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管理办法_第1页
公司质量管理办法_第2页
公司质量管理办法_第3页
公司质量管理办法_第4页
公司质量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公司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质量目标,严把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进厂、过程产品质量管理、过程设备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管理,使质量管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三条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质量副经理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主任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担任。第四条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架构图(附件1),并确保有效运作。(二)负责组织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公司质量管理工作方针、目标、改进项目。(三)评审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四)协调解决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五)负责过程检修、验收、评价管理的监管工作。(六)负责大额费用设备、材料验收工作。第五条生产技术科职责(一)负责公司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二)负责公司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过程管理、产成品质量管理,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相关标准进行过程控制。(三)负责对过程产品、运行过程质量进行检测,提供合格产品。(四)负责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监控,定期检查关键控制点的执行情况。(五)负责公司的质量改进工作,督促其它部门完成年度质量改进课题。(六)负责过程失效模式分析,并落实消除或降低失效的措施。(七)做好原辅材料不合格品、产成品管理和工艺过程质量改进工作。(八)参与设备、材料验收,设备检修质量验收管理工作。(九)负责公司质量目标的考核。(十)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十一)负责化验室管理工作。(十二)负责质量知识培训工作。第六条设备管理科职责(一)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二)负责公司检修过程质量控制,并组织验收。(三)负责设备、材料验收、评价管理和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四)负责关键质量控制点在线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五)负责本部门的质量改进工作。第三章质量目标管理第七条质量目标管理(一)生产技术科对集团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各科室每年12月20日前根据集团目标、质量管理情况,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改进课题。(二)生产技术科每年3月份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修订,每月检查关键控制点的执行情况,并进行通报。(三)生产技术科每年3月份对潜在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进行修订,并落实消除或降低失效的措施。(四)生产技术科组织开展集团级项目推进会,由质量改进课题小组负责人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并督促各部门完成公司级年度质量改进课题,并进行项目推广。(五)生产技术科每月对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组织相关人员对未完成的质量目标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考核。第四章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第八条公司文件和记录按照《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相关要求执行。第九条质量报表及报告管理(一)建立原料、过程控制、成品质量报告或台账报表,每月向生产技术部报送产品质量报表。对外质量报告或报表模版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生产技术部批准,方可对外。(二)在各种生产控制、巡检过程及分析检验完毕后,在lims系统录入相关数据。(三)分析数据由分析人员录入,班长进行审核,技术员进行复核。第五章原料质量管理第十条每年第四季度对《原辅材料验收标准》进行评审,若需新增或变更验收标准,应将新增和变更意见编制成册,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分管质量经理审批,于每年12月底前上报生产技术部备案。