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2965-2008 牛奶和奶粉中12种β-兴奋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牛奶及奶粉产品中特定种类β-兴奋剂残留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对市场上销售或生产的牛奶、奶粉等乳制品进行质量控制与安全监测。
根据此标准,所涉及的β-兴奋剂包括但不限于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共十二种物质。这些化合物可能作为生长促进剂非法添加于动物饲料中,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消费者,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该方法首先需要对待测样品(即牛奶或奶粉)进行前处理,包括提取、净化等步骤,以去除干扰物并富集目标分析物;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不同组分,并通过串联质谱仪实现对每一种β-兴奋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整个过程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流动相组成、柱温、进样量等因素,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8-12-31 颁布
- 2009-05-01 实施
文档简介
犐犆犛67.050
犡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2965—2008
牛奶和奶粉中12种β兴奋剂
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12β犪犵狅狀犻狊狋狊狉犲狊犻犱狌犲狊犻狀犿犻犾犽犪狀犱犿犻犾犽狆狅狑犱犲狉—
犔犆犕犛犕犛犿犲狋犺狅犱
20081231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犜22965—2008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方、刘正才、林永辉、余孔捷、黄杰、李耀平、陈健、庞国芳。
Ⅰ
书
犌犅/犜22965—2008
牛奶和奶粉中12种β兴奋剂
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奶和奶粉中12种β兴奋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奶和奶粉中12种β兴奋剂多残留的测定。12种β兴奋剂药物包括溴布特罗
(brombuterol)、塞曼特罗(cimaterol)、克仑特罗(clenbuterol)、克仑潘特(clenpenterol)、羟甲基氨克仑
特罗(hydroxymethylclenbuterol)、苯氧丙酚胺(isoxsuprine)、马布特罗(mabuterol)、莱克多巴胺
(ractopamin)、利托君(ritodrine)、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和妥布特罗
(tulobuterol)。
本标准的的方法检出限:牛奶中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塞曼特罗、克仑潘特和克仑特罗的检出限为
0.05μg/kg,溴布特罗、妥布特罗、马布特罗、特布他林、利托君、苯氧丙酚胺和羟甲基氨克仑特罗的检出
限为0.25μg/kg;奶粉中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塞曼特罗、克仑潘特和克仑特罗的检出限为
0.4μg/kg,溴布特罗、妥布特罗、马布特罗、特布他林、利托君、苯氧丙酚胺和羟甲基氨克仑特罗的检出
限为2.0μg/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379.1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6379.1—2004,ISO57251:1994,IDT)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6379.2—2004,ISO57252:1994,IDT)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3原理
样品经稀酸水解、高氯酸沉淀蛋白后,残留的β兴奋剂以乙酸乙酯与异丙醇混合溶剂萃取,混合型
阳离子交换反相吸附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