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公开课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公开课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公开课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公开课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陈集二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1分,共25分)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隋朝的创立者()A.杨广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2.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那一段是()A.邗沟 B.江南河 C.通济渠 D.永济渠4.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兴修水利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C.隋炀帝要巡游江都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5.隋朝的统治最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6.“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领导。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7.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8.“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哪位著名的帝王说的?()A.汉武帝 B.汉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9.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10.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A.唐僧 B.玄奘 C.鉴真 D.一行11.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12.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科举制1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1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15.使“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一行16.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1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8.“世间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19.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 D.泰国2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A.玄奘西游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鉴真东渡日本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2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2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A.抗击突厥 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2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2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25.关于安史之乱,下列描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①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过大,王朝统治内轻外重②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国事日非,朝政腐败,是导致叛乱出现的重要原因③安禄山被史思明杀死,叛军集团内部因不断内讧,力量逐渐削弱④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材料题(共计25分)26.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③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陈集二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1分,共25分)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隋朝的创立者()A.杨广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考点】51: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相关知识,知道杨坚建立了隋朝.【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故选B.2.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考点】53: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故选C.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那一段是()A.邗沟 B.江南河 C.通济渠 D.永济渠【考点】53: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其中连接淮水和长江的邗沟.故选A.4.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兴修水利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C.隋炀帝要巡游江都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考点】53: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以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隋炀帝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由此可知,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故选B.5.隋朝的统治最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考点】31: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51: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与秦朝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统治类似于秦朝,都是到二世就灭亡,都是结束了分裂,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都实行了一些重要的制度,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继承王朝都是一个强大繁盛的王朝.故选A.6.“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领导。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解答】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故选B.7.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考点】57: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纳谏和用人的知识点.知道唐太宗曾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的史实.【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曾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尚长荣在京剧《贞观盛事》中出演的耿直进谏的名臣就是魏征.故选D.8.“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哪位著名的帝王说的?()A.汉武帝 B.汉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统治.【解答】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他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改革吏治,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他还常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他重视人民的力量.故选C.9.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考点】59: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行政制度.【解答】唐朝在行政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件,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交皇帝审批才能通过,最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故选C.10.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A.唐僧 B.玄奘 C.鉴真 D.一行【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以,“西天取经”的陈祎的法号为切入点,考查玄奘西行.【解答】由“西天取经”结合所学,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可知陈祎的法号是玄奘.故选B.11.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文学.【解答】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无论在题材、数量和艺术成就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朝代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诗歌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全景,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至今仍广为人民喜爱.故选B.12.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科举制【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解答】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他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故选D.1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考点】5N: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日本影响.【解答】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较大,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故选C.1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解答】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础.蔡文姬和王昭君都是东汉时期人,都曾远嫁匈奴.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故选A.15.使“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一行【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鉴真东渡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奈良城可知与日本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为东渡日本,历经磨难,最终成行,在日本期间广泛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张骞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班超是东汉时期经营西域,玄奘是西游天竺.故选A.16.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都城.【解答】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选B.1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考点】5N: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所以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故选B.18.“世间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解答】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朝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复杂时代.题目中“世间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称颂的诗人杜甫.故选C.19.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 D.泰国【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竺.据所学知,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天竺.【解答】唐朝称印度半岛各国为天竺,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故选A.2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A.玄奘西游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鉴真东渡日本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蕃的关系.【解答】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交往的事例,不属于对外关系.故选B.2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外交往.【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CD都是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中外交往的主要史实,B是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故选B.2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国措施中的共同点是()A.抗击突厥 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5A:女皇武则天;5B:开元盛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知识点.【解答】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等人当宰相.故选D.2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考点】5I:雕版印刷术的发明;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分析】本题考查的唐朝重大发明.【解答】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印刷术和火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故选B.2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考点】5I: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分析】本题以《金刚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解答】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B.25.关于安史之乱,下列描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①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过大,王朝统治内轻外重②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国事日非,朝政腐败,是导致叛乱出现的重要原因③安禄山被史思明杀死,叛军集团内部因不断内讧,力量逐渐削弱④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知道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不是被史思明杀死.【解答】据所学知,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不是被史思明杀死.故有③的选项都不对.故选C.二、材料题(共计25分)26.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5A:女皇武则天;5B:开元盛世.【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解答】(1)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开元盛世”.从材料“稻米流脂粟米白”可知:唐朝的主要粮食品种是稻和粟.(2)从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的重要措施是大力整顿吏治.除此之外,唐玄宗时期的重要统治措施还有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等.(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故答案为:(1)唐玄宗;稻、粟.(2)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3)“贞观之治”、“贞观遗风”.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考点】53:隋朝大运河;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以诗歌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1)由“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可以看出,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由“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以看出,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3)胡曾的只看到了大运河的消极影响,较为片面;皮日休既看到了大运河的消极影响,也看到了大运河的积极影响,较为全面,因此同意皮日休的观点.故答案为:(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3)同意皮日休的观点;胡曾的只看到了大运河的消极影响,较为片面;皮日休既看到了大运河的消极影响,也看到了大运河的积极影响,较为全面.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贞观政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以唐太宗的话为背景考查有关唐太宗的史实,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知记、理解、分析、总结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唐太宗的话的实质.【解答】(1)由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关系,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开创了“贞观之治”.(2)由材料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不可不畏惧!”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3)由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可知,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故答案为:(1)有关系.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