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 教材精讲精研 】八年级物理上册 高效课堂 课件_第1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 教材精讲精研 】八年级物理上册 高效课堂 课件_第2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 教材精讲精研 】八年级物理上册 高效课堂 课件_第3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 教材精讲精研 】八年级物理上册 高效课堂 课件_第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 教材精讲精研 】八年级物理上册 高效课堂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由于ppt使用的是高质量素材(视频、插图等),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100MB)。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③本节ppt共有41页,含3个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④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制作,建议使用PowerPoint播放。⑤本ppt画面比例为宽屏16:9。视频资源清单①电影剪辑——《星际穿越》

②演示实验——《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③视频讲解——《误差》第五章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物体的运动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顺水轻舟的运动及其快捷程度。在物理学中是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时间的单位及测量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②2误差导入新课00PART

同学们:

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的长短会改变吗?各有各的时间

不同星球上时长不一致!这是爱因斯坦的重要发现之一,他的狭义相对论对此进行过论述。假如你乘坐高速飞船绕月球飞行,飞船上的你会觉得时钟的运动一切正常。你地球上的亲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只是……当你返回地球后,他们会劈头盖脸地骂你:“你不是说只去3天嘛,怎么走了1星期!”你表示抗议:“没有啊,就去了3天啊!”电影《星际穿越》剪辑时间的单位及测量01PART像长度一样,时间也是我们经常要测量的量。测量时间也要先规定它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econd),符号是s。②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等。③单位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一、时间的单位5.3学会使用秒表活动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工具有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如图所示。二、时间的测量机械秒表电子秒表取一块机械秒表,对照使用说明书仔细观察。1.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2.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30s0.1s15min0.5min5.3学会使用秒表活动1.认识机械停表计时键归零健小表盘:1圈为15min大表盘:1圈为30s机械停表的主要组成:计时键,归零健,分针、秒针,小表盘、大表盘等。秒针分针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这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仪器。2.机械停表的量程、分度值、读数①量程和分度值:机械停表的外圈(大表盘)以s为单位,内圈(小表盘)以min为单位。不同停表量程和分度值会不同,量程以小圈为准。如图所示,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30s,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15min,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在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是否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不超过,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若超过,则大表盘按照31~60s读数。右图小表盘指针的示数是1min,因为小表盘指针过半分钟刻度线,所以大表盘指针的示数为:7.8S+30S=37.8S所以停表的读数是1min37.8s。②读数方法:读数=小盘读数(min)+大盘读数(s)视频讲解——《机械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min

s211.5

min

s947.3【例题2】读出下面机械停表的时间。

3.按动秒表上的按钮,使之启动、暂停和归零。4.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测出你十次脉搏的时间,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这样在你没有手表等计时装置时,就可利用自己的脉搏来估测时间。5.3学会使用秒表活动脉搏跳动次数所用总时间/s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s10生活•物理•社会日晷(如图)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针影随太阳运转而转动,晷盘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时刻。古人还利用物质流动的规律性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如沙漏(如图)等。人类的日常生活、科研等都离不开时间。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利用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来测量时间。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圆缺,给人类计量时间提供了原始标准,逐渐形成了日和月的概念。沙漏日晷生活•物理•社会1583年,伽利略发现了摆振动的等时性。以此原理为基础,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与1656年发明了摆钟。随着科技的进步,计时工具越来越准确。摆钟石英钟摆的等时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石英钟投入使用。高精度的石英钟连续走时几十年,其误差也不会大于1秒。生活•物理•社会目前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研制的,名为“NIST—F1”的原子钟,堪称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它在1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s。你若想使自己计算机的时钟与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同步,只要链接到NIST的网站,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即可轻松实现。误差02PART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请你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比较。甲

乙分度值准确值估读值物体长甲1cm2cm0.2cm2.2cm乙1mm2.2cm0.05cm2.25cm做一做甲、乙两个测量值中乙的精确到高,因为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甲的精确度没有乙的高,但是测量值也是正确的。物体存在一个真实长度,但我们测量不出来,测量值和长度的真实值总是有差别。甲

乙分度值准确值估读值物体长度1cm2cm0.2cm2.2cm分度值准确值估读值物体长度1mm2.2cm0.05cm2.25cm甲、乙两个测量值哪一次精确度高?为什么有差别?是否都是正确的?你能测量出物体的真实长度吗?

