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_第2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_第3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_第4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物质的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探究高考·提升考能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题组训练·解题探究基础小练·多维思考返回返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一元酸、强氧化性酸(

)(5)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6)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7)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8)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9)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10)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由同素异形体构成的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溶液呈酸性纯净物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酸性题目12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①②③⑨⑤⑥⑧

①③①③⑤②⑥⑧⑨④⑦2.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臭氧(O3)

④盐酸

⑤铁⑥碳酸钠⑦空气⑧氢氧化钠⑨冰、水混合物。返回题目1233.按不同的分类方法,NaHSO4应属于物质中的哪些类别?(至少列举6类)答案:化合物、盐、钠盐、硫酸盐、酸式盐、强电解

质等。返回题目123返回题组一物质组成的判断1.(2017·江西上饶六校联考,7)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HgS

B.CuC.Cu2OD.Fe2O3解析:“朱”指“朱砂”,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颜料和药物,其主要成分是HgS。A题目1234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B.C.D.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NO、C2H5OH、HNO3、I2N2、HCl、H2ONH3、H2S、COSiO2、CO2、CH3COOH、H2SO4Si、CaO、返回题目12343.(2017·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陶瓷②水泥③玻璃④漂白粉⑤胆矾⑥氯水⑦液氯A.①③⑤B.②④⑥C.⑤⑦D.⑥⑦解析:①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③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SiO2的混合物;④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⑤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⑥氯水是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⑦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C返回题目12344.在自然界中,下列元素①Na

②Mg

③Al

④Fe

⑤Cu⑥C

⑦Si

⑧O

⑨S

⑩N⑪P⑫Cl⑬H⑭He(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⑥⑧⑨⑩⑪⑭①②③④⑤⑦⑫⑬返回题目1234常见的混合物(1)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2)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返回题目1234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题组训练·解题探究基础小练·多维思考返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活性炭吸附脱色、焰色反应均为物理变化电离过程只有化学键断裂,为物理变化××核反应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提取NaCl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题目12返回2.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钠的焰色反应④碘的升华⑤氯化铵分解⑥蛋白质的变性⑦蛋白质的显色反应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潮解⑩冰的熔化

⑪FeCl3的水解

⑫石油的裂化、裂解⑬蛋白质的盐析

⑭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⑤⑥⑦⑧⑪⑫⑭⑮①③④⑨⑩⑬返回题目12返回题组一古典文献记载中的物质变化1.(2017·海淀期末)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酒曲捣碎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是物理过程,A错。酒曲发酵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是化学过程,B正确。B

高温蒸馏是利用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将乙醇蒸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过程,C错。泉水勾兑是乙醇和水的简单混合,属于物理过程,D错。解析:题目12345678解析:A项,“钻木取火”是木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百炼成钢”是生铁中的C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从而使含C量降低,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C项,“水乳交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正确;D项,“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2.(2017·潍坊期末)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钻木取火B.百炼成钢C.水乳交融D.蜡炬成灰C返回题目12345678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文明中有许多关于化学的记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描述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活泼性强于铜,A项正确;选项古代文献记载内容涉及原理A《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B《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涉及化学变化C《天工开物》“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纯阴指化合价降低,利用硝酸钾的氧化性D《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利用物理方法提取青蒿素B“水滴石穿”是石灰石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属化学变化,B项错误;硝酸钾、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解析:返回题目12345678题组二古典文献记载中的化学物质4.(2017·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解析: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B返回题目123456785.(2017·河南洛阳统考)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A.熟石灰B.草木灰C.明矾D.漂白粉解析: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说明该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生石灰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呈碱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二者均为强碱弱酸盐,故草木灰、漂白粉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均呈碱性;明矾溶于水,由于Al3+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故该物质为明矾,C项正确。C返回题目123456786.(2017·唐山质检)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明矾水D.卤水解析: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A返回题目12345678题组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7.(2017·廊坊统考)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全部B.只有②④⑤⑥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③④⑤⑥解析: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①可以实现;氢硫酸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②可以实现;稀硫酸与醋酸钠溶液发生反应H2SO4+2CH3COONa==2CH3COOH+Na2SO4,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③可以实现;A解析:氢硫酸和亚硫酸发生反应H2SO3+2H2S==3S↓+3H2O,④可以实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⑤可以实现;水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⑥可以实现。返回题目12345678选项XYZMAFeFeCl2FeCl3Cl2BCCOCO2O2CCO2Na2CO3NaHCO3NaOHDAlOAl(OH)3Al3+CO28.(2017·郑州预测)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XY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

)解析:A项,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C项,Na2CO3与NaOH不反应,错误;D项,Al(OH)3与CO2不反应,错误。B返回题目12345678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返回题目12345678考点三分散系胶体题组训练·解题探究基础小练·多维思考返回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2)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4)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0.1mol(

)(5)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

)(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胶体纯净物溶液(胶体)+3H+分散质直径大小小于0.1mol黄色胶体呈电中性返回基础小练·多维思考题目12返回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____。①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②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③明矾可用作净水剂④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①②③题目12返回题组一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两者均能透过滤纸解析:A项MgCl2溶液无丁达尔效应;B项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C项MgCl2溶液加盐酸无沉淀;D项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透过滤纸。D题目12342.(2016·湖南张家界联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解析: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A正确;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B错误;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C正确;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返回题目12343.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B.用明矾净化污水C.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D.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景象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互相促进的反应,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返回题目12344.回答下列问题。(1)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随溶液中c(H+)增大,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沉淀逐渐溶解产生红褐色沉淀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返回题目1234

(1)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而提纯、净化胶体的方法是渗析。(2)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3)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胶体知识“3”提醒返回题目1234返回1.(2017·全国卷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尼龙绳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宣纸和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纤维;羊绒衫主要由羊绒制造,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A高考真题返回题目12675342.(2017·全国卷Ⅱ,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A对:糖类化合物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对: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错: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硫、磷等元素。D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微量元素的摄取不宜过多。C高考真题返回题目12675343.(2017·北京理综,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解析:瓷器是由高岭土、石灰石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对;丝绸是用蚕丝织造的纺织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错;茶叶是由茶树的叶子和芽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C错;中草药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及动物的骨骼等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D错。高考真题A返回题目1267534高考真题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A4.(2016·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返回题目12675345.(2015·北京理综,6)下列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高考真题A.火药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