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文化事业管理_第1页
第五章-文化事业管理_第2页
第五章-文化事业管理_第3页
第五章-文化事业管理_第4页
第五章-文化事业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一、文化事业的范围广义的文化事业包括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二、文化事业的特点建国初期的文化繁荣⒈特点:精品纷呈,体裁广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⒉原因:“双百”方针的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视频:东方红1964年,为庆祝国庆15周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直接支持下,由北京、上海的地方和部队系统70多个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北京各业余合唱团成员共3500人集体创作编演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文革期间的文化凋零⒈表现:国家文物遭摧残文化典籍遭破坏文艺人士遭迫害文艺创作万马齐喑视频:样板戏“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各路大仙不能幸免故宫被改成血泪宫观音被判死刑焚烧古籍字画破四旧运动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京剧《红灯记》剧照京剧《奇袭白虎团》剧照京剧《沙家浜》剧照芭蕾舞《白毛女》剧照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改革开放后新的繁荣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加大文化事业费从1978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98.7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从0.46元增加到15.04元。一批有影响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文艺舞台百花争艳,异彩纷呈我国年创作生产影视剧近千部,年演出近50万场次,观众约4.6亿人次;剧场、影剧院年演出、放映近60万场次,观众逾两亿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公共图书馆从1978年的1218个增加到2007年的2799个,公共图书馆的总藏量从1979年的18353万册(件),增加到2007年的52053万册(件)。改革开放后新的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深圳、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外文化交流广泛深入我国在世界78个国家设有89个使领馆文化处(组),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事业费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41.4%。“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9.3%。其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已实现“翻一番”。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文化事业费投入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服务型政府的文化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从包办统揽向“宏观把关、重点过问、关键介入”转变。文化管理部门的转变文化事业管理的内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法律体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管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文化事业管理的方法第五章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一、公益性文化事业概述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围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四、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五、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的内容六、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措施一、公益性文化事业概述——指由国家或社会兴办的面向全体公民或社会某一部分人的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及其场所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公园,等等。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围同国际社会基本一致的福利性文化事业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需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层文化、群众文化高层次高品位的高雅文化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1.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2.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3.是调节社会分配和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五、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博事业卓有成效

1.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电视网,创办了一批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新闻文化网络。加大投入,完成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现突破,基本实现全国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顺利实施。2.文艺创作日益繁荣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加强对艺术创作的扶持和引导,组织中国艺术节、戏剧节;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工程,像文化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文华奖、群星奖评比,还有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振兴,比如昆曲、京剧等传统艺术的专项振兴规划。党和国家大力资助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3.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以《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为基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普查建档工作深入开展,完成了三次文物普查和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逐渐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居世界前列。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展了创建文化先进县活动、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知识工程、少儿文化蒲公英计划。近年来又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继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文化车工程等一批惠民文化工程,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国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得到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得到对口支援。5.文博事业卓有成效考古文物保护成绩显著。近年审批考古项目2500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基本建设和抢救发掘项目: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考古和保护。“夏商周断代表”公布,将我国有纪年的历史由公元前841年推进到公元前2070年。优秀展览相继推出。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博物馆、纪念馆宣传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出国、出境展览每年四十余场。科技、法制取得进展。一些文物保护科研项目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如大型青铜器修复等。文物法制建设:《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等六、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文化投入欠账较多,文化发展水平偏低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滞后于数量的增长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文化事业单位遭遇专业人才窘境,文艺人才流失现象突出文化体制改革还不够理想文化法制不够健全案例1:云南省图书馆“读书难”新华社昆明4月28日专电目前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借阅图书服务时收取不同名目的费用,似乎已让人见惯不惊。那么,作为公益事业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到底该不该向读者收费?记者日前在云南省图书馆亲历了“读书难”:没有读者卡的人必须花1元钱办理当日有效的临时阅览证,才能在中文图书阅览室阅读图书和报刊,要把书借走则必须办理读者卡。云南省图书馆还设有自带书阅览室,读者需要购买1元的日卡,或者办理25元月卡、120元半年卡、200元年卡,才被允许到该阅览室自习。云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苏艳,每逢考试都到自带书阅览室复习功课,她说,“考试这段时间平均每月有15天在图书馆复习,得花15元。案例2:国家图书馆缺少古籍修复人员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中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七、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的内容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措施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突出财政投入重点;落实并完善文化事业有关税费优惠政策;改革投入方式。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措施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深化文化事业内部机制改革: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措施3.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保障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整体兼顾的基础上,加大立法力度:保障公民平等参与和享有文化的权利;保障公民的创作自由,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图书馆法》及博物馆、文化馆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条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实施细则、制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九、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坚持持续增加投入原则坚持公益性质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原则坚持法治原则坚持向文化生活贫乏群体倾斜的原则坚持兼顾各方面的文化利益原则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教育、舆论方法案例:故宫如何管理?什么是博物馆?1974年的第十一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下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一、故宫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单位。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珍藏着150万件文物,其中85%以上为清宫旧藏,这是中国历代皇家收藏的延续和结晶,宫廷遗存反映了491年间宫中的人物和事件。二、故宫属于经典文化,要发挥经典的提升作用与故宫知识的普及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重要的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宝库。故宫的藏品包括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所有门类,具有品级上、种类上、数量上的优势,许多藏品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宮藏品本身就完整地记录了文物从萌生、发展到辉煌的文化链。故宫是一部浓缩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故宫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二、故宫属于经典文化,要发挥经典的提升作用与故宫知识的普及故宫藏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崇高性与经典性,决定了它在人们的历史文化、思想道德及审美境界方面所能起到的教育提升作用。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业务活动之一。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活动,如“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展”、“天府永藏展”、“皇朝礼乐展”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清宫文化。故宫每年举办的国内展览有20个左右。每年在国外举办的展览都在10个左右,并引进国外的一些重要展览。二、故宫属于经典文化,要发挥经典的提升作用与故宫知识的普及故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宫博物院率先在全国实行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费,并提供专业讲解员进行义务讲解,至今已免费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团体700多批,13万余人。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展开“故宫畅想”知识竞赛、征文活动,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200名获奖学生来京参加“故宫畅想”夏令营活动。策划实施了针对中小学生的“故宫知识课堂”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普及了故宫历史文化知识。二、故宫属于经典文化,要发挥经典的提升作用与故宫知识的普及走出去宣传故宫2006年故宫博物院相继在北大、清华、北师大、浙大、国防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举办了一系列关于故宫的讲座,从不同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故宫的方方面面,宣传故宫、故宫文化和故宫学。“共享故宫文化,恢弘紫禁荣光———紫禁城文化进社区暨故宫志愿讲堂活动”的讲座也搬进了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社区。这是故宫博物院社会宣传教育、志愿服务与社区的文化宣教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三、故宫属于人民,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更好地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适应公众的需要。继箭亭、贞度门、昭德门建立观众咨询服务台。对自动讲解器现有所有语种18种。志愿者工作,英语志愿者为包括重要国宾在内的外宾讲解服务。数字故宫建设。故宫网站、数字陶瓷馆、电子画廊等四、故宫属于非营利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博物馆是个非营利的文化机构,但可以“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从事一定范围的经营活动,即从事符合自身性质、符合自身社会形象等的经营活动。

