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交通学院王全升主讲大学精神与大学使命2016年11月23日主题:什么是大学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塑造大学精神,实现办学理念——建设校园文化背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先生时,钱老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已经是我们大学被社会诟病最多批评最烈的问题。
朱清时之问朱清时说:我很奇怪,我们教育界的纠错机制为什么这么不灵敏,明摆着做错了还不纠正。玛格丽特•惠特利在《新领导主义》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世界,为什么还相信旧的领导模式仍然适用?”譬如,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道德文化的约束力日益脆弱,互联网的时代使得信息高速流通且真假难辨,随时随刻的金融风暴,世界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强烈(温室效应,别人的安全危及着自己的安全,他人的努力我们也同样享受其成果等等)。面对如此之大的国际国内的变革和变化,我们大学这样的领导力能适应吗?我们大学组织又有什么纠错机制?一、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大学是领引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机构。”
“大学是人生经历中最弥足珍贵的一段美好时光。”
“大学是青年人成熟、成长、成才、成人的理想境地。”
“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大学教育将是终生的缺憾。”什么是大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这里强调的是研究事物的态度和培养思维的方式。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像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这里强调的是经验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大学是高贵的精神隐修院。”这里强调的是大学在人的精神修养方面的重要性。
什么是大学华人学者金耀基先生说:“大学是公民社会建设中的重镇。”这里强调的是大学在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与国家公民中的重要作用。
英国哲学家纽曼说:“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平凡目的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这里强调的是大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全面指路和引导作用。
什么是大学美国学者约翰逊说:“大学是教授所有学科和技能的学校。”这里强调的是大学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功能。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大学乃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教育者,学生于中学毕业以后,所受更进一级之教育也。”这里强调的是大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高、大、全”地位。物理学家,杨福家说:什么叫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一流大学正是群英汇聚的殿堂。一个大学要达到一流,必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聚在一起,在人类知识的宝库、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知识宝库里,探索奥秘、追求真理、实现梦想。什么是大学
1999年出版的《辞海》将大学定义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是对具有高中以上成规模的学生,以若干个学科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多门专业知识,结合心灵引导,实施综合性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和成才,兼顾教学与研究,担负传承文明、传播科学的组织化机构。但是,大学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
1、大学不等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有三个层次:一是综合性多科系的大学(University);二是独立设置的各类专门学院(College);三是以实用科目和职业训练为主的社区学院(CommunityCollege)。《高等教育法》第68条:“本法所指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大学不等于高等教育从概念的隶属关系看大学从属于高等学校,是培养人的教育机构;高等教育从属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从概念的层次和范围看高等教育是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各种专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涵盖大学教育。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是以传授高等知识、传递高品味文化、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高新科技为核心内容的高投入、多学科、综合性的教育机构。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是指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和学位教育的综合性、多科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大学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中心。我国大学的分类(中国大学校友会网2013)序号分类依据大学类型分类指标1办学层次研究型大学①毕业生质量(研究型人才)②学术研究水平③办学定位专业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职业技术型大学2学科及职业领域综合型大学①学科专业设置②毕业生职业领域特色型大学我国大学的分类按属地: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省管、民办按功能:985、211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高职高专,现在开始淡化。形成了新的大学分类定义。一流大学,特色型大学按民间水平划分;10流大学:1-38所国字号;2-70所211工程;3-112所知名;4-30所较好;5-其余52所博士点本科;6-90所非重点军校;7-其余400本科、8-318所独立学院、9-1000多所高职、10-400多成人。现在分为一流大学、骨干大学、特色应用型大学、高等职业学校我们学校属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型,特色类大学二、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精神要素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大学理念大学理念:人们对心目中的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哲学观念。理性认识: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大学是什么、能做什么)理想追求: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大学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哲学观念: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大学应该把握什么、需要坚持什么)蔡元培与北大理念
1、“完全人格”、“诸育和谐”2、“教育独立”、“大学自治”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4、“昌明学术”、“倚重研究”5、“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大学理念(ideaofuniversities)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论理念
所谓“理念”乃是共同分享的价值观,有理念即有方向感,即有目标性;有理念方有准绳、方有标竿。所谓“理念”乃愿景及方向之指引原则。一个无理念之组织,犹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塑造优质之组织文化、凝聚组织之共识、分享共同价值观。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2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凝聚,是大学的旗帜与品牌,它是大学文化主体长期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的主体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的支柱和高度凝炼国家民族团体要有其精神。“人类精神家园”更需要精神,以影响人格、气质与境界。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和高度凝炼,是经过“大学人”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之所在,是大学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佛兰克斯纳:“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目标——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大学目标(aimofuniversities):将大学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构想和规划。我国大学发展目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大学;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我国大学追求的培养目标: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富有个性的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的多层次、多样化、通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大学使命——大学理念具体化和外现大学使命(vocationofuniversities)是大学的重大职责与根本任务,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形式,是基于大学理念所应进行的大学实践。我国当代大学的根本使命:以新思想导引和推动社会,以所培育的新人和形成的新知识成果服务于社会,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办学理念——办学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西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合理求是、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积极应变、科学取向。东方大学传统办学理念: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学术责任、与时俱进、止于至善、伦理(人文)取向。校风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总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的内容: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校风浙江大学校风:求是创新复旦大学校风:文明
