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课件6章_第1页
国际法课件6章_第2页
国际法课件6章_第3页
国际法课件6章_第4页
国际法课件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国家领土概述内陆水领土的取得与变更领土主权与限制国家边界南极与北极第一节国家领土概述一、国家领土的概念(一)概念国家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地下及上空。

(二)国家领土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1.领土是形成国家的要素之一,是构成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2.国家领土是国家主权独立的物质表现,是居住其上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一节国家领土概述二、国家领土主权

1、国家的领土所有权或领有权。2、国家享有排它的领土管辖权。

三、领土的构成部分(一)领陆(二)领水

1、内水2、领海(三)领空(四)领陆及领水的底土抑制的领土(虚拟领土)一个国家在国外的使馆和领馆,在公海或外国领土上的飞机、军舰和其他公有船舶,其地位实际上相当于该国的领土或浮动领土,是该国的一种虚拟领土。但是从法理上看,国家对其使馆、领馆、船舶和飞行所行使的管辖权与国家领土管辖权相比,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领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地球上的固定性。而且在实践上,这种主张也不现实。因此,所谓“虚拟领土”并不能实际构成国家领土,不能作为领土的组成部分。在理解国家领土构成时,以下几点需要明确:首先,并非任何国家的领土都必然包括上述几部分。其次,就地理构成而言国家领土不一定是连成一片的。

第二节内陆水一、河流的分类及其法律地位1、从地理上可将河流分为两类:内河;国际河流2、从国际法意义上看,国际河流按其法律性质还可为:

界河;多国河流;

国际化河流河流国内河流界河多国河流国际河流

向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1.国内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全部位于一国境内的河流,故又称为内河。国内河流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除另有条约的规定外,任何外国船舶都没有在内河航行的权利。2.国界河流分隔两个国家领土,并以此为界的河流,故又称为界河。界河的法律地位是分属于沿岸国的内水。界线两侧的沿岸国各自在自己一侧的水域行使主权。在航行上,两沿岸国的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界河一般不对非沿岸国开放。关于和水的使用、捕鱼等事宜,通过沿岸国协议解决。加拿大和美国的界河----尼亚加拉河

界河桥----彩虹桥

中蒙界河—哈拉哈河

3.多国河流流经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多国河流属于所有沿岸国的共同水道,其利益应互相尊重,应以不损害整个河流的沿岸国共同利益为原则。澜沧江一湄公河总长度和流经各国的里程:总长度4880公里,其中中国段2161.2公里,缅甸段265公里(中国南阿河口至老缅泰分界点)。老挝段1987.7公里,泰国段976.3公里,柬埔寨段50I.7公里,越南229.8公里。澜沧江为中国内河,南阿河至南腊河口31公里的中缅界河即中缅244号界桩以下为湄公河;据此澜沧江长为2130.1公里。4.国际河流流经两个以上国家并对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的河流。国际河流上实行自由航行的原则,由沿岸国组成国际委员会管理,但这种河流的主权仍分别属于各河段沿岸国。国际河流的地位及航行规则的主要内容有:⑴沿岸国对于通过自己领土的那部分河流行使管辖权,其主权仍属沿岸国所有;⑵承认一切国家的船舶在平时都有运输商品已进行贸易的自由,但沿岸国保留“沿岸航行”权;⑶沿岸国负责管理和维护属于自己管辖的那段河流的航运,并征收为保证通航所必要的公平捐税;⑷非沿岸国的军舰不享有在河流上航行的自由;⑸设立统一的国际委员会规章,以保障河流的航行自由。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廷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等7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km(1,770哩),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s,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莱茵河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它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德国注入北海,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和荷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全长1,390公里。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通航长约869公里。第二节内陆水二、运河(通洋运河)

