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3节水的浮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C()C()C()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同步知识梳理(1)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阿基米德原理①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在公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g=N/kg,得出的F浮单位是N。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而与物体的密度、形状、体积、深度等无关。③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3)物体的浮沉条件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当F浮=G物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在液体中任何深度静止。漂浮:如果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物。(4)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及G物=ρ物gV物可得: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②对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V排<V物):由F浮=G物得:ρ物<ρ液。(5)浮力的利用利用方法要让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能漂浮在液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液体,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实例①轮船:轮船就是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空心的,使它漂浮在水面上来利用浮力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它的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来表示。当轮船由河流驶入海洋时,由于液体密度变大,而浮力不变(F浮=G船),使轮船排开的体积变小,因此会浮起一些。②潜水艇: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时,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因此它的上浮和下潜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③气球、飞艇:气球、飞艇里面充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其上升和下降通常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改变所受的浮力来实现的。④密度计: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制成的。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都等于其重力,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密度越大,排开的体积越小,因此密度计上越往上,刻度值越小,且刻度线间的间隔越小。(6)浮力的计算称量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再把物体浸入液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F浮=F1-F2。适用于在液体中下沉、漂浮及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计算,不能计算正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F向上、F向下,则F浮=F向上-F向下。此法适用于深度已知、形状规则的柱体。平衡法当物体悬浮(V排=V物)或漂浮(V排<V物)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得,F浮=G物。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m排g=ρ液gV排普遍适用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计算,需要已知ρ液和V排。同步题型分析1、小明在一根粗细均匀及质量分布也均匀的直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细铅丝制成一支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将这支自制的密度计放在水中,密度计直立浮在水面上,木杆上与水面相平的刻线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2cm分析与解答:设木杆的底面积为S,木杆及细铅丝共重G,当它竖立在水中时:F浮=G。即ρ水gSL1=G……①同理,当它竖立在盐水中时,有:ρ盐gSL2=G……②由①、②可得ρ盐=×103(kg/m3)。2、在一个盛有150N水的容器中放入一物块,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应为()A.大于150NB.小于150NC.等于150ND.以上答案都可能分析与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①

容器中的水受到的重力为:G水=ρ水gV水,②

由①式除以②式得:F浮=V排/V水G水.③

由③式可知,当V排<V水时,F浮<G水;

当V排=V水时,F浮=G水;

当V排>V水时,F浮>G水.

所以以上题目正确答案应是选项D.

由以上分析可知,V排与原液体的量没有直接关系课堂达标检测3.已知小球A能在水中悬浮,小球B能在水中下沉,小球C能漂浮在水面上。现将三个小球放在一只盒内,然后把小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里,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下降。B.只把小球B从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C.只把小球C从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分析与解:设盒子中只装一只小球,球的密度为ρ球,把盒子和小球看成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整体,此时相当于小球和盒子分别漂浮在水面上(如图)对球:F浮=G球即:ρ水gV排=ρ球gV球①(1)当ρ球<ρ水小球仍漂浮在水面上,与乙图情况一样,故水面高度不变。所以,C答案正确。(2)当ρ球=ρ水时,由(1)式可知,此时,V排=V球即小球将悬浮水中,水面高度亦不变。所以,A答案错误。(3)当ρ球>ρ水时,小球会沉入水底,由(1)式将V排>V物,水面高度下降。所以,B答案正确。4、在湖水中24m深处,有一个体积为2dm3的气泡,当它上升到离液面16m、12m、8m等深处时,它的体积逐渐变大,相应为3dm3、4dm3、6①求气泡在各深度处所受的浮力.②作出F随V排变化的函数图象.

