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中国的法观念中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占主流,人民习惯于被统治、被管理,缺乏个人利益观念,缺乏权利观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思考三、法的基本概念当代中国实践中法律的广义和狭义的区别法和法律在理论上的区别法是一种权利要求,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两者与国家权力的联系不同,法律与国家权力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法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法律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间接的,需要通过统治阶级意志这一中介环节历史上对法的本质的看法
从法的本体下定义规则说、命令说、行为说、判决说“法是过去的判决和未来判决的预测”从法的本源上下定义神意说、理性说、规律论意志论法律是人民意志自由而庄严的体现从法的作用上下定义正义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社会控制论事业论法律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四、法的基本特征法由专门国家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认可和解释法的国家性法以国家名义颁布实行法律适用以国家疆域为限法律的强制力以国家来保障法的普遍性法律的普遍约束力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规范“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法律的规范性概括而非具体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
法条是制定法在立法技术考虑下的产物,它指称的是制定法中的一个个的条文。法条的技术价值在于使立法的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法律规定更加简洁明了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它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作为调整机制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律的权利本位利导性程序化的强制什么是正当的法律程序?总结:1.确定性2.概括性3.程序性4.公开性5.平等性6.不溯及既往性五、法律的基本特征《管子》里面曾讲,每年的正月初一,百官都要上朝,听国君向全国发布法令。这就是:“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管子·立政·首宪》)。然后,主要官吏都要在太史(注:官名)那儿领取法令典籍,当再次上朝时,在国君面前仔细研读每一条每一款。法令宣布后,在太史官府留底一份,其余逐一分发下去。主要官吏拿到了法令的正本,还必须星夜兼程,将法令文本传给乡里民间的小官小吏,务必要使他们立刻知晓颁布了什么法律。否则,“谓之留令,罪死不赦”(《管子·立政·首宪》)。家国一体的赏罚体制“夫立法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私者,所以乱法也"
相传墨家学派有个人物,住在秦国,其儿子不争气不说,还杀了人。秦惠王对这墨家人物说:"先生年纪大了,又没有别的儿子,此事儿就算了。我已下令不予追究。"但那人物硬是"大公无私",说:"墨家的家法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禁止杀人伤人,此乃天下之公理。大王虽说已下令饶了他,但我不能不执行墨家的家法。"说着说着,他就杀了自己的儿子。《吕氏春秋》给出了一个评论:这是申明"大义,……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去私》)。
《慎子》这本古书讲,如果一个兔子在大街上乱跑,肯定会有一大群人在后面追赶,谁都想抓住兔子归己落袋。这群人,当然包含了贪得无厌者。不过,人们不会对此说三道四,因为,兔子到底是谁的,并不清楚。反过来,在集市上就有所不同。那里的兔子一堆又一堆,不仅没人去抓,而且没人去看(想买兔子的人当然例外),许多人甚至觉得看一眼都是白费力气。这是什么缘故?显然,不是因为人们不想要兔子,而是因为兔子已经有"主儿"了。所以,就是再贪婪的人,也不想去你争我夺(见《慎子·逸文》)。“一个事物是其所是”即本质。马克思也将事物的本质是其内在的、深层的、必然的规定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质的规定性。本体论是本质主义的学说,旨在追求和建立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因而是确定性的知识体系。在本质主义看来,偶然属性的改变或丧失不会影响到某类事物存在的同一性,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其内在的本质性规定而存在,一旦去掉其中一种本质性规定,此一事物就不再是其自身因而也就不存在了。本质属性:任何事物都有许多属性或特征。那种体现事物内部的稳定的、深层的联系的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划分是具有相对性的。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所谓法律的社会性,是管理社会生产、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所必需的,其存在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共始终,它们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正确阐明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法的阶级性问题?第三节、法的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P9两大法系的不同特点2、实体法和程序法程序的独立价值3、根本法和普通法区别在何处4、一般法和特别法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义务性、权义复合性(职权性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义务性规范又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职权性“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权利、义务、权力的关系强制(行)性、任意性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确定性、非确定性(准用性和委任性规范)《产品质量法》第七十三条
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
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5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规范属于()
