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锦集10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熟悉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便利。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力量。

教学重点:初步熟悉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嬉戏:我们来玩个嬉戏轻松一下,嬉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嬉戏规章:教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响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学问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教师的一位朋友喜爱旅游,11月下旬,他又准备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将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预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熟悉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熟悉温度计,请大家认真观看: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拟:“4℃”和“—4℃”的意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负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教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相互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刚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限,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心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限,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顶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教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消失网页,上面有简洁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日教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状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沟通,答复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洁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沟通: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小结:以海平面为界限,+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争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进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育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和方法(如:圆的学问),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学生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大局部学生已经把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学问。学生具备肯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力量,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展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爱,相当一局部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生疏。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发动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肯定的熟悉,但详细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仔细的思索。也很难通过阅历和观看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详细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构造,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育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学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详细问题,让学生独立思索,提高解决简洁问题的力量。

关键:体会数学学问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

1、汇报调查状况

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状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答复,并引导得出:运发动进展跑步竞赛。

师:在一些短跑竞赛中,运发动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答复: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3、提醒课题,下面我们就用几个详细的例子来验证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

二、结合实例、探究问题(24分钟)

实例一:

课件显示:

调皮和笑笑分别从A,B处动身,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

(2)调皮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

(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

1、理解题意

依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答复。

2、小组争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索,待大多数学生根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

实例2:

课件显示:(一)了解跑道构造: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看跑道由哪几局部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局部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二)简化讨论问题:

1、85.96米是指哪局部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争论:运发动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局部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看,临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逝,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争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沟通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

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其次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师带着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留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进展计算

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确实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详细长度:2.5=2.53.14=7.85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隐秘,运发动们的竞赛应当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正。

三、稳固练习、实践应用(3分钟)

400米的跑步竞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拓展延长、自我评价(5分钟)

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竞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2、课后自学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1)两个质数的和是3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质数的意义及数的奇偶性等学问。

两个数的和是39,说明这两个数一个数是奇数,一个数是偶数,由于它们都是质数,所以其中的偶数只能是2,则奇数是39-2=37,37×2=74。

解答74

(2)120的因数有()个。

分析求一个较小数的因数的个数一般用列举法,但求较大数的因数的个数时,一般用分解质因数法,即先把120分解质因数:120=2×2×2×3×5,然后借助每个因数的个数来计算。因数2的个数是3个,因数3的个数是1个,因数5的个数也是1个,120的因数的个数为(3+1)×(1+1)×(1+1)=16(个)。

解答16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题目。

(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m,宽1.8m,高1.5m。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2)学校六年级有若干名同学排队做操,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六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明确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思索、沟通)

(1)这两道题分别考察什么学问?

(2)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3)详细的解答过程是怎样的?

3.汇报。

(1)先汇报前两个问题。

预设

生1:第(1)题考察的是应用因数的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生2:第(2)题考察的是应用倍数的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生3:依据题意,正方体的最大棱长应当是长方体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先把相关长度转换单位,用整数表示,然后求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

生4:依据题意,六年级人数比3、7、11的最小公倍数多2,所以先求出3、7、11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就可以了。

(2)尝试解答。(关注学生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的状况,发觉问题并准时点拨)

(3)汇报解答过程。(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预设

生1:2.7m=27dm,1.8m=18dm,1.5m=15dm。由于27、18、15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3dm。

生2:由于3、7、11的最小公倍数是3×7×11=231,231+2=233(人),所以六年级最少有233人。

4.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考察的是因数的学问还是倍数的学问,同时要会求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握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学问,我们学会应用这些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5、9题。

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因数和倍数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1公因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外表积后,在充分理解了圆柱的熟悉的根底上开展的.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想象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的侧面绽开是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底面是两个圆的根底上,把握圆柱的外表积的求法,获得求“圆柱体外表积”的算法。

学情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消失局部学生不知道圆柱侧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操作清楚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根底上学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争论得出圆柱的外表积的求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理解圆柱体外表积的含义及求法。力量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推导并把握求圆柱的外表积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胜利的收获,体会小组合作探究胜利过程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师引导,动手操作得出求圆柱外表积的方法。

难点: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圆柱由几个面组成?上下两个面是什么?侧面绽开是什么图形?

2、圆面积怎样求?

3、长方形的面积呢?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一顶厨师帽,让学生观看,做着肯定帽需要多少布料?用我们以前学的学问能解决吗?教师借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圆柱外表积的求法》

三、自主探究,发觉问题。

1、分组,争论:

(1)、动手将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你发觉了什么?)

