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_第1页
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_第2页
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_第3页
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_第4页
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2009)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认识到这些成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新的历史结论。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结构要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克服困难的措施经济繁荣、政治独立、文化发展、全面开放、国防现代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新中国的国体。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从此结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紧迫问题,主要有: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把当时的情况概括为三句话:“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为解决上述紧迫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追剿残敌,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1951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1950年2月,陈赓率部进入昆明,云南和平解放普遍建立各级各界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会议,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开始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成都市第一届人民政府成员湖南省嘉禾县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解放广大妇女。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报告。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致各国函及新中国第一份国书。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指示处决刘青山、张子善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时间——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共计七年基本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主要任务——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方法与步骤——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提出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化三改造”,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间:1956年至1966年,共计十年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上述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成就与问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渐形扩大。(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共计十年性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时间:1978年12月至今(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和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

近生活、贴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