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唯物论:揭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3、辩证法:揭示了世界的状况及规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是唯物论内容的引申和深化,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即物质世界的辩证法。2、认识论: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特点和总体规律。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唯物论:4、5课3.
辩证法2、认识论:6课(11、12课)联系观7(总特征之一)发展观8(总特征之一)矛盾观9(实质和核心)辩证否定观10(创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简阳市阳安中学施跃国2014年5月3日探究活动目标:1、掌握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性;2、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对立;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依据。(一)、唯物辩证法回答的哲学问题世界的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其早期含义是进行对话、论战的意思。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指的是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求得真理的艺术。辩证法的主要派别:①唯心辩证法: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的变化发展的。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的变化发展的(二)辩证法的主要派别和总概佛教的“因果报应”众生生老病死自然交替的流转过程始终充满着矛盾和苦乐的不断变化。受因果制约,幸福会变为痛苦,烦恼会变成快乐,不仅今生中的处境在不断升降变化,而且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生存的境界,也因“三世因果”而会转换变化。所有的人、天、神和饿鬼、畜生、旁生都在这个大的循环中随因转换,沉浮交替。这种因业果报、轮回转世和追求来世的思想是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主体观念。
-辩证法-唯心论唯物论者的“因果报应”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个人违反法律,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遭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惩罚并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安排,而是自己的非法行为所致。-辩证法-唯物论
“形而上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宇宙中各种具体自然现象的著作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宇宙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取名为《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联系的观点P54
发展的观点 P60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万物独化”、“物各自生”、“独生而无所资借”“突然自生”、“忽然死亡”郭象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对立探究1、阅读P81,比较以下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等六人的言论有何不同?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了什么思想?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表达了什么思想?第一组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复习什么是联系?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联系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知识理解“联系”与“孤立”的对立荀子认为“人能群”任何人都是在相互联系中生存生活。
郭象认为人们从生到死都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荀子晋郭象著作有个医生自称善长外科。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内,他立即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医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退。副将说:“箭头还扎在肉里头,怎么不取出来?”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与外科无关。”
医生是在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世异则事异,事变则备变。”韩非“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对立第二组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复习什么是发展?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是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黑格尔“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杜林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对立第三组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复习什么是全面的观点?为什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的对立黑格尔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孟德斯鸠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黑格尔孟德斯鸠1、在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面对无数发明专利宣称“所有人们可以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了”。现代人把这句话作为笑柄,是因为()A、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看问题B、他只知现在,不展望未来,静止地看问题C、他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片面地看问题D、他用唯心主义观点认识问题2、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A、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力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世界上普遍存在着矛盾BB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之一分歧之二分歧之三根本分歧??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1、唯物(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具体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什么?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因为矛盾的观点:
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用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在下列顺境和逆境的表述中,最能够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有()A、逆境对人才成长有利B、顺境对人才成长有利C、顺境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无论顺境逆境都无碍于人才成长DC否认矛盾,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4、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返回5、形而上学之所以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第一性B、否认世界是物质的,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否认矛盾,否认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6、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①、滴水穿石②、物极必反③、刻舟求剑④、断章取义⑤、墨守成规⑥、失败乃成功之母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⑧、统筹兼顾
A、
①③⑤B、
④⑦⑧C、②⑥⑦D、③④⑤DD
7、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①滴水穿石②物极必反③刻舟求剑④断章取义⑤墨守成规⑥亦是亦彼⑦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⑧非此即彼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A、①③⑤⑥⑦B、③④⑤⑦⑧⑨
C、②③④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⑨⑩8、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C9、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是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哲学上讲,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①没有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②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③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④坚持了辩证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④
B、③C、①②③
D、①②
C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曾经考虑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但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来历。材料二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1)“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6分)(1)、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②、在正确自然观的指导下,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2分)③、为维护生态平衡,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是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2分)等等。(2)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说明了什么?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坝的修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态度要谨慎。(3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是基于对联系多样性的慎重考虑。(3分)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是否修建大坝,要通盘考虑,多方论证。(4分)等等。(五)、学习上述理论的方法论意义1、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⑴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战国时,楚国人想袭击宋国,先派人去测量雍水的深浅,做好了标志。深夜,雍水突然暴涨,楚国人没有想到,还按原来测量的标志偷渡。结果1000多人被淹死,其余的都惊慌逃散了。探究3、楚国人在方法论上犯了什么错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网上潇洒走有喜也有忧
