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
导论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活动的科学,是以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含公共需要)而进行的分配活动所反映的分配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的。财政分配虽然表现为一种特定的经济现象,是一种经济活动,但它以国家为活动主体,因而财政活动又与国家的活动行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财政学对财政分配活动的研究,并不是一种纯经济研究,而是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进行研究,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财政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方法3.具体分析与抽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第一节认识财政学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政府的作用: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遵纪守法);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进行收入再分配4
第二节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2、公共部门或政府的界定:3、比较中西方的国有企业6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其效应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2、公共部门或政府的界定: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最多)企业、家庭公共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主要依靠税收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公共企业部门:从事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依靠销售收入,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追求经济效益3、比较中西方的国有企业7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背)【简答】
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范围
2、公共收支方式及其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3、公共选择的原则8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范围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必要性:市场失灵范围: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92、公共收支方式及其对私人部门的影响(1)公共收支方式(有偿、无偿)---有偿:eg、发行国债、国债利息---无偿:eg、税收、财政补贴、贫困救济(2)公共收支对私人部门的影响①公共支出a.投资
挤出效应:公共投资↑→私人投资↓挤入效应:公共投资↑→私人投资↑
===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乘数效应,加速原理b.补助救济金(属转移性支出)利:环节分配不公
弊:补助、救济金过高会减少人们的努力程度、助长惰性102、公共收支方式及其对私人部门的影响第一类支出:购买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如何区分?是否会形成固定资产;是否会带来收益)第二类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事业救济)单方面将钱花出去,无等价交换②公共收入税收:个人、企业收入减少,消费、投资↓,在乘数作用下,国内生产总值↓增税的方法:扩大征税范围、严格征税113、公共选择的原则(1)效率①帕累托最优②帕累托改进③3个环节:生产效率、交换效率、产品组合效率(2)公平①对公平的理解:规则公平、起点公平、结果公平(eg、新飞员工忆辉煌历史:在比较早的时候,工人具有比较高的地位,工资很高,发工资怕被打劫)②公平的衡量:贫困指数【选择,填空考计算】、基尼指数12贫困指数
=贫困人口/总人口(eg、“三维+10个指标”→牛津贫困和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基尼系数:用来定量测定和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采用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位于0~1之间的任何值,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小】G≤0.2收入绝对平均0.2<G≤0.3比较平均0.3<G≤0.4相对合理0.4<G≤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G>0.6收入差距悬殊3、公共选择的原则(3)洛伦兹曲线:133、公共选择的原则“先恶化,后改进”我国处于左侧的上升期①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差距先拉大②然后有短暂停顿③随着经济再发展,收入分配差距再变小内容: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一条曲线4)收入分配的倒U曲线:库兹涅茨曲线14补充: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1)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市场结构,最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2)这种市场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①市场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价格②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③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④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⑤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⑥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调动(eg、企业信息平台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管理要素;作为生产要素)15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不考、了解就好】(一)传统财政学(二)现代公共经济学(三)公共经济学取代财政学的原因1、经济时代,经济环境变化→政府范围扩大2、学科渗透,创造新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与先进分析方法(四)公共经济学与传统财政学的内容比较1、增加两大内容(1)政府决策(2)公共支出的经济分析,政府活动的效果,政府活动与社会目标的关系2、与伦理学、政治学…结合越来越多,融入公共选择理论、宪法理论、官僚…理论16四、公共经济学的地位【不懂得公共经济学,就不懂得市场经济体制】1、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两种体制并存2、20世纪30年代政府活动规模扩大,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GDP>30%17第一章财政基础理论第一节财政概述第二节市场、政府与财政第三节我国财政职能与财政体系第四节财政分配的理论、基础18一、财政的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1、英语“财政”Finance的由来2、“财政”在日本的发展3、在中国(二)财政的含义1、财政的概念2、如何理解财政这一概念?19(一)“财政”一词的来历1、英语“财政”Finance的由来:Finis(拉丁语)→13C~15C→Finare(拉丁语):支付货款、裁定款项→Finances(法语)→16C末(法国,布丹《共和国六讲》谈论到)→18C(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专门论述,这是真正财政学的确定2、“财政”在日本的发展3、在中国:“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20(二)财政的含义1、财政的概念: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以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2、如何理解财政这一概念?【考试回答时除以下4点,还需加上财政的概念,有可能简答】(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且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是价值形式(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国家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21(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在分配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但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供给学派的基本命题:A、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曲线经济含义:a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b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c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2A、拉弗曲线:B、马斯顿经验:较低的宏观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3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且主要是剩余产品