圆柱的侧面剪开发觉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地面周长×高。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假如沿着高绽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哪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2)、复习引导:(用旧解新)

上下两个圆的面积怎样求?(假如已知底面半径就能求出底面积)

(3)、小结:小组争论,将公式延长。

圆柱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Ch+2πr2

=πdh+2πr2

2、学问的运用:(回到情景创设)

(1)、出例如题:

例2:假设一顶厨师的帽子,高28厘米,帽顶半径10厘米,做一顶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用进一法结果保存正是整十平方厘米)

(2)、独立试做:

(3)、集体讲评。

(4)、讲解进一法。

3.稳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重点学习了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供应了自主探究的时机。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根底。

2.借助详细情境,在观看、争论中发觉规律。

教学中,通过详细情境,引导学生在观看、争论中发觉“把一样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阅历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由于正、反比例表达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把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阅历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胜利的喜悦。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PPT课件

学生预备玻璃杯直尺水试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依据什么公式进展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状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假如底面积肯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假如高肯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假如圆柱的体积肯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育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展观看。

师:观看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看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看,再一列一列地观看,并思索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状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索后在小组内沟通。

(3)全班沟通。

预设

生1: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上升。

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是肯定的,也就是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肯定)。

(4)明确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由于水的体积肯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反而上升。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总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就把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怀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聘请公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员工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00元,其次个月也只有600元,问了一些同事大局部都是600元,少数超过600元。他找到了超市副经理说:你们哄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如下表单位:元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月工资30002023900800700700600600600600500

问题1请大家认真观看表中的数据,争论答复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哄骗了李叔叔?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刚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哄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学问,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

那为什么李叔叔只能拿到600元。大家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由于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带动了员工的平均公资。

师:,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消失了两个特殊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你认为应当用什么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拟合理呢?请大家观看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痛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帮忙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小组争论:

生1:我们小组争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拟好的,由于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700元比拟合理,由于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平均数会受一些特殊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那么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生:600元

师:600在这里消失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所以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二、探究新知。

板书: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想通过工资表中消失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统计量,那么,面对详细的问题,我们应当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下面请看这个问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与集体舞竞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状况。(单位:米)

1.41,1.41,1.41,1.44,1.45,1.4,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拟适宜?

学生小组合作。依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应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拟匀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供应参加数学活动的时机,使他们在思索,探究,争论。沟通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个统计量的区分和他们各自的适用限度,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三、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师:同学们,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的体育健儿正在紧急的训练,预备迎战奥运会。国家队的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发动中选择一名去参与竞赛:(出示两名运发动成绩)

甲:9.5109.49.59.79.59.49.39.49.3

乙:109108.39.89.5109.88.79.9

看到两名运发动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测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

生1:我认为会选甲,甲的成绩很高。

生2:我想会选乙,乙打中10环的多。

生3:我想应当看看他们的平均分。

师:大家说的很好,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掌声来鼓舞他们。那我们就先从平均数入手,大家动手做一做,看看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可以同桌合作)

生:教师,平均数一样,都是9.5。

师;平均数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看众数。甲的众数是9.5。

生2:9.4也消失三次,9.4也是众数。那两个都是众数吗?

师:固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没有,比方说我们班前五名同学的成绩就没有重复的,那自然就没有众数了。

生:乙的众数是10,所以乙获胜的时机大一些。

师:在平均数一样时,我们应当看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敏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表达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依据统计量进展简洁的猜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更加喜爱数学。】

四、学生畅谈收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分,依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适宜的统计量。

案例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头,我提出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参加中引发他们的理性熟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索和沟通,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觉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适宜的。让学生从详细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争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观看、分析、争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根底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三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一样,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同时也渗透出了他们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可以比拟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学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索总结,如射击队员的选择,数据越多,频率越稳定。如能经过更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依据方差的特点由数据的稳定性及波动大小再考虑一下其他因素,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对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作为参加者,主动参加到学生的争论中,对学生的熟悉起到帮忙和促进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例5表达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觉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洁的状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拟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争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根底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个比拟简单的规律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拟简单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规律推理的常用方法排解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看、探究,使学生把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肯定规律解决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育学生归纳推理探究规律的力量。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觉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指导:

1.出例如5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几年来每一学期的数学广角学了些什么。探究例5时,应领先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通过读题、说题意,使学生明白每两点之间都能连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画、试试,再来争论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2.探究例6时,可以直接给出题目,由学生自己尝试,也可以将例题分解,让学生先答复

3.探究例7时,必需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嬉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嬉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消失下列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焦急,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索方法去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新知学习

二、逐层探究,发觉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受连线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能应用有关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和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二、根本练习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2立方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96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3)把一个体积是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削去()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一个圆锥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2、推断。

(1)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相等,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体积是(12.56×4×1/3)立方分米。()

三、综合应用

1、一块圆锥形巧克力,体积是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个圆锥体积是640立方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八课时教学反思

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习较少,但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却经常需要学生能够敏捷应用,所以特殊增加了一课时练习。

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忙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习,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4/3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2/3个圆柱的体积)……。把握这些学问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忙,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局部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2/3(1—1/3)从而使计算简便。