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网络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便利,而且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网上聊天的体验让人心跳,甚至让人发疯。家长们对孩子上网一般都持赞许的态度。然而,网上有友情,网上还有欺骗,甚至有陷阱。上网可以帮学生把作业做得更好,也可以偷懒。最让人头痛的要算色情网站了,很多青少年成为网上色情的俘虏。对此,“网吧”已被不少家长称为“电子海洛因”的交易所,并主张取缔“网吧”。探究4、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互联网”是天使还是魔鬼?⑵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对于经济全球化,目前国内外争论很大,有的持批评态度,全面否定,说这是美国搞的,对发展中国家没什么好处。有的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好,没什么坏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提示:就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来说,经济全球化有着双重的影响。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10、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是因为()①、唯物辩证法正确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状态怎么样②、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③、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式④、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④A2、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⑵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哲学依据①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符合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道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既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尊重自然规律。首先要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我们在发挥人的主观性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
:符合办事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正是着重抓主要矛盾原理的体现。发展是硬道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适度原则和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等观点。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认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矛盾中心,突出强调经济的发展,又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平衡发展;在评价社会发展的指标上,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在推动文明建设上,不仅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还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性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发展的差距不能过大,区域发展的差距不能过大,体现了发展要重视“度”,要坚持适度原则。此外,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强调改革的力度不能超出社会稳定的承受度,这也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矛盾观。⑥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发现矛盾、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的辩证法道理.“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就是发现矛盾、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运用矛盾观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五对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快速同社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生态制约之间的矛盾,等等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求我们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十个统筹”包含的哲学道理:(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整个世界就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十个统筹”立足全局,着眼整体,正确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2)事物及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我们的发展的重点,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国内外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十个统筹”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正确决策。(4)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贯彻“十个统筹”,按照“十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⑦、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以及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3、把辩证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4、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坚持辩证法要以坚持唯物主义为基础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再次,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唯物论。结论: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知识拓展: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辩证法回答的问题:世界的状态问题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联系-孤立发展-静止承认矛盾(全面)-否认矛盾(片面)类别唯物辩证法唯心辩证法要求①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④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③把辩证法与实践结合起来②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小结辩证法部分知识结构辩证法形而上学
联系
发展
矛盾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构成含义实质趋势状态原因含义普遍性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内外因孤立静止片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充满信心准备走曲折路适度、促进、重视量的积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外因相结合对立主观题1、“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提出的“我能行”教育方法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1)“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的道理,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才能行。反之,不去努力,即使我行也不行;(2)“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3)“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成长;(4)“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主观题2、(2008广东广州)近年来,对待孔子的思想,网民们发表了很多的看法;有人一味推崇,认为应当弘扬孔子所倡导的诚信、礼仪等传统文化;有人坚持反对,认为孔子的思想内容含有很多封建礼教,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和社会潮流。针对网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不同看法,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对待孔子的思想,要一分为二地认识。我们应当弘扬孔子思想中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而舍弃其中不适合当今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内容。网民们一味地推崇或坚决地反对的看法都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对待孔子的思想,既不能简单地肯定它,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民们一味地推崇和坚决地反对的看法,都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应予以反对。(评分意见:若学生答出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样给分。)◆真情对话主观题3、90后的王小宝没什么工作和技术经验,只能随父亲在某城市的建设工地打工,可是连水泥也卸不动。南通一家电器公司准备招500名一线生产工人,前去应聘的王小宝想坐办公室,而这部分岗位基本安排给了大学毕业生。王小宝很苦恼,希望作为同龄人的你能跟他谈谈。请列出谈话要点,并指出相应的唯物辩证法依据?谈话要点:⑴对未来充满信心,勇敢地接受挫折和困难;⑵正视自身弱点,扬长避短;⑶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地工作。唯物辩证法依据: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⑵矛盾既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⑶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11、“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说明()A、看问题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B、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C、发扬主观能动性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D、内、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薪与水可以构成一对矛盾.如若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HSE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纸浆班本课程汇报
- 秋天再见课件小班
- DB3204-T 1072-2024 化工园区污染地块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施工过程环境管理规范
- 老年口腔健康教育
- GB 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 民本思想课件
-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案
- 象棋-小学社团活动记录表
- 边坡坡度测量记录表
- 中职 AutoCAD 2018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化教程课程标准
- 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
- HZS75型搅拌站安装施工方法
- DB13(J)∕T 8377-2020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 吊装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