第十一条对于原料严重不合格与过程严重不合格与一般不合格,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执行。第十二条原料到货检验(一)原辅材料主要包括原水、柴油、汽轮机油、齿轮油、磷酸酯抗燃油、原煤、液氨、氨水、磷酸三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柠檬酸、循环水阻垢剂、循环水杀菌剂、盐酸、烧碱等。(二)原材料到货后,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内容至少包括产品外观、包装情况、产品标识、产品生产地址及厂家、日期、产品送货单、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对“三无”产品予以拒收。特殊产品须出具质量保证书,当产品送货单、包装信息及检验单信息不符时,原则上应拒收。(三)生产技术科负责原辅材料的取样检验,在检验结果未出前,原料处于待检状态,应有标识区分,防止混淆。(四)生产技术科化验室严格按照《原辅材料验收标准》进行分析。(五)当原辅材料检验合格时,使用部门按流程进行领用。(六)当原辅材料检验数据不达标时,原则上作退货处理。(七)在原料紧缺的情况下,不合格品原料可以让步接收,待《不合格原料让步接收单》(见附件2)审批后方可接收使用,同时使用部门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影响生产。(八)生产技术科建立每批原辅材料的检验台账,记录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名称、采购数量、取样时间、分析结果及合格情况等。第十三条入厂煤的质量管理(一)采购供应部原料管理人员负责入厂煤的过磅、回皮、票据、吨位等相关数据的管理。生产技术科凭煤矿发货单,检查车号、煤矿及运输车队名称、出矿日期、煤种、车辆封条等内容,指挥司机按照要求进行卸车。(二)生产技术科负责入厂煤的外观检查、发热量的快速分析,负责采集混合煤样,根据上煤量决定混合样的采集数量,一般按下表执行,如果上煤量不足20车且大于4车必须采集一个混合样,并对发热量和混合样等信息进行及时登记。进煤车数量一家供应两家供应三家供应四家供应20-50车3030302050-70车4040303070-90车5050403090-110车60604040110-130车70705040注意:取样人员每天到磅房咨询当天到货车数估计值,根据到货数量和供应商量确定每批次混样数量和车数,每车应随机最少取三个子样,每个字样应不少于0.1Kg。(三)生产技术科负责随机对入厂煤(单车及异常煤样)进行抽样监督,单车抽样数量按照当日供应商每家至少抽样一个,若当日供应商不足三家,且单家进煤量大于20车,可随机增加抽样单车数量,保证所取单车、混合样总和不小于六个。(四)入厂煤的制样和分析工作严格按照国标要求执行,采样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第十四条入厂油品的质量管理(一)油品检验标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原材料验收标准执行,入厂油品取样按照下表执行:总油桶数取样桶数总油桶数取样桶数1151-10072-52101-200106-203201-4001521-504>40120(二)油罐或槽车取样要求油罐或槽车每车进行取样,油样应从污染最严重的油罐底部取出,必要时抽查上部油样,取样前必须保证取样工具清洁。第十五条其他入厂原料管理(一)氨水到货后,先检查与库存是否属于同一厂家、批次,属于同一批次无须取样,不同批次或不同厂家,按照20箱抽一个样进行取样分析,检验结果全部进行登记,最终报出结果为平均值。(二)其他药剂(杀菌剂、阻垢剂、磷酸三钠等)按照以下表格进行取样桶数取样桶数袋数取样桶数1-5011-40251-100241-1004101-2004第六章过程、产品质量管理第十六条过程质量控制(一)生产技术科根据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并进行持续优化。(二)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根据生产实际进行定期更新。(三)对关键控制点的过程原料、工艺设备参数、过程产品应进行重点管控,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四)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过程原料质量、工艺设备关键参数、中间产品的质量,由技术员(分管质量)每周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对巡查出的问题按照过程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置,确保关键控制点过程质量的稳定。第十七条过程不合格管理(一)过程不合格是指过程控制参数不符合工艺规程要求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和过程产品质量指标等。(二)当发现生产过程质量不合格时,应及时汇报专工、值长及相关领导,各专工对不合格造成的影响,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填写关键质量控制点过程不合格处置记录(附件3)。第十八条不合格品管理公司不合格产品主要包括采购产品、中间产品及产品在交付后、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原辅材料不合格品按照《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退货或让步接收处理。1.生产技术科按照原辅材料检验标准填写不合格项目及指标,进行纸质版的审批。2.由使用部门提出对生产造成影响的评估及预防措施,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3.