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384-2009 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主要针对产品及其零部件在设计、制造、使用以及废弃处理过程中如何通过特定标识来表明其可回收性或再利用性的信息。该标准旨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通过统一的标识系统帮助消费者识别哪些产品或零部件是可以被回收或者再次使用的。

根据标准内容,它规定了可回收利用标识的基本图形、颜色要求、尺寸比例等细节,并且明确了标识的应用范围与条件。比如,对于可以完全回收的产品或部分,应使用“循环箭头”作为基础符号;而如果某件物品仅部分材料可回收,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额外说明以避免误导。此外,标准还详细描述了不同材质(如金属、塑料)对应的特别标记方式,以便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希望采用标准化方法展示其产品或组件可回收特性的制造商。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产品的环保属性,从而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选择。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4-08 颁布
  • 2009-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3384-2009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_第1页
GB/T 23384-2009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_第2页
GB/T 23384-2009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3384-2009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13.020.01

犣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3384—2009

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

犜犺犲狉犲犮狅狏犲狉狔犿犪狉犽犻狀犵狅犳狆狉狅犱狌犮狋狊犪狀犱犮狅犿狆狅狀犲狀狋狊

20090408发布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犌犅/犜23384—2009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

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家用电器协会废旧电子电器再生利用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人

民大学、海尔集团、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河南

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飞

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洗衣机制造(合肥)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林翎、李爱仙、杨檬、李红旗、王学军、韩硕祥、刘福中、周仲凡、陈妙农、富鸿钧、靳敏、

高东峰、张友良、尹凤福、闫志恒、李袺、顾志刚、张红伟、朱卫忠、史剑春、朱建军、陈罡、王喜雨、樊曙、

高宝华。

犌犅/犜23384—2009

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类型、产品可回收利用标识及要求、塑料零部件成分标

注及再生利用标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者和进口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44.1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GB/T1844.2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2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GB/T1844.3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3部分:增塑剂

GB/T1844.4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4部分:阻燃剂

GB/T16288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20861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

SJ/T11363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086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毒有害物质犺犪狕犪狉犱狅狌狊狊狌犫狊狋犪狀犮犲

产品中含有的对人、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包括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

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

3.2

生产者狆狉狅犱狌犮犲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的自然人或法人。

3.3

进口者犻犿狆狅狉狋犲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进口的自然人或法人。

3.4

材料犿犪狋犲狉犻犪犾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如金属及合金、塑料、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