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蔬菜类原料_第1页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_第2页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_第3页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_第4页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蔬菜类原料教学目标:(1)了解蔬菜类原料的概念、品质要求及常用蔬菜类原料品种的名称、产地、产季和上市季节;(2)理解蔬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蔬菜类原料品种与蔬菜制品的性质特点;(3)掌握蔬菜类原料的分类方法和烹饪运用、品质鉴别方法和保管方法及常用蔬菜类原料品种与蔬菜制品的烹饪运用。第一节蔬菜类原料基础知识一、蔬菜类原料的概念与化学成分蔬菜的概念:是指可作菜肴和面点馅心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也包括少数可作副食品的木本植物的幼芽、嫩叶和食用菌类及藻类等。1、水分水分是果蔬的重要组成成分,平均含量可达80~90%。它对于原料的外观、风味、新鲜程度有极大影响。水分通常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状态存在于果蔬中。1)自由水:指没有被非水化学物质结合的水。与原料组织结合不是十分紧密,易结冰,可造成水果和蔬菜组织的破坏;同时自由水能够被微生物所利用,从而引起原料的腐败变质。所以,可通过降低原料的含水量、提高细胞的浓度来抑制原料的腐败变质。2)结合水:指溶于溶质或其它成分并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的水分。较稳定,不易结冰,不易改变,对形成食品的风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结合水被强行与原料分离时如脱水干燥后,原料的风味和质地就会大大改变2、矿物质钙、磷、铁、镁、钾、钠、碘、铝、铜等以无机态或有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但由于某些蔬菜含相当量的草酸,与钙、磷、铁等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盐,影响了钙、铁等无机离子的吸收。白扁豆白菜雪里蕻苋菜芫荽(香菜)芹菜香椿芽豌豆韭菜荠菜黄花菜油菜大白菜小白菜3、维生素: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维生素E及K。由于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在烹饪运用中极易损失,如加热、空气氧化、遇碱处理、盛装在铁或铜器中都会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因此在烹制菜肴时要尽量保护维生素C,如现切现用、大火急炒快出锅、焯水时不要加碱等,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维生素B1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很容易破坏,因此烹调加工时应尽量避免加碱。用水久浸原料也会造成维生素B1的大量流失,淘米时要避免反复淘洗。面粉的麸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但麦粒的加工精度越高VB1的损失越大。各种鱼类和贝类的提取液能破坏维生素B1,食用生鱼片时最好配以补充含VB1的食物,如全麦粉面包、马铃薯或一些核果。维生素B2性质比较稳定,可以溶于水,对热、酸稳定,短时间加热不会被破坏,加工干制也不会流失。由于维生素A原、维生素E及K都为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在烹制富含这些成分的蔬菜时,宜多加油烹制。如炝炒豌豆苗、胡萝卜烧肉、韭菜炒鸡蛋等,以利于人体的吸收。蕹菜茴香苗4、碳水化合物1)单糖、双糖和糖醇单糖、双糖和糖醇是果蔬呈现甜味的主要原因,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山梨糖、甘露醇等。仁果类以果糖为主,葡萄糖和蔗糖次之;核果类以蔗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次之;浆果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桔柑类含蔗糖较多。这些糖类与有机酸相互影响就形成了各种果蔬的不同风味。2)多糖淀粉:见于变态的根和茎、未熟的水果、某些干果和豆类蔬菜中。如马铃薯含14~25%、藕含12.77%、板栗中含33%、未成熟的香蕉中含9%,荸荠和芋头当中也较多。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构成了水果、蔬菜本身固有形态的支架,起支持作用。水果中的纤维素含量约为0.2%~4.1%,半纤维素含量约为0.3%~2.7%;蔬菜中的纤维素含量约为0.3%~2.8%,半纤维素为0.2%~3.1%。···补充···果胶物质:分布在植物的果实、直根、块根和块茎等器官的细胞壁中胶层中,起粘合细胞的作用。果胶物质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于果蔬中。利用果胶质的水溶性可以将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制成果冻或果酱,丰富原料品种。如苹果酱、草莓酱、杏酱、胡萝卜酱等。山药慈姑5、有机酸有机酸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主要包括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一般通称为果酸。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草酸、水杨酸、琥珀酸。这些有机酸以游离状态或结合成盐类的形式存在,形成了果实特有的酸味。有机酸和果实中所含的糖分共同构成的糖酸比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菠菜竹笋是否只有柠檬含有柠檬酸?柠檬和番茄中含有较多的柠檬酸;仁果类的苹果、梨和核果类的桃、杏、樱桃中含有较多的苹果酸;葡萄中含有较多的酒石酸。有机酸的作用刺激食欲保护果蔬原料中的维生素C丰富菜肴的味感。6、挥发油(芳香物质)主要存在于某些具有芳香辛辣气味的蔬菜中,蔬菜的成熟度越高挥发油的含量就越多,气味就越浓。挥发油含量虽少但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酯、醛、酮、烃、萜、烯等。有些以糖或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挥发油才有香气,如蒜油。运用:烹饪中可以利用水果的特异性芳香气味制作出各式冷盘、冷点;利用蔬菜的香辛气味赋味增香、去腥除异。从而达到丰富菜肴的品种、刺激食欲、帮助消化、杀菌、解腥和保护维生素C

