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法)_第1页
第九讲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法)_第2页
第九讲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法)_第3页
第九讲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法)_第4页
第九讲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所得税

会计

黄鹏教授苏州大学商学院公司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税基础是一项资产和负债在按税法计税时归属于该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暂时性差异可以分成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两类。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本期发生,但会在以后各期转回,且因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收益、利得和费用、损失认定的时间等不一致而产生的本期纳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这种差异发生在本期,但在以后各期内能够转回,使两者趋于一致,故称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可分为四类:(1)收益和利得在会计上已于本期确认,而税法规定可于以后期间确认。(2)费用或损失按税法规定已在本期申报纳税时扣除,而在会计上可于以后期间确认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在报税时采用加速折旧法,而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这样,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其报税的折旧费用大于会计上确认的折旧费用,因而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后期会产生应课税金额。(1)和(2)为纳税所得小于会计利润的时间性差异,在以后年度会产生应课税金额时间性差异(3)收入或利得根据税法规定应在本期申报纳税,而会计上则于以后期间确认。例如,《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8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这一预收款项,在税收上作为应税收入要申报纳税,而在会计上作为负债来处理,待以后会计上作为收入来处理后,申报纳税时再将其扣除

时间性差异(4)费用或损失在会计上已在本期确认,而税法规定在以后期间申报纳税时扣除。例如:①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而报税时采用直线法。这样,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会计上的折旧费用大于报税的折旧费用,因而在以后年度会产生可扣除金额;②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若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则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损失,但税法不予确认;③预提除坏账准备以外的各种准备金,会计上应在预提时列为费用,但税法上必须到实际发生时才作为费用处理

时间性差异④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上采用谨慎原则,缩短摊销年限,而税法不允许缩短摊销年限。这样,按较短年限的摊销额与按较长年限的摊销额之间的差额,在会计上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而在税法上要作为后期的费用处理;⑤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市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存货按市价计算,而税法只允许采用成本计价,对于这一差额会计上要作为本期的费用来处理,而税法要将其作为后期的费用处理(3)和(4)为纳税所得大于会计利润的时间性差异,在以后年度会产生可扣除金额

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是除了时间性差异以外,其他因会计准则和税法标准不同导致的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而形成的计税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没有向母公司分配全部利润;(2)重估资产而在计税时不予调整;(3)购买法企业合并的购买成本,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计入这些可辨认资产和负债,而在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其他暂时性差异有些暂时性差异并不是时间性差异,如:(1)作为报告企业整体组成部分的国外经营主体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以历史汇率折算;(2)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的账面金额不同于其初始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对经营亏损抵后的会计处理与实现利润的情况相同,企业应将本年发生的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亏损的数额。然后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有关亏损的弥补情况。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纳税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纳税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只要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减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那部分所得即可。因为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将本年实现的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方,其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余额自然抵补,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三)对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对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时,如预计今后会计期间没有足够的纳税所得能转销暂时性差异,则仍采用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把所得税支出作为一项费用,需要在各相关会计期间进行合理分配。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会计核算是按本期会计利润计算出的应缴所得税列作当期所得税费用,按应纳税所得计算出的应缴所得税列作应交所得税税金,两者差额列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计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计提的应付所得税准备分别以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为计算依据,两者金额不等,但由于暂时性差异可在一定期间内转回,所以随着暂时性差异而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金额转销完毕,整个期间内总的所得税费用与总的应付所得税准备是相等的,说明暂时性差异未影响企业纳税额,只是在转回前引起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金额变动。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不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暂时性差异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一)公司所得税核算的科目设置1.“所得税费用”科目损益类科目,用以核算公司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其借方反映公司企业计入本期损益的所得税额,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所得税额,期末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负债类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其贷方反映企业计提应交所得税额,借方反映预交或实际交纳的所得税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企业应交未交的所得税额。

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资产类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以及本期转回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数额,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该科目借方余额表示尚未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4.“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负债类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应课税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以及本期转回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的数额.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该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尚未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二)非递延法非递延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直接计入本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此法下,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即不管税前会计利润多少,均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本期应交的所得税额,计入“所得税费用”科目。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由于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不单独核算,所以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金额。在此种方法下,企业只需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21]某公司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超限额列支业务招待费3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8.75万元,1~11月份已累计预交所得税3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试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及应补缴所得税额,并作有关分录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解:纳税调整数=30-28.75=1.2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1.25=1201.25万元应纳所得税额=1201.25×25%=300.3125万元应补交所得税额=300.3125-300=0.31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3003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03125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25

