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245-2009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一,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该标准主要定义了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相关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促进信息交流和理解的一致性。

在这一标准中,“流浪乞讨人员”被定义为因各种原因离开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在城市、乡村街头或其他公共场所露宿生活,并通过乞讨等方式获取生活必需品的人群。此外,还对“救助”进行了明确说明,指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提供的旨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脱离困境的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临时住宿、饮食供应、医疗援助以及返乡服务等。

标准内还涉及到多个专业词汇的定义,如“救助站”,是指经民政部门批准设立,专门用于接收并提供短期救助服务给流浪乞讨人员的机构;“主动救助”,则是指工作人员外出巡查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后立即采取措施给予支持的行为模式。“受助人员”指的是接受上述任何形式救助服务的流浪乞讨者本人。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2-06 颁布
  • 2009-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_第1页
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_第2页
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_第3页
GB/T 23245-2009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01.040.01

犃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3245—2009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

犅犪狊犻犮狋犲狉犿犻狀狅犾狅犵狔狅犳狋犺犲狊狅犮犻犪犾狉犲犾犻犲犳犳狅狉狏犪犵狉犪狀狋狊犪狀犱犫犲犵犵犪狉狊

20090206发布200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犌犅/犜23245—200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临时性社会救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救

助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波、高月玲、王素英、张齐安、杨安志、富强、吴越富、余少祥、王昌伦、许东。

犌犅/犜23245—2009

引言

本标准为促进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基本用

语而制定。

本标准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

犌犅/犜23245—2009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基本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科研等相关领域。

2术语和定义

2.1

流浪乞讨人员狏犪犵狉犪狀狋狊犪狀犱犫犲犵犵犪狉狊

以流浪、乞讨方式度日的生活无着人员。

2.2

流浪未成年人犿犻狀狅狉狏犪犵狉犪狀狋狊

十八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依靠流浪、乞讨等方式维持生活的人员。

2.3

临时性救助狆狉狅狏犻狊犻狅狀犪犾狉犲犾犻犲犳

为暂时遇到突发性生存困难人员提供临时性帮助和服务。

2.4

救助机构狉犲犾犻犲犳犻狀狊狋犻狋狌狋犻狅狀

各类主体举办的为流浪乞讨人员等提供临时性服务的机构。

2.5

救助管理站犪犱犿犻狀犻狊狋狉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狉犲犾犻犲犳狊犺犲犾狋犲狉狊

政府部门设置的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暂时遇到突发性生存困难人员等提供临时性救助管

理的机构。

2.6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狉犲犾犻犲犳犪狀犱狆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犮犲狀狋狉犲犳狅狉犿犻狀狅狉狊

政府部门设置的为流浪未成年人等提供临时性救助、保护和教育的专门机构。

2.7

求助狉犲犾犻犲犳狊犲犲犽犻狀犵

向各类救助机构请求提供帮助的行为。

2.8

救助甄别狉犲犾犻犲犳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

救助机构审核求助人员状况并决定是否提供救助的过程。

2.9

直接救助犱犻狉犲犮狋犾狔狉犲犾犻犲犳

救助机构对于因年老、年幼、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