为什么分配的是剩余产品?社会产品价值=c+v+M
C:生产资料耗费的补偿价值V:劳动力再生产价值M:剩余产品价值(无需作任何补偿)24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发展(三)财政的消亡25
(一)财政的产生经济条件(可能性):大量剩余产品政治条件(必要性):国家的产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社会生产的产品超过了劳动者直接的个人消费需要而形成剩余产品、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的时候,就产生了财政。26(二)财政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不同性质国家的更替,财政也得到了发展。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到目前为止,除原始公社制度外,各种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国家财政。这就是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27三、财政学说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1)藏富于民,培养财源,发展经济以增加财政收入收入的思想(2)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财政收支原则(3)运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特别是调节市场供求的思想,平抑经济波动2、资产阶级的财政学说3、社会财政学说(不考)(1)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论(2)社会主义财政学论28(1)藏富于民,培养财源管仲(春秋齐国):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王安石(北宋):因天下之功,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丘俊(明):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魏源(清):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馨不止。善赋民者,譬植枊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29(2)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财政收支原则---周公(西周)建立税制时就提出和实施量入为出的原则---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量出为入的原则。(3)运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桑弘羊(西汉)制定的“均输”“平准”两个官方机构①均输:在京城设置官方机构,负责在物价上涨时抛出商品,以抑制物价上涨②平准:在京城设置官方机构,负责在物价下降时购进商品,以抑制市场商品价格的下跌。30资产阶级的财政学说(1)古典时期:亚当▪斯密(2)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凯恩斯货币政策:再贴现--票据的准入--再贴现率:取决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被动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所以,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有效(3)20世纪70年代之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4)其他学派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31
第二节市场、政府与财政一、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二、市场失效三、政府失效四、财政存在的必要性32
一、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一)同:满足社会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共同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二)异:1、作用机制不同;【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政府:政府财政活动进行分配】2、满足社会不同需要;【市场:私人需要政府:公共需要】3、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市场:基础性作用政府:补充作用】33==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1.市场可以分配收入2.市场能够调节供求3.市场可以传递信息4.市场会刺激生产34二、市场失效(一)市场失效的定义市场失效:市场经济在其自身运行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但又不能由市场自由来矫正的缺陷或弊病。(二)市场失效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2类)(1)不满足完全竞争市场所需条件(2)即使满足完全竞争市场所需条件,仍会出现不理想的效果(如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周期)2、表现(1)第一类:公共物品,外部性,竞争失效(2)第二类: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35①公共物品:所有权不明确;数量不明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混合物品:教育;
私人物品:排他性和竞争性②外部性:一个人或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对社会(外界)所造成的影响,既不需要付费,也不能获利▲竞争失效的原因:1:垄断===自然垄断,自然条件,政府政策2:不完全市场3: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36市场失灵表现(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7市场失灵表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38市场失灵表现(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39三、政府失效(一)政府失效的含义政府失效:用政府活动的最终结果判断政府活动过程的低效性和活动结果的非理想性(二)政府失效的表现1、政府决策的失误2、寻租行为: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行为3、政府干预失误4、政府职能“越位”、“缺位”40寻租行为:政府决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能够创造租金,自然就会有人要进行寻求这种干预和管制从而获得租金的活动。“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41(三)政府失效的原因1、代表性的局限性2、信息的有限性3、对私人部门控制的有限性4、决策的时滞性与实施的有限性5、决策程序的有限性6、政府干预的失控性42(三)政府失效的原因1、代表性的局限性(我国工会,各个利益集团代表不同利益)①政府代表城市居民意愿多,代表农村居民意愿少②更多代表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愿2、信息的有限性--信息不对称--政府掌握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例如:对未来的不确定性3、对私人部门控制的有限性(央行对商行的控制比较有限)--再贴现政策,央行很被动43(三)政府失效的原因4、决策的时滞性与实施的有限性(一般财政政策的时滞性是1年;货币政策是1.5年)①决策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以及执行与生效时滞②实施的有限性(效果打折)时滞:不恰当时发挥不恰当的作用(1)火上浇油(2)雪上加霜③政府意图与政策效果的差异(实际与预期效果差异很大)44(三)政府失效的原因5、决策程序的有限性(决策系统出问题)①民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②社会偏好具有局限性(偏好不合理)6、政府干预的失控性①干预成本不可预见(高,低)②干预效果难以做出准确描述(是非,功过难评价)eg,神州6号:预计拉动经济增长9亿,政治效应?45四、财政存在的必要性【简答题(一)市场失灵决定了财政存在必要性及范围1、减少第一类原因(不满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引起的市场失灵2、减少第二类原因引起的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二)减少政府失效需要财政46(一)市场失灵决定了财政存在必要性及范围1、减少第一类原因(不满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引起的市场失灵(1)减少垄断(2)增加信息(3)管理和控制外部效应===污染治理:增收排污费;制定强制性标准;排污许可证管理;鼓励企业使用无污染设施和污染处理设备;通过排污许可交易;限制产量;停产(4)提供或鼓励提供公共物品2、减少第二类原因引起的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的波动与失衡)(1)调节收入分配(税率、遗产税)(2)调控宏观经济(失业救济金、累进税制)47(二)减少政府失效需要财政1、财政为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高薪养廉,减少寻租)2、财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府规模、政府活动范围、方向与政府取向48总结:财政存在的必要性(一)纠正市场失灵需要财政1.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财政2.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能够健进社会公平3.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二)减少政府失效需要财政1.财政为各级政府有效地履行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保障2.财政对合理确定政府规模,界定政府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向及政策取向有约束作用49