1、苏伊士运河

运河实行中立化

2、巴拿马运河

3、基尔运河

三、湖泊和内陆海涉及几个沿岸国的湖和内海,其法律地位都是由有关沿岸国的协议或者依国际条约确定。领陆内的水域,其法律地位和领陆完全相同。

第三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一、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一)先占先占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1.先占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并且以国家的名义进行。2.先占的客体只限于“无主土地”。3.先占的主观上必须有占领的意图,并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4.先占的客观上必须是实行有效的占领“克利帕顿岛仲裁案”:克利柏顿岛是个珊瑚环礁岛,面积约1.6平方公里,位于离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西南约670海里的太平洋处,不宜居住。曾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管理,该岛最初是由英国人克利柏顿于1705年发现,但英国并未因此而对它主张主权。几年后又为法国水手发现,法国也没对此发现提出什么主张。1758年11月17日,一个法国海军军官乘一艘商船在该岛的邻近海面游弋,还登上岛,并且对该岛的地理情况作了调查和记录,虽然在岛上没留标志,但他把所做的工作报告了法国驻檀香山的领事馆,领事馆通知了夏威夷政府并在檀香山的一份地方报纸上声明了法国政府对该岛的主权。1897年,一艘法国船上的船员发现岛上有三个人为一家美国公司收集鸟粪,此举违反了1858年初法国颁布的一项关于鸟粪利用的特许权令。鉴于此,法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了询问。美国政府在答复时声明它未对该岛主张过权利。可墨西哥却于1898年派了一艘军舰来到该岛,并在该岛上竖起了墨西哥的国旗。墨西哥认为该岛是西班牙人发现的,它应该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继承人的身份有权继承该岛的主权。为此法、墨发生了对该岛主权的争议。两国经过互换外交照会达成协议,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裁决。并共同选定了意大利的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尔三世担任仲裁人。问题:什么行为才构成主权宣告?占领怎样才算是完成?有效的占领(1)占有,即以国家名义宣布占有该土地,把它置于自己主权之下,如发表声明、悬挂国旗、树碑、移民定居等;(2)行政管理,即设立行政组织,维持先占土地的公共秩序。国家对一块无主地的发现,并不能使发现国由于发现而取得了该土地。奥本海认为,发现只产生不完全的权力。只起到暂时阻止另一国加以占领的作用。发现18世纪以前,发现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权18世纪以后,不完全的所有权国家占有有效占领占有行政管理无主地第三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二)添附(1)自然添附

涨滩、三角洲、新生岛屿、废河床(2)人为添附

围海造田、筑堤但在界河内,任何国家不得通过改变其本国领土的自然状态,而使邻国领土的自然状态遭受不利。因添附而增加领土的国家,无需采取宣告或者其他法律行为,也无需其他国家的承认

迪拜的围海造田

(三)时效长时间不受干扰的非法占有他国领土导致取得合法权利。

条件:1.国家占有他国领土,区别于以“无主地”为占领对象的先占。2.国家对他国领土的占领没有受到干扰,即他国对这种占有默示承认。3.国家对他国领土的占领持续一定的时期,这时期并不确定。

国际法的时效不同于国内法的时效:(1)主观意图不同。(2)期限不同。第三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四)割让1、割让是指一国通过条约将本国的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第一,如果国内法有关于割让领土的限制,那么违反这些限制的割让条约则是无效的。第二,必须有转移主权的意思。第三,领土的某些组成部分,例如河流、领海,是不能离开土地而单独割让的。(1)强制性割让

(2)非强制性割让

2、在现代国际法上,强制性割让作为领土变更的方式,已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第三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五)征服有效的征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征服国有征服之意并宣告之;

2、被征服国放弃收复失地或停止反抗。

第三节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一、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

1.先占

2.时效

3.割让条约;转移领土主权

4.征服无主地有主地5.添附不同条约不同第三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二、现代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一)民族自决(二)全民投票

1、有合法和正当理由;

2、没有外国干涉、威胁或操纵;

3、应有国际监督投票。(三)恢复领土主权

第四节对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一、共管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某一特定的领土共同行使主权。二、租借只租使用权和管辖权主权仍归租让国三、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指根据不平等条约,一国承允在其某一部分领土内行使主权时必须符合某外国的意志和利益。第四节对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四、国际地役

