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课简介课程目的国际法课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学时教材成绩考核国际法的体系一、总论二、国际法的主体:国家、国际组织、个人三、国际人权法四、空气空间法、外层空间法、海洋法、国际环境法五、国际经济法六、禁武与武装冲突法七、国际责任法八、国际刑法九、国际争端解决法第一章导论一、国际法的概念和名称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三、国际法的主体四、国际法的渊源五、国际法的编纂六、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八、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国际法的概念和名称(一)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如何理解国际法的概念1、国际法的国际性2、国际法的法律性3、国际法的整体性4、国际法的服务性5、国际法概念的有限性(二)国际法的名称万民法国际法——边沁于1789年在其所著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首次提出。万国公法——1864年丁韪良将美国人惠顿(Wheaton)的ElementsofInternationalLaw译为中文,称万国公法。跨国法——杰赛普(Jessup)提出世界法世界人民法人民法——LawofPeoples,由美国当代思想家罗尔斯(JohnRawls)提出。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一)古代和中世纪国际法——国际法的萌芽(二)近代国际法——国际法的起源(三)现代国际法——发展特征(二)近代国际法——国际法的起源1、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领土主权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确立2、欧洲独立主权国家的兴起3、1625年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的出版(HugoGrotius,OntheLawofWarandPeace)(三)现代国际法——发展特征1、禁武原则在国际法上得以确立2、国际法的调整范围扩大3、国际法的主体增多4、国际组织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5、国际法的实施机制不断得到加强6、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融合愈益显露三、国际法的主体(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二)国际法主体的分类1、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2、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是国际法的主体3、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4、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5、人类整体作为国际法主体的问题四、国际法的渊源(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二)国际法渊源的分类(三)国际法渊源学习小结(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国际法的渊源一般是指它的形式渊源,即国际法规则作为有效的法律规则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渊源能使法律规则得到认定并与其他规则相区别,特别是与应有法规则相区别,而且也涉及到确立新的行为规则的法律效力和变更现行规则的方式。(奥9,p13)
(二)国际法渊源的分类(1)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对国际法渊源的权威说明,但该条未规定联合国大会决议作为确立法律规则的辅助方法。(二)国际法渊源的分类(2)1、三个独立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2、三个确立国际法规则的辅助方法:司法判决、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联合国大会决议3、“公允及善良”作为国际法渊源的问题(三)国际法渊源学习小结国际法的渊源简单的讲就是三个独立渊源(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和三个辅助渊源(司法判决、公法学家学说和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研究国际法的渊源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国际法;(2)知道国际法院适用的国际法是什么:(3)国际法的渊源是学习、研究国际法的素材,同时也指明了国际法的研究方法,如比较法等。(4)加强遵守国际法的观念,尊重由条约及其他国际法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五、国际法的编纂(一)编纂的概念(二)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法编纂(一)编纂的概念狭义概念,一般是指把现有的已经存在的国际法规则,特别是国际习惯法规则及以准确表述和条文化、系统化。广义概念,一般还包括修订、补充原有规则或提出新的规则,将它们变成条款草案,由一个有权确定的机构,通常是外交会议,予以认可,并通过一定程序,形成为国际公约。编纂对促进国际法的形成、发展和适用具有重大意义。(二)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法编纂工作1、国际法委员会的编纂工作——编纂《外交关系公约》、《条约法公约》等2、联合国主持下的专门性国际法编纂会议如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编纂《海洋法公约》3、人权委员会——起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4、联大法律委员会(第六委员会)5、联合国外空委员会——制定了五个有关外空活动的条约6、联合国大会成立的特设委员会六、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所谓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指国际法为什么对国家产生拘束力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派回答。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来源于自然法,国际法的拘束力来源于自然理性的命令。2、实在法学派——国家的同意构成国际法拘束力的基础3、格老秀斯学派——万民法分为自然国际法和意志国际法,自然国际法的效力来自人类理性,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的意志,自然国际法支配意志国际法。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三)中国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1、一元论(1)国内法优先说,代表人物有耶利内克(Jellinek,1851—1911),其思想来源于黑格尔的国家观。(2)国际法优先说,代表人物凯尔森(Kelsen)。(3)自然法基础上的一元论2、二元论,亦称平行说,提倡者有德国的特里佩尔(Triepel)、安吉洛蒂(Anzilotti),英国的奥本海(Oppenheim)也是二元论者。3、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联系论(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国家尊重与履行国际法的义务,《联合国宪章》,《条约法公约》,1930年国际常设法院在对但泽的波兰国民的待遇案中的咨询意见。国家不履行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引起国家的法律责任。
1、国际法在国内适用的方式(1)国际习惯
普遍承认或至少为相关国家所承认的国际习惯是国内法的组成部分,直接为国内法院适用。该种处理方式由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Blackstone)提出。(参见英国上诉法院1977年的案例:尼日利亚中央银行案。)(2)国际条约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包括两种主要的方式:转化(transformation)与并入(incorporation)。(3)适用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不得违反相关国家的宪法。2、国际法在国际及国内适用的等级问题(1)适用国际习惯不得违反国内的成文法(2)条约a.高于国内立法,如法国。b.与国内立法的效力等级相同,采后法优于前法原则,如美国。c.在所有的条约中,《联合国宪章》的效力优先,条约优于国际习惯,但构成国际强行法的国际习惯的效力高于条约,条约不得违反公认的国际强行法。(三)中国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实践1、国际习惯中国承认国际习惯的法律拘束力。2、国际条约(1)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效力等级如何从宪法关于缔结条约的程序看,条约的缔结与法律的制定在程序上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可以说,条约和法律在中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当然,条约不能优于宪法是可以肯定的。