第三节我国财政职能与财政体系一、我国的财政职能二、我国财政体系→“三个环节,一个基础”50一、我国的财政职能(一)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与手段(二)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三)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51
(一)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与手段1、资源配置职能a调节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b配置工具: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公债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a调节企业、个人收入水平b实现经济公平(投入产出比例合理),社会公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52(一)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与手段
2、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效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53(二)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经济公平、社会公平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增值税: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①调节企业利润:消费型增值税(可抵扣)促进企业更新设备;财政补贴调节极差收入②调节居民个人收入:税收;转移性支出(城市低保)2、规范工资制度→公积金3加强税收调节54==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必要性社会经济在没有政府的参与情况下,无法实现收入与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其一,市场机制的缺陷会造成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其二,按劳分配并不能完全地保证实现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55==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工具1.主要内容(1)财政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财政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2.主要工具(1)税收;(2)转移支付;(3)购买性支出;(4)各种收入政策56(三)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经济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景气指数
通过死亡率,就业结构
↓消除贫困,文盲,数量上的增长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的范围质的提升更广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57制度性安排只能缓解波动,不能消除→内在自动稳定(1)累进税制度
(2)失业救济金(1)①经济过热、繁荣时→收入增加→税增加比例税:收入增加5%→税增加5%累进税:收入增加5%→税增加>5%②经济衰退时→收入下降→税下降比例税:收入下降5%→税下降5%累进税:收入下降5%→税下降>5%58二、我国财政体系→“三个环节,一个基础”1、政府预算→主导环节(1)政府预算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审查和批准若未通过,则称为草案,概算,不能称为预算2、预算外资金→补充环节3、国家信用→辅助环节4、国有企业财务→基础59第四节财政分配的理论、基础(一)“六大扣除”或“七大扣除”理论(二)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60
(一)“六大扣除”或“七大扣除”理论(在分配前做必要扣除)1、维持社会生产(1)用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进行补偿基金→只进行财务计算,不可分配(2)用来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追加部分→一部分可进行财政再分配→社会调剂(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国家物质准备基金)2、维持社会公共消费(4)行政管理费(5)文教卫生事业(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7)国防基金(列宁增加)3、剩余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基金61(二)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1、组织财政收入社会产品:C→补偿生产资料耗费(企业初次分配)V、M组成国民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剔除CV→职工报酬(个人所得税)M→企业向财政上缴税、利、购买公债等企业留利(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福利基金)2、安排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消费性支出(大部分)积累性支出补偿性支出62第二章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总论第二节财政购买性支出第三节财政的转移性支出63第一节财政支出总论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原则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三、财政支出的控制与管理★★64
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原则1、意义2、原则(P72-73)a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财政收支平衡原则b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资源优化配置原则c厉行节约,讲究效益——效率原则——少花钱多办事,把事情办好65a.量入为出原则(1)要提高政府预算编制的质量,严格控制公共预算的支出规模。(2)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3)要有效控制政府机构规模。(4)要明确划分政府职责。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规范政府的职能范围,做好政府职责内的事情。66b.统筹兼顾原则(1)要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2)要分清主次、先后有序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1)做好每年的预算编制。(2)对预算支出实行精细化管理。(3)建立健全预算民主制度。67二、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支出用途分:静态(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动态(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2、按政府职能分:(5大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分类标准: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购买性支出,是;转移性支出,否)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较大——发达国家(注重调节收入分配)4、按支出方式分5、按支出级次分68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缺无任何所得,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这类支出即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69==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1.作用不同2.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701.作用不同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712.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72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它们收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73总结: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74三、财政支出的控制与管理★★(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三)财政支出的结构(四)财政支出的变动趋势(五)财政支出的效益管理75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1、反应财政活动的两个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①静态指标:a绝对指标:具体数据b相对指标: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③动态指标2、反应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的边际倾向、增长的弹性系数三者关系:上年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本年度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本年度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76例:★★★【计算】时间20092010财政支出
