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社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_第1页
科社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_第2页
科社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_第3页
科社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_第4页
科社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从形成到终结主要内容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1——东欧剧变;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终结2——苏联的改革及解体(一)模式、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二)苏联模式的形成(1928—1953)

(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点(四)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五)对苏联模式的评价一、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形成●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词典》)。●所谓传统模式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种标准样式。●所谓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主要是指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斯大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又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模式与制度的关系:相当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一)模式、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传统模式1.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列宁去世后,联共(布)两个问题极需解决,一是列宁的接班人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路线问题。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列宁去世后,联共(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路线问题的争论四次争论:托洛茨基新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联合反对派布哈林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取得了胜利。

这种斗争的结果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使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偏离新经济政策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其次,助长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左”倾,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只能有一种模式,这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后果;再次,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对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上纲上线,甚至采取外科手术的办法进行清洗;最后,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制,并且使个人崇拜盛行起来。●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其他问题。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2.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遗嘱

(1)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后,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2)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人。(3)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但是,为时已晚,没有人驾驭得了斯大林。

3.斯大林在苏共党内最高领导地位的确立●斯大林4次党内斗争(1923-1929)1938年布哈林被处决,年50岁(

1988年平反)。死前,布哈林说:“不要抱怨,历史上常有可怕的错误,但真理总有一天会恢复的。”

1940年托洛斯基被刺杀,年61岁。7名政治局成员最后仅剩下一个人。

●对斯大林的评价斯大林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一个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表现为:(1)对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理想深信不疑,并为此终生奋斗。(2)是一位高效率的、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3)俄国沙皇传统的专制禀性在他身上也暴露无遗。

●实现国家工业化

一是工业化的出发点是把苏联建成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国家二是工业化的中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三是推动工业化必须要有高速度四是工业化资金来源要依靠内部的积累4.苏联模式的形成●实现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主要打击对象是党政军高级干部和知识界精英;在党内外造成了一种恐怖气氛;◆资料:1935年开始的全国大“肃反运动”,没有经过政治局集体讨论,由斯大林擅自发动的。许多重大政治案件,在审判前就拟定好名单,判好刑,送交斯大林审批,斯大林说如何就如何。内务部(斯大林去世后,改为克格勃)是直接由斯大林掌握的独立机构,凌驾于党之上,可逮捕包括中央委员和地方党委书记在内的任何党政领导干部,是“大清洗运动”最重要的机器。“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受迫害的政治犯不少于500万,其中至少50万人被很快处决”,1934年联共(布)17大代表1966人,有1108人因反革命罪被捕;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捕、处决。

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运动,三大运动相辅相成,最终催生了一个以过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体制。●经济上其一,单一的公有制形式。1937年,苏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占99.1%.在工业总产值中占99.8%,在农业总产值中占98.5%,在商业企业零售商品流转额中占100%。

其二,实行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计划渗透到苏联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宏观调节到微观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中央一级到基层的所有层次,从工业、交通运输业到农业的所有经济领域,从生产、分配到交换的所有方面,无不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其三,实行高度集权的部门管理。其特点是:大批企业收归中央政府。1933年、重工业人民委员部管辖32个大企业,1935年增加到335个大企业。1936年,中央管理的工业企业所创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90%,地万管理的工业只占10%。中央部门林立。1939年中央管理经济的部门有34个,其中管理工业的部门有18个机器制造工业部门分为重型、中型和普通型3个部;国防工业部门分为造船、航空、军火、兵器4个部。重I:业部门分为钢铁、有色金属、化学、燃料、电站5个部。

(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四,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工业总投资中的85%以上投入重工业。苏联的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增加,1913年只有33%,1928年增加到39%,1937年增加到57%,1940年增加到62%。