(2)在涉外民商事领域,直接且优先适用国际条约,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3)通过转化与并入的方式适用国际条约。(4)条约作为解释中国国内法律法规的手段。3、适用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不得违背中国宪法。八、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有关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法律文献1、1945年《联合国宪章》2、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序文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4、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三)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宣告的国际法原则
1、避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禁武原则)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3、不干涉内政原则干涉的含义: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事物的强制或专断的干预,旨在对该国强加某种行为或后果。最明显的表现为是武力的干涉。至于通过经济、外交、舆论等方式对它国的内政施加影响能否称为干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内政的含义:一般是指国家不受国际法约束而能独立自主处理的事项,即宪章所说的纯属国内管辖事项4、依宪章彼此合作原则5、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principleofequalrightsandself-determintationofpeoples)民族自决适用于殖民地、非自治领土的人民,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6、主权(sovereignty)平等原则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在国际法上指国家有独立自主的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国家主权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对内的最高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物及领土外的本国人享有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二是对外的独立权,即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自主的和平等的。7、善意履行国际法义务原则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国际法的特征。2、国际法的渊源是什么?了解国际法的渊源对学习国际法有何意义?3、试述国际法编纂的含义和意义。4、、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有哪些基本的理论?各国如何在国内执行国际法?5、谈谈对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问题的认识。
6、哪些因素促成了近代国际法的诞生?这些因素如何对300多年来的国际法的发展产生持久性影响?7、不同学派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问题如何回答?你同意哪派观点?8、试述不干涉内政原则与尊重主权原则的关系?9、民族自决原则适用于什么情形?是否包括对外的分离权?10、《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否过时?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一、国家概说二、国家、政府及其他实体的承认三、国家的继承一、国家概说
(一)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四要素:永久的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主权(二)国家类型1、单一国2、复合国联邦、邦联、政合国、身合国、英联邦、法兰西共同体3、永久中立国瑞士,永久中立制度,瑞士加入联合国后的永久中立地位问题4、梵蒂冈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三)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1、独立权2、平等权3、自卫权《联合国宪章》中的自卫权条款,《宪章》第51条: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会员国因行使此项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此项办法与任何方面不得影响该会按照本宪章随时采取其所认为必要行动之权限,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宪章》中其他与自卫权相关的条款有第2条第4项,第24条,第39条。讨论:先发制人的自卫是否符合国际法122.Finally,anessentialpartoftheconsensusweseekmustbeagreementonwhenandhowforcecanbeusedtodefendinternationalpeaceandsecurity.TheyhavedisagreedaboutwhetherStateshavetherighttousemilitaryforcepre-emptively,todefendthemselvesagainstimminentthreats;whethertheyhavetherighttouseitpreventivelytodefendthemselvesagainstlatentornon-imminentthreats;andwhethertheyhavetheright—orperhapstheobligation—touseitprotectivelytorescuethecitizensofotherStatesfromgenocideorcomparablecrimes.4、管辖权(1)属地管辖,基本的管辖,连接点(linkingpoint)为领土。(2)属人管辖,连接点为国籍。(3)保护性管辖,保护国家及本国国民的重大利益。(4)普遍性管辖,保护所有人的重大利益。有关管辖权的案例:艾茨曼案,以色列耶路撒冷地区法院,1961年;荷花号案,国际常设法院,1927年。艾茨曼案案情简介
阿道夫·艾茨曼(AdolfEichmann),德国人,曾任德国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犹太科首领,是德国最后解决政策的执行者,该政策的执行导致欧洲420—460万犹太人被消灭。艾茨曼曾在德国、奥地利和波兰等国参与大量杀害犹太人的活动。二战后,1950年,艾茨曼潜逃到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保安人员发现后被劫持押回以色列进行审判。阿根廷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指责以色列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一个联合国会员国的主权,此种事情如果继续发生,势必导致国际摩擦,甚至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阿根廷没有要求以色列把艾茨曼交回给阿根廷处理,1960年8月3日,两国政府发表一份联合声明,解决了两国间由于以色列国民的行为所引起的侵犯阿根廷领土主权的事件的争议。以色列根据独立后1950年颁布的《惩治纳粹法》对艾茨曼进行审判并判处艾茨曼死刑。艾茨曼的辩护律师在辩护中称:(1)以色列无权对一个外国人在以色列成立以前在外国所作的行为进行审判,以色列的《惩治纳粹法》违反国际法并超越了以色列法律的管辖权力。(2)以色列用劫持手段把艾茨曼从外国押回以色列进行审判和判刑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四)国家管辖豁免定义、依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管辖豁免的范围、绝对豁免与相对豁免、豁免的放弃案例:尼日利亚中央银行案,英国上诉法院,1977年。2004年12月《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采行有限豁免原则,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国家管辖豁免向有限豁免的转变。中国也在该公约上签字,表明中国开始正式承认有限豁免。二、国家、政府及其他实体的承认