75874
89575GDP340507
3979832009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75874/340507=22.28%2010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89575/397983=22.51%2010年财政支出对GDP的弹性=[(89575-75874)/75874]/[(397983-340507)/340507]
=18.06%/16.88%=1.072010年财政支出对GDP的边际支出倾向=(89575-75874)/(397983-340507)=23.84%773、反应财政支出增长的相对指标:(P78)(1)财政支出增长率△G(%)=政府支出增加额/上年财政支出额=△G/Gn-1=(Gn-Gn-1)/Gn-1(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GDP增长率变动一个百分点的同时财政支出变动的比率财政支出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G(%))/GDP增长率(△GDP(%))(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GDP每增加一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MGP=财政支出增加额(△G)/GDP增加额(△GDP)推导出的公式:财政支出n-1/GDPn-1=MGPn/Egn78★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的前三项:教育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的前三项: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地方税)79
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解释(1)瓦格纳法则(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经济发展阶段论(4)非均衡增长理论(5)收入再分配理论80(1)★★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上升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工业化导致人均收入增加,进而引发政府活动扩张,财政支出比率随之提高首先,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活动的增加;其次,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再次,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政治因素:经济工业化—市场关系复杂化—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经济因素:工业—都市化—人口密集,拥挤—政府调节/收入增加,福利增加——财政支出81图: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82(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皮科克(Peacock)和威斯曼(Wiseman)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该理论实质阐明了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是因为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并且外在因素是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经济↑,国民收入↑,居民收入↑,不变税率所征税收↑,财政支出↑外在因素: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得税率,这就是“替代效应”危急过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大量债务需要偿还。83图:财政支出的“梯状”发展趋势84(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W.W.Rostow)早期:政府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中期:政府投资主要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社会总投资与政府投资绝对值,up政府投资/GDP,down财政支出/GDP,down成熟期:公共支出frominfrastructureto福利,welfare增长速度超过其他支出和GDP85发展阶段
政府投资比重
政府投资领域早期
较大
基础设施中期
补充 成熟
教育
86(4)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87(5)收入再分配理论(1)政府支出之所以增长,是因为低收入者利用政治制度进行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收入再分配。(2)收入再分配论的另一观点则认为,收入再分配主要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而非低收入阶层。(3)事实上,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治家们有可能支持种类更多、规模更大的转移支付计划,而其结果则是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张。88(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可能简答】1.宏观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2、微观:3、政治决策程序891、宏观因素--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财政支出规模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规模小);中长期发展战略;当前经济政策901、宏观因素--政治因素:
政府的稳定性;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北欧政府包办高福利财政支出高;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经费开支必然增加);政府的干预政策911、宏观因素--社会因素:
例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市化等a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所以,相应的教育、保健、就业及救济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大,则公共支出大b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公众对改善社会生活的呼声较高,所以对财政支出提出新要求。922、微观: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共公告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933、政治决策程序
公共选择理论则将经济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到政治决策过程,深入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寻求财政决策的最佳途径。94(三)财政支出的结构1、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分配的内容组成及各种支出点总支出的比重两层含义:财政支出具体用在哪些方面eg、工、农、科教支出多种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eg、工业/总支出农业/总支出2、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衡量依据:P88(1)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及该阶段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支出中各项目的相对增长速度eg、1978-1989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加30.6倍,而同期财政支出增长4.5倍95(四)财政支出的变动趋势1、规模变化:总量上升,相对量,财政支出/CDP比重,allup!2、结构变化:(1)从政府职能实现的角度分析:经济管理的职能下降,社会管理的职能上升,尤其是行政管理经费上升过快,结构变化不合理。