健康
团结
奋发
中国财经大学:忠诚
团结
求实
创新重庆大学校风: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南京大学校风:严谨
求实
勤奋
创新四川大学校风:严谨
勤奋
求是
创新黄河交通学院校风:重德、崇善、敬业、善学、多思校训定义
: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特点
:与时俱进,自身特点,儒家文化,人文关怀校训:是大学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学:“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另三个版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2、“爱国,进步,民主,科学”。3、“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济大学:“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北京外国语大学:兼容并蓄博学笃行哈佛大学:“truth”(“真理”;翻译成中文是真理,有人译为:“让真理与你为友”,大学的责任在于追求真理.耶鲁大学:“lightandtruth”(“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通过真理取得力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训“DieLuftderFreiheitweht”(英文版本:“theWindofFreedomBlows”,翻译成中文:“让自由之风吹拂")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大学精神演变与发展新中国建国前:主要内容: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代表人物:蔡元培(北大)梅贻琦(清华)冯友兰(西南联大)司徒雷登(燕京大学)张伯苓(南开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蔡元培(1917-1923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囊括大典,网罗众学”梅贻琦(1931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代:我国主要模仿苏联模式
特点:专业教育取代全面发展,又红又专;意识形态领域专政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全军全校,独立思想受压制较激进,但在学术研究领域较为单纯化。。尤其
在文革期间,特点:左倾严重化“革命化”政治化推荐化。改革开放初期:
1主要特点:
择优录取,广泛招贤纳士,人性化,全面化,公平化;走向国际与开放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关注现实,勇于批判。
2主要人物:邓小平,深圳大学校长罗征启,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九十年代之后期(问题与改进)特点:行政化明显,活力减弱,对学术的敬畏感和单纯性减弱,学风日下,但仍在不断改革中改进趋势较乐观。典例:不断扩招,学历泛滥,论文抄袭,各种丑闻等。市场条件下的一种必然反应大学精神的内容(大学自身之精神)深厚人文关怀,育人第一自由民主精神开放包容精神批判创新的文化大学精神的体现永恒的道德精神。自觉的学术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大学的人文精神:育人第一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传承文化命脉,融汇时代精神。追求学术自由和独立精神。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张载(1020年-1077年,宋代理学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学的人文精神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2003年12月10日,哈佛大学)“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之一:育人第一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求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认识论。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大学人文精神之二:崇尚民主从善如流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体现在民主管理和民主施教上。实施民主管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鼓励多样化,建立公平竞争环境与机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模式。要求大学管理者的作风与品质,不是自信专横,而是从善如流;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善于进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富于想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群众;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颇有自知之明。民主施教的关键是视学生为朋友,教学相长。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老师总是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提供研究机会,学生或者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自己设计题目请老师做顾问;安排独立活动计划,由学生自己决定活动目标和实现日标的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大学的人文精神之三: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之道,在于大师。师强则学子成才,师惰则误人子弟。办好大学的奥秘在于名师如林、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宽容尊重。学术上需要有兼容并包的精神,要鼓励学术自由、民主竞争、思想碰撞、中外交流。学生既可读《诗经》,也可读《圣经》但要批判性的读。要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善辩之,笃行之。”使大学成为科学与艺术的实验室,成为青年学子崇拜的殿堂,成为博大精深的思想库,成为精英人才的聚集地。开放与包容纵向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他人自我融合威廉·冯·洪堡(1767-1835,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语言学者、外交官。柏林洪堡大学创始人。)
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奠定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三原则,成为世界各大学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
陈寅恪(1880-1969)《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当前大学里人文精神的缺失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当前大学里人文精神缺失现象的产生,受官场化和市场化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很深,表现为大学校园里常见的学术腐败,社会上风水观念和“黄赌毒”的横行,社会道德和价值失范等。同时,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快餐文化”使人们逐渐依赖网络,也对大学人文精神造成一定的冲击。王蒙称自己受网络的影响也很深,在查找资料时也习惯于用搜索引擎取代翻阅文献和书籍。王蒙认为,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影响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简明扼要的知识,但实际上将真理简明化易于理解的同时,也使得真理贬值。大学精神更多的在图书馆。如何增强大学里的人文精神:王蒙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在大学里,原则上应该不称官衔,一律称老师和学生;二、多开办一些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三、设立选修课,为学生讲解艺术、民俗、宗教等知识;四、设立戏曲、国画、中国功夫、民间文化文物、考古等研究中心;五、缅怀高校人文遗迹,积累人文资源,重视校史、校歌、校徽、校训,建立学校代表性建筑;六、清理破坏人文环境的现象,如江湖假药的广告,校园内不允许汽车出入,学校里设立校园交通车;七、积极聘请人文大家常住校园,来改善学校的人文气氛。黄河讲坛就是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大学精神之:科学精神大学科学精神的本质:崇尚真实、勇于创新。江泽民“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