生产技术科负责建立不合格原料登记台账。4.对于不合格原料(不包含原煤)填写不合格原料让步接收单进行处置。(二)不合格中间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纠正预防。(三)不合格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产品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由生产技术科组织确认并报告生产技术部,同时告知使用部门不合格情况,使用部门做好防范措施与相关记录。第十九条生产过程取样管理(一)入炉煤取样分析管理1.入炉煤取样以1000吨为单位取30个子样,根据上煤的时间平均分配。2.入炉煤按照配煤方式分别取样,并注明样品名称。3.生产技术科负责对入炉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并做好登记台账。(二)渣、灰、煤粉取样分析管理1.炉渣、飞灰、粉煤灰、煤粉、电石渣取样分析频次样品名称取样频次备注炉渣2天/1次1.原则取样频次不变2.如有机炉调试,参照调试方案进行取样。飞灰2天/1次粉煤灰2天/1次煤粉2天/1次电石渣1周/1次脱硫灰1周/1次在作为水泥原料时取样2.炉渣取样地点在捞渣机上方,取样前化验人员需提前通知锅炉专业当班班长,锅炉要保证燃烧稳定且不进行吹灰、打焦工作。取样时化验人员与锅炉运行岗位人员共同到取样点进行取样。3.飞灰、粉煤灰取样地点在空预器下部(锅炉零米水平烟道),取样时化验人员与脱硫运行岗位人员共同到取样点,确认取样管道吹扫干净后,将第一次、第二次样品倒掉,以第三次样品为准。4.煤粉细度取样时化验人员及时联系锅炉运行班长,由锅炉运行班长指定人员与化验取样人员一同进行取样。取样时化验人员将第一次、第二次样品倒掉,以第三次样品为准;取样时将取样器插入煤粉管道中部,取煤粉管道中部的煤粉。如遇煤粉取样器取样困难,所取样品无法满足分析需求时,及时联系处理,待处理正常重新取样分析。5.锅炉燃烧系统调整、系统做试验,出现异常需加强分析时,由锅炉运行班长向值长申请,值长通知化验人员进行取样分析。(三)油品取样分析管理1.生产技术科严格按照国标《电厂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定期监督油品,取样时联系汽机零米值班员配合。2.油质异常或遇特殊情况需化验人员取样分析时,以值长调令为准,取样时联系汽机运行班长。3.汽轮机主油箱油质正常时,按照正常取样方法进行。当主油箱水分含量超标,取样时必须由汽机运行人员提前将水放净,再通知化验人员进行取样。4.遇特殊情况需改变油质取样地点时,化验人员必须向专工汇报并在油质分析报表中体现。5.如因生产实际需要,临时增加取样化验频次或改变取样时间,由值长通知化验人员取样分析。6.辅机设备油样每年全分析一次,化验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量自行调整。7.电气设备油品取样(1)变压器油开关或其他充油电气设备应从下部阀门处取样。(2)取样前,油阀门先用干净棉纱或布擦净,再放油冲洗干净。8.油样应尽快进行分析,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的油样不得超过4天;油中水分含量的油样不得超过10天。9.进厂原料柴油在化验结果未出之前不允许卸车。10.设备运行、检修过程的油品监督执行标准与检验周期,见附件4。(四)水实验分析及日常管理,详见附件5。(五)其他1.化验室分析检验人员在接到值长或技术员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到指定地点及时采样,并做好记录。2.系统调整或做试验时,根据调试方案化验室要配合运行人员分析样品,岗位人员负责取样工作,并做好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及取样人等相关信息标签。第二十条产品质量管理(一)公司产品主要有除盐水、蒸汽、电、粉煤灰、炉渣、回用水等。(二)公司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执行国家最新标准或行业标准。(三)生产技术科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及时调整各项控制参数,保证蒸汽、电能、除盐水质量合格。(四)生产技术科根据其他分子公司的需求及时调整关联产品的控制指标,严格落实执行。(五)针对过程产品质量管理,化验室每周对各岗位过程产品进行抽检,每月进行全分析一次,抽检时发现不合格,应与岗位人员共同进行复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七章设备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设备、材料验收质量管理(一)设备、材料到达现场验收按照公司《公司备品备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执行。(二)设备验收资料主要包括技术协议和供方的发货清单、出厂试验报告、材质报告、合格证件、说明书、出厂设备图纸、安装图纸、辅助设备的合格证、安装线路图及特殊材料的材质检验报告等,验收全部资料由设备管理科负责保管。(三)设备质量验收主要包括设备的名牌、规格型号、外观质量、随机专用工具和备件等内容。(四)设备在到货验收过程中,如发现外观质量问题必须做好现场记录(拍照取证),经相关技术人员签字确认后由卖方负责人和设备管理科、物资管理人员协商处理并书面上报采购供应部。若设备的型号与合同技术协议不符,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如需使用,必须由计划申报部门履行让步接收单。(五)设备的内在质量待设备运转时进行验收,若出现质量问题由设备管理科牵头协调集团公司处理,使用部门配合。(六)材料验收按照合同清单、发货清单、材质报告和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验。