主体:国家客体:一国的领土

积极地役——国家依条约允许他国在其领土内从事某项行为而设立的地役。消极地役——国家依条约为他国利益不在其领土内从事特定行为。印度领土通行权案印度领土通行权案

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以后,在印度次大陆一些地区发生了若干争端,争端的发生主要与属于葡萄牙的位于西海岸的达曼、飞地达德拉和纳加尔——阿维利有关。1953年以后,葡萄牙一向享有的出入这些地区而在印度领土上的通行权已受到印度方面的某些限制。1954年夏天,印度的民族主义集团占领了飞地达德拉和纳加尔——阿维利,逮捕了葡萄牙的地方当局官员并建立了印度的地方政府。当葡萄牙请求印度允许其从达曼派一定数量的官员和士兵到被占领的飞地以恢复葡萄牙的政权时,印度拒绝允许任何葡萄牙人再通过其领土。为此,葡萄牙于1955年12月19日声明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权,3天之后,即1955年12月22日,葡萄牙将其与印度之间的争端以请求书的形式提交到国际法院。印度于1940年12月28日声明接受常设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

葡萄牙在将案件提交到国际法院的请求书中,请求国际法院判决其有在印度领土上为进出其飞地达德拉和纳加尔——阿维利而通行的权利,并要求印度必须尊重此项权利;印度违反了其对葡萄牙应承担的义务;印度必须结束其为对抗葡萄牙在其领土上的通行权而采取的措施;如果法院认为印度有权临时停止葡萄牙人的通行权,那么这种临时停止应当在停止因素消除后立即结束。

1960年4月12日,法院以11票对4票判定葡萄牙在1954年享有为进出飞地以及在飞地与海岸的达曼地区之间往来而在印度领土上通行的权利,这种权利只限于由私人、文职官员和一般货物享有,而且在通行时要遵守印度的法律规章并要接受印度的管辖;以8票对7票判定葡萄牙的武装部队、警察、武装和弹药等在1954年不享有在印度领土上的通行权;以9票对6票判定印度并没有违反其对葡萄牙的私人、文职官员和一般货物通行的义务。问题:一国出入其被他国领土包围的飞地而在该他国领土上通行的权利

第五节

国家边界

一、边界的概念

二、划界(一)边界的形成

1、由传统习惯所形成。2、依条约划定。(二)划界的程序和文件1、定界:(1)自然划界法:

界山;界河;界湖

(2)几何学划界法(3)天文学划界法

第五节

国家边界2、标界:3、制定边界文件: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边界条约、划界议定书和地图之间出现矛盾,通常按下列原则处理:1、议定书与条约规定不符,以条约规定为准2、地图的画法与议定书所载的界线不符,以议定书为准;3、界桩位置与地图所标明的界线不符,以地图为准。

定界条约标界制定边界文件三、边界争端的处理

布基纳法索和马里边界争端案

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共和国均位于非洲西部,且领土相连,系摆脱法国殖民主义统治后新独立的国家。布基纳法索原称上沃尔特,1919年建国,1932年9月5日被法国废除掉并成了法殖民地,1947年重建上沃尔特,重建的上沃尔特领土就是1932年法国建立殖民地时的领土。1960年,上沃尔特宣布独立(独立的领土依然是1947年重新建国的领土),1984年8月4日改名为现称。马里原称苏丹,1895年被法国侵占,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1958年11月成了“法兰西共同体”的“自治共和国”,命名为苏丹共和国。1959年,苏丹与塞内加尔组成马里联邦。1960年,马里联邦获得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的独立,同年8月20日,塞内加尔退出马里联邦,苏丹于9月22日正式宣布独立,改名为马里共和国(以下称马里)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边界自独立起未发生变动,但为领土的划界问题发生了争端。经过交涉,双方于1983年9月16日达成特别协定,将争端交付国际法院解决。请求国际法院对两国从Koro地区(属马里)和Dgbo地区(属上沃尔特)至包括Beli地区的边界争议予以判决。