例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商业收入占到博物馆预算的一半,除书籍外,销售商品达1.7万多种;国内有6处商品店,在全美各地开设分店12家,在国外有14家,甚至开到了超市。

四、故宫属于非营利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公益性原则

2006年6月国家工商局宣布认定故宫博物院拥有的“故宫”、“紫禁城”服务商标为驰名商标。对于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发挥品牌作用,规范经营管理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发具有故宫特色的文化商品。故宫内商品特色不够鲜明,品种单调,内涵不足,纪念性、实用性不够。博物馆文化商品是延伸博物馆展陈效果的特定载体。大力开发博物馆文化商品,满足游人文化消费需求,带走一个可以流动的紫禁城,既是博物馆新的社会职能,也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故宫属于非营利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公益性原则重视经营活动,但必须坚持博物馆的公益性质。一是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宗旨。二是不能照搬企业的经营模式。三是用好经营的收入。讨论视频:故宫,该如何重拾尊严和信任思考:在故宫经历多重“门”之后,应怎样理解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第四节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一、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概述二、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三、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一、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概述——指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文化生产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及传播方式等。国外文化事业的四种类型类型代表国家计划模式苏联政府主导模式韩国市场调节模式美国多元复合模式法国——一国的文化事业由各级政府及其主管行政部门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和控制。特点:

文化事业主要由国家兴办,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国家规定并通过发布指令性的计划加以实施;国家对文化事业实行全面直接的控制。苏联、朝鲜和改革前的中国是实行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国家计划模式国家计划模式的弊病1、片面强调文化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工具,忽视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限制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文化沦为政治的附庸;2、轻视了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产品的供需关系紧张,矛盾突出,难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文化行政机关拥有文化管理的一切权力和绝对权威,以指令性手段管理文化单位,文化单位没有自主权,其积极性、创造性严重受挫。政府主导模式文化事业以私人兴办为主,但政府并非放任不管,而是发挥主导作用,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力及合法有效的手段,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和协调,使文化事业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沿着特定的方向繁荣发展。特点:文化管理机构“少而精”适合小国寡民的国家,适合单一制的国家市场调节模式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市场和社会力量调节,政府不直接参与,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发布经济政策以及民间文化机构和中介组织来间接管理文化事业。多元复合模式在同一国家内,对不同的文化事业或同一文化事业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同一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甚至在同一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中,包含了截然对立的多元化因素。我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苏联意识形态模式

战时文化体制我国文化体制社会转型与传统文化体制的困境计划体制生存困境困境传统计划体制提供的基本制度规则传统计划体制提供的经费支持1、基础制度环境变化;2、核心价值观念变化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转型期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七部分改革的起点文化体制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物质基础比较雄厚,同时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应该有更高的起点,不必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对于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框架经历长时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改革的路径选择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具有渐进式改革的显著特点,应该说是符合国情的做法。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改革内容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混合经济结构的文化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