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1388-2020 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1.gif)
![DB61 T1388-2020 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gif)
![DB61 T1388-2020 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3.gif)
![DB61 T1388-2020 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4.gif)
![DB61 T1388-2020 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2ddf225b463ddfd511887d038f8f9f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61/T1388DB61/T1388—2020DB61/T1388DB61/T1388—2020目 次前言 2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一般规定 45监测准备 46监测方法 57报告编制 6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裂缝监测设计书编写提纲 7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裂缝地质灾害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91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源。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电话:029—87851040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邮编:7100542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裂缝监测流程、范围、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成因类型地裂缝的监测。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50026 工程测量规范JGJ/8-20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裂缝监测 geofracturesmonitoring对地裂缝活动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察测量、记录的活动。水准监测法 levelingmonitoring通过水准测量取得地裂缝两盘垂直活动量的方法。光纤监测法 fibreopticmonitoring采用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实施测量的方法。LiDAR监测法 LiDARRanging采用雷达监测技术对地裂缝测量的方法。静力水准仪监测法 hydrostaticlevelmonitoring采用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对地裂缝测量的方法。3卫星定位系统监测法 GNSSmonitoring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对地裂缝测量的技术方法。一般规定监测流程地裂缝监测工作应按以下流程进行:监测准备→确定监测方法→监测实施→整理数据→编制报告,工作流程见图1。图1 工作流程图监测范围处于持续活动中的地裂缝及地裂缝活动造成的地表附属物上出现的变形,如建筑物、道路、桥梁、管线等。监测内容附属物裂缝拉张变形、垂直错动、水平错动变形。监测准备资料收集和野外踏勘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地裂缝详细调查成果资料;地下水开发利用资料,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料;水准点分布、高程测量等资料。野外踏勘包括但不限于:4地裂缝发育特征,包括地裂缝发育长度、宽度、走向、倾向、倾角、影响带宽度等;地裂缝影响因素;现有监测设施。活动性确定地裂缝活动性分为活动性大、活动性中等、活动性小三个等级。1。表1 地裂缝活动性分级活动性大活动性中等活动性小地裂缝年活动量h(mm)h≥305≤h<30h<5监测网部署部署原则监测网的部署应充分考虑地裂缝分布特征、活动性分级和建设工程特点等。监测剖面应布设在垂直地裂缝走向活动强烈地段,长度应控制地裂缝影响带宽度。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监测方法布设监测点。监测方法确定根据地裂缝活动性分级确定监测方法,监测方法见表2。表2 监测方法地裂缝活动性分级适用方法大水准监测法、LiDAR监测法、卫星定位系统监测法、静力水准仪监测法、光纤监测法中等水准监测法、卫星定位系统监测法、光纤监测法、静力水准仪监测法小水准监测法编制设计书确定监测精度及频率。编制提纲见附录A。监测方法水准监测法GB/T12898的规定。2000国家高程基准。5光纤监测法监测方法宜采用布拉格光栅(FBG)感测技术。变形通过光纤角度计获取。50微应变。静力水准仪监测法基准储液罐即水平基准点(相对不动点),罐(即观测点)应置于裂缝另一侧。水平基准点和观测点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静力水准仪安装后应测量水平基准点、观测点的绝对高程。监测精度应达到±0.1mm。LiDAR扫描获取三维数据。拼接监测点数据并进行校正。滤波删除噪点。DSM(数字表面模型),通过多次测量数据对比,得出地裂缝变化量。5mm/100m。卫星定位系统监测法GB/T18314相关要求。应保证所有卫星定位系统监测点均在同一时段内进行同步监测。GB/T18314的要求。报告编制报告包括正文、附表、附图。B。附图应包括:监测点分布图,地裂缝监测成果图。6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地裂缝监测设计书编写提纲前言项目来源、目的、任务。监测区概况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环境地质问题。地裂缝发育现状地裂缝发育历史、现状。地裂缝监测现状及评述。监测方案监测级别的确定。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频率的确定。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明工作进度安排。实物工作量文字描述或列表说明实物工作量。7预期成果监测数据、文字报告、附件等。经费预算<略>目中分工和参加本项目工作时间等。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说明保障监测工作完成的技术、装备、质量、安全及劳动保护等措施。附:地裂缝监测部署图<略>8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地裂缝地质灾害监测报告编写提纲前言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工作时间与范围;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及主要完成工作量;主要成果及质量综述。监测区基本情况地质环境背景。地裂缝发育特征。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监测网部署部署原则。监测范围。监测方法及要求。数据整理(地裂缝垂向活动量;地裂缝水平活动量;地裂缝变形带宽度。监测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企金融业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房屋北向客卧租赁合同范本
- 工地食堂及小店承包合同范本
- 中国银行小额信用消费贷款借款合同范本
- 网上超市框架协议书(2篇)
- 网络应急响应协议书(2篇)
- 网络数据交换协议书(2篇)
- 新能源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 湖北省云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称呼礼仪精品课件
- 标准太阳能光谱数据
- 小学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3篇
-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实例完整版(本)
- 桥梁桥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 《一起长大的玩具》原文全文阅读.docx
-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顶进法施工用钢筋溷凝土管结构配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