贷:银行存款

3125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22]某公司20×7年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本年折旧额650万元;报税时采用年数总和法,本年折旧额850万元。20×7年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18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25%。试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并作有关分录.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1800-(850-650)=1600本期应交所得税额=1600×25%=400本期所得税费用=40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4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000000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三)递延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将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种费用,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暂时性差异影响的所得税金额包含在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内,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税款余额里。在此种方法下,企业需设置“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四个科目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1)损益表债务法的局限性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变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但该方法是从损益表出发核算差异的,难免会忽略一些可能产生未来应纳税和可抵扣所得税的项目,即其他暂时性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损益表债务法是一种不完全的债务法。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而重估资产增值并确认入账根据税法规定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因此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如果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计算:

期间12345会计折旧40004000

4000

4000

4000税法折旧20002000

2000

2000

2000差额-2000-2000

-2000

-2000

-2000可以判断,这不是一项时间性差异,因为差异在后期没有转回。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资产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而不是计入损益表。因此,实际过程中发生的差异不能通过损益表债务法完全解决,也就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貌,违背了会计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如果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各期期末012345账面价值200001600012000800040000计税基础1000080006000400020000差额1000080006000400020000那么可以判断,这是一项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例26]某外商投资工业企业20X0年创办于某经济特区,经营期15年,从20X6年起开始获利。20X8年全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20万元,有关影响纳税的资料如下:(1)该企业职工300人,其中250人为直接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50人为行政管理人员。全年共发放工资薪金(包括奖金、津贴等)302万元。计提工会经费6.04万元,职工福利费42.28万元,职工教育经费7.55万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

(2)该企业房屋、建筑物的原值为200万元,按年折旧率9%提取折旧费共18万元;各类机器设备原值300万元,按年折旧率18%提取折旧费共54万元(假设年内固定资产无增减变动)。按税法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最短为20年,年折旧率为4.5%;设备年限最短为10年,年折旧率为9%。(3)财务费用中支付本期债券利息费用6万元。债券面值100万元,按年息6%计算。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4%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4)管理费用列支交际应酬费12.5万元。该企业全年销货净额为800万元。(5)企业向其总机构支付管理费8万元,但无法出具总机构管理费用汇集范围、总额、分摊依据和方法的证明,也没有经当地税务机关的审核同意。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该年应纳所得税额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1)非暂时性差异的确定:①利息项目的调整:该企业高于准予扣除的利息数额=100×(6%-4%)=2万元②交际应酬费项目的调整:企业交际应酬费扣除限额=800×5‰=4万元按规定计算的交际应酬费=12.5×60%=7.5万元因此,允许扣除的交际应酬费为4万元纳税调整增加金额=12.5-4=8.5万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③总机构管理费项目的调整:企业向总机构支付的管理费8万元,未经税务机构审核同意,不准列支

非暂时性差异合计=2+8.5+8=18.5万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暂时性差异的确定:企业房屋、建筑物提取折旧费共18万元,各类机器设备提取折旧费共54万元按税法规定折旧率计算,允许扣除折旧费为: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200×4.5%=9万元机器设备的折旧费=300×9%=27万元暂时性差异=(18-9)+(54-27)=36万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3)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总额+非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120+18.5+36=174.5万元

(4)本期应交所得税的确定:该企业属于设立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企业,经营期10年以上,因此,在五年过渡期内仍可享受税收优惠,所得税税率为15%。

应交所得税=174.5×15%=26.175万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若税务部门不允许递延,则(5)本期所得税费用的确定:本期所得税费用

=本期应交所得税=26.175(万元)(6)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如下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61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175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27]续例26。假设预期该外商投资企业未来3年内均能实现盈利。根据以上资料,试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1)非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应交所得税的确定同上例。(2)本期所得税费用的确定:

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6×15%=5.4本期所得税费用=26.175-5.4=20.775(3)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077505

递延所得税资产5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175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该法从暂时性差异的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25:S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价值80000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期限为4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期末也无残值。该公司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100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11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80000÷4),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000元(80000-2000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税法上计提折旧32000元[80000×4÷(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48000元(80000-32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2000元(60000-48000)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960元(12000×33%)。2011年,应交企业所得税29040元{[100000-(32000-20000)]×33%}。借:所得税费用3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040

递延所得税负债396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2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为40000元;税法上计提折旧24000元[80000×3÷(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24000元(48000-24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6000元(40000-24000)为累计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12年底,应保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5280元(16000×33%),年初余额为3960元,应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320元(5280-396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2年,应交企业所得税31680元{[100000-(24000-20000)]×33%}。借:所得税费用3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680