分析与解:k=ρ水g=1×103kg/m3×10N/kg=104N/根据F浮=kV排=104V排,列表计算如下:气泡所在处深度/mV排/dm3F浮/N2422016330124408660根据表中数据可作F随V排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看出:浮力的大小与V排成线性关系.用图象表示物理规律最形象、最直观.同步知识梳理同上二、同步题型分析1、马铃薯中所含淀粉的百分率与它密度关系如下表所示:马铃薯密度(g/cm3)所含淀粉百分率(%)141829某采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在空气中称洗净的马铃薯样品重为150g,再将样品浸没在水中称得重为19.分析与解:设样品重为G,在水平中重G’,样品在水中有:G’+F浮=G.又F浮=ρ水gVs样而查表得:样品中淀粉含量为29%。2、如图,一木块上面放一块实心铁块A,木块顶部刚好与水面相齐,在同样的木块下面挂另一实心铁块B,木决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则A、B两铁块的体积比为多少?分析与解:将A和木块一起作好研究对象,整体受重力(G+GA)和浮力F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再将B和木块也视为整体,受重力(G+GB)和浮力(F+FB)作用,也处于平衡状态。则:F=GA+G…………(1)F+FB=GB+G………(2)(2)-(1)得FB=GB-GA又GA=MAg=ρ铁gVAGB=MBg=ρ铁gVBFB=ρ水gVB∴ρ水gVB=ρ铁gVB-ρ铁gVA∴三、课堂达标检测1、一块冰内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已知量筒的横截面积为10cm2,求石块的密度。(p冰=×103kg/m分析与解:V冰+V石=46cm3V冰-V化水=4.4cm3V冰/V化水=ρ水/ρ冰=10/9故:V冰=44cm3V石=2cm3G石=ρ水gV排当石块沉底时:V石=V′排V排-V′排=(ρ石gV石/ρ水g)-V石=2cm3∴ρ石=2ρ水=2×103kg/2、节日里氢气球飘向高空,越来越小,逐渐看不见了。设想,气球最后可能会怎样。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作出预言,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此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离地面高度越高,则该处大气压强越小,气球体积将会膨胀;另一方面是离地面越高,则该处大气密度越小,对于同样体积来论,则大气对气球的浮力会逐渐变小.气球的最后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由于高空的气体逐渐稀薄,压强降低,气球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就不断膨胀,最后气球就会“爆炸”破裂.另一种可能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其体积无明显变化,则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将逐渐减小,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气球上升的速度值达到最大,然后,气球继续上升,则浮力小于重力,气球开始向上做减速运动.当气球的速度减为零时,又会加速下落,浮力逐渐变大,当气球通过浮力等于重力的位置后,浮力又大于重力,气球开始向下做减速运动.在气球的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开始加速上升.如此反复,气球将在浮力等于重力这一特殊位置附近上下往复运动同步知识梳理同上二、同步题型分析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0,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Δ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铁的密度为ρ2).思路点拨蜡烛燃烧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其重力也就随之减小,由此蜡烛将自水中不断上浮.当蜡烛燃烧到其上端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时,蜡烛将会熄灭.以S表示蜡烛的截面积,以F1表示铁块所受到的水的浮力,则在最初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蜡烛的受力平衡条件可列出方程为mg+ρl0Sg=ρ1(l0-h)Sg+F1设蜡烛被烧去的长度为x时,蜡烛刚好熄灭,此时蜡烛刚好悬浮于水面,仍由其受力平衡条件应有mg+ρ(l0-x)Sg=ρl(l0-h)Sg+F1由上两式相减得ρxSg=ρ1(x-h)Sg此时蜡烛的燃烧时间为:答案:2、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A.上浮一些B.静止不动C.下沉一些D.无法确定思路点拨设木块原体积为V,截去一部分后体积变为V′,由阿基米德原理有ρ水V排g=ρ木Vg即ρ水(V—V露)g=ρ木Vg得截去一部分后,以V′表示剩下木块的体积,以V′露表示它漂浮于水面上露出部分的体积,则同上可以得到比较以上两式可见,由于V′<V,则有V′露<V故剩下部分将下沉一些.本题以上的解法是根据计算得出结论,这是一条清晰、严谨的思路.另外,本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说理来得出结论,例如,还可以有如下的几条思路途径:思路一:由于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必有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将木块浸入水中的部分截去一段,对于原来木块来说,相当于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一些,则其对应的浮力也就减少一些,同时其本身重力也减少一些.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其减少的重力小于其减少的浮力.而原来整个木块的重力与其所受浮力是平衡的,截去一段后,其重力减少得少,而浮力减少得多,故截去一段后的剩下部分在水面上时,若保持其露出水面的部分体积不变,则其受力不平衡:其重力将大于浮力,故木块将下沉一些,即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将减少.思路二:由于木块和水的密度都是一定的,则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值应由两者的密度来决定,而与木块的体积大小无关,故漂浮木块的体积越小,其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也应越小.思路三:题述是将木块沿虚线将其下部分截去,而这一虚线的位置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可见若将该虚线的位置向上移一些或者向下移一些并不会影响本题的结论.由此,不妨假设该虚线就刚好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这样,截去虚线以下部分后,木块剩下的部分若留在原位置将不受水的浮力,显然这一剩下部分是无法平衡的,而为使其达到新的平衡,则剩下部分必须下沉一些.三、课堂达标检测1、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A.h3∶(h1+h2)

B.h1∶(h2+h3)

C.(h2-h1)∶h3

D.(h2-h3)∶h1思路点拨以Vo表示容器的容积,VA入表示最初A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VB表示B的体积,V水表示容器中水的体积,则对于最初状态有…=1\*GB3①以S表示容器的截面积,则当A、B间连线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h1,并以V′A入表示此时A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乃有取出B后,水面又下降h2,仍有再取走A后,水面又下降h3,上述的体积关系则变为又分别以ρA、ρB、ρ0表示A、B、水的密度,则根据物体漂浮于水面上时受力平衡的关系针对题述的先后两情况可列方程为:依题述还有A、B体积相等,设其为V,即:VA=VB=V综合解上述各式得:答案:A 2、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A.F1=F2,T1=T2B.F1>F2,T1<T2

C.F1=F2,T1>T2D.F1<F2,T1>T思路点拨两盛水容器中水的深度相同,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又两容器相同,则其底面积相同,由此两容器所受水对它的压力相同,则两磅秤的示数相同.显然,这一结论与水中是否悬有一铝球或铅球是无关系的,因为容器受到的是水对它的压力,而水中的铝球或铅球并没有力直接作用于容器上.所以有F1=F2又对于悬吊在水中的球来说,它受到自身的重力G、水对它的浮力f和悬线对它的拉力T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三力间应有关系为T=G-f以题述的铅球和铝球相比较,由于两者是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故有G1=G2而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铅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