教学中,我也遇到一些阻力——就是学生不愿用方程去解答需要逆向思索的问题,可用算术方法列式又经常对“1/3”发憷。为了更好与初中连接,我在本节课综合应用环节俨然是一位“推销员”,不断给学生强化方程解法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全班缺乏五人情愿接受这种方法。而用算术方法解答,则必需首先明确:若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3倍。

[再教建议]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在教学填空第4小题时不仅要讲清缘由,而且应要举一反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根底上切实把握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9

教材及学情简析:

本节课熟悉圆柱是在学生学习了几种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生已具备了肯定的空间观念。圆柱又是一种比拟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许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熟悉。因此,教学时可以从直观入手,帮忙学生形成圆柱的正确表象,让学生通过观看、想象、操作、推理、争论等活动,熟悉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把握圆柱的特征,探究圆柱的侧面绽开图,进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此外,该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力量,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动手实践、合作沟通等方式猎取数学学问。

教学目标:

1、帮忙学生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知道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圆柱的特征。

2、通过观看、想象、操作、争论等活动,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熟悉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猜测验证的过程理解圆柱的侧面绽开图的特征。

教学预备:课件、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比照引圆柱

1.出示圆。

还记得圆是什么图形吗?(平面图形)

2.出示柱。

教师只要在后面添上一个字,立刻就变成立体图形了,同学们猜是什么?

(由圆到圆柱,推想发觉圆柱是立体图形。)

3.想圆柱。

信任同学们都见过圆柱,想想印象中的圆柱是长什么样子的?

(唤起学生对圆柱的已有阅历。)

4.摸圆柱。

教师为每组预备了一袋立体图形(袋子里有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里面就有圆柱,同学们尝试不用眼睛看,就凭双手摸出来。

5.谈圆柱。

在刚刚摸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的?

6.引新课。

看来这圆柱还真是与众不同,今日我们就来好好地熟悉它。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圆到消失圆柱,是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过程;从学生凭空思索圆柱的外形到亲身体验摸圆柱的形体,唤起了学生对圆柱的已有阅历,更清楚地感知到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突出圆柱的外表特征。】

二、独立自主学圆柱

1.熟悉圆柱的几何图形。

(出示实物圆柱)这是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假如从一个角度看它,最多只能看到两个面,所以通常我们把圆柱体画成下面的外形课件演示从实物的圆柱到数学中的圆柱的抽象过程。

2.自学课本,熟悉圆柱各局部的名称。

同学们拿起圆柱自学课本第31页的内容,看看介绍了圆柱的什么学问。

3.共享自学成果。

4.加深理解,学生相互指一指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我们熟悉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请同学们拿起圆柱指给旁边的同学看看。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圆柱各局部的名称等最根本的概念,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体验通过自身努力猎取学问的胜利感,同时也为后面自主探究圆柱侧面绽开图的特征做好预备。】

三、猜测验证探圆柱

1、以制作一个圆柱的话题为主线,探究圆柱的侧面绽开图的特征。

假如要做一个这样的圆柱,需要剪出哪些图形来制作呢?

除了需要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做圆柱的底面以外,那侧面应当用什么图形做呢?同学们猜一猜,假如把侧面剪开,绽开后可能是什么图形?动手剪一剪看。

怎样剪才能得到长方形?

(通过猜测到动手操作,验证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得到长方形。)

2.探究圆柱的侧面绽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和高的关系。

为什么剪出来的长方形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长方形的长和宽毕竟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呢?同学们争论争论。

3.汇报并总结圆柱的侧面绽开图的特征。

小结: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绽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协作课件演示)

4.借助练习稳固特征,并从中渗透圆柱的侧面绽开图的其他状况。

⑴依据圆柱的侧面选择适宜的底面。

⑵依据圆柱的底面选择适宜的侧面。

【设计意图:以制作圆柱为主线,通过动手操作、猜测验证、合作沟通等方式,探究圆柱的侧面绽开图的特征,这是从认知几何到实证几何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把握侧面绽开的一般状况沿高剪开得到长方形;然后再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将侧面绽开的特别状况(正方形)及其他状况(平行四边形和不规章图形)加以延长,在保证学生把握根底的前提下做到数学学问和数学思想的有益拓展。】

四、梳理新知用圆柱

1.梳理新知。

⑴师导。

同学们看,我们今日学到了关于圆柱的什么学问?

⑵生谈。

请同学们当推销员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圆柱

2.运用新知。

⑴根本练习(以书面的形式消失)。

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面,它们是()的两个圆。

②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面。

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有()条高,它们的长度都()。

④假如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剪开,绽开后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⑵推断说明。

推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圆柱,为什么?

3.回归生活,发觉圆柱。

在生活中,你观察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设计意图:梳理新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先由教师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