真实值: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客观大小,这个客观值称为真实值。

测量值:用测量仪器测量出的值。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源:①测量工具自身有误差;②测量方法引起;③环境影响(例如温度的变化);

④测量者的因素(读数时的估读)。一、误差测量值3.减小误差的办法: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而错误可以避免。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避免。4.误差与错误【例题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消除误差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实验者、测量工具等因素引起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所以A、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的,是一个不准确的值,若再往下一位估读,得出的数字是无意义的,所以B说法错误。C【例题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①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这个是______(“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②其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同学,这个是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③若其他三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___不同。④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cm.解析见下页【例题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①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这个是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②其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__同学,这个是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①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测量时客观存在且不可被消除的;②观察四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丁同学的是14.82cm,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都在12.80cm左右,所以丁同学的测量明显出现错误;

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且必须被消除的。误差不可以丁

可以【例题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③若其他三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_____不同。④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cm.分度值12.83③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丙同学读出12.8cm是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其他同学选用的是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④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只有甲、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为:

(12.82cm+12.83cm)/2=12.83cm视频讲解——《误差》

课堂总结03PART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误差①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②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环境影响、测量者因素。③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时间的单位:秒(s)、时(h)、分(min)等。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等。

现代:钟表、电子表、停表等。

机械停表组成:外圈(大圈)以秒为单位;内圈(小圈)

以分为单位,不同停表量程分度值不同。读数:内圈示数(min)+外圈示数(s)根据内圈分针是否过半判断加30s。

④误差与错误:错误可避免、误差不可避免。课堂练习04PART1.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A.人的脉搏B.日出日落C.地球绕太阳公转D.人的生长A、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基本相同,可以计时,不符合题意;B、日出日落经历了12h左右,可以利用日出日落计时,不符合题意;C、地球绕太阳公转1周是1年,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计时,不符合题意;D、人从出生到死亡相当于1个周期,没有循环,所以不能利用人的成长过程计时,符合题意。故选D。(1)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2)同学们100米跑步的成绩是13.5s;(3)南京到北京高铁需要3h左右;(4)一年有12月。

2.在下列各空中填入合格的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5______;

(2)同学们100米跑步的成绩是13.5______;

(3)南京到北京高铁需要3______左右;

(4)一年有12______。minsh月用的时间为:23h23min-20h06min=3h17min3h17min=180min+17min=197min=197×60s=1.182×104s

3.南京到北京最快的高铁车次为G40次,发长时间为20:06,到达时间为23:23,则所用时间为:______min,合____________s.1971.182×104A.通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秒;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即周期为365天;

C.普通手表秒针转一圈的时间为1min;

D.人步行12米所用的时间大约10s左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所以选A。

4.以下描述最接近1秒的是()

A.通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B.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C.普通手表秒针转一圈的时间

D.人步行12米所用的时间A5.下列对一些具体事例的估测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中学生拳头的宽度约为10cmB.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C.教室中门的高度大约为2mD.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为10cmA.中学生拳头的宽度约为10cm,估测正确。B.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估测正确。C.教室中门的高度大约为2m,估测正确。D.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为18cm,估测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D.D6.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D1D2D3D41.83cm1.81cm1.80cm1.81cm1mm1.8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球的直径取平均值:(1.83cm+1.81cm+1.80cm+1.81cm)/4=1.81cm分析四次测量结果:1.41cm,1.50cm,1.42cm,1.44cm,因为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精确值为1.4cm,所以1.50cm这次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为:(1.41cm+1.42cm+1.44cm)/3=1.42cm7.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cm,1.50cm,1.42cm,1.44c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0.1cm1.501.42

8.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0.1s;0.5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