外观检验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方可使用,对外观检验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予以说明。(七)对需要二次复检或第三方检验的材料,必须做到两人以上按标准取样(材料使用部门技术员、设备管理科、采购供应部相关人员),由采购供应部及时送到国家认可的权威质检机构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八)阀门的验收除外观检验外,设备管理科(包括外委检修单位)要严格按标准进行现场试验并做好记录。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阀门数量较大时,按照其数量的1/10进行抽样试验。(九)外观检验符合使用条件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使用部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工作联系单上报设备管理科,由设备管理科协调解决。(十)设备、材料验收完毕后详细填写验收记录,说明验收结果,验收单使用集团公司采购中心的标准表单。(十一)设备检修质量管理执行《公司检维修管理办法》。(十二)辅机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执行《公司润滑管理办法》。第八章检验管理第二十二条生产技术科化验室应保存由公司审批的《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化验室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规定》,其中《化验室操作规程》中应包括产品检验、仪器设备操作维护、溶液配制、危化品相关信息及实验室安全规程等内容。第二十三条检验设备管理(一)建立设备台账、操作维护记录、设备维护档案;属于计量设备的,按照《计量管理办法》执行。(二)应定期开展监测比对工作,要求化验室每年和外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样品比对工作。第二十四条对外检验管理(一)生产技术科统一负责上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公司各种产品的抽检,相关专业做好配合工作。(二)化验室杜绝私自接收外来样品,接收样品必须经过技术员以上人员同意后,进行分析。分析结束后保存样品待检查。(三)凡在样品对比或监督抽查中,因个人原因造成样品检验结果偏差,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九章监督考核第二十五条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对未履职或履职不到位的进行考核。(一)未履职的情况1.未按规定对原辅材料进行进厂验收。2.未制定年度质量目标与质量改进课题。3.未建立推行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工作。4.未按规定组织设备、材料质量验收工作。(二)履职不到位的情况1.分解的质量目标未完成。2.关键质量控制点未进行过程控制与监管。3.不按规定参与设备、材料验收与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工作。4.原辅材料检验与过程产品检测不规范者。5.质量改进课题不按规定节点完成者。6.不按规定进行取样分析者。第十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生产技术科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21年5月10日起生效附件: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图2.不合格原料让步接收单3.关键质量控制点过程不合格处置记录4.设备运行、检修过程的油品监督执行标准与检验周期。5.水实验分析及日常管理附件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图公司经理公司经理分管副分管副经理/总工程师设备管理科科长设备管理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质量管理技术员质量管理技术员锅炉检修专工汽机检修专工锅炉检修专工汽机检修专工燃运、脱硫专工燃运、脱硫专工电气专工锅炉、汽机专工水处理专工附件2不合格原料让步接收单不合格原料使用单位原料名称及厂家、批次(或车号):物资管理科室负责人不合格项目及指标:生产技术科负责人对生产造成影响评估(部门意见)及预防措施:使用部门意见分、子公司总工意见采购供应部处置意见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科生产技术部部长附件3关键质量控制点过程不合格处置记录日期:年月日时间过程控制点不合格项目及指标:不合格原因:处置情况:措施及培训:责任落实:跟踪:记录人:分管副科长审核:生产技术科审核:关键质量控制点过程不合格处置记录日期:年月日时间过程控制点不合格项目及指标:不合格原因:处置情况:措施及培训:责任落实:跟踪:记录人:分管副科长审核:生产技术科审核:附件4设备运行、检修过程的油品监督执行标准与检验周期1.