其五,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苏联模式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即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消费资料,不劳动者不得食。这种分配方式有两种具体的形式,即等级工资制(国有制单位)和劳动工分制(集体所有制单位)。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男女劳动力广泛就业,显性的失业率很低,工资水平也很低。其六,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封闭性。经济上自成体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流很少。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作用不大,如从1918年起到1948年,苏联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20世纪30--40年代仅占1%—2%,50—60年代只有3%,70年代也不足10%。可是,1985年时,美国的对外贸易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46%,日本占24%,英国占46%,加拿大占50%。●政治上其一,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其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其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其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文化上其一,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集中于党中央,文化管理机构过度集中化,群众性的社会文化团体行政化。其二,领袖言论成为判断是否真理的惟一标推。斯大林的个人言论成了真理,变成衡量是非的惟一标准,许多文化、学术问题校政治化,由党组织或者斯大林个人对文化、学术进行定性,扼杀了学术自由,阻碍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其三,舆论一律。社会舆论单一,实际上成了文化专制主义,对不同的思想言论、学术观点,经常是采取“批判运动”的方式来统一思想,许多持不同思想言论和学术观点的著名思想家、理论家被清洗,是否忠于斯大林变成衡量一个人政治立场的惟一标准。这些现象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外交上促进世界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大国主义、大党主义

苏联模式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的这些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构成—个互相依赖而又密不可分的完整体系。

它们的集中反映就是权力过度集中。

●其一,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理解。

——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的提高;——过分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忽视商品经济;

——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忽视农业的发展;——片面强调无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过高估计资本主义世界总危机和世界革命形势;

——没能准确把握苏联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四)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二,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原则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实行集中制的惯性的影响。●其三,斯大林个人的影响。特别是斯大林个人品质上的缺陷,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四,落后的经济文化制约及旧的历史传统的影响。◆经济因素: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的农业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革命前的俄国是具有专制主义政治传统的国家,列宁多次称其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其五,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及战争的影响。(五)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历史功绩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瞎指挥扼杀创新滋生腐败历史局限国际影响二、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改革(一)改革的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完善需要一个不断调整,改革的过程。第二,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模式。第三,不同的国情,需要不同的模式。第四,斯大林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实践效果说明,不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发展前途。(二)改革的历史过程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匈牙利的改革——指导性计划经济模式(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波兰、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3.苏东改革导致剧变阶段(70年代后至90年代初)4.改革继续深入并阔步迈进新世纪发展阶段(二)改革的历史过程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在政治上第一,在国家结构上实行自治邦联制。第二,实行代表团制。第三,各级各类干部废除终身制,实行轮换制和集体领导制,并限制兼职。在经济上第一,改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为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第二,实行市场经济,消灭由国家下达给地方和企业的指令性国家计划,实行社会计划制度。第三,广泛参加国际劳动分工,把工业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价格挂起钩来。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64年),自治制度首先在工厂和企业内部发展;

“工人自治”是一种“看得见的手”的体制,它把行政分权与政企分权相结合,在保持总的国家控制的基础上,引进了部分市场协调机制。第二阶段(1964-1971年),自治越过工厂和企业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并且有发展为完整的社会组织体制的趋势;把权力下放给各共和国和自治省,逐渐形成多中心的国家集权主义。第三阶段(1972-1989年),自治发展到联合劳动体及其产生的社会民主制度。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

改革促进了南斯拉夫经济发展:1953年至1963年,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速度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国民收入增长了一倍,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3.8%.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东欧国家改革起步阶段的突出特点:1.改革的起步阶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

指导性计划经济:即中央对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控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新经济体制。其具体做法:第一,全面调整经济政策,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逐步调整工业结构;大力抓农业,促进农业改革。第二,取消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实行指导性计划制度,主要运用经济杠杆来实现国家计划。第三,国家投资实行“拨改贷”,即把预算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的办法。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

匈牙利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匈牙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波兰在动荡中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一波三折的改革保加利亚的改革民主德国的改革罗马尼亚的改革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

由此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但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2.改革的缓慢发展阶段(60年代中至80年代中)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这一阶段的特点:3.苏东改革导致剧变阶段(70年代后至90年代初)一是许多国家改革的自觉性大为增强,使改革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并达到空前的规模。二是从改革内容看,比前两个阶段更全面,更深刻。三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展开,出现了两种改革观的对立斗争异常尖锐。(1)剧变的概况东欧各国政权更迭时间和新执政者波1989.9.团结工会为主体的政府民德1990.3.基民盟为主的政府罗1990.5.救国阵线的政府保

1990.7.