A、委任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第四节法律体系我国主要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民商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法律部门;刑法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第四节法律体系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此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亦可称为部门法体系。有这么几层含义:首先,法律体系是一个主权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构成的整体。其次,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分子,法律部门则是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再次,法律体系是不同法律规范构成的统一体。第四,法律体系的形成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我国的法律体系
(一)部门法体系: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和诉讼(二)法律形式体系(法的形式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企业与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后,就构成了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法律的运作
——公法、私法的划分
【提要】现代法律的运作基础是“从罗马法开始采取公法和私法(民法)分离的模式”,私法(民法)在这种分立中获得了自己的思想基础。
一、法律运作的核心: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人作为一个个体具有两重性,一层是生物的人,在这个层次,人和动物没有区别;另一层次,人具有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而存在。一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相处,人的社会性就立刻会表现出来。社会就是一张以人为原点的关系网
鲁宾孙漂流荒岛是个别现象,一个人的常态总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网中,每个人就是网中的一个原点,向外不断的散发和接收关系。
(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对社会关系的两次重大划分
1.第一次划分:法律关系&其他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1)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关系,但立法者只针对一部分社会关系进行法律调整。其他社会关系游离于法律的视野之外;(2)社会关系是否被纳入法律关系取决于立法者的态度,从深层次讲,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背景。
信女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用面纱遮住面孔,莫露出首饰”(24:31),“(妻子们)应当安居于你们的家中,不要炫露你们的美丽......”,“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7:26)
——《古兰经》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后自杀身亡。
(2)其他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区别在于:法律关系——国家强制力;其他社会关系——道德
A.道德调整内心活动的动机;法律调整外部行为。
B.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道德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舆论和善良风俗;C.法律约束具有普遍性;道德约束的效果因人而异,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D.“道德”和“法律”是调整社会的两大支柱,仅靠道德不足以“威慑”;而仅靠“法律”则会陷入“法律万能主义”的泥沼。“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因此,对法律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法律本身。
——《孟子•离娄上》
(3)法律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划分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两种关系可能会发生转换。
2.法律关系又分为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社会关系第一次划分法律关系其他社会关系第二次划分公法关系私法关系
公法关系是指,作为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是以公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国家,且法律关系双方之间以权力服从为基础。
私法关系是指,私人或者私团体之间处理相互事务,以各方法律地位平等为基础的法律关系。纳税人税务机关某公司工商部门消费者好又多量贩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储户农业银行
(1).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划分,并非立法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反映在上层建筑上,就要求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进行调整:
二、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的区别(1)公法关系总有一方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机关。
在分辨私法和公法关系时,不看参与关系的主体中是否有国家机关,而是看有没有国家机关在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体是在该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这该关系必然是公法关系。
(2)公法关系以“权力服从”为原则;私法关系以“平等协商”为原则。№
借钱VS税收
(3)在法律后果上,公法关系体现出“惩罚性”,主要目的在于“惩前毖后”;私法关系以“补偿性”为主。
公法关系,目的都在于“惩前毖后”,即通过惩罚违法行为,达到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公众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而私法关系,一般只涉及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法律对私法关系的救济方法主要表现在要求不法侵害一方对受害方予以补偿,恢复到损害前的状况为限。№