运行中涡轮机油质量标准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测试方法1外状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目视2运动粘度a40℃,mm2/s32不超过新油测定值±5%GB/T26546683闪点(开口杯),℃≥180,且比前次测定值不低10℃GB/T35364颗粒度污染等级bSAEAS4059F,级≤8DL/T4325酸值(以KOH计)mg/g≤0.3GB/T2646液相锈蚀无锈GB/T111437破乳化性(54℃)/min≤30GB/T76058水分,mg/L≤100(无)外观目视9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mL/mL)不大于24℃500/10GB/T1257993.5℃100/10后24℃500/1010空气释放值(50℃),/min≤10SH/T030811旋转氧弹值(150℃)/min不低于新油原始测定值的25%,且汽轮机用油、水轮机用油≥100,燃气轮机用油≥200SH/T019312抗氧剂含量/%T501抗氧剂不低于新油原始测定值的25%GB/T7602受阻酚类或芳香胺类抗氧剂ASTMD6971a32、46、68为GB/T3141中规定的ISO黏度等级。b对于100MW及以上机组检测颗粒度。对于调速系统或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油箱使用矿物涡轮机油的设备,油中颗粒度污染等级指标应参考设备制造厂提出的指标执行,SAEAS4059F颗粒污染分级标准参照GB/T7596-2017标准中附录A的内容。2.运行中涡轮机油试验项目及周期序号试验项目周期备注1外状、水分每周1次2运动粘度、闪点、酸值每季度1次3颗粒度污染等级、液相锈蚀、破乳化性、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空气释放值、旋转氧弹值、抗氧剂含量6个月1次4外状、运动粘度、闪点、颗粒度污染等级、水分、酸值、液相锈蚀、破乳化性、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空气释放值、旋转氧弹值、抗氧剂含量机组大修后注:1.涡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11120-2011进行验收、运行中的油执行标准GB/T7596-2017。2.补加油宜采用与已注油同一油源、同一牌号及同一添加剂类型的油品,并且补加油(不论是新油或已使用过的油)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已注油。3.如补加油的补加份额大于5%,特别当已注油的特性指标已接近表一规定的运行油质量指标极限值时,可能导致补后油迅速析出油泥。因此在补充油前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份额进行油样混合试验(按DL/T429.7-1991(2005)油泥析出测定法);确认无沉淀物产生,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3.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序号项目新油运行油检验方法1外观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DL/T429.12颜色无色或淡黄桔红DL/T429.23密度(20℃)kg/m31130~11701130~1170DL/T18844运动粘度(40℃)mm2/sISOVG3228.8~35.227.2~36.8DL/T265ISOVG4641.4~50.639.1~52.95倾点℃≤-18≤-18DL/T35356闪点(开口)℃≥240≥235DL/T35367自燃点℃≥530≥530DL/T7068颗粒污染度(SAEAS4059F)级≤6≤6DL/T4329水分mg/L≤600≤1000DL/T760010酸值,mgKOH/g≤0.05≤0.15GB/T26411氯含量mg/kg≤50≤100DL/T43312泡沫特性ml/mL24℃≤50/0≤200/0GB/T1257993.5℃≤10/0≤40/0后24℃≤50/0≤200/013电阻率(20℃)Ω•cm≥1×1010≥6.0×109DL/T42114空气释放值(50℃)min≤6≤10SH/T030815水解安定性mgKOH/g≤0.5/EN1483216氧化安定性酸值,mgKOH/g≤1.5/EN14832铁片质量变化mg≤1.0/铜片质量变化mg≤2.0/17矿物油含量/≤4DL/T571-2014附录C4.磷酸酯抗燃油试验项目及周期序号试验项目周期备注1颜色、外观、酸值、闪点、水分、运动粘度每月1次2倾点、运动粘度、颗粒污染度、密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电阻率、空气释放值、氧化安定性、矿物油含量、6个月1次注:1.新油的验收,按照DL/T571-2014执行,对进口抗燃油,按合同规定的标准验收。2.补油后应测定颗粒污染物、运动粘度、密度和闪点。3.每次检修启动前应做全面分析、启动24小时后测定颗粒污染物。5.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序号项目设备电压等级KV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投运前油运行油1外观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外观目视2水溶性酸(PH值)>5.4≥4.2GB/T75983酸值(KOH计)/(mg/g)≤0.03≤0.10GB/T2644闪点,(闭口)/℃≥135GB/T2615水分amg/L330-1000≤10≤15GB/T7600220≤15≤25≤110及以下≤20≤356界面张力(25℃)/(mN/m)≥35≥25GB/T65417介质损耗因数/(90℃)500-1000≤0.005≤0.020GB/T5654≤330≤0.010≤0.0408击穿电b/KV750-1000≥70≥65DL/T507C500≥65≥55330≥55≥5066-220≥45≥4035及以下≥40≥359体积电阻率(90℃)/Ω•cm500-1000≥6×1010≥1×1010DL/T421330-500≥5×10910油中含气量(体积分数)/%750-1000≤1≤2DL/T703330-500≤3电抗器≤511油泥与沉淀物(质量分数)/%-≤0.02(以下可忽略不计)GB/T8926-201212带电倾向/(PC/ml)-报告DL/T38513腐蚀性硫非腐蚀性DL/T28514颗粒污染度/粒i1000≤1000≤3000DL/T432750≤2000≤3000500≤3000-15抗氧化添加剂含量(质量分数)/%含抗氧化添加剂油-大于新油原始值的60%SH/T080216二苄基二硫醚(DBDS)含量(质量分数)(mg/kg)监测不出IEC62697-1a取样油温为40-60℃DL/T429.9C方法是采用平板电极i指100ml油中大于5um的颗粒数。