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8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8页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专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本题4.0分,八省八校(T8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下表为先秦时期对“百姓”一词的记载,据此可知(
)文献记载出处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尚书·尧典》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鉴其是官,是为百姓《国语·楚语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A.国人在先秦政治中有一定影响 B.民本思想影响商周的统治理念C.百姓的词义演变体现时代变迁 D.族群认同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2.(本题4.0分,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都以养士著称,其门下宾客数以千计;齐国国君则在国都临淄设置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他们这样做旨在A.厚植政治势力 B.谋求抗秦策略C.实现富国强兵 D.笼络才能之士3.(本题4.0分,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有关商西周时代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②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③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④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本题4.0分,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下图是不同时期犁的形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C.土地类型的不同 D.精耕细作的需要5.(本题4.0分,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一模(期中)历史试题)《国语》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表述了士农工商之四民分业、居处有别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máng,混乱),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一对话的背景是①原有等级结构的破坏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兴盛③土地国有制度的废除④民间商业活动的兴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6.(本题4.0分,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7.(本题4.0分,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8.(本题4.0分,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管仲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表明两者(
)A.政治立场相同 B.民本思想相似 C.治国主张迥异 D.伦理思想一致9.(本题4.0分,江西省鹰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孟子和荀子为战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说:“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据此可知,二者都A.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B.主张人性本恶C.主张维护下层平民利益 D.重视礼义教化10.(本题4.0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11.(本题4.0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人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朝中后期A.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重义轻利成为社会风尚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12.(本题4.0分,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13.(本题4.0分,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这一观点(
)A.意在表明夷夏有别观念 B.开启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C.有利于文化认同的构建 D.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进程14.(本题4.0分,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 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15.(本题4.0分,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韩非的说理文明切犀利,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如《备内》指出,大臣能够“劫君弑主”,经常是利用君主与妻儿的关系得逞的;《亡征》一篇竟然把亡国的征兆分析出四十七种之多。这表明韩非子的主张(
)A.力图匡正崩坏的伦理秩序 B.带有较强的实用主义色彩C.宣扬以法治国的统治策略 D.意在总结国家治乱的经验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16.(本题20.0分,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大戴礼记·五帝德》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馀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墨子·节葬下》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问题】(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形象。(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17.(本题20.0分,甘肃省兰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材料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这一政策与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相伴随,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当作“末业”加以抑制。统治者反复强调以农为本,推崇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西汉初,汉高祖刘邦“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营、官营贩卖、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据《重农抑商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尚书》中“百姓”是指贵族子弟,而在《国语》和《论语》中“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成为社会大众的代称,社会地位与黎民相似。材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姓”由贵族称谓到普通民众称谓的演变,这一演变实质上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所以百姓的词义演变体现了时代的变迁,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的逐渐瓦解,没有体现“国人”在先秦政治中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的逐渐瓦解,没有体现民本思想对商周统治理念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的逐渐瓦解,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各国君主“养士”、设立稷下学宫,广纳贤才。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为了厚植和扩大政治势力,占据兼并战争中的优势,所以出现材料现象,故A符合题意;各国招揽人才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国利益,而非简单谋求抗秦策略,故排除B;改革可以实现富国强兵,而养士和招揽宾客与实现富国强兵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笼络人才是对材料的解释,而非分析目的,故排除D。3.【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4.【答案】D【详解】图中体现了战国铁犁、西汉耦犁、唐朝曲辕犁的演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精耕细作的需要,故D正确;冶铁技术的进步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国家统一的推动、土地类型的不同等不是原因,故BC错误。5.【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与管仲对话中强调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从业人员要分开组织管理和居处,其背景为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礼崩乐坏,即原有的等级结构遭到破坏,工商食官的现象受到冲击,民间商业活动兴起,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百家争鸣局面兴盛是在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土地国有制度即井田制还未废除,说法②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6.【答案】D【详解】由材料“以劳收禄”“察能而授官”“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和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使贵族政治特权受到打击,世卿世禄制被逐渐废弃,代之而起的是“尊贤尚功”的官僚制度,因此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些诸侯国卿士的改革主张,无法反映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排除A项;材料“循法令”“明法审令”等体现依法治国思想,但据此不能说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论述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的关系,“分离”的结论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详解】根据“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表明战国形成郡县制,地方长官只属于诸侯国国君,具有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过渡的特点,A正确;B不符合材料“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排除C;西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权,D错误。8.【答案】B【详解】管仲和孟子都主张以民为本,这是民本思想,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两者政治立场相同,排除A项;两者都主张以民为本,获得民心,说明两者的治国主张相似,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不是伦理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详解】据材料可知孟子说: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荀子说:人之本性虽然包含了带来恶的可能,然而通过礼义教化还是可以达到“善”的,故两者都主张礼义教化,D项正确;战国战争从争霸到兼并,排除A项;孟子主张性本善,排除B项;主张维护下层平民利益的是墨家学派,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材料只涉及到专利问题,并不能说明有了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所以A错误,依据材料专利最高期限为五年,并不是针对官营企业而言的,所以C错误,D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材料体现专利最高期限为5年并拒绝了周的三十年的申请,有利于防止垄断,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1.【答案】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政府对有重大贡献的商人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说明的是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帮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逐利风气盛行,B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C。12.【答案】B【详解】孔子和墨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对于礼乐制度的认知截然不同。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是全社会的生活准则,结合所学可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因此孔子和墨子对礼乐制度的认知有所不同,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礼乐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礼乐制度是生活准则而非艺术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C【详解】材料提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干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可知这些人物出生距离远,但是都是在中国行事,合乎礼节,这有利于文化认同的构建,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这些人物出生距离远,但是都是在中国行事,合乎礼节,并非表明夷夏有别,排除A项;材料只是孟子的观点,并不能说明其开启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排除B项;材料只是孟子的观点,并未提到别人的实践,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礼法以时而定”“法与时转则治”“时移而法不易者乱”等信息可知,商鞅、韩非子均强调法律要与时俱进,说明法家认为事物要不断向前变化发展,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重视法律实际效果,故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法律要与时俱进,而不是法律与治国的关系,故排除D。15.【答案】B【详解】由题意可知,韩非子的文章往往面向现实,着力为统治者提供统治策略,解决现实问题。B项正确:A更侧重于儒家的观念,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韩非子的文章并非意在总结经验,而是给统治者提供统治策略,排除。故选B项。16.【答案】(1)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愬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愬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在社会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答出3点即可)(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译为禹为人聪明机智,办事敏捷又勤奋,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根据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通臭”译为“棺木三寸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声讯服务合同
- 纸制抹布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慈善活动大巴车租赁运输合同
- 2024年度南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 2024年度保险合同及其理赔流程
- 2024年度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及运维合同
- 2024年度YZA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服务合同
- 04版影视版权购买与授权合同
- 羊绒衫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维护合同
- 美国FDA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塑料制品法规要求
-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 中级按摩师培训课件
- 钢丝绳、吊索具检查表(共3页)
- 文秘专业教学标准
- 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PP
- (校内自编)春季高考班(月考)语文古诗文专题
- 2016出资证明书(货币出资)(共1页)
- 蚯蚓的化学成分与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 小学广播体操比赛评分细则、评分表
- 20以内加减法混合口算练习题(每页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