承认的对象(五种):新国家、新政府、民族解放组织、叛乱团体和交战团体(一)国家的承认1、国家承认的概念和性质性质:政治和法律行为理论:构成说和宣告说,对两种理论的评价。中国对韩国的承认。2、不承认原则不法行为不产生权利,史汀生不承认主义3、国家承认的范围事实承认(defactorecognition)与法律承认(dejurerecognition)4、国家承认的效果(二)政府和其他实体的承认1、政府的承认承认新政府的依据:有效统治原则,讨论:何谓有效统治两种观点艾斯特拉达主义(1930年),托巴主义(1907)和威尔逊主义(1913)(正统主义),政府承认的效果,案例:路德诉萨哥案(英国高等法院,1920年,英国上诉法院,1921年)2、民族解放组织的承认讨论对哈马斯的承认问题3、叛乱团体和交战团体的承认
三、国家的继承
(一)国家继承的概念(二)国家继承的内容和规则1、条约的继承人身条约如政治性的条约不予继承,处分性条约和非人身性条约如边界条约则继承2、国家财产的继承3、国家债务的继承国债与地方化国债继承,地方债务不予继承,恶债如征服债务和战争债务不予继承4、国家档案的继承(三)政府继承杰克逊案或湖广铁路债券案(美国阿拉巴马州地区法院,1979—1986),光华寮案(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1986年;日本大阪高等法院,1982年,1987年)(四)国际组织的继承本章思考题:
1、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基本权利有哪些?2、谈谈对国家的自卫权的理解。3、国家的管辖权有那几种?4、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对主权豁免采取的立场是什么?5、对国家和政府的承认有哪些主要的法律问题?6、国家继承有哪些主要的规则?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一、国籍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三、引渡和庇护
四、难民及其法律地位
一、国籍
(一)国籍的定义、意义、法人的国籍问题
国籍与对君主或国家的忠诚紧密相关。(二)国籍立法
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
(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1、国籍的取得(1)因出生取得国籍
血统主义(jussanguinis)与出生地主义(jussoli),两种原则的长处与不足分别是什么。(2)因入籍取得国籍
问题:加拿大、法国、美国移民法的新动向及原因,参见[美]亨廷顿著:《我们是谁?》2、国籍的丧失
讨论剥夺国籍的合法性问题(四)国籍冲突的解决1、国籍冲突产生的原因
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2、国籍冲突的解决原则
避免双重国籍及减少无国籍(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立法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是:1、各民族人民平等的具有中国国籍原则2、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原则3、在赋予原始国籍上采取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原则4、减少无国籍人原则讨论一个国籍原则的优点与弊端,中国如何保护在国外的中国人(华人和华侨)。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同时受属地和属人两种管辖,不享有所在国公民专有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不负服兵役义务。(二)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1、入境
持有护照和经过签证2、居留3、出境
自由离境,不许出境的情形,驱逐出境问题(三)外国人待遇的原则1、国民待遇原则2、最惠国待遇原则3、互惠待遇原则4、差别待遇原则
讨论该原则的合法性问题5、普遍优惠待遇原则6、超国民待遇原则讨论:对外国人待遇的最低标准问题,有无国际最低标准(internationalminimumstandard),讨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的规定。
(四)外交保护1、外交保护的概念
2、外交保护的条件(1)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违法性要求
实践中包括本国国民被非法逮捕或拘禁、财产或利益被剥夺、受到歧视性待遇或被拒绝司法(denialofjustice)。(2)
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
属人管辖权的要求,实际国籍问题参见1955年国际法院在诺特鲍姆案中的判决
。(3)用尽当地救济(exhaustionoflocalremedies)属地优越权的要求讨论:外交保护能否由个人放弃?卡尔沃条款(CalvoClause)是否符合国际法?国家能否放弃外交保护?国家在应当进行外交保护的场合不作为怎么办?中国对海外无中国国籍的华人的保护如何进行?如何对法人行使外交保护?巴塞罗那牵引力公司案。(五)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地位三、引渡和庇护
(一)引渡
1、引渡的概念
2、引渡的依据
引渡条约3、引渡的条件、程序和效果
两个条件、三个程序、两个效果4、拒绝引渡的理由
拒绝引渡的强制性理由和任择性理由
案例:洛克比空难案,国际法院,1992年。(二)庇护1、庇护的概念
出于领土主权,寻求庇护权,不予庇护的情形。2、受庇护者的地位3、国家行使庇护权的处所
讨论外交庇护的合法性,案例:国际法院庇护权案(AsylumCase),哥伦比亚诉秘鲁,1949-1950。庇护权案案情简介
1948年10月3日,秘鲁发生了一起未遂政变,该政变当天即被镇压下去。秘鲁共和国总统下令取缔组织政变的“美洲人民革命联盟”,宣布对该联盟的领导人进行刑事审讯,并发出逮捕令逮捕该联盟的领导人维克托·劳尔·哈雅·德·拉·托雷。托雷在事发三个月后,于1949年1月3日到哥伦比亚驻秘鲁共和国大使馆请求避难。哥伦比亚大使馆接受了他的请求并通知秘鲁政府:哥伦比亚根据1928年的《哈瓦那庇护公约》第二条给托雷庇护。哥伦比亚政府认为根据1933年的《美洲国家关于政治庇护的公约》(简称《蒙得维的亚公约》)第二条的规定,秘鲁政府应给托雷安全离境证,让他安全出境。秘鲁政府认为,托雷是刑事犯罪分子,没有权享受庇护,更不可能获得安全离境的权利。两国在这些问题上不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为了明确庇护权的行使问题,两国于1949年8月31日签订特别协定(《利马协定》),把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国际法院在1950年11月对此案进行审理,并于1950年11月20日做出判决。(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引渡和庇护的法律规定,《引渡法》,《宪法》第18条。四、难民及其法律地位
(一)难民的概念及难民地位的取得和丧失1、难民的定义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及1967年《难民议定书》中对难民的界定,目的在于甄别谁是难民。狭义难民仅指政治难民,广义难民还包括战争难民、自然灾害难民和经济难民。2、难民地位的取得和丧失(二)难民的法律地位1、难民的入境、居留和离境
不推回原则2、难民待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难民的立场与实践分析:赖昌星的难民身份,朝鲜的难民问题本章思考题:
1、国籍如何取得,对个人有何意义?2、中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3、对外国人的待遇有无国际最低标准?4、试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5、试述引渡的国际法原则。6、对政治犯不引渡的问题国际法目前是如何处理的?7、对庇护权案中国际法院对庇护问题的处理你是否赞同?8、试述难民的定义。第四章国家领土
一、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二、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三、国际法领土的变更方式四、国家的边界和边境五、中国的领土和边界六、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一、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一)领土的定义(二)领土主权的定义及三点内容:1、领土管辖权或统治权、属地优越权;2、领土所有权;3、领土不可侵犯。(三)领土主权的限制1、一般限制,如无害通过权,外交特权与豁免,国家的领土不得用于侵害另一国的利益等。2、特殊限制共管、租借、国际地役、势力范围。二、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领陆(二)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两大部分1、内水范围、法律地位2、领海3、一些特殊的水域界河、多国河流、国际河流、湖泊或内陆海、通洋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三)领空(四)底层领土
三、国家领土的变更方式