6.运行中变压器油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设备名称设备规范检验周期检验项目变压器6KV-220KV、8MVA及以上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1-9每年至少1次1、5、7、8必要时3、6、7、<35KV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3年至少1次自行规定(1、2、3、4、5、9)互感器、套管220KV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1年-3年必要时自行规定(1、2、3、4、5、9)注1:变压器、互感器、套管等油中的“检验项目”栏内的1.2、3…..为低十九条表中的项目序号。注2:对不宜取样或补充油的全密封式套管、互感器,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规定。7.运行中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检验周期设备名称电压等级检验周期变压器220KV发电厂主变、容量在240000KV·A及以上6月至少1次63-110KV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每年至少1次互感器220KV及以上每年至少1次63-110KV2-3年至少1次套管自行规定自行规定8.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注意值设备气体组分含量(ul/l)变压器总烃≤150乙炔≤5氢≤150套管甲烷≤50乙炔≤2氢≤50新投运互感器或套管的油中不应含有C2H2,执行标准GB/T7252-2001。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9.辅机及用油类型序号辅机名称用油名称用油粘度等级(10℃)检验周期1水泵汽轮机油32、461年或必要时液压油32、461年或必要时8号液力传动油1年或必要时2风机汽轮机油32、46、68、1001年或必要时液压油22、46、681年或必要时3磨煤机齿轮油150、220、320、460、6801年或必要时4空气预热器齿轮油100、150、320、6801年或必要时5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油32、461年或必要时注:电厂辅机用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参照DL/T290-2012标准(1)运行液压油的质量指标及检验周期序号试验项目质量指标周期1外观透明、无机械杂质1年或必要时2颜色无明显变化1年或必要时3运动粘度(40℃)mm2/s与新油原始值相差在±10%内1年或必要时4闪点(开口)10℃与新油原始值比不低于15℃必要时5洁净度(NAS1638)级报告1年或必要时6酸值(KOH计)/(mg/g)报告1年或必要时7水分无1年或必要时(2)运行齿轮机油的质量指标及检验周期序号试验项目质量指标周期1外观透明、无机械杂质1年或必要时2颜色无明显变化1年或必要时3运动粘度(40℃)mm2/s与新油原始值相差在±10%内1年或必要时4闪点(开口)10℃与新油原始值比不低于15℃必要时5机械杂质%≤0.21年或必要时6水分无1年或必要时(3)运行空气压缩机油的质量指标及检验周期序号试验项目质量指标周期1外观透明、无机械杂质1年或必要时2颜色无明显变化1年或必要时3运动粘度(40℃)mm2/s与新油原始值相差在±10%内1年或必要时4洁净度(NAS1638)级报告1年或必要时5酸值(KOH计)/(mg/g)与新油原始值比增加≤0.21年或必要时6水分mg/l报告1年或必要时10.辅机运行油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置措施异常项目异常原因处理措施外观油中进水或被其他液体污染脱水处理或换油;查找原因颜色油温升高或局部过热,油品严重劣化控制油温,消除油系统存在的过热点,必要时滤油。运动粘度(40℃)油被污染或过热查明原因,结合其他试验结果考虑处理或换油闪点油被污染或过热查明原因,结合其他试验结果考虑处理或换油酸值运行油温高或油系统存在局部过热导致老化,油被污染或抗氧剂消耗控制油温,消除局部过热点,更换吸附再生滤芯再生处理,每隔48h取样分析,直至正常。水分密封不严,潮气进入更换呼吸器的干燥剂,脱水处理,滤油。清洁度被机械杂质污染、精密过滤器失效或油系统部件有磨损检查精密过滤器是否破损、失效、必要时更换滤芯,检查油箱密封及系统部件是否有腐蚀磨损,消除污染源,进行旁路过滤,必要时增加外置过滤系统过滤,直至合格破乳化度a油被污染或劣化变质如果油呈乳化状态,应采取脱水或吸附处理措施,a破乳化度适用于汽轮机油附件5水实验分析及日常管理1.原水(和瑞、水务)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6.5-8.51次/班1次/每月2氯离子mg/l≤251次/班1次/每月3总硬度mmol/l≤4.51次/班1次/每月4总碱度mmol/l≤3.51次/班1次/每月5浊度NTU≤51次/班1次/每月6电导us/cm1次/班1次/每月7Na+mg/l1次/班1次/每月8CODmg/l1次/每月9余氯mg/l1次/每月10Fe3+mg/l1次/每月2.