(2)从财政支出性质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购买性支出45.2%,转移性支出41%——社会管理职能高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61.2%,转移性支出22.5%——经济管理职能高96(五)财政支出的效益管理(P92表5-7)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2、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办法:政府采购制度971、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最常用的,用于经常项目,广泛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如公共工程项目(2)最低成本法(最低费用选择法):用于收益无法预计,只能比较成本的项目,如教育、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政目(3)公共定价法:公共服务收费。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982、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办法:政府采购制度(96-98)(1)内涵与特点(2)运行机制:主管机构;法律体系;模式(3)政府导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4)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适用对象;导购方式99(1)内涵与特点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注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政府采购的本质是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标投标机制100
政府采购的方式1.公开招标采购2.邀请招标采购3.竞争性谈判采购4.询价采购5.单一来源采购
政府采购的特点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2.采购行为的非营利性3.采购规模巨大,采购对象广泛4.政策性5.公开性101政府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2、邀请投标,是指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并以投标邀请书方式,邀请其参加投标。3、竞争性谈判,是指招标采购单位成立的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4、单一来源采购,也称直接采购。5、询价,是指招标采购单位向三家以上的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然后在报价基础上进行比较确定最优供应商。102==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1.政府采购规模增长较快2.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3.我国政府采购活动更加规范4.全国集中采购规模大幅增加5.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机制不断完善103第二节财政购买性支出一、财政消费性支出二、财政投资性支出(资本性支出)104一、财政消费性支出1、行政管理支出2、国防支出:3、科教文卫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的经济属性;教育支出;科学研究费支出;卫生支出1051、行政管理支出P101-107==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迁特征:(1)经济建设支出较高(2)社会文教支出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3)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且比重较大(4)财政转移支出规模上升,但均等化和规模化不足(5)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高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106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措施:1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2提高政府效能,强调绩效管理;3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4加强对财政行政支出的监督管理;5认真落实政府采购制度1072、国防支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纯公共物品,必须政府提供。==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1.经济因素2.国际政治形势3.地域因素4.兵役制度5.经费使用效率6.军事现代化程度1083、科教文卫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的经济属性;教育支出;科学研究费支出;卫生支出(1)教育:教育产品(纯公共产品;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教育单位和教育服务部门;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研究表明,初等教育投资比中等教育投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而中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则优于高等教育。(2)科研: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增长速度加快;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工业化国家的中等水平;R&D经费投入中小企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财政支持逐年增长;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需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3)卫生:政府介入卫生医疗领域的理论依据(在医疗卫生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医院,数目有限;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提供前提;弥补商业保险的缺陷)109==政府介入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理论依据1.医疗卫生市场的失灵,因而必须由第三方——政府的政策干预和供给,来监督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2.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提供前提3.弥补商业保险的缺陷110=教育支出的公平性原则分析及效益分析(一)教育支出的公平性原则分析(1)资源分配均等原则(2)财政中立的原则(3)调整特殊需要的原则。(4)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的原则。(5)公共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二)教育支出的效益分析1.从个人角度来看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教育支出效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育给个人带来就业机会、货币收入和津贴福利的增加,以及“货币收入以外由教育带来的就业能力、理财能力、健康保护能力等的提高而增加的收益”。1112.从社会角度出发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通过教育可以得到更好的员工,即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能力,最终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和长期的发展动力。3.对政府而言使国民在接受一定教育后,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于统治者一致的价值观念,从而维持国民社会秩序稳定,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易于政府对整个国家的治理112==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的衡量指标(一)衡量教育支出规模的指标1.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2.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二)衡量公共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P1151.教育支出层次结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2.教育地区结构:可以分为农村和城市,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教育支出;3.教育体制结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4.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础建设支出113==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因素1.公共教育支出受到教育发展需求因素和教育财政供给因素的制约。2.从教育发展需求看,人口、国民经济发展、国民教育需求和教育质量都是显著影响公共教育支出的需求因素。3.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114==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一)教育支出绩效考评内容1.目标方面的考评2.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的考评3.效果与影响考评4.