(一)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方式1、先占先占的概念、无主地的概念、单纯的发现的法律效果、有效占有的概念、先占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价值案例:帕尔马斯岛仲裁案,荷兰—美国,常设仲裁法院,独任仲裁员:胡伯,1928年。2、时效概念、与民法中的时效的区别、与先占的区别、时间的长度、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合法性3、添附自然添附与人为添附4、割让强制性割让与非强制性割让5、征服概念(二)现代国际法中领土变更的方式1、民族自决2、全民公决四、国家的边界和边境
(一)边界和边境的概念(二)边界的划分边界条约、议定书、地图,划界方法案例:隆端寺案,柬埔寨诉泰国,国际法院,1962年。(三)边界争端的解决(四)边境制度五、中国的领土和边界
(一)中国的领土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公里。仍存在的领土争议:钓鱼岛、南沙群岛、中印领土争端。(二)中国的边界中印边界问题,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划界问题,其他海上边界划界问题。六、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一)南极地区扇形原则,1959年南极条约的内容(5点):专用于和平目的、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缔约国观察员观察制度、缔约国协商会议制度(二)北极地区本章思考题:
1、试述领土主权的含义及其限制。2、依据现代国际法分析传统国际法中的领土取得方式的合法性。3、试述现代国际法所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与人民主权的联系。4、试述边界争端解决的国际法原则。5、《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五章国际海洋法
一、海洋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编纂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主要海域的制度三、海洋争端的解决一、海洋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编纂
1609年格老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1618年塞尔登发表《闭海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主要海域的制度
(一)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内水1、狭义的内水范围、法律地位、我国的内水2、海湾定义、24海里规则、历史性海湾渤海湾3、港口内水的地位港口内的管辖权(二)领海概念、宽度、领海基线(英挪渔业案,U.K.-NorwayFisheryCase,1949-1950)、领海的外部界限的划定、刑事管辖权与民事管辖权、无害通过权(通过的含义、无害的含义、12种非无害的情形、潜水艇规则、军舰的无害通过权问题、中国法律的规定)、与内水的区别、科孚海峡案(CorfuChannelCase,英国诉阿尔巴尼亚,国际法院,1947-1949年)。科孚海峡案案情简介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驻扎在希腊的英国海军舰队经常在科孚海峡通过。科孚海峡是在阿尔巴尼亚大陆和希腊的科孚岛之间,是地中海东部进入亚得里亚海的通道。阿尔巴尼亚认为这个海峡只是其沿岸的地方性海峡,外国军舰未经许可不得通过,英国军舰的通过是构成侵犯其领土主权的行为。英国认为该海峡是连接两面公海的国际通道,任何船舶都可自由通过。两国在此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1946年5月,英国海军部队派出两艘军舰通过海峡,受到阿尔巴尼亚炮击,幸未发生冲突。1946年10月22日,英国四艘军舰在通过海峡时,其中沙马勒斯号(TheSaumares)在萨兰特湾外触到水雷,受到严重损害。沃拉支号(TheVolage)对该舰进行抢救时亦触到水雷而受到重创。共死亡45人,受伤22人。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照会阿尔巴尼亚政府,声明英国即将在该海面扫雷。阿政府不同意,认为在其领海内扫雷是侵犯其领土和主权的行为。英国于是在11月13日出动海空军单方面在该海域进行扫雷活动,扫雷结果发现德国GY型水雷22个。阿政府对此提出强烈抗议,谴责英国严重侵犯了阿主权。英国将此事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1947年4月9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建议英阿两国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英阿两国都接受了这项建议。1947年5月22日,英国单方面向国际法院起诉,要求阿尔巴尼亚政府对1946年10月22日英国两艘军舰在科孚海峡触雷的事件承担责任。阿反对英国的起诉,认为英国的单方面起诉是违反《国际法院规约》的,当时阿尔巴尼亚还不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也不是国际法院的当事国,阿认为国际法院对此没有管辖权。但阿政府还是写信给国际法院声称:“英国的起诉方式不正当,但阿政府还是准备出庭应诉,接受国际法院对本案的管辖,但不能作为先例。”该案成为国际法院成立后审理的第一个案子。英国以请求书向国际法院起诉后,阿向国际法院提出初步反对主张,反对国际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国际法院在1948年3月25日作出第一个判决,驳回阿的初步反对主张,国际法院认为阿给法院的信已表明愿意接受法院的管辖,尽管阿当时不是联合国会员国,根据默示接受管辖原则(Forumprorogantum),法院有权行使管辖权。接着,英阿双方签订特别协定,请求国际法院审理下列两个问题:(1)根据国际法,阿是否应对1946年10月22日在其领海内发生的水雷爆炸事件承担责任?是否应对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伤亡负责和承担赔偿责任?(2)根据国际法,英国皇家海军于1946年10月22日在阿领海内的行为和1946年11月12-13日的扫雷行动是否侵犯了阿的主权?是否有赔偿责任?(三)毗连区范围、沿海国对特定事项的防治和惩处的权利(四)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定义、过境通行制度、三种例外(五)群岛水域概念、法律地位、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群岛海道通过权(六)专属经济区(theexclusiveeconomiczone,EEZ)概念、法律地位(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管辖权)、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问题、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七)大陆架(continentalshelf)定义、大陆架外部界限及其确定标准、地位(固有性)、大陆架的划界、公平原则v等距离/中间线原则、1969年北海大陆架案(NorthSeaContinentalShelfCase,联邦德国/丹麦,联邦德国/荷兰,国际法院,1967-1969)、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及其中的国际法问题。(八)公海(highseas)概念、法律地位、公海自由、六大自由、公海上的管辖、船旗国管辖(主要原则)辅以普遍管辖(对象包括贩运奴隶、海盗行为、非法贩运麻醉药品或精神条例物质、从公海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1927年荷花号(TheLotus)案、
荷花号案案情简介
1926年8月2日,法国船荷花号与土耳其船伯兹-库特号(TheBoz-kourt)在公海发生碰撞,结果伯兹-库特号沉没,8人死亡。法船荷花号在第二天到达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对碰撞事件进行调查,随后根据土耳其法律对伯兹-库特号的船长哈森•贝和碰撞发生时荷花号上负责了望的法国官员戴蒙上尉进行联合刑事审讯。君士坦丁堡刑事法院于1926年9月26日判处戴蒙监禁80天和22磅的罚金,判处哈森·贝略为重一点的刑罚。土耳其当局对戴蒙的审讯和判刑引起法国政府的外交抗议,法国政府认为,土耳其法院无权审讯戴蒙,因为碰撞发生在公海,荷花号船员只能有船旗国法院审理。土耳其法院认为,根据土耳其刑法第6条,外国人在国外作出侵害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的罪行时,若土耳其法律规定该受惩罚,当此人在土耳其被捕时,就要受土耳其法律惩罚。至于这个规定是否符合国际法,法院没有考虑之必要。两国终于在1926年10月12日签订特别协定,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常设法院解决。特别协定请求国际法院裁定两个问题:(1)1926年8月2日,土耳其船与法国船发生碰撞后,法国船抵达君士坦丁堡时土耳其法院对哈森·贝和戴蒙的联合刑事审讯,是否违反1923年的《洛桑和约》第15条和违反国际法原则,如果是,违反了那些原则?(2)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根据国际法,对类似问题的处理,应对戴蒙所受的损失给予什么金钱上的赔偿?