社会党政府捷

1993.1.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匈1990.民主论坛为首的政府南1990---1992南共联盟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阿1992.4.民主党为首的政府东欧剧变(2)东欧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值得注意:这场剧变决非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改革,而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东欧8国的剧变,有3波浪潮:第一,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1波浪潮。

第二,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的第2波浪潮。第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掀起剧变的第3次浪潮。(3)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平演变的几条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总之,东欧剧变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条诫令》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所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中情局对中国的行动纲领根据对美国政府决策有着强大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9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失效或成效不大时,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遏制,并形成对中国战略上的合围;第三步就是在前两招都不能得逞时,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作战的最好形式不是美国的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中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苏联的改革及解体第一个问题:苏联时期的的改革重点讲以下几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苏联解体第三个问题:苏联解体的原因第四个问题: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第一个问题:苏联时期的的改革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加强集体领导;②健全法制建设,平反冤假错案。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①对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核心是变部门管理体制为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把工业、建筑业的业务管理重心有中央转到地方;②提高农产品价格,鼓励农庄庄园和职工个人副业发展,扩大农业企业制定计划的自主权,大面积垦荒,增加农业投资。

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总的说来是继承多于批判,改革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矛盾性。改革的前期效果好些,后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赫鲁晓夫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对旧体制缺乏自觉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总结,也不可能抓住本质的东西,明确主攻方向。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新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①恢复部门管理,同时兼顾地方管理经济的权限。②在不改变中央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标数,扩大企业对人事、工资、财务和价格的权利。③加强信贷,固定企业缴款。④以利润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刺激。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实力增长较大,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确立了同美国抗衡和争霸的超级大国地位。

苏联的新经济体制在实践中也暴露了缺陷,勃列日涅夫试图通过完善计划经济来解决苏联的经济问题。但是,由于改革的措施基本上在旧体制的框架下内进行进行,所谓新经济体制也是一种“改良性体制”,只着重于理顺经济体制的关系,解决计划和企业管理的程序问题,政治体制更没有发生重大变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987年11月戈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

戈在书中宣称“新思维”是核时代的政治思维,其关键点:其一,是基本出发点,即对时代和资本主义的看法的转变;其二,是基本价值观,即“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其三,是“重返欧洲文明”的价值取向。“新思维”的目的在于指导苏联的改革:第一,尽可能消除与外部世界的对抗因素,结束与西方的冷战,减轻苏联的战略负担,为改革创造缓和的外部环境;第二,积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消除以往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对自身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三,确立与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共处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抗仅仅并且完全通过和平竞赛与和平竞争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在思想理论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

经济方面:强调重视经济发展①提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15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4.7%,国民收入翻一番。②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发展先进科技,提高社会生产力;二是根本改革经济体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戈提出了苏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对所有制问题的新认识。一反以往经济体制改革不涉及所有制问题的认识,提出把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区别开来,同时反对把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政策,主张积极发挥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形式存在。

对市场经济的新认识。一反以往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提出要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认为把商品货币当作异己的东西等同社会主义,导致了经济中的唯意志态度,导致经济运作中的不切实际的做法。戈的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在租赁、独立经济核算、承包、股份等形式基础上把国家所有制逐步改变成为能带动群众自己民主管理的所有制,允许包括私有制在内的所有制存在。承认他们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②建立和组织真正的市场经济。建立消费品、生产资料、有价证券、投资、外汇和科研成果市场,加速进行财政、货币和信贷体制的改革,国家通过价格、税收、利率和贷款等形式调节。③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增加军工企业转民用产品的比重,扩大消费品生产比重等。

对外关系方面戈谋求有利于改革的国际环境和缩减军费的缓和政策。在抛弃勃氏进攻和扩张政策和继承赫氏“三和”政策基础上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活方式、历史和民族传统上彼此有很大差距;——国际共运将是多样化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国际主义的。——各国有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主义国家间要在完全自立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之间的政治关系体系。——每个社会主义执政党有权自己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的关系调整、松绑。第二个问题: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及其影响“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的正式解体第三个问题:苏联解体的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苏联模式的弊端表现在三个矛盾:①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