贪污、挪用公款VS借钱不还是不是犯罪?京沪深三地银行日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意见,要求对“禁拍令”作出适当修改。
200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京沪深三地银行称,高院的这个司法解释会让银行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经营风险增大,银行在该业务上估计就会作出一些调整:要求客户写保证书或是提供拥有两套住房的证明;把首付成数提高到了近5成。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只是一个法律范围的理论划分,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公法、私法与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许多情况下,同一个社会关系同时包含着公法因素和私法因素。
高校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公法关系”还是“私法关系”?如果你考试作弊,学校不授予你学位,能到法院起诉吗?民事法律的精神是“法无明文规定皆可为”,但行政法律则强调“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
(1)“私权神圣”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划分“公法”和“私法”,确立“私权神圣”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
A.明确的产权(交换的前提)B.健全的交易机制(交换的渠道)C.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自利行为——构成交换的动机)
“私权神圣”:在私法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事情,个人都可以去做。这样才能尊重个体自由,承认人只有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过来,如果政府对人民的行为干涉过多甚至肆意践踏“个人的私权利”,很容易损害大家做事的积极性,损害了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
(2)“私权神圣”有利于保护人权。
国家尊重个人的人格和隐私,给个人以最基本的安全感和自由感:
①自由感:结婚和出国②安全感:搜查令
“我的家是一个破茅屋,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
——西方法谚德国柏林西南27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波茨坦,小镇上有一座原德国皇帝的行宫——桑苏西宫。1866年的一天,普鲁士大公国(德国的前身)的国王威廉一世,来到这座行宫,看到在自己的宫墙外有一座又残又破的老风车磨坊与他的行宫很不协调,他派人去动员磨坊主将这个老磨坊卖给他,并愿意出相当高的价钱,但那倔强的老头却认为这是他祖先留下来的产业,一家人世世代代靠它糊口为生,给多少钱也不肯卖。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强行拆除了磨坊。在市民的支持下,磨坊主将国王告到了普鲁士最高法院,要求国王赔偿一切损失,保障国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利。普鲁士最高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被告人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触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应立即在原址为原告重建一座规模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原告各种损失150元。面对法院的判决,威廉一世即使贵为国王也只能乖乖照办。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座经历风雨的老磨坊仍然矗立在桑苏西宫外,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法治的故事。保护私权的极端:美国的枪支文化
美国民间仅AK47就有100万支,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下,54个总统中有四个死于枪杀,最近几年不断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枪支管理法》却难以在国会通过。美国《宪法》规定:“任何士兵,在和平时期,未得屋主许可,不得进入、搜查。”“人民持有武器的权力不得侵犯”。这两条是相互联系,而且有整个司法系统予以保障。如果发生闯入私人领地的情况,法律是支持开枪一方的,但为了避免误伤,要求事前发出警告,如果在受到警告之后继续侵犯的,主人有开枪的权力,事后不必承担后果。
(3)法律确立“私权神圣”有利于防止公权力的“寻租”,减少腐败。
“公法”的本质是限制权力——“宪政”。
①人民的权利来自于“天赋人权”,而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通过契约(宪法)的授权。
——卢梭《社会契约论》
②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本性,必须加以限制。
“一个被授予权利的人,总是面临着权利的诱惑,面临着预约争议和道德节县的诱惑。不首限制的权利乃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最肆无忌弹的力量之一,而且滥用这种权利的危险也是始终存在的。”
——孟德斯鸠
1、公法、私法领域的案件归不同的司法部门管辖,使用不同的法律和诉讼程序交通意外甲撞伤乙甲——乙损害赔偿甲——保险公司民事诉讼民庭管辖民事诉讼程序甲——交警二大队行政诉讼行政庭管辖行政诉讼法甲——检察院(交通肇事罪)刑事诉讼刑庭管辖刑事诉讼法(二)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微观意义
2.在司法环节:
公法实行“主动追究”原则,一旦有违法犯罪的事实,无论当事人的态度如何,公权力主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追究;
私法实行“不告不理,二次干预”原则,在私法领域,当事人之间自己协商解决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原则上国家不会直接干预,只有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和起诉,国家才以中立的仲裁者的身份对双方的纠纷做出裁判。孙英杰案:司法公正不等于揭示真相原告孙英杰称2005年10月16日参加第十届运动会女子万米比赛后被发现了兴奋剂,被告于海江的“强力补”是造成原告孙英杰被处罚的直接原因。人民法院判令被告于海江在全国性报纸上公开向原告孙英杰赔礼道歉,判令被告于海江赔偿精神损害费3万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
法院凭什么判决被告承担民事责任?