登临权(五种情形)、紧追权(为何赋予沿海国以紧追权、由谁行事、在何情形下开始、什么地点(六个)、何时终止、无正当理由行使的后果为何),案例:孤独号(TheI’mAlone)案,美国—英国,英美仲裁委员会,1935年、公海上救助的义务。(九)国际海底区域概念、法律地位、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commonheritageofmankind)、平行开发制、国际海底管理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三、海洋争端的解决
四种导致有拘束力的争端解决的强制程序: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仲裁程序和特别仲裁程序。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诉讼当事方不限于缔约国与管理局,还包括自然人与法人。本章思考题:
1、海洋分为那九个主要的海域,沿海国与非沿海国在每个海域里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2、《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哪些海洋中的通过制度和管辖制度?3、海洋封闭与海洋自由思想在当代海洋法律秩序中是得到如何体现的?海洋法中的争议问题能否从这两种思想中找到启发,举例说明。4、依据国际法海洋争端应如何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争端依据国际法应如何解决?5、试述大陆架制度与专属经济区制度的联系与区别。6、科孚海峡案的国际法问题有哪些,国际法院是如何处理的?7、在北海大陆架案中,国际法院对大陆架划界的原则是如何阐释的?8、荷花号案的判决为何被现在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推翻?9、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模式能否推广到其他国际法领域?第六章国际航空法
一、航空法的概念与历史发展1919年巴黎《空中航行管理公约》,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二、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理论,领空,领空主权,公空,防空识别区(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过境通过权,群岛海道通过权。案例:中美撞机案。三、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
四、国际航空运输
五、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
六、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五个国际条约,空中劫持的定义,刑事管辖权,或引渡或惩罚本章思考题:
1、试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2、谈谈对防空识别区的认识。3、试述对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第七章外层空间法
一、概说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分界1963年外空宣言,1967年《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月球协定》。
二、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三项基本原则,营救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登记制度,月球制度。三、联大三决议
四、外层空间法的新领域和新发展
五、中国的航天政策和空间立法本章思考题:
1、试述外层空间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谈谈对外层空间军事活动的合法性认识。第八章国际环境法
一、概述概念,渊源,产生,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美国—加拿大,国际仲裁法庭,1938、1942年,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只有一个地球》。
二、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五原则:资源开发的主权原则和不损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三、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一)环境污染防治1、海洋环境污染2、大气污染3、危险物质和有害废弃物控制4、核活动及其损害的控制(二)气候体系1、臭氧层耗损及其控制国际环境保护的典范2、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控制(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1、生物物种灭绝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2、野生动植物贸易3、热带雨林保护4、迁徙性动物物种5、其他(四)自然地域保护1、湿地保护2、自然遗产保护3、南极保护4、防止荒漠化(五)贸易与环境问题四、中国与国际环境法律实践(一)当前全球环境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二)中国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的贡献(三)国际环境法在中国的适用本章思考题
1、试述特雷尔冶炼厂案与国际环境法的产生。2、试述国际环境法的原则。3、谈谈对环境权的理解。4、环境与贸易应否挂钩。5、当前对国际环境法发展的考验是什么。6、试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影响。第九章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概述二、联合国三、联合国专门机构四、区域性国际组织五、非政府组织
一、国际组织概述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五特征:国家间的组织、为国际合作而建立、依据国家间协议而创立、有常设性机构、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二)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1、国际组织的形成2、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出现
两代国际组织3、现代国际组织的发展特点
三点:数量剧增、活动范围包罗万象,联合国是现代国际组织的核心、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三)现代国际组织的类型(四)国际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1、国际组织法——国际法的新分支,联合国法,英美等国的国内立法2、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1949年求偿权案,权利义务内容求偿权案案情简介
1948年,联合国派调解人员贝纳多特(Bernadotte)(瑞典人)到巴勒斯坦调解巴勒斯坦纠纷。1948年9月17日,贝纳多特在耶路撒冷被以色列极端分子杀害。事后,以色列没有立即侦察和处理。对为联合国工作的人,联合国应如何予以保护?当他们受到侵害时,联合国能不能为他们提出求偿要求?换句话说,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有没有外交保护权和求偿权?联合国大会在1948年12月3日通过第258号决议,请求国际法院就此问题提供咨询意见。联合国大会在决议中提出两个问题:一、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期间受到损害时,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是否有对那个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存在的政府提出国际求偿的权利,是否可以为(1)联合国和(2)受害者本人提出赔偿请求?二、如对问题一(2)的答案是肯定的话,联合国的求偿和受害者本国的求偿应如何协调?国际法院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65条,对联合国大会提出的问题进行咨询程序,并于1949年4月11日作出咨询意见。
3、国际组织的成员
创始成员与纳入成员4、国际组织的机构及职能
三大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5、国际组织的表决
包括表决权的分配及做出决定的可决票数。注意下列几种表决制度安排:加权表决制(weightedvoting)、否决权、协商一致、反向一致。二、联合国
(一)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四大宗旨、七项原则,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基石(二)联合国的会员国,目前192个。(三)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1、大会
性质、组成、职权、表决程序、机构及运作程序2、安全理事会