递延所得税负债132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3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为20000元;税法上计提折旧16000元[80000×2÷(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8000元(24000-16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2000元(20000-8000)为累计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13年底,应保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960元(12000×33%),年初余额为5280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1320元(5280-396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3年,应交企业所得税34320元{[(100000+(20000-16000)]×33%}。借:所得税费用3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32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432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4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设备账面价值为0;税法上计提折旧8000元[80000×1÷(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0(8000-8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0,2014年底,应保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也为0,年初余额为3960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3960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4年,应缴企业所得税36960元{[100000+(20000-8000)]×33%}。借:所得税费用3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96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6960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时,如果预计转回期的税率能够合理确定,那么发生时按预计转回期的税率核算。另外,不论发生或是转销期间,如果税率变动,那么均应按其进行调整。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例:承前例,如果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第一、二年为33%,第三、四年为30%。2011年、2012年同前例。2013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为20000元;税法上计提折旧16000元[80000×2÷(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8000元(24000-16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12000元(20000-8000)为累计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13年底,应保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600元(12000×30%),年初余额为5280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1680元(5280-360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3年,应交企业所得税31200元{[(100000+(20000-16000)]×30%}。借:所得税费用29520

递延所得税负债168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200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4年,会计上计提折旧20000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为0;税法上计提折旧8000元[80000×1÷(1+2+3+4)],设备的计税基础为0(8000-8000)。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0,2014年底,应保留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也为0,年初余额为3600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3600元。所得税会计对差异的会计处理2014年,应交企业所得税33600元{[100000+(20000-8000)]×30%}。借:所得税费用3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3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600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一)财务会计资料与纳税标准资料

1.利润表。应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以会计收益为基础,而会计利润是以“利润表”上所确定的利润总额为准的

2.与纳税相关的实际资料。该资料通常按会计利润的构成项目搜集,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及营业外收入等的实际发生额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东吴公司为居民企业,20X1年有关资料如下:(1)产品销售成本中的各有关费用资料①生产工人工资950万元、福利费用133万元;②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万元,福利费用14万元③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460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原值2000万元,折旧率8%,共提取160万元,各种设备原值3000万元,折旧率10%,共提取300万元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2)各种期间费用中的有关资料①公司管理人员工资150万元,福利费用21万元②公司房屋建筑物等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按7%提取折旧,共提取70万元③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为58万元④财务费用中有支付本年度以债券集资的利息费用60万元,发行债券1000万元,从19X9年1月1日起计息为期3年,年利率为6%⑤管理费用中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为25万元和20万元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3)营业外支出中的有关资料①本期排污超标准,被环保部门罚款10万元,税收滞纳金罚款20万元,赔偿金、违约金(指企业因未履行经济合同、协议而向其他单位的赔偿金、违约金、罚息等支出)10万元②向宋庆龄基金会和残疾人联合会捐款150万元,对某贫困地区20名失学儿童直接捐赠现金6万元③向某交响乐团捐赠现金20万元,向某社会团体支付赞助费10万元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4)其他方面的资料

①20X1年10月1日用银行存款预付公司办公用房屋的租赁费6万元(租期从20X1年10月1日至20X2年3月31日),当时所做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②“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方余额为47.92万元(5年内,无纳税调整因素)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③“投资收益”账户贷方发生额420万元,其中从联营居民企业分回利润170万元,对外投资股息收入85万元,境外投资收益14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5万元。(假设境外所得税税率与东吴公司相同)

④“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为600万元,其中技术转让收入10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借方发生额为242万元,其中:应摊销的技术转让支出为45万元⑤产品销售净额9400万元,其中:“三废”产品甲销售净额400万元;甲产品销售成本及负担的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为230万元。在规定免税期内.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⑥20X1年10月13日采用分期收款销售应税消费品400件,单位成本1200元。合同约定:不含税价2000元/件,首次支付25%,从次月起每月13日分2次付款。

首次10月13日,所作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贷:库存商品120000

购货方在11月13日和12月13日均未付款,该企业也均未进行收入和税收的账务处理。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3.与纳税相关的标准资料。该资料即《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纳税所得的范围及标准规定,根据该资料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计算确定差异。另外:①按行业合理水平的工薪总额为1000万元②固定资产折旧率,机器设备为8%、生产用房为5%,公司部办公及生活用房为4%③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3%,所得税税率25%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二)调整有关项目