原水预处理出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1次/4小时2氯离子mg/l1次/4小时3总硬度mmol/l1次/4小时4总碱度mmol/l1次/4小时5浊度NTU≤31次/4小时1次/每月6Na+mg/l1次/4小时7电导us/cm1次/4小时3.日用水池出水(过滤器进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运行人员备注监测周期1PH1次/2小时2氯离子mg/l1次/2小时3总硬度mmol/l1次/2小时4总碱度mmol/l1次/2小时5浊度NTU≤31次/2小时6Na+mg/l1次/2小时7电导us/cm1次/2小时4.过滤器出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浊度NTU≤21次/2小时1次/每周运行时间累计40小时以上开始监测5.阳床进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碱度mmol/l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6.阳床出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出水酸度mmol/l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2Na+ug/l≤300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7.阴床出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二氧化硅ug/l≤100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2电导率(25℃)us/cm≤5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8.饱和、过热蒸汽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Na+ug/l≤51次/2小时1次/每月2二氧化硅ug/l≤151次/2小时1次/每月3铁ug/l≤151次/早班1次/每月4氢电导率(25℃)us/cm≤0.3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9.给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二氧化硅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2铁ug/l≤301次/早班1次/每月3氢电导率us/cm≤0.3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4硬度umol/l1次/2小时1次/每月5溶解氧ug/l≤101次/班1次/每月每周抽检6TOCug/l≤500/1次/每月7PH9.4-9.61次/2小时1次/每月每周抽检10.凝结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满足给水指标1次/2小时1次/每月2二氧化硅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3氢电导率(25℃)us/cm≤0.3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4硬度umol/l≈01次/2小时1次/每月5溶解氧ug/l<1001次/2小时1次/每月11.炉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9-9.81次/2小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2二氧化硅mg/l≤21次/2小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3电导率(25℃)us/cm<30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4磷酸根mg/l2-41次/2小时1次/每月DL/T805.212.除盐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5-61次/2小时1次/每月2二氧化硅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3电导率(25℃)us/cm≤0.4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4Na+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5硬度umol/l01次/2小时1次/每月13.混床出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5-61次/2小时1次/每月2二氧化硅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3电导率(25℃)us/cm≤0.2实时1次/每月在线监测4Na+ug/l≤201次/2小时1次/每月5硬度umol/l01次/2小时1次/每月14.疏水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1PH1次/班标准无明确规定2二氧化硅ug/l≤201次/班标准无明确规定3电导率(25℃)us/cm1次/班标准无明确规定4Na+ug/l≤201次/班标准无明确规定5铁ug/l≤1001次/班6硬度umol/l≤2.51次/班15.再生废水回用检测项目序号项目单位执行指标监测周期备注运行人员化验室1PH-6-10每班1次每周1次回用至采卤时进行检测3CODCrmg/L<300每班1次每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