性质、组成、职权、表决程序(雅尔塔公式、程序性事项makedecisionswhichdonotinvolvethetakingofdirectmeasures、非程序性事项makedecisionswhichinvolveitstakingdirectmeasures、否决权veto、双重否决权doubleveto,非常任理事国的集体否决权)、机构及运作程序讨论:安理会面临的问题及安理会改革的方向,否决权行使的问题。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组成、职权、表决程序、机构及运作程序4、托管理事会5、国际法院,主要司法机构。6、秘书处
组成、职权
(四)《联合国宪章》的修正、审查及联合国改革的问题
1、联合国秘书长的《大自由》报告与联合国的改革方向的确定2、安理会的改革关于否决权(veto)问题
3、建设和平委员会的建立4、人权理事会的建立5、民主基金的建立6、中央紧急应对基金的建立7、关于保护的责任中武力使用的合法性(legality)与正当性(legitimacy)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则方面的进展三、联合国专门机构
(一)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类型(三)各专门机构简介
,参见联合国系统示意图。四、区域性国际组织
(一)定义及特征(二)与联合国的关系,区域办法,更好地发挥区域组织的作用问题(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类型(四)一般性区域组织简介1、美洲国家组织2、非洲联盟3、阿拉伯国家联盟4、东南亚国家联盟,讨论:东盟有无可能发展为东亚联盟,中国与亚洲区域组织的建立5、欧洲联盟,区域组织的范例,讨论:欧盟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如何看待欧盟宪法条约当下面临的困境。五、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
第三种力量,同联合国的关系,咨商地位,《宪章》第71条。著名的非政府组织:红十字会国际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大赦国际,无国界医生组织等。本章思考题
1、试述国际组织的发展历史,国际组织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2、谈谈联合国与世界政府的比较。国际组织存在的正当依据是什么?3、如何理解国际组织的某种立法职能。如何坚强国际社会的民主立法。对组织包括国际组织的警醒应有哪些方面。4、试比较不同国际组织的决策模式。5、试比较联合国六大机构的职能分配,这种分配吸收了国际联盟的什么经验教训?6、当前联合国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目前联合国的改革已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效,民主和平与联合国的改革方向又怎样的关联?7、谈谈欧盟对国际组织及国际法的发展的影响。8、非政府组织与民间社会在联合国的法律地位如何,未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第十章
外交和领事豁免、国际组织的豁免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
二、领事特权和豁免三、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特权和豁免四、特别使团的特权与豁免一、外交特权与豁免(一)外交关系和使馆概说
1、外交关系和使馆的建立
建交是因国与国交往的需要,国家间建交以协议为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条件,使节制度。2、使馆的职务
五项主要职务:代表、保护、谈判、了解和报告、促进3、使馆的人员
三类(二)外交特权和豁免1、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依据
三种学说:治外法权说、代表性说、职务需要说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立场2、使馆特权和豁免(1)使用国旗和国徽(2)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三点内容,案例:1979年的德黑兰的美国外交和领事人员案,美国诉伊朗,国际法院。(3)档案和文件不可侵犯
无论何时,无论位于何处(4)
通讯自由(5)行动及旅行自由(6)
免纳捐税、关税3、外交人员的特权和豁免(1)人身不可侵犯
两层含义(2)寓所和财产不可侵犯
寓所的含义(3)管辖的豁免
刑事管辖的豁免
没有例外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四种例外作证义务的免除管辖豁免的放弃与执行豁免的放弃4、其他人员的特权和豁免5、使馆人员及其家属在第三国的地位(三)使馆和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的义务1、使馆馆舍不得已与使馆职务不相容的方式加以使用2、尊重接受国的法律和规章3、不干涉接受国内政(四)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personanongrata)该制度对接受国的保护(五)特权和豁免的开始和终止二、领事特权和豁免
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的适用特点(一)领事职务(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内容及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异同
比外交特权与豁免低,但有趋同的趋势。(三)领事裁判权三、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特权和豁免
1946年《联合国特权及豁免公约》,1947年《专门机构及特权豁免公约》案例:国际法院就为联合国服务的马来西亚籍人权委员会特别报告人的特权与豁免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四、特别使团的特权与豁免1969年《特别使团公约》本章思考题
1、试比较使馆职务与领馆职务的异同?2、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是什么,使馆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是什么,外交人员享有何种管辖豁免?3、为防止外交特权和豁免被滥用,《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作了哪些制度性安排?第十二章
人权的国际保护
一、人权的概念
二、人权的宪法化三、人权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
四、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五、中国在人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与实践一、人权的概念
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thatth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unalienablerights;thatamongthesearelife,liberty,andthepursuitofhappiness;
that,tosecuretheserights,governmentsareinstitutedamongmen,derivingtheirjustpowersfromtheconsentofthegoverned;thatwheneveranyformofgovernmentbecomesdestructiveoftheseends,itistherightofthepeopletoalterorabolishit,andtoinstitutenewgovernment,layingitsfoundationonsuchprinciples,andorganizingitspowerinsuchform,astothemshallseemmostlikelyeffecttheirsafetyandhappiness.二、人权的宪法化所谓的人权宪法化就是指人权载入宪法并得到宪法的保护。美国宪法是人权全面宪法化的标志,下面我们从美国宪法中的人权法案及第十四修正案来认识美国宪法的人权观。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Congressshallmakenolawrespectinganestablishmentofreligion,orprohibitingthefreeexercisethereof;orabridgingthefreedomofspeechorofthepress;ortherightofthepeoplepeaceablytoassemble,andtopetitionthegovernmentforaredressofgrievances.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部分):NoStateshallmakeorenforceanylawwhichshallabridgetheprivilegesorimmunitiesofcitizensoftheUnitedStates;norshallanyStatedepriveanypersonoflife,libertyorproperty,withoutdueprocessoflaw;nordenytoanypersonwithitsjurisdictiontheequalprotectionoflaws.