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与社会效应的考评(二)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目标——结果比较法3.指标对比分析法(1)指标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对量化指标的比较分析,反映和评价公共教育支出效益。(2)一种方法是“横向比较法”,(3)另一种方法是“纵向比较法”115二、财政投资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一)财政投资概述(二)政府投资的原则116(一)财政投资概述1、财政投资的含义2、影响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比重的主要因素3、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4、政府投资的领域5、我国的政策性银行6、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1171、财政投资的含义1182、影响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比重的主要因素?(1)经济体制的差异(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私人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计划经济体制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2)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比重小)1193、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政府投资(指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地位和作用.投资目的:满足社会需要、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投资方向: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欠发达经济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安全等。.资金来源:政府不仅自身财力相对雄厚,而且向社会筹集资金的能力也特别强,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1204、政府投资的领域(1)基础设施投资A、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基础设施投资于一般投资的关系B、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P148(政府出资提供、私人出资提供、政府与民间共同出资提供、政府出资但由法人团体经营提供、项目融资运作提供)(2)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P151-160(3)财政投融资制度P160-121--政府投资三农的意义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4.某些农业投入只适于由政府来提供,或理应由政府来提供。5.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1225、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1236、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使,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项目。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它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就业创造标准,它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124(二)政府投资的原则125第三节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一、转移性支出二、社会保障支出三、财政补贴支出四、税收支出126一、转移性支出1、目的:促进社会公平2、内容:补助支出,利息支出3、补助支出特点:占的份额最大,对经济影响最为重要,全面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资源配置4、补助支出分类:(标准:支出与价格的关系紧密不紧密)(1)社会保障支出:与相对价格结构基本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2)财政补贴支出:与相对价格关系密切(其变化将导致相对价格结构发生变动)127二、社会保障支出P168
1、什么是社会保障
2、社会保障的特点
3、社会保障的功能
4、社会保障体系
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6、社会保险体系128--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建立一个社会保障制度,以分摊社会风险,转嫁损失,补偿利益,调节均衡各种社会关系,保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129-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从社会救济开始)
英国《济贫法》→德国(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5美国《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形成。
1952《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130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1312、社会保障的特点1.社会性==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同承担制2.福利性==非营利性;3.互济性==统筹互济,分担风险;4.强制性==强制参加;强制缴费;1323、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1)维持和促进劳动力再生产(2)促进资金市场发展(3)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1)体现社会公平 (2)保持社会稳定(3)增进国民福利1334、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最核心部分)
(2)社会救济(最后一道保障线)
(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5)社会互助(6)个人储蓄积累保障1344、社会保障体系(1)社会保险(最核心部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目的
政府为了实行一定的社会政策
盈利主办机构 政府部门
商业保险公司资金来源 受保人以及单位
投保人权利与义务 对应关系
对等关系性质
强制性
自愿性(2)社会救济(最后一道保障线)(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5)社会互助(6)个人储蓄积累保障135(1)社会保险(最核心部分)•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是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国民的基本保障。•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136(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了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和在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风险的保险。他是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其目的是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费用由企业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支付待遇只要包括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按月发放的生育津贴等。137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a资金来源不同商:只来源于投保人(单方筹集)
社: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筹集b性质不同
商:自愿参加
社:强制参加,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愿意,都必须参加c保险的提供者(主办机构)不同
商: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
社:由国家牵头,d目的不同商:为了盈利社:政府为了实行一定的社会政策 e权利与义务
商:对等关系
