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1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2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3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4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五代十国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一民族政权的并立【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1.政权的建立: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北宋汉族960年_______东京辽_____族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西夏_____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金_____族12世纪初期阿骨打会宁南宋汉族1127年赵构_____赵匡胤契丹党项女真临安2.辽宋和战:(1)澶州之战:宋真宗时,辽军攻宋,直逼澶州城下,_____力劝皇帝亲征,打退辽军。(2)_________: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边境贸易兴旺,西夏学习中原文化。寇准澶渊之盟岁币【点拨】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之间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拓展延伸】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一、选择题(泉州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05年,辽与北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故答案为A。4.宋金和战:(1)南宋抗金:右图是抗金英雄_____,他率领“岳家军”在___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郾城岁币对峙民族英雄是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岳飞是抗金将领,文天祥是抗元将领,不是民族英雄。(2)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_____,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局面形成。(内江中考)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B.宋辽议和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141年底,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考点二元朝的统一

【课标】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1.统一蒙古:右图是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____。1206年,他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结束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2.元朝的统治:(1)建立:1271年,_______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2)统一:1276年,灭南宋,_______抗元。1279年,统一全国。忽必烈文天祥主题一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如何认识元朝的统一与文天祥抗元?(1)元朝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是具有进步性的。(2)但是元朝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3.(莱芜学业考)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2.元朝的统治:(1)建立:1271年,_______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2)统一:1276年,灭南宋,_______抗元。1279年,统一全国。(3)巩固:①实行_________。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加强对西藏、琉球(今台湾)的管辖。_____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忽必烈文天祥行省制度西藏我国古代创新的政治制度:原始社会开创禅让制,夏朝开创世袭制,西周开创分封制,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4)民族融合:①条件:元朝的统一。②表现:汉族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和女真同汉族无异;_____形成。③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回族(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时,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3)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4)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主要有:【闪记】·元朝历史“三个一”一位人物一项制度一个民族忽必烈建立元朝行政制度巩固统治新的民族-回族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创立了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从此设立;把西藏、台湾等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点拨】元朝的历史贡献

考点四宋代社会风貌

【课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1.衣饰:(1)官员:由节俭到奢侈,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2)百姓:只能穿_____两色的衣服;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3)妇女:_____的陋习传开,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愈重。2.饮食:小吃多,有冷饮;北宋肉食以_____为多,南方人吃___多。黑白缠足羊肉鱼3.居住:(1)农村: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2)城市:平民住房的屋顶以草或瓦覆盖;贵族官僚的宅第富丽堂皇。4.出行:宋朝缺马,多用_____;达官贵人出门_____,士大夫骑驴、骡。5.娱乐:(1)东京城内有娱乐兼营商业的“_____”。(2)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_,最受重视。牛车乘轿元旦瓦子【热点链接】春节1.节日来历: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春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2.历史链接: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主要活动有贴“桃符”“守岁”、拜年等。什么叫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过程: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___________,完成于_____。唐朝中后期南宋考点三经济重心的南移【拓展归纳】过程: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3.表现:类别表现农业①从越南引进并推广_______,水稻占粮食产量首位,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②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种植得到发展占城稻苏州湖州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类别表现手工业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③北宋兴起的_______发展成瓷都。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_____、_____的造船业发达商业①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早市和夜市。②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_____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景德镇广州泉州北宋交子(聊城学业考)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考点五灿烂的宋元文化宋元时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重大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时间人物方法意义北宋毕升陶活字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四百年指南针战国时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候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时候广泛用于航海后由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创造条件司南罗盘针北宋南宋阿拉伯人火药发明者用于军事广泛用于战争传播古代炼丹家唐朝末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文化方面时间作者体例内容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资治通鉴《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宋词的发展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北宋雄浑壮观,气势豪迈《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间风格婉约,清新自然豪放南宋参加过抗金斗争元曲代表人物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河沿岸元代赵孟頫《秋郊饮马图》“神品”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回纥族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练一练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5.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是A.维吾尔族B.朝鲜族C.回族D.色目族6.右图是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其创作的时代及其作者是:A.唐朝——阎立本 B.唐朝——吴道子C.宋朝——张择端 D.明朝——徐渭7.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隋朝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9.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六国B、建立唐朝C、统一蒙古D、建立明朝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A.西汉B.唐代C.宋代D.明朝11.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12.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纸被耒阳人蔡伦改进于东汉年间B.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是指南针的雏形C.雕版印刷术成形于活字印刷术之后D.火药运用于军事,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13.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14.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史记》——司马迁《兰亭序》——王羲之C.《女史箴图》——顾恺之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15.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B.《资治通鉴》C.《金刚经》D.《窦娥冤》16.右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17.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A.在东京城内的瓦子观看滑稽戏杂技表演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成都买卖东西使用“交子”

D.文天祥率军抵抗蒙古军队1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1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20.(杭州中考)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④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已经完成,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在清朝。21.(滨州学业考)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 B.唐朝C.宋代 D.元朝【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示意图中①处表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链接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故本题中的答案选择C。22.(咸宁中考)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 D.广州【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23.(青岛学业考)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宋代”。宋代商业繁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唐朝时,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24.(临沂学业考)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A.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B.思想落后,害家凶国C.足不出户,五谷不分D.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严重的封建束缚。二、非选择题25.(泰州学业考)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材料二(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印刷术。纸币。瓦子。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材料三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备选真题】1.(东营学业考)下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鲜卑族 B.女真族C.契丹族 D.党项族【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所代表的政权定都上京,由此可知该政权是辽,链接所学知识,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2.(聊城学业考)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西汉推进大一统B.唐朝“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左图中的东京、上京、兴庆分别是北宋、辽、西夏的都城,右图中临安、中都分别是南宋、金政权的都城,辽、西夏和金都是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是C。3.(2012·莱芜学业考)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民族融合。回族。材料四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他两项重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北史》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2)材料二中的话是谁说的?这句话说明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予以说明。(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4)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北魏孝文帝;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或学说汉语)。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回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