三、人权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人权载入《联合国宪章》并得到宪章保护是人权全面进入国际法的标志。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作了权威解释,1966年联合国制定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除了全面性的人权公约之外,联合国还制定了某些重要领域里的国际公约,如《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及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及《儿童权利公约》等。这六个公约构成联合国人权公约体系的核心,再加上其他领域的人权公约,可以说,联合国的人权条约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国际人权的分类及基本内容1、世界人权宣言采取的两大类人权划分法2、基于享有人权的主体所作的分类——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1、三代人权的划分第一代人权: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消极权利。第二代人权:经社文权利,积极权利。第三代人权:和平权,环境权,发展权,人类共同继承权,连带权利。对三代人权分类的争论。(二)普遍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1、《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保护的主要规定和保护机制1503程序人权理事会的普遍定期审查制度2、国际人权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确立的人权保护机制(1)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2)1966年《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A公约)及其人权保护机制自决权(第1条),工作权(第2条),同工同酬及享受公正、良好和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第7条),组织和参加工会及合法罢工的权利(第8条),
享受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权利(第9条),妇女、儿童以及家庭婚姻自由受保护权(第10条),享受所需之衣食住等适当生活程度及不断改善之生活环境的权利、免于饥饿权(第11条),获得相当生活水准享受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之身心健康权(第12条),受教育权(第13、14条),参加文化生活和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的权利、著作权(第15条)等。(3)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B公约)包括1966年的规定个人申诉程序的第一任择议定书和1989年的旨在废除死刑的第二任择议定书及其人权保护机制a.《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主要内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至5条所规定的权利:人民的自决权(第1条);权利平等与权利救济(第2条);男女权利平等(第3条);社会紧急状态时期不得克减的权利,包括第6、7、8(第一项及第二项)、11、15、16及18条确认的权利;禁止国家或私主体破坏或限制公约公约确认的权利,权利保留(第5条)。生命权(第6条),免于酷刑和不人道的待遇或处罚的权利(第7条),免于奴役和强迫劳动的权利(第8条),人身自由和安全权(第9条),被剥夺自由者享有人道待遇权(第10条),免于因债务而被监禁(第11条),迁徙自由(第12条),外国人免于非法驱逐的权利(第13条),受指控者受到公正审判的权利(第14条),
不受有溯及效力的刑法追究的权利(第15条),法律面前的人格权(第16条),私生活不受干扰权(第17条),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第18条),自由发表意见权(第19条),禁止鼓吹战争的宣传或煽动民族或宗教仇恨(第20条),和平集会权(第21条),
自由结社权(第22条),缔结婚姻和成立家庭权(第23条),儿童享受家庭、社会和国家保护的权力(第24条),参政权(第25条),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力(第26条),人种、宗教或语言的少数者受保护的权力(第27条)。本公约第4条规定了规定了在社会紧急状态下不得克减的权利(不得克减原则):生命权(第6条),免于酷刑权(第7条),免予奴役和强迫劳动(第8条第1款、第2款),禁止因债务原因被监禁(第11条),不受有溯及效力的刑法追究的权利(第15条),法律面前的人格权(第16条),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第18条)。Article181.Everyoneshallhavetherighttofreedonofthought,conscienceandreligion.Thisrightshallincludefreedomtohaveortoadoptareligionorbeliefofhischoice,andfreedom,eitherindividuallyorincommunitywithothersandinpublicorprivate,tomanifesthisreligionorbeliefinworship,observance,practiceandteaching.2.Nooneshallbesubjecttocoercionwhichwouldimpairhisfreedomtohaveortoadoptareligionorbiliefofhischoice.3.Freedomtomanifestone'sreligionorbeliefsmaybesubjectonlytosuchlimitationsasareprescribedbylawandarenecessarytoprotectpublicsafety,order,health,ormoralsorthefundamentalrightsandfreedomsofothers.4.TheStatesPartiestothepresentCovenantundertaketohaverespectforthelibertyofparentsand,whenapplicable,legalguardianstoensurethereligiousandmoraleducationoftheirchildreninconformitywiththeirownconvictions.Article191.Everyoneshallhavetherighttoholdopinionswithoutinterference.2.Everyoneshallhavetherighttofreedomofexpression;thisrightshallincludefreedomtoseek,receiveandimpartinformationandideasofallkinds,regardlessoffrontiers,eitherorally,inwritingorinprint,intheformofart,orthroughanyothermediaofhischoice.3.Theexerciseoftherightsprovidedforinparagraph2ofthisarticlecarrieswithitspecialdutiesandresponsibilities.Itmaythereforebesubjecttocertainrestrictions,buttheseshallonlybesuchasareprovidedbylawandarenecessary:(a)Forrespectoftherightsorreputationsofothers;(b)Fortheprotectionofnationalsecurityorofpublicorder(ordrepublic),orofpublichealthormorals.b.《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机制
(a)报告及审查制度(b)缔约国国家间指控制度
(c)个人对缔约国的指控来文及审议制度3、各专门领域国际人权保护机制(1)禁止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a.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行b.禁止或消除种族歧视c.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2)保护难民权利(3)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处罚
国际查访机制(4)禁止歧视妇女及保护妇女权利(5)保护儿童权利(6)其他方面的有关专门领域的人权保护制度四、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一)欧洲人权保护
个人拥有向欧洲人权法院直接申诉的权利。(二)美洲人权保护(三)非洲人权保护(四)亚洲人权保护五、中国在人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和实践
本章思考题
1、谈谈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认识。2、谈谈对思想、良心、信仰自由的认识。3、中国在履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方面有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4、中国应制定和修改哪些立法以为批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准备?5、试述人权国际保护的监督机制。6、试述欧洲人权保护的新发展。7、试对民主和平论加以评论。(参见康德1795年在其著名的论文《永久和平论》里阐述了通向各国之间永久和平的正式条款:1、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8、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为基础;3、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条件。见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9、英国1998年人权法对在英国执行《欧洲人权人权公约》作了那些突破性的规定,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第十三章