社:对应关系 138(2)社会救济(最后一道保障线)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它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第二,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139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出资对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1404.优抚安置•优抚安置是优抚和安置两项工作的合称。优抚安置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保障制度,是给予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以补偿和褒扬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对现役军人的安置;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抚;对烈士家属和伤残军人的抚恤;对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等。1415.社会互助•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互助具有以下的特点:(1)相互认同和相互依存(2)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3)利他主义和功利主义(4)返璞归真(5)个人储蓄积累保障•个人储备积累保障是指在政府的倡导、支持乃至直接组织下,使公民拥有一个专门用于社会保障的储蓄账号,使他们能够在劳动年龄阶段逐年储备,积累起一笔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到老年或其他社会经济风险出现时,满足养老或者其他保障需求。142目前世界上由政府倡导、支持甚至出面组织的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有三种:•储蓄基金制•储蓄基金制也称“公积金制”,某些发展中国家采用的强制性储蓄制度,即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都向官方或半官方的中央公积金交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分别记入每个雇员名下的账户,当雇员遭遇规定的风险时,便将其名下的储蓄保险金连同利息,一次性或以年金形式返还给本人•免税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将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存入专门的银行账户,以备晚年之需。政府对参加此项计划的人,允许在一定限额之内存一笔免交个人所得税的钱。这笔钱到领取时,连本带息也都是免税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在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由雇主专门为其雇员向私人养老基金或保险公司交纳一笔保险费,到雇员退休时,可根据交款的数额、年限,或者按年金形式,或者按一次性给付的形式领取保险金。143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后代养老);完全积累制(又称完全基金制,自我养老);部分积累制(又称部分基金制,自我养老与后代养老相结合)1446、社会保险体系:【会考】
从总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骨干,以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剩余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为辅助,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险体系。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制运作模式。145三、财政补贴支出(一)财政补贴的含义,性质及分类(二)财政补贴的供求效应(三)财政补贴的作用(四)我国的财政补贴改革146(一)财政补贴的含义,性质及分类1、概述2、特征:是一种政府行为;补贴对象主要是国内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补贴方式多样(行政,立法,现金,免税,优惠贷款,货物转移);补贴结果是利益的得失;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3、分类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按照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危害的程度,分为:禁止的,不可诉的,可诉的。147分类(1)禁止性补贴(红箱补贴):一旦被证实存在,无须证实其是否对其他成员国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都必须取消,否则会招致其他成员实施的WTO争端解决机构授权的反补贴措施或征收反补贴税(2)可诉的补贴(黄箱补贴):不一定意味着必须取消,一般来说只有同时具备下列3种条件,该补贴必须具有专项性(企业专项性,产业专项性,地区专项性);必须被某个成员国起诉;必须被证明对成员国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威胁(3)不可诉的补贴(绿箱补贴):•主要包括不具有专项性的补贴、给予基础研究的援助性补贴、给予贫困地区的补贴、为适应新环境而实施的补贴,以及用于鼓励农业研究开发、鼓励农民退休等方面的补贴。148(二)财政补贴的供求效应P180★重点掌握(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149(三)财政补贴的作用•财政补贴有利于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能够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挤出效应•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150(四)我国的财政补贴改革1•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一是取消针对出口的各种补贴。•二是取消我国曾存在的采取税收手段支持国产品替代进口的补贴,•三是取消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2•合理利用可诉补贴3•用足用好不可诉补贴•一是增加对落后地区的补贴。•二是运用财政补贴,•三是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4•调整现行一些效率不高的补贴•一是调整粮食补贴政策,改变农业补贴方式。•二是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151ˇˍˇ财政补贴方式的改革(有明补、有暗补)(1)改变农业补贴方式(2)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3)改革公用事业补贴(4)增加财政对科研费用的补贴,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5)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6)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152四、税收支出(一)定义:政府为了鼓励和照顾某种行为,以主动放弃部分税收收入的方式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援助(二)分类153
分类一:•照顾性税收支出•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法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刺激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特殊减免规定,•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154分类二:1、税基式(1)起征点(照顾低收入群体)(2)税收扣除:定额扣除(免征额),比例扣除(3)税收庇护(投资税收庇护):企业为避免交很多税而寻求的方法==起征点和免征额的联系:若所得和收入小于起征点或免征额都不用交税;不同的是:具体的计算不同(>起征点,全额纳税;>免征额,余额纳税);照顾对象不同(起征点是低收入人群;免征额是全体纳税人)155分类二:2、税率式:优惠税率eg、增值税17%农13%4、递延式(允许纳税人推迟缴纳税款):税款递延:延期纳税,分期纳税;加速折旧;准备金制度特殊:税收还贷:以税款还贷(税额式),税前还贷(减少税基)3、税额式:(1)减免税优惠(有减免期限,是最主要形式):地区性减免税,行业性减免税,新办企业(2)税收抵免:投资抵免,国外税收抵免(3)优惠退税: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鼓励外商对利润进再投资而不流向国外156第三章财政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第二节国有资产收入第三节国家信用第四节税收收入157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一、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二、财政收入的分类三、财政收入的规模(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指标(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58
一、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政府角度)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根本原则2、兼顾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三者利益3、公平负担(1)经济能力或收入相同的人——纳税数额相同的收入(2)经济能力或收入不同的人——缴纳不同数额159二、财政收入的分类1、按收入形式分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入;c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国家为特定事业或项目建设需要所征收的财政收入);e其他收入2、按收入性质分(经济性质):(1)无偿收入(税收收入):用于满足国家行政管理、国防、科教卫生、消费性支出(2)有偿收入(债务收入):用于经济建设项目支出,填补赤字160二、财政收入的分类3、按收入层次分类:中央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由中央政府集中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地方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或地方财政法规定划归地方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4、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了解):预算内、预算外-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5、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分类(了解)经济越发达国家,税收收入比重越高161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指标1、绝对量:1995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为6242亿元。