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异质外延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进展
郭慧君2013.5.29
异质外延3C-SiC薄膜的基本原理在单晶Si衬底上直接外延3C-SiC薄膜,所获得的薄膜不但结晶质量差,单晶区域面积小,还夹杂着大量的多晶区域,不能满足半导体器件对3C-SiC外延薄膜的要求。因而,在3C-SiC外延生长之前,在Si衬底上引入“缓冲层”,以实现大面积单晶薄膜的生长。目前单晶Si衬底异质外延3C-SiC薄膜基本有原位腐蚀(Insituetching)、碳化处理(Carbonization)和外延生长(Epitaxialgrowth)三个工艺过程组成。异质外延3C-SiC薄膜的基本原理CVD法制备3C-SiC薄膜流程图异质外延3C-SiC薄膜的基本原理原位腐蚀:反应室内通入一定量的HCl和H2的混合气体,升至高温(1000~1200℃),去除表面的亚损伤层、氧化层及杂质等,获得有Si悬挂键构成的清洁表面,以满足晶体生长需求。碳化处理:在低温下(一般小于800℃)向反应室内通入一定量的含碳气体(C3H8、C2H2、C2H4等),以H2为载气,迅速升至高温(1000~1400℃),使Si衬底表面在短时间生成极薄的SiC“缓冲层”,以缓解晶格失配。外延生长:以H2或Ar/H2混合气体为载气,通入单源气体(同时含有Si原子和C原子的气体,如c-C3H6SiH2、CH3SiBr3、C7H20Si2、(CH3)2Si、(CH3)6Si2、(C2H5)2SiH2等)或多源气体(Si源气体:SiH4、SiH2Cl2等;C源气体:CH4、C3H8、C2H2等),升至生长温度(900~1400℃),反应气体高温分解并有控制地输运到衬底表面沉积成膜。异质外延3C-SiC薄膜的基本原理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单晶si衬底与3C-SiC薄膜之间存在近20%的晶格失配和8%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外延生长的薄膜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缺陷以及较大的残余热应力,严重制约着3C-SiC基器件性能的提高;同时由于受到生长温度的限制,3C-SiC薄膜的可控掺杂也一直是个难点。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界面孔洞
在碳化过程中,衬底si原子向外扩(Out-diffusion),在衬底上形成Si空位,这些空位随着碳化的进行相互连接合并,在界面处形成了孔洞。孔洞的存在,使得Si/3C-SiC界面变得粗糙,严重降低SiC/Si异质结二极管等器件的性能。研究表明,孔洞的形状与衬底取向相关,在Si(100)和Si(111)衬底上形成的孔洞为“倒金字塔”形,其底面分别为四边形和三角形,侧面取向为{111}面;Si(110)衬底上形成的孔洞为倒置的圆棒状,侧面取向也为{111}面。在Si/3C-SiC界面研究方面,Lj与steckl对孔洞的形成与消除过程作了解释,认为提高Si表面碳化过程中SiC成核率是消除界面孔洞有效的途径,而SiC成核率与碳氢化合物分压(浓度)成正比,他们在优化C3H8分压的基础上获得了无孔洞的Si/SiC界面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界面孔洞孔洞形成与消除示意图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结晶质量
摇摆曲线半峰宽(FWHM)的高低是判断SiC单晶结晶质量的有效手段,“PVT法”生长的4H-SiC和6H-SiC体单晶,其FWHM值一般小于50aresec。目前,单晶Si衬底异质外延3C-SiC薄膜的FWHM值一般是4H-SiC和6H-SiC单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早期的研究发现,Si(001)和Si(111)衬底上生长的3C-SiC薄膜,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FWHM值逐渐减小,表明通过增加薄膜厚度是实现高结晶3C-SiC薄膜的有效途径
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结晶质量传统的三步工艺过程(原位腐蚀、碳化处理、外延生长)要求在每个步骤后将样品冷却到室温,在每个步骤要花1h将样品冷却到室温。传统三步工艺法采用大气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或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
在2008年,Chen等人发展了LPCVD法的修正的四步生长方式:清洁(即原位腐蚀),碳化处理,扩散过程,外延生长。并去除了传统三步工艺法中的冷却步骤,从而其操作时间更短。
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结晶质量用修正的四步工艺法的LPCVD能得到无孔洞的3C-SiC/Si(100)界面和高质量的缓冲层,有效地提高了3C-SiC的结晶质量。修正的四步工艺法在Si衬底上生长3C-SiC薄膜的过程示意图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
