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销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传销型犯罪的特点:1、传销型犯罪所涉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多为青年,且年龄段集中。首先,涉案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在涉案的67人中,大专及其以上程度19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32人,初中文化程度仅有11人,小学文化程度5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占51人,占涉案人数的76.1%。其次,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多为青年,且年龄段集中。在涉案的67人中,20-30岁之间有55人,30岁以上仅有12人,无未成年人参与传销情况。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的涉案主体相比,其主体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存在明显的特点。2、传销型犯罪所涉被害人具有特定性。传销活动所涉犯罪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多为亲朋好友。在我们受理的六起案件中,四起案件的被害人是被原来一起做工的工友、同学、朋友骗来,一起案件的被害人是被搞传销的儿子骗来的,一起案件的被害人被丈夫骗来的。在我们接触的其他案例中,也不乏妻子骗丈夫、哥哥骗兄弟的例子。由于传销活动“恶”名在外,人们常常避而远之,所以传销分子往往就利用人们对亲人、朋友的信任,以找工作等名义,欺骗亲朋好友,使之上当受骗,陷入传销陷阱。3、传销型犯罪所涉行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整体性。传销团伙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其犯罪行为有一定的整体性、纠合性。传销组织呈“金字塔”结构,一般共分五级,位于塔尖的是A级总管,其下有B级经理、C级主任、D级业务代表、E级业务员,并根据发展传销人数的多少,逐级递升。在传销组织内部,有比较完善的操作规则:一般是新人被骗来之前,传销家庭召开会议,研究新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进行针对性分析,商定说服新人加入传销组织的方法,最后由家长进行分工安排。在新人被骗来以后,首先,传销家庭成员以各种借口、理由,有预谋的下掉新人的手机或随身携带的现金,使新人无法与外界联系,处于他们的掌控之中。其次,在传销家庭有组织的安排下,传销家庭成员对新人进行“情感软化”。通过一系列有预谋的活动,消除其对传销活动的抵触心理,增强其加入传销家庭的向心力。第三,在前述“情感软化”方法无效时,传销家庭就会安排其成员限制其人身自由,迫使其交钱加入传销组织。传销组织在发展新人加入传销组织上很重视集体力量。因而,在一些非拘禁案件中,单个人的行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传销组织中众多成员的行为叠加起来时,往往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而新人一旦交钱加入传销组织,为了挽回损失,就会去骗别的亲朋好友,充当传销团伙的帮凶,从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因而进一步壮大了传销团伙的势力。4、传销型犯罪的危害后果极其严重。在我们受理的十八起案件中,其中造成了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后果有六起,一起是被害人在被非法拘禁期间遭受部分传销组织成员殴打死亡,两起是被害人在被非法拘禁期间因逃跑坠楼身亡,三起是被害人在被非法拘禁期间因逃跑摔断脊椎,造成重伤。在另十几起案件中,被害人因不愿加入传销组织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最长的有一个月,短的也有五、六天。二、传销型犯罪愈演愈烈的原因:1、就业压力增大,发财致富心切。传销型犯罪所涉主体的文化程度较高,且多为青年。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往往已经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由于这些人接受了一定的启蒙教育,已经有了改变自己命运雄心和发财致富的愿望、梦想,但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实现梦想变得遥不可及。由于改变命运心切,加之涉世仍然不深,缺乏冷静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遇到传销分子的蛊惑时,更容易将传销作为发财致富的捷径。2、打击不力。传销型犯罪所涉的罪名主要集中在非法拘禁、故意伤害上,实践中以组织、领导传销罪处罚者极少。如我院受理十八起案件,十六起是以非法拘禁罪批准逮捕,一起以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一起以组织、领导传销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实践中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不力。原因在于:尽管《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组织、领导传销罪,但该罪的客观行为构成要求组织者、领导者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或其他经营活动为名,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要求按一定顺序形成层级,并以发展人数作为计酬依据,一般处罚的是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虽然《刑法修正案(七)》对组织、领导传销罪做出了规定,但是规定得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比如说什么是组织、领导罪的“组织、领导”行为,处罚什么层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收取入门费、发展人数多少能达到刑事立案追究的程度,影响了司法机关打击传销犯罪的效果。在司法实践中,传销违法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组织者、领导者警惕性较高,行动比较诡秘,很难被查获。执法机关在对传销违法活动的打击过程中,很难抓到“大鱼”,通常是一些普通的参加者,达不到组织、领导传销罪构罪标准,无法按组织、领导传销罪处理,除非在发生其他发生刑事案件的情况下,只能对传销人员以驱散了事,无法给传销违法活动予以真正有力的打击。3、宣传不力,人民群众对传销的危害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目前,社会对传销违法活动的危害性宣传不足,致使人们对传销违法活动的危害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首先,传销型犯罪活动毒化了人际关系,助长了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在传销所涉犯罪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往往是亲戚、同学、好友,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对亲戚、同学、朋友的信任,以找工作、承包工程等理由欺骗被害人,达到其犯罪的目的。