2、相对量:财政收入/GNP或财政收入/GDP3、财政收入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绝对量,相对量上升;发展中国家:绝对量上升,相对量下降,后回升162★★★【计算】163(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最基础的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上升→社会产品丰富,经济效益增加→GNP↑→财政收入增加2、生产技术水平3、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收入分配政策4、价格(1)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现行税收制度(3)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5、其他因素(1)体制因素;(2)财政政策因素164价格变动影响财政收入的方式与途径(1)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税收制度)A、比例税:P↑10%,财Y↑虚增,实际↓(P↑→名义收入↑→税基扩大→名义税收↑→财政收入↑)原来不缴税的人交税,原来交税的人交更多的税B、定额税:P↑10%,Y虚增C、累进税:P↑10%,Y↑>10%(2)引发物价上涨的原因A、信贷规模的扩张——财政收入规模不变B、弥补财政赤字,货币发行(筹币税)——财政收入规模虚增165其他因素Gmt=a+bGDP时序回归模型我国Gmt=0.1448GDP+31.42003807(1)直接因素:体制;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支,减收(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财政收入规模↑)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收→财政收入规模↓(2)间接因素:纳税人员素质;征收人员严格征管的程度中国财政支出主要在: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保、教育、公务员工资166第二节国有资产收入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二、国有资产的分类三、国有资产收入四、国有资产管理(了解)167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一)“资产”与“财产”(了解)资产:具有增值的要求,只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产才能叫做资产财产:意义更广泛,既可以使经营性的,也可以使非经营性的168二、国有资产的分类(一)按国有资产存在的形态分类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源性资产;金融性资产(二)按国有资产经济用途的分类经营性;非经营性(三)其他分类1、按行政隶属:国有中央政府管理的资产,国有地方政府管理的资产2、按地域:境内、境外3、按资产的表现形态: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短期投资169三、国有资产收入(一)三个概念:国有资产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资产收益1、国有资产收入:国家凭借其所拥有的资产取得的财政收入2、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经营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利用国有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新创造的,已实现的,可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价值(国家、企业、资产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各个利益主体)3、国有资产收益(资产所有者收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资产占用费,上交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形式所取得的收益,即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中分配给国家这个资产所有者的收益170三者关系:(1)国有资产收益是国有资产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国有资产收益是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中归国家这一资产所有者的收益;(3)国有资产经营性收益并不全部上缴国家财政,只有其中一部分形成国有资产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性收益一部分交税收,一部分给国家这个大股东)171(二)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1、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部分的形成利润(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一般上缴形式),租金,股利,资产占用费2、属于国有产权转让收入的形式国有资产转让、出售、拍卖兼并获得的收入;(eg、国家出售小型工商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取得的收入172四、国有资产管理(了解)(一)我国国有资产的现状(二)现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及目标【知识点】(四)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173(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及目标【知识点】1、含义: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根据资产性质不同,国家对不同性质的资产规定不同的管理目标:(1)经营性国有资产(投入企业的)--管理目标:资产增值(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管理目标:合理配置、防止资产流失、保证资产有效、节约使用(3)资源性国有资产(如土地、矿产、海洋、水流、森林、草原、滩涂等)--管理目标:合理开发利用174(四)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1、投入管理2、存量经营管理:经营方式的选择(直接经营);经营业绩的考核;进行产权约束(主要是所有权,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约束来保证正常、合理、高效)3、收益分配4、基础工作建设(资本金管理—财政对国资管理的侧重点)——首要的175第三节国家信用一、国家信用的含义和形式二、公债——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三、公债的分类(正常公债都是单利计息)四、可转让公债★五、不可转让公债(占25%~30%)六、公债的发行七、公债的流通八、公债的偿还九、公债的管理176第三节国家信用一、国家信用的含义和形式(一)含义(不用记):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信用形式(二)形式(内容)1、从财政收支看:筹资信用(公债);投资信用2、从信用层次看:中央财政信用;地方财政信用二、公债——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1、公债:公共债券,即一国政府的债务2、内债和外债:无政府跟私人之分,只有地域之分3、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政府的,地域之分177三、公债的分类(正常公债都是单利计息)1、按偿还(指偿还本金)期限分:短期公债(一年以下),中期公债(1-5年),长期公债(5年以上)无期公债,即统一公债,永久公债→时间很长,政府有义务定期支付利息,有利于稳定资金来源2、按举债的方式分:强制公债,自由公债(尊重投资者意愿)我国1978年以前有很多强制公债3、按公债的流动性分(各国采用的最普遍的分类):可转让公债(上市公债,目前占70%),不可转让公债(不上市公债,30%)衡量流动性的2个指标:变现速度(现金、活期存款很快,而黄金、房屋很慢);变现成本→两个指标要同时考核178三、公债的分类4、其他分类方法:(1)按发行主体分:中央政府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识系统补充合同范例
- 培训淘宝合同范例
- 建房模具租赁合同范例
- 植被采购合同范例
- 服装品类订购合同范例
- 消防整改工程合同范例
- 服务类外包合同范例
- 毛毯采购合同范例
- 水泥浆销售合同范例
- 沙场采购毛料合同范例
- 医院骨科高值耗材使用管理规定
- 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报审表
- 【教学课件】少年正是读书时示范课件
- 我是节电小能手课件
- Module 5 Unit 1教案 初中英语 外研版 八年级上册 (2022学年)
- 2022年泰安技师学院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建筑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
- 道路运输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台帐(全版通用)参考模板范本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课件:牙源性肿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