法院在审理本案解决两国的争端中遵循以下原则:(1)继承的殖民地边界不可改变原则

应在尊重继承的殖民地边界不可改变的原则基础上解决争议。

(2)按照法律上已占有的原则

就是承认殖民地独立国家独立时已经占有的领土是符合国际法的,他们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是法定的国际边界。

第五节国家边界中国的领土与边界问题

(一)中印边界问题1.中印边界纠纷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两国从未正式划定过边界,但根据两国历史上的行政管辖范围,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2.对于中印边界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照顾历史与现实的情况,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第五节国家边界(二)南海诸岛1.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是由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开拓和最先管辖的。根据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都无视国际公认的历史事实,至今仍占据着我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第五节国家边界(三)钓鱼岛1.钓鱼岛等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明代它们就被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纳入中国的海防区域。2.中国政府不承认日本的行为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第五节国家边界(四)黑瞎子岛

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

黑瞎子岛部分回归是中俄友好、和平解决领土纷争的一个成功案例,“一岛两国”模式为21世纪的现代中国解决外交和领土争端提供一种新思路中塔划定新国界交接1158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方根据中塔2010年4月2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塔方实际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方。两国边界线的清晰、明确,有利于两国边境地区和平稳定,更进一步推动了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塔新国界划定历程】1999年8月13日中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协定》。2002年5月17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补充协定》。2002年,中塔成立国界联合勘界委员会。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中塔国界联合勘界委员会完成野外竖桩工作。2010年4月27日中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2010年4月28日中塔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及其附图正式生效。2011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函告总参作战部,中塔两国勘界议定书完成各自国内法律程序并正式生效。2011年7月20日中塔在中方第75号界桩处举行了新划定国界交接仪式。第五节国家边界四、边境制度(一)界标的维护(二)界水的利用和保护(三)边境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四)边民生活的照顾

(五)边境事故的处理

第六节两极地区一、南极(一)南极的概况(二)南极条约体系和南极的法律地位1.“南极条约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南极专为和平目的所利用(2)国际合作和科研自由(3)冻结领土主权要求(4)“协商会议”制度(5)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2.南极的法律地位:南极属于全人类第六节两极地区二、北极(一)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区域,主要部分是北冰洋。(二)历史上曾有国家提出用“扇形原则”来作为各国对北极岛屿主张主权的基础。(三)目前,北极地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也不存在专门规定北极地区法律地位的公约,主要以一些双边协议来确定其法律地位。帕尔马斯岛仲裁案帕尔马斯岛是一个可以居住的小岛,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与印度尼西亚纳努萨岛之间。当时,纳努萨岛是荷兰的殖民地,菲律宾则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12月结束美西战争的《巴黎和约》规定,西班牙将菲律宾和帕尔马斯岛割让给美国。1899年美国将此条约通知荷兰时,荷兰对割让没有表示反对。1906年美国驻棉兰老岛司令视察帕尔马斯岛时发现岛上飘扬着荷兰国旗。美荷在进行外交接触后于1925年1月签订仲裁协议,将该岛主权归属问题交海牙常设仲裁法院解决。问题:1.何谓“先占”?2.“先占”的前提条件?3.从“先占”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荷兰和西班牙谁拥有巴尔马斯岛的主权?理由为何?4.巴尔马斯岛的主权最终属于美国还是荷兰?练习题1、现代国际法已经视为非法的领土变更方式是()。A.先占B.添附C.征服D.交换领土2、关于南极的论述,()是正确的A. 国际社会冻结了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B. 南极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C. 南极是无主地D. 国家可依据国际法取得对南极的主权3.划界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文件如不一致,则最终应以()为准。A.界桩位置B.议定书C.地图D.边界条约4.时效的占领对象是()。A.无主地B.南北极C.外空D.他国领土5.以山脉为界时通常采用()原则。A.山脊线B.主峰C.山麓D.分水岭6.先占是国际法中国家获得领土主权的一种方式。根据现代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卞列哪些选项已不能被作为先占的对象?()A.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C.国际海底区域D.月球7.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根据国际法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