将取得的实际资料与标准资料进行对比、若二者不一致,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对于产生的差异,首先要分析其性质,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然后计算差异的金额,最后确定差异对会计收益的影响方向,并汇总计算纳税所得

1.进行项目调整应掌握的原则①只调整纳税所得,不调整账面记录。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不一致时,而会计收益的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纳税时只计算调整计税所得额、会计账面记录不必进行调整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②在调整纳税所得的同时,调整账面记录。当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不一致时,而会计收益的确认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纳税时则既要调整纳税所得额;又要变动会计账簿的账面记录。

③注意纳税调整项目的关联性,保证其完整性。形成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内容较多,纳税人应逐一查找,以免发生遗漏。同时,在调整时,还要注意某一项目调整造成的连锁调整,保证调整项目的完整性和应税收益正确性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2.不需进行会计账簿账面记录变动的税收调整

①工薪项目的调整:合理工薪总额:1000万元实发工薪总额:950十100十150=1200万元

差额:200万元超合理工资标准部分,不应作为纳税所得额的扣除费用,它应作为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

②“三项费用”的调整:

按税法要求,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都应以合理工资为依据计算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三项费用的可扣除数额或允许列支的上限:工会经费=1000×2%=20万元福利费=1000×14%=14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00×1.5%=15万元合计175万元

职工福利费168万元是按照实发工资的14%计提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按照不超过规定的数额据实列支的,实际发生额为45万元,三项费用实际发生额共计213万元,超出准予扣除的数额38万元(16+45-175)应作为纳税调增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③折旧项目的调整:按会计政策规定应计提折旧额为:2000×8%

+3000×10%+1000×7%=530万元按税法规定应计提的折旧额为:2000×5%

+3000×8%+1000×4%=380万元

差额:530-380=150万元,属于计提折旧期限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应作为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④业务招待费项目的调整:按税法和财务制度规定准予列支业务招待费:收入总额=9400+600=10000万元扣除限额:10000×5‰=50万元按规定计:58×60%=34.8万元(据实扣除)差额:58-34.8=23.2万元,超过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应作为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

⑤利息支出项目的调整:

按税法规定准予列支的借款利息:1000×5%=50万元实际列支的借款利息:1000×6%=60万元

差额:60-50=10万元,超按同期同类金融机构借款利率计算的借款利息支出,应作为税收调增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⑥营业外支出有关项目调整: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6万元、向某交响乐团的捐赠20万元,以及向某社会团体支付的赞助费10万元,共计36万元,应作为税收调整增加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超标准排污和税收滞纳金罚款支出共30万元作为税收调整增加项目金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对于公益救济性捐赠150万元的扣除,按税法规定不超过利润总额的12%计算可据实扣除:

扣除限额:4200×12%=504万元>150万元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⑦投资收益额的调整:投资收益420万元,包括从联营单位分回利润170万元,股息收入85万元,境外投资收益14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5万元,以上有些按税法规定予以免税;有些属税后利润,但会计上做为税前利润处理计入利润额,因而应作为税收调整减少项目金额,从会计收益额中减去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⑧未弥补亏损的调整:“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亏损,按税法规定年度亏损可以用下年度税前利润来弥补并可逐年连续弥补5年。本例中“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47.92万元可用税前利润弥补,作为税收调整减少项目金额,从会计收益中减去。应做会计分录如下:借:本年利润4792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79200

该项调减利润不包括在“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4200万元之内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⑨技术转让收益项目调整“其他业务收入--技术转让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为1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技术转让支出”账户借方发生额为45万元,净收益为55万元。按税法规定,年技术转让净收益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所得税,超过30万元以上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因而本例应从会计所得额中减去30万元,即将技术转让净收益30万元作为税收调整减少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⑩治理“三废”收益项目调整:“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账户贷方发生额为400万元,甲产品销售成本、费用及税金为230万元,净收益为170万元。该甲产品为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按税法规定这一所得,自生产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五年,因而这一收益170万元应作为税收调整项目金额,从会计收益额中减去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3、需要进行会计账簿记录变动的纳税调整本资料(4)其他方面资料中的第①项,即预付的公司部房屋租赁费60000元,应作为预付费用在2001年的10月份至2002年的3月份之间进行分摊,而该企业2001年10月份所做的会计分录使2001年度多计费用30000元,因而使应税所得额少计30000元,在有关的费用账户已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后,在汇算清缴所得税前,一方面应将其这30000元作为纳税调整项目增加额,计入应税收益总额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另一方面应进行如下调账处理:借:预付账款30000

贷:本年利润30000该调增利润30000元不包括“利润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