的目的。7、色素色素物质是蔬菜和水果呈现出鲜艳色彩的物质来源,包括脂溶性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花黄素等。通过这些色素物质的变化可以鉴定原料的新鲜度。在烹饪过程中,色素物质常发生变化,从而与成菜效果有关。1)叶绿素叶绿素是形成蔬菜绿色的色素,是阳光照射下的产物。它具有不稳定的性质,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很容易被氧化和被酸、碱、热破坏,从而变成暗绿色或黄绿色。2)类胡萝卜素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主要有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叶黄素、椒红素等。这些色素能显示出橙黄色或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

。自从19世纪初分离出胡萝卜素,至今已经发现近450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3)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

大部分与之有关。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来。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花青素提取物多作为保健品成分。名称主要介绍水大多数蔬菜的含水量为65—90%。且含水量是检验蔬菜质量的主要指标。无机盐蔬菜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是钙、磷、铁、钾等。维生素大多数蔬菜含有VC,是人体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有机酸在烹调时必须用水焯一下,否则人体的健康。挥发油成熟度越高,挥发油的含量就越多,气味就越浓。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蔬菜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包括糖、淀粉等。其中糖是蔬菜的主要成分,一般蔬菜中含糖量比较少。化学成分小结二、蔬菜类原料分类方法和烹饪运用常用有三种:植物学分类(科研部门采用)农业生物学分类食用部位分类植物学分类我国普遍栽培的蔬菜虽约有20多个科。但常见的一些种或变种主要集中在8大科。(1)十字花科

包括萝卜、芜菁、白菜(含大白菜、白菜亚种)、甘蓝(含结球甘蓝、苤蓝、花椰菜、青花菜等变种)、芥菜(含根介菜、雪里蕻变种)等。(2)伞形花科包括芹菜、胡萝卜、小茴香、芫等。(3)茄科

包括番茄、茄子、辣椒(含甜椒变种)。(4)葫芦科包括黄瓜、西葫芦、南瓜、笋瓜、冬瓜、丝瓜、瓠瓜、苦瓜、佛手瓜以及西瓜、甜瓜等。(5)豆科

包括菜豆(含矮生菜豆、蔓生菜豆变种)、豇豆、豌豆、蚕豆、毛豆(即大豆)、扁豆、刀豆等。(6)百合科包括韭菜、大葱、洋葱、大蒜、韭葱、金针菜(即黄花菜)、石刁柏(芦笋)、百合等。(7)菊料包括莴苣(含结球莴苣、皱叶莴苣变种)、莴笋、茼蒿、牛蒡、菊芋、朝鲜蓟等。(8)藜科

包括菠菜、甜菜(含根甜菜、叶甜菜变种)等。农业生物学分类法1.瓜类2.绿叶类3.茄果类4.白菜类5.块茎类6.真根类7.葱蒜类8.甘蓝类9.豆荚类10.多年生菜类11.水生菜类12菌类13其他类。食用(产品)器官分类法

(1)根菜类:以肥大的根部为产品器官的蔬菜属于这一类。①肉质根——以种子胚根生长肥大的主根为产品,如萝卜、胡萝卜、根用芥菜、芜菁甘蓝、芜菁、辣根、

美洲防风等。②块根类——以肥大的侧根或营养芽发生的根膨大为产品,如牛蒡、豆薯、甘薯、葛等。(2)茎菜类:以肥大的茎部为产品的蔬菜。①肉质茎类—一以肥大的地上茎为产品,有莴笋、茭白、茎用芥菜、球茎甘蓝(苤蓝)等。②嫩茎类——以萌发的嫩芽为产品,如石刁柏、竹笋、香椿等。③块茎类——以肥大的块茎为产品,如马铃薯、菊芋、草石蚕、银条菜等。④根茎类——以肥大的根茎为产品,如莲藕、姜、襄荷等。⑤球茎类——以地下的球茎为产品,如慈姑、芋、荸荠等。(3)叶菜类:以鲜嫩叶片及叶柄为产品的蔬菜。①普通叶菜类——小白菜、叶用芥菜、乌塌菜、薹菜、芥兰、荠菜、菠菜、苋菜、番杏、叶用甜菜、莴苣、茼蒿、芹菜等。②结球叶菜类——结球甘蓝、大白菜、结球莴苣、包心芥菜等。③辛香叶菜类——大葱、韭菜、分葱、茴香、芫荽等。④鳞茎类——由叶鞘基部膨大形成鳞茎,如洋葱、大蒜、胡葱、百合等。(4)花菜类:以花器或肥嫩的花枝为产品,如金针菜、朝鲜蓟、花椰菜、紫菜薹、芥蓝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