大学科学精神的体现:诚以求真,勤以求真,公以求真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在1941年所撰“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合,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大学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善于创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证实干和独立的精神。科学素养是指参加国家文化事务,经济生产和个人决策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能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的作用和局限性;具有用科学方法思维的能力;能够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处理和解决社会及个人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锻炼,鼓励冒尖,允许失败。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大学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善于创新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卓誉世界。哥伦比亚太学既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所大企业,竟然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创新与批判内容:他人,自我,世俗;
物质,思想
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沿)意义:新生力量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物质与思想的更新与进步推动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进程大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四、大学的使命大学的三大使命培养人才,以学生为主,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科研与创新,创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技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社区。大学使命在于保存和传递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文明成果,并用来教育年轻一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从而延续人类文明的命脉。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还应该是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富有爱心、同情心和自由精神的人。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和批判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大学致力于知识的保存、整理、选择、传递和更新。大学注重知识的尊严、学术的逻辑、智慧的力量和道德的教化,关怀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大学应该成为时代文明的创造者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大学使命耶鲁大学: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要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要有有形资产;要有人力资源;要有文化内涵。大楼、大师、大爱。加州理工学院: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并造福社会。大学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人民的教育家: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将毕生献给教育。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教师以教学为主体敬畏之感(从人到学术)-----纯粹感,对知识,对学术研究的尊重,敬重。怀疑与批判之心(从被动到主动)人文关怀(基本):学生对导师(知识载体)劳动的尊重,尊师重道,不等同于盲从。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牛顿
大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是为大学的使命所要求,为大学教师的职责所要求大学教师知识创新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专业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处心积虑、厚积薄发。遵守学术规范。怀疑与批判之心1创新能力,独立精神与人格的体现2立足并相信真理,相信自己的判断,→大胆创新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会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五、塑造大学精神五、如何塑造大学精神1.领导团体2.改善师生关系
3.建设校园文化领导团队(校长)重要性: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领导团体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角色: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但主要是一个调解者。素质:果断冷静勇敢坚毅开放。改善师生关系1.重要性: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是他们的共同努力,建设,发扬,并改造了大学精神。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也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2.如何做:学生→尊师重道;老师→关爱学生,以身作则;3目标: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重要性: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内容: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体现:校园环境,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大学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追求真理的文化;严谨求实的文化;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崇尚道德的文化;大度包容的文化;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大学文化体现在办学理念的形成中大学文化体现在办学理念的形成中。办学理念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是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很难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文化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大学文化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不仅要文化育人,还要文化造就大师。着力营造见贤思齐、唯才是举、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以及公平公正、激励创新、同心协力的制度环境,让每一名教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师生应该是大学里面地位最高的人员,而所有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是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服务的。大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大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大学担当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根本上依靠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学文化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每名学生的身上,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大学文化体现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大学文化体现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要在文化的引领下,依法自主办学,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公办院校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民办院校则是党的政治领导。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一)确立大学理念弘扬大学精神(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完成大学使命的迫切需要(三)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光学仪器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幼小衔接教育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旅游行业并购重组扩张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休闲餐饮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钽电容器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新形势下智能门锁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德州黑陶品牌推广调研
- 单位办公室2025年工作要点
- 护肝药品知识培训课件
- 梁平法制图规则及钢筋翻样讲解
- 乙肝 丙肝培训课件
- 2024届湖北省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数学七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钓鱼邮件识别技术研究
- 融资成本视角下的船舶融资租赁模式研究
- 感冒中医理论知识课件
- 2023年希望杯数学培训100题-六年级(含答案)
- 一年级科学人教版总结回顾2
- 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月供及节省利息EXCEL计算
- 第五单元《圆》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患者突发昏迷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