■
法院为什么不追查“药物的来源”?
■
法院判决的效力如何——孙为什么打这场官司?
■
孙英杰如果真的清白,她应当怎么做?人们在议论这一事件时,存在这样一个认知预设,即公正的司法裁判应当揭示案件真相。因此,司法裁判如果不能揭示案件真相的,该司法裁判就不是公正的裁判。民事诉讼解决的纠纷是当事人之间的私权争议。法院是中立和消极的,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是当事人的主张。
3.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有利于理清案件思路
【案例】2001年1月27日,彭某和妻女到厦门肯德基餐厅就餐时,因餐桌位紧张,与另一帮顾客发生争执,遭受殴打,其鼻子被打伤,摔坏眼镜一副。肯德基的员工在发现发生斗殴事件后,立即报警,同时三名男性员工上前劝阻和制止斗殴,另有员工将彭某的孩子带离现场。在110赶到之前,打人者已先行趁乱离开餐厅。彭某在事后状告厦门肯德基违反服务合同约定,未履行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义务,要求赔偿医药费、财产损失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人民币2973.60元。
肯德基是否应对其餐厅内顾客打架受伤负责?书单:历史类:《明朝那些事》、《品三国》、《万历十五年》《中国通史》国学类:南怀瑾《论语别裁》、《佛学经典》、《南怀瑾先生讲中庸》、《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法律类:《今日说法》经济管理类:《金融的逻辑》、《货币战争》、《陈志武说中国经济》、《牛奶可乐经济学》、《一课经济学》、郎咸平的书籍小说类:《鬼吹灯》、《藏地密码》其他类:思维导图(学习及思考的神器)、《厚黑学》英语类:沪江英语/课程类:网易公开课/open工商管理教材类:曼昆《经济学原理》罗宾斯《管理学》德鲁克系列经济法基础知识第二节
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民商法和经济法
“民商法”是广义的“民法”,也就是私法,其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建立起了微观经济的基本构架;“经济法”是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属于公法范畴,两者共同构成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对一个经济学家而言,这个世界可以看成是四大功能、五个主体、两个市场、两个循环。所谓四大功能,经济学上“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五个主体,就是产业界、商业界、金融界、政府和居民个人(人力资源);两个市场,就是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两个循环,就是资本的商品循环和资本的金融循环。汽车产业石油产业钢铁产业乳品产业·········电信产业公司产业界房地产业购买证券发行证券金融业发行货币银行业(货币市场)居民储蓄商业贷款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证券公司承销保险业、信托业购买保险产品、基金等购买证券外汇市场购买外汇财政支出政府税收(财政收入)强制性无偿性产业政策公务员、事业单位、社团工程师、工人及其他产业界工作人员工资薪金资金中央银行商品市场(批发、零售)消费资金回笼市场经济运行示意图:每个环节都由法律调整■中国股市14年揭密中国股市诞生14年来,7000万开户股民在中国股市总共投资了24500亿元,合计缴纳印花税2004亿元,券商手续费2055.5亿元。与极高交易运行费用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对流通股股民的分红派息低得可怜。在14年的时间里,总共获得了603.23亿元的现金分红。
广义的经济法,即“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是指调整“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各个经济环节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其包括民法中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债权法;也包括政府对经济领域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刑法对经济犯罪的追究。狭义的经济法,单指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
一、区别“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和“经济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法律商法民法私法关系(民商法)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道德调整法律关系财产关系公法关系宪法: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行政法经济领域:经济法反垄断法对外贸易法产品质量法税法房地产法非经济领域:国防、交通、文教,卫生等刑法: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主动追究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人身关系法律的视角经济的视角经济犯罪非经济犯罪
二、经济法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的产物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奉行“自由竞争”原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被认为完全是经济个体(个人和企业)自己的事,政府基本上不加以干预。这在法律上反映为:调节社会经济的法律是以“物权”和“债权”为基础的私法(民法),政府不主动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只满足于扮演仲裁人的角色。“干预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1)市场经济会产生和不断扩大不平等,排斥自由竞争,导致垄断的产生;(2)不能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公共产品”;(3)不能解决“外部效应”的行为;(4)个人的经济活动的不理智有可能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引发集体经济活动的失控,导致社会经济震荡,使经济陷入危机。(一)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在“私法”(民商法)的基础上,国家机关开始利用“公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所以,现代调整经济领域的法律包括民法、商法和经济法。
市场经济民法社会经济关系政府干预力度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税法对外贸易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破产法公司法商法经济法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
房地产法公法关系1.土地利用规划关系2.房地产开发建设规划3.土地征用关系4.房地产开发商资质管理5.房屋建设质量管理关系6房地产税收管理关系1.房屋拆迁关系2.房地产开发关系3.工程发包关系4.房地产转让、租赁、继承5.房地产装修、物业管理私法关系
部门法律往往是以经济学的目光来看法律,实际上是“公法”和“私法”的混合体经济法的实施,指经济法主体使用和遵守经济法的活动。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健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强化经济法的实施,必须加强经济法制教育,建立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完善经济监督体系引导经济法主体自觉依法从事经济活动,协调和规范经济法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纠纷,严肃查处经济法主体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经济法的概念一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协调和干预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即国家干预。