条约法
一、条约生效的实质性要件二、国家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三、条约的保留四、条约的效力五、条约的解释六、条约的国内执行七、中国有关条约的实践
八、几类重要的国际条约九、理解条约法律关系的三个法律原则一、条约生效的实质性要件
条约生效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自由同意、没有导致条约失效的原因,如不违反强行法等。每一国家皆有缔结条约之能力。任何公司或个人均无缔约权(见英伊石油公司案)。至于国家的缔约权由谁行使,则由各国的国内法加以规定。二、国家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
(一)国家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签署、批准、接受、赞同和加入。批准、接受、赞同及加入指一国据以在国际上确定其同意受条约拘束之国际行为。依签字表示同意受条约拘束的见于以下情况:条约规定签署有此效果;谈判国协议签署有此效果;谈判代表所奉之全权证书有此表示或谈判时有此表示。依据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7条,以下六类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友好合作条约、和平条约等政治性条约;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的条约、协定;有关司法协助、引渡的条约、协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协定;缔约各方议定须经批准的条约和协定;其它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二)条约生效前的法律效力
如一国已经签署须经批准的条约,在条约得到该国批准对其生效前,该国负有义务不得采取任何足以妨碍条约目的及宗旨之行动。三、条约的保留
(一)保留的定义
保留意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出的单方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果。(二)保留的权力
一般而言,各国有权在加入一个条约时提出保留,凡条约明确准许之保留,无需其他当事国事后予以承认。(三)关于保留的理论,条约的一般性与整体性对保留的不同要求(四)禁止的保留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禁止保留:条约禁止保留;条约只允许特定的保留,而有关保留不在其内;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及宗旨不合。哪些保留不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美洲人权法院在一项咨询意见中表明:一项保留,如果它旨在容许一国中止任何《美洲人权公约》所保障的、不得克减的基本权利,那么他便可被认为不符合《美洲人权公约》的目的和宗旨。以下一些条约明确规定条约是不允许保留的:人权条约,《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作为“条约的保留
一揽子解决”的结果而产生的条约,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五)解释性声明解释性声明与保留一样被广泛使用。解释性声明是指一国或一国际组织所作的一项单方声明,不论其措辞或名称为何,该国或该国际组织的目的在于据此阐明其对条约或条约的某些条款的意义或范围的理解。解释性声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确立一种与有关国家国内法一致的条约解释。只要单方面声明不试图更改条约,就不会产生原则问题。
一项解释性声明会成为条约解释中的一个因素,只要它不是一种掩饰的保留。在许多情况下,一项声明会以不容置疑的措辞表示它的意向是作为一项保留,此项声明实际就是掩饰的保留,其目的在摒除或更改条约中的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掩饰一项保留可能是因为该条约禁止保留,或因为这对于一国不显露出它是附条件的参加一项条约在政治上可能更可接受一些。研讨题: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批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决定》中,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第八条第一款(甲)项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办理。请问这是保留还是解释性声明?另外,荷兰、挪威和瑞典反对中国所声明,请问有什么法律效果?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八条第一款(甲)项:人人有权为促进及保障其经济及社会利益而组织工会及加入其自身选择之工会,仅受关系组织规章之限制。除依法律之规定,且为民主社会维护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保障他人权利自由所必要者外,不得限制此项权力之行使。四、条约的效力
(一)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
条约只对缔约国有拘束力,在条约的当事国之间,条约的效力优于国际习惯,除非其构成国际强行法。当事国不得援引国内法为理由而不履行条约,特别是不制定适当的法律以履行条约义务。条约对当事国无追溯的效力。一国除依据公认的正当理由外不得解除条约的义务,在通常情况下,一方解除条约须经他国同意。(二)条约对个人的效力
条约的拘束力只与缔约国有关,与缔约国国民无关。但这个规则可由条约本身加以改变。(三)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条约对第三国既无损也无益,这不仅是依据契约法的一般概念,也是以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为依据的。当然,条约可经第三国同意为其创设权利和义务。但即使不对第三国创设权利与义务,条约也可能影响第三国的权利和义务,如条约所规定的规则成为习惯国际法而对第三国有拘束力,建立对所有国家有效的制度的条约如《联合国宪章》对第三国所施加的义务。五、条约的解释
(一)由谁解释条约(二)解释通则《条约法公约》第31条宣告条约解释的通则是:“条约应依其用语按其上下文并参照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所具有之通常意义,善意解释之。”因此,条约解释主要是对条约的约文加以解释,因为条约约文是各当事国的意思的唯一的权威的且是最新的说明。当然,解释不是修改条约,或产生与条约的文字或精神相反的结果。条约解释作为一个单一规则,包含下列因素:善意、通常意义、上下文和参照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三)补充解释方法
如果约文意思清楚,就没有必要使用辅助方法。如果解释通则的适用仍然使意义解释不清或导致显然荒谬或不合理的结果,也可以用辅助的解释方法,包括使用缔结条约前的准备资料及考虑缔结条约的所有其他相关情况等。六、条约的国内执行
(一)基本原则
凡有效之条约必须由各当事国善意履行。(二)执行方式
条约的执行方式由各国决定。1、一元论方法
一元论的方法是条约可以不需要立法。只要条约的缔结是符合宪法的,条约即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并对该国生效。这种不需要立法的条约被称为自动执行的条约(self-executingtreaty)。法国为一元论方法的代表。2、二元论方法
二元论的方法并不授予条约任何特别的地位,除非条约被并入(incorporated)或转化(transformed)为国内法,条约所创设的权利和义务在国内法上不具有任何效力。英国为二元论的代表。
3、一元论与二元论的结合
美国宪法处理条约的方式反映了二元主义与一元主义两种方法。在美国,条约由总统按照参议院的建议和同意而缔结,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项规定:总统根据或征得参议院之意见并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惟须由该院出席议员之三分之二赞同。在美国权力下缔结的条约是美国最高的法律,即使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与之相抵触,每一州的法官仍受其约束。(美国宪法第6条第2项)美国的实践是将条约区分为自动执行的条约与非自动执行的条约。
在1829年福斯特诉尼尔森案中,马歇尔判称:“条约按其性质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契约,而不是立法行为,…在美国,我们的宪法把条约宣告为国家的法律。因此,当条约无需任何立法规定的助力而自动施行时,在法院中应把它认为是与立法行为一样的等同物。但是,当条约规定的文字意含一个契约,当缔约任何一方承诺履行一个特定行为时,该行为是针对政治部门而非司法部门的,在该条约能成为对法院来说有拘束力的法律规定以前,必须先有立法机关执行该契约。”
七、中国有关条约的实践
中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租租赁合同(2篇)
- 员工借款工资抵扣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涉及的物业维修与保养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安全服务合同:某大型企业
- 墙地砖购销协议
- 环保型土方销售协议
- 保密协议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 碎石河沙销售购销合同
- 工程监理补充协议模板
- 农村农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全员改善活动方案
- 2023年粮油保管损耗(4篇)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西南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电力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及管控措施
- 武汉市餐饮业工资集体协商会议模拟剧本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修改)
- GB/T 26770-2011停车诱导信息集
- GB/T 12228-2006通用阀门碳素钢锻件技术条件
-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调试方案
- 国军抗战正面战场二十二次会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