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1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3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4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传染病

预防控制

流病科郭丰锐

疫情专报电话:6266152长兴县疾控中心王小康

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托幼机构)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长兴县疾控中心王小康只有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才能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达到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的目的。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印发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各类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报告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一)规范规定的学校和托幼机构的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5、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二)规范规定的学校疫情报告人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一)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1、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2、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3、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二)规范规定的学校疫情报告人(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4、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如何晨检?1、晨检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因病缺勤追踪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追踪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登记日志日期姓名性病年龄班级排查原因*主要症状是否就诊排查结果登记人*1)因病缺勤;2)传染病早期症状;3)疑似传染病病人

(四)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1、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四)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四)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2、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二、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如何做到“有效预防”1、学校组织体系的建立和领导的高度重视;2、学校卫生基础保障(人、财、物);3、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4、学校健康教育及传播活动的落实;5、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6、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监督力度与培训工作的开展;7、全员参与程度。(二)制度管理

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学校制度:按照卫生监督所的要求设立。(三)我该怎么做?

接到上级有关传染病疫情做5件事:1、主动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2、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提示”或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3、加强晨检巡视,与年级组长或班主任教师沟通情况;4、要求班级教室课间开窗通风,督促落实;5、不断强化各项卫生制度落实。学校传染病高发期一般规律

(特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呈显性方式,有“来势凶猛、波及面大”的特征。学校其它类型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呈隐性方式,有待健康教育、健康意识、健康行为来防范。月份789101112123456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肺结核、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非法定传染病:水痘、(三)我该怎么做?学校已暴发某类传染病要做好4件事:1、早汇报、早报告;2、协助疾控部门制定《告家长书》,同时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3、依据法规和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书实施停课;4、对重点班级进行巡视、督促和信息跟踪,必要时履行“日报告”和全面晨检。卫生部门关于对传染病病人隔离时限

(参考值)第二部分

一、传染病防治基本概念

1、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2)有传染性、可以传播。3)传染病的发生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4)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和周期性。5)人体感染传染病后,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2、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即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新的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并且不断发展的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一)传染源1、病人作为传染源传染病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患者需要隔离多长时间(隔离期)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这段时间。是判断隔离和观察的依据。(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至入侵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或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直接接触进人易感者体内的过程。主要传播途径:①空气传播;②经水传播;③经食物传播;④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⑤接触传播。(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易感性高低取决于人群中每个个体的免疫水平、易感个体(或免疫个体)所占的比例以及人群一般健康水平。人群易感水平可以用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1、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具有免疫力的人口大量迁入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2、使人群易感性增高的主要因素:新出生婴儿增加易感人口的大量迁入免疫人口的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大量死亡三、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1、管理、控制、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降低人群易感性管理、控制、消灭传染源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常见伴随症状1、发热2、皮疹3、头痛、呕吐4、腹泻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1、流感:发病之日起一周。2、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为腮腺肿胀后9天。3、水痘:隔离至所有水疱结痂脱落,一般为出疹后10天。4、麻疹(风疹):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再延长5天。5、甲肝:发病后1个月。6、红眼病:隔离至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常见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日期:1、流感:一周。2、流行性腮腺炎:三周。3、水痘:三周。4、甲肝:1个月。5、麻疹:三周。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是防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依不同传播途途径的传染病分别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暂停聚会和集体活动。保持居室开窗通风。空气和污染物体消毒。健康教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肠道传染病加强饮用水管理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管理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保护易感人群免疫预防

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药物预防健康教育四、学校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1、《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条第二款: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第十六第二款: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学校常见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与标准:

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食物中毒: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