残余应力Si和3C-SiC之间存在近8%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从生长温度(900~1400℃)降到室温的过程中会在薄膜中产生拉伸热应力,生长温度越高,热应力越大,降低生长温度是减少热应力的有效办法之一。单源气体中同时包含Si和C原子,并预先含有Si-C键,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分解形成SiC。采用单源气体能够实现低温生长3C-SiC薄膜。
R.Anzalone等人也研究了生长速率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当生长速率从2.45m·h-1升高到4m·h-1时,残余压应力也从-0.78Gpa变为-1.11Gpa
。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反相畴界单晶Si(100)衬底上生长3C-SiC薄膜,由于衬底表面存在基数倍单原子层高度的台阶,使得生长的3C-SiC薄膜中形成了由相同原子结合而成的Si-Si或C-C键,这些Si原子或C原子所属的区域为反相畴,Si-Si键或C-C键构成的边界称为反相畴界(Antiphaseboundaries)。反相畴界也会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出现自我湮灭的趋势[4]。目前有两种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一种为{111}面模型,该模型认为反相畴界沿(111)方向扩展,在两个反相畴界的交界处自我湮。另一种为{011}面模型,该模型认为反相畴界沿(011)方向扩展,并在交界处自我湮灭,因此,生长厚膜也是消除反相畴界有效的方法之一。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反相畴界反相畴界形成示意图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反相畴界反相畴界湮灭模型(a){111}面模型;(b){011}面模型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层错与孪晶层错和孪晶也是单晶Si衬底异质外延3C-SiC薄膜中的重要缺陷。目前关于对层错与孪晶缺陷的减少与控制的研究进展较少,主要有Nagasawa等在“波浪形”Si(100)衬底上制备3C-SiC薄膜,大大减少了孪晶和层错的密度。不过,随着商品化的6H-SiC,4H-SiC衬底品质的提高和价格下降,在SiC衬底上外延生长不同晶型的SiC外延层,也将有助于减少孪晶和层错密度,从而得到质量更高的3C-SiC薄膜晶体。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层错与孪晶孪晶界自我湮灭示意图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层错与孪晶“波浪形”衬底层错示意图3C-SiC薄膜生长的研究难点-可控掺杂竞位外延(site-Competition-Epitay)技术是CVD法制备掺杂SiC薄膜的关键技术,其基本原理是n(N、P等掺杂)型杂质与C原子竞争SiC晶体中的碳格位,p(Al、B等掺杂)型杂质与Si原子竞争硅格位。通过引入杂质气体,调整反应气体的C/Si比,能够实现SiC薄膜在外延生长过程中的原位掺杂与掺杂浓度的控制。由于3C-SiC薄膜生长温度通常低于1400℃,3C-SiC薄膜的可控掺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同衬底Si晶面对3C-SiC薄膜生长的影响
分析观察到至少在(100)和(111)Si取向的衬底上的外延薄膜生长有第一序孪晶,而在Si(110)衬底,薄膜生长不是沿着衬底方向,而是在第一序和第二序孪晶生长到200nm后,孪晶生长方向从<110>向变为<111>向。AFM对3C-SiC薄膜的粗糙分析和曲率半径测量表明结构和平均残余应力与Si衬底取向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可以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行业仓储配送培训总结
- 汽车美容销售顾问销售总结报告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轻巧夺冠)
- 2024年税务师题库及答案【易错题】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 2024年计算机教师的个人总结7篇
- 2024年菏泽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分钱合同范本(2篇)
- 办公场所人脸识别合同(2篇)
- 2024年监理内部管理制度-监理内部管理制度
- 德邦物流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项目诊疗
- 基于西门子S7-200型PLC的消防给水泵控制系统设计
- 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图
- 盈利能力分析外文翻译
- 不合格医疗器械报损清单
-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 新一代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操作手册all
- 矿山环境保护ppt课件(完整版)
- 档案保护技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教材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 聚氨酯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