传销犯罪行为的此种特点使亲戚、同学、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荡然无存,只剩下尔虞我诈,毒化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入传销组织的成员都做着发财致富的美梦,但其实现发财美梦依靠的不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是靠欺骗无知者来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实现的。一些传销组织A级、B级甚至C级的成员确实靠欺骗赚了钱,但这是建立在更多的普通成员血本无归基础之上的。然而少数高层成员的快速成功,却给了更多普通成员一种传销能赚钱假象,使更多的人对传销趋之若鹜,助长了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其次,传销型犯罪活动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威胁。传销组织除采取“情感软化”手段,使其消除对传销活动的抵触心理外,还同时伴以强制性听课“洗脑”手段,使其自觉自愿的加入传销组织。通常,隔绝了与外界得了联系,传销家庭成员向新人反复输灌传销能发财的观念。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传销能发财这一观念的机械重复,新人逐渐丧失辨别是与非的参照系,而且这种传销观念的宣扬也迎合了新人发财的梦想,因而极易为新人所接受,成为他们思想的禁锢,而思想禁锢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经过反复洗脑,参与人员坚信人人都能成为富翁,使部分人中毒很深,沉湎于传销活动。因而,我们常常看到传销组织在某一地被查处、成员被遣散后,很快又聚集起来形成新的传销组织,可谓是打而不绝、禁而不止。在某种程度上,传销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控制比起“***”有过之而无不及,称其为“经济邪教”毫不为过。传销组织成员通过欺骗亲朋好友来发展成员,收取入门费,它瓦解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信任关系,频频引发违法犯罪。鉴于传销团伙严密的组织性及其对成员思想的控制,完全不排除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威胁,而近年来发生传销组织成员暴力抗法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打击传销型犯罪的应对之策1、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传销危害性的认识。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打击传销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特别是在农村,要利用典型案例向人民群众介绍传销组织、传销人员的诈骗手法、操作方式,彻底揭露传销坑人、害人的诈骗本质,使群众能深入了解传销的危害,从而做到自觉远离传销,主动举报传销。2、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加强对房屋出租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从实践来看,传销犯罪案件多发于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因而,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房屋出租的管理,要通过对房屋出租户的法制宣传,使其认识到传销的危害性,确保出租房屋不用来进行传销违法活动,这是打击传销违法的釜底抽薪之举。对明知是传销团伙还继续为其提供场地的,公安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严厉处罚,彻底斩断传销滋生的物质条件。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和社区、居委会以及行政村的联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及时发现传销违法活动,及时给与打击。3、完善打防机制建设,坚持打防并举,形成打击传销违法活动的合力。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要依靠广大群众和使用专门力量相结合,收集情报信息,及时发现传销活动的蛛丝马迹,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及时总结经验,分析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使打击传销工作始终处于主动,不断提高打击查禁传销的能力。第三,各职能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增强打击的实效。工商机关作为打击传销违法活动的主力军,应将打击传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采取包片分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东莞汽车销售合同(标的:一批福特福克斯轿车)
- 2024年度企业融资环保产业协议
- 2024年度船舶租赁合同条件
- 2024年度电子竞技场地租赁合同
- 2024年度网络安全保障与修复合同
- 2024中国石化春季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限公司总部招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限公司厦门市南山支公司(央企)招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茶叶产业扶持与发展基金合作协议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顶级足球联赛赞助与合作
- Unit 3 Its a pineapple Lesson 13 (说课稿)-2022-2023学年英语四年级上册
- 广电和通信设备调试工(高级)理论考试备考题库(重点500题)
- 英语词根词缀博览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成都锦城学院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DB65T 3743-2015警用地址信息编制规则
- 非政策性退补1
- 慢性盆腔疼痛
- 中级主管护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学习解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PPT课件(带内容)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WORD版)
- 矿用风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