经济法不是一个法典,它是由若干个法律法规组成的经济法调整的范围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即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经济运行关系,因而与其他法律部门有根本的区别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在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与其他法律部门有普遍联系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经济组织管理关系经济运行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调控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关系)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保障市场运行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实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规范社会分配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经济法的体系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法的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决定于经济法是否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是有自己的特征的,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既不是交叉的,也不是重叠的。经济法的渊源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的法规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际条约或协定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有些也具有行政关系性质,必要时也要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是物质利益实体的管理性质关系,不是行政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主体虽然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但都是经济权利主体和经济义务主体,都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及承担经济义务,不是一方是权利主体,一方是义务主体的单纯命令与服从关系。经济管理法律关系追求的是一定的经济目的与经济效益,遵循的是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单纯体现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的意志和意图等。经济法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但也以行政手段为辅。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和区别两者都调整经济关系,两者的一些概念、原则、制度、手段都可通用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经济法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与国家计划、管理相联的涉及全局的一类横向经济关系以及内部经济关系。
民法是以个体权利为本位的,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内,保护社会个体的权益。经济法是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主要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内理顺整体和个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及基于全局利益需要协调个体间的经济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主体系列是法人与公民,经济法主体系列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以及一定条件下的公民,比民法要广得多。调整手段不同。民法主要是民事手段,经济法还包括行政、刑事等手段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概念: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不同于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物所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而经济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经济法的规定而形成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式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意志关系。经济法是国家意志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使当事人之间结成—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必要条件。同其他法律关系—样,经济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这三个要素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先决条件和中心环节。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一方为义务主体。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没有只享有经济权利不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也没有只承担经济义务不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是绝对宏观的,即通过立法来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确定整体的生产运行机制,并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计划,指导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具体管理行为。(2)国家行政机关。其参与的经济法律关系,一是通过间接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企业企业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营利为目的,独立、连续从事—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根据企业以下特征,企业明显不同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其他主体:一是企业必须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二是企业必须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并能独立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三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动力是营利;四是企业是人与物两要素通过一定形式有机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凡客发展现状》课件
- 2024年江沙区域产品购销协议版B版
- 房屋装修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4年版铁路客运服务协议范本一
- 2024实木家俱定制与家具维护保养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泸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哪些项目
- 2025年凉山州驾驶员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河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 《改善提案》课件
- 2024年建筑土建主体工程分包劳务协议样本版B版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
- 摩托车品牌文化营销与品牌故事的构建
- 2024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FZT 73032-2017 针织牛仔服装
- 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货物包装承诺函
-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202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口算题训练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