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标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早期介绍(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朱执信及无政府主义者

正式传播(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广泛传播(五四后)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论战、研究会、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

整体结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

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毛泽东(1945.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哪些人开始提马克思主义?1、早期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请大家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思考:一、传播过程“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新民丛报》1902年梁启超朱执信孙中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一、传播过程1、早期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1)梁启超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2)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3)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思考:能否把梁启超、朱执信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的介绍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标志呢?主观方面:无意信仰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客观方面: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传播开来。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第一,缺乏阶级基础。第二,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第三,缺乏实践效果。思考: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原因?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象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2、正式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第一人)正式传播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背景人物:李大钊①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②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④在北京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活动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李大钊《庶民的胜利》3.广泛传播-----五四运动之后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毛泽东(1945.4)广泛传播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②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③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④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原因①工读互助团等各种空想实践的失败②与其它各种思潮的辩难和论战

③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活动影响①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方向和性质②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干部和阶级基础③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③由马克思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①由学术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②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转变(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转变的过程:(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①创办刊物: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②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的结合。(3)影响:(略)

(1)著书立说: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2)翻译出版:如出版《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3)出版报刊杂志:如《新青年》《共产党》。(4)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如“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5)进行论战:如“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等。二、传播途径(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三、传播特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三个阶段:①学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总体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专题小结材料一民国成立后,不单挂出了共和国的招牌,连议会制、多党制、普选等这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一度也被热热闹闹地搬到了中国来。很多人对这些曾抱有很大的期望。奇怪的是,说起来那么动听的东西,甚至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的政治制度,一旦硬搬到当时中国社会这块土壤上实行起来,却全然变了样:普选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议会里只有一批政客在吵吵嚷嚷……种瓜得豆,这真是创业者始料之所不及的。——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材料二从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达四年之久,……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这不能不使更多的醉心学习西方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表明了这个制度并非即是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象征。——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缺陷材料三俄国的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马克思主义通过社会主义的俄国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材料四(五四)运动就像从天降落的狂飙一样,迅猛地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起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致偏僻乡镇。千百万人从平时的宁静生活或狭小的圈子中猛然惊醒过来,热血沸腾地走上街头或公共集会,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了!原来处在被统治状态下的民众直接行动起来,干预政治,并且带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回。……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400种,第二年在全国便有了数目可观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金冲及《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①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失败原因有哪些?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1919年底,进步青年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时间双方主题内容

李大钊胡适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问题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关于建立政党问题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1920年②论战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论战实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