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新闻两则 公开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1.gif)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新闻两则 公开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2.gif)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新闻两则 公开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3.gif)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新闻两则 公开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cd38182baf8735aa40b47046b0368267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结构、语言的有关特点。2、通过朗读感受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3、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教学难重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朗读法和讨论法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以朗读促进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新闻主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出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宣布下野,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为巩固长江防线拖延时间。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4月22日2时毛主席写了第一篇新闻稿:《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对中路军渡江情况作了介绍,时间仅隔20小时,毛主席又写了第二篇新闻稿,也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准确地报道渡江战役的新情况。二、一读课文,了解新闻结构特点(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用简练的一段话概括新闻内容。3、用几段话较为具体地介绍新闻内容。[说明]新课标中要求“阅读新闻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此训练不仅为了完成这一指标,而且它对应新闻的结构特点,随文学习相关的文体知识,便于学生掌握。(二)教师点拨订正,介绍新闻相关知识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内容。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话或第一句话,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另外,一般新闻的导语前还有电头,如本文中“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传授新闻的相关知识。学生新接触这种体裁,讲这些知识很有必要,不能忽视。学生在对本文内容结构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学习这些有关知识,应该不太困难。(三)理清结构层次。1、问题探究,分组讨论:(1)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明确:主体部分可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2)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构顺序首先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再则考虑到各路军的进展情况: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将东路军放在最后;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在后,而且此前已有对中路军的详细报道(《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因此简略交待中路渡江情况后立即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情况的叙述。(3)敌军为什么毫无斗志、抵抗甚微?两方面原因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明确: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略)敌军广大官兵厌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详)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点。而第二方面的原因读者可能不太了解,所以要详议几笔:一方面点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另一方面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区别开来,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说明]新课标的阅读部分中明确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以上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教师在巡回检查讲解中引导学生细心体味,估计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一)看视频,听录音,体会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词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不起丝毫作用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重点指导朗读“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一句中的“不料”和“又”,要“笑”着读,读出“嘲笑”“蔑视的笑”的意味,体会毛主席那种高瞻远瞩、成竹在胸、战略上蔑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二)理解词义,促进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对文章的理解。1、战犯汤恩伯——这里为什么要明确指出“战犯汤恩伯”,读时应怎样处理?战犯指战争中犯严重罪行的人,作者明确指出汤恩伯是战犯,把他与国民党广大官兵区别开来,便于争取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朗读时要读出憎恨批判的态度。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顽强”是褒义词,用在这里合适吗?“较为”是否可以去掉?“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是突出此处的敌军抵抗虽比其他地方敌军顽强,但是也抵挡不住解放军的攻势,这是从侧面烘托出我军的锐不可当;公正地评价敌人正可以高度地赞美我军。再者从结构上此句与上文中“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是很巩固的”相照应,也与我中、西两路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形成比较,所以用了“较为”。整个句子不仅表现出毛主席行文思路的严谨,更体现出他作为领袖的大无畏精神。[说明]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建议中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下面理清主体部分的写作思路作准备。四、三读课文,感知语言特点。引:作者在4月22时2时时写文报道中路军渡江情况,20小时后马上又写文报道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这体现出新闻的什么特点——及时。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有半点虚假,这是又一特点——真实。此外新闻语言还要简洁、准确,请同学在文找出例子印证。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人民解放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其他金融机构》课件
- 船舶租赁合同格式及条款解析
- 商业地产买卖合同详解
- 考向一 抛体运动-2025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 五金工具销售合同
-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课件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第3节《氧气的性质》说课稿2 (新版)北京课改版
- 劳动合同解除补偿及协商条款
-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合同
- 《荷花背景》课件
-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全国通用
- 网络反诈知识竞赛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参考品牌库申报资料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信息论与编码 自学报告
- 口腔百问百答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日志
- [整理]10kv开关站标准设计说明(最终版)
- 分级诊疗制度管理办法
- 公务员入职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