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治理与植物修复方法研究,土壤污染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1.gif)
![土壤污染治理与植物修复方法研究,土壤污染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2.gif)
![土壤污染治理与植物修复方法研究,土壤污染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5b0037c84879f2d3b09f382e718864d7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污染治理与植物修复方法研究,土壤污染论文土壤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世界性难题。土壤污染物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污染物来源主要有采矿与冶炼,火力发电,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的施用,农药的喷施,污水灌溉等[1].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告,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亿t,2018年高达32.5亿t,为2004年的2.71倍,年均递增15.29%;2004年废水排放量为482.4亿t,2018年到达了652.1亿t,为2004年的1.35倍,年均递增率为4.4%.伴随着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也在急剧增加,挥发酚从2002年的0.21万t增加到2018年的7.33万t,为2002年的35倍;氰化物同期从0.077万t增加到0.72万t,增加了近10倍;石油类污染物从2001年的2.9万t增加到2018年的35.42万t,增加了11.2倍。重金属如Hg、Cd、Cr、Pb和As排放量也在增加。由于我们国家淡水资源的短缺,污水灌溉仍然存在,导致我们国家土壤污染面积较大。我们国家现有的1亿hm2耕地中遭到不同程度污染的面积占20%左右[2],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粮食减产1200万t,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除此之外,土壤污染引起农产品中污染物含量超标,且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如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日本米糠油事件是由多氯联苯引起的,而水俣病事件的罪魁祸首是甲基汞,骨痛病是由重金属Cd污染引起的。当前我们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有资料表示清楚,10%的粮食、24%的农畜产品和48%的蔬菜存在质量安全问题[3].表土中的污染物借助于风力、水力的作用能够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中,引起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由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1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方式方法比拟当前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式方法。物理和化学治理方式方法是传统的方式方法,主要使用的有玻璃固化[4-5]、挖掘填埋[5]、电动修复、氧化复原等技术[6].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与传统修复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见表1〕[7].不同处理技术的成本差距较大。玻璃固化技术、土地填埋、化学修复和电动修复技术修复的成本分别是75~425美元/t、100~500美元/t、100~500美元/t和20~200美元/t[8].通过植物提取技术来修复污染的土壤,其成本只要5~40美元/t.修复4046.9m2的污染土壤〔厚度为50cm〕,植物修复需要60000~100000美元,利用传统修复方式方法成本高达400000美元[9].在欧洲也有同样的结果,每修复1t土,化学修复的成本为12~600英镑,物理修复为20~170英镑,固化为17~171英镑,加热为30~750英镑,生物修复为5~170英镑[10].总之,传统修复技术不仅成本高、经过复杂,设备和技术要求高,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植物修复植物修复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土壤污染物进行吸收、吸附、转移、转化等,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到达修复土壤的目的。植物修复是一类技术的总称。除去污染物的途径包括:〔1〕根部过滤。通过耐性植物根系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放射性核素予以吸收并保持在根部。〔2〕植物萃取。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经植物直接吸收后,继而转到地上部。〔3〕植物降解。植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后,在其体内进行降解,或者植物促进微生物在根际土壤中对其进行分解。〔4〕植物挥发。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系统中,经特定的酶将化学污染物转化降解,最终使之飞散。除此之外,还有2个经过能够使污染得以遏制、固定:一是植物固定化作用,就是利用植物防止溶解态化学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以降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流动性;二是植物稳定化作用,即利用耐性植物将土壤污染物稳定在污染土壤中,以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或经空气进入其他生态系统中,由植物吸收引起的快速土壤蒸散,可以使化学污染物的淋溶减慢[5,11].表2总结了植物修复技术在不同土壤污染情况下的应用,表3列举了植物修复技术针对不同污染物修复与治理的研究和应用情况[12].3超富集植物在植物萃取修复中,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是主要作用。Brooks于1977年提出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所谓超富集植物是指能从土壤中超量富集重金属并能转移到地上部的植物,吸收量要超过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且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1983年,Chaney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思想,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而该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可将重金属移出土体,到达治理污染与恢复生态的目的[13].1989年Baker重新定义了超积累植物,即植物能富集大于l000mg/kg的Cu、Co、Ni、Pb,或是大于l0000mg/kg的Mn或Zn,且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地下部分的本地植物就称为超积累植物[14].迄今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分布于约50个科,但绝大多数属于Ni超富集植物,达329种;Cu超富集植物37种,Co超富集植物29种,Zn超富集植物21种,Se超富集植物20种,Pb超富集植物17种,Mn超富集植物13种,As超富集植物5种,Cd超富集植物3种,Cr超富集植物2种,Sb超富集植物2种,Tl超富集植物2种,稀土元素超富集植物1种[15-17].根据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可分为高富集能力〔如十字花科、藜科、茄科、菊科〕、中富集能力〔如禾本科、百合科、葫芦科〕和低富集能力〔如豆科植物〕3种[18].吴大付等院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第2期以富集的重金属类别划分,富集Ni的植物最多,到达了329种,且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大戟科、菊科、大风子科、黄杨科、茜草科等科〔见表4〕[14,16,19-20].4提高修复能力的对策4.1调节环境因子,促进修复植物的生长除植物种类外,但凡牵涉到植物生长的因素都能影响到植物的修复能力。因而,应尽量创造修复植物生长的适宜条件,促进植物的生长,加大对污染物的吸收。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营养的多寡,也会极大地影响到重金属的富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提高了土壤对阳离子的固定率,减少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4.2农艺措施4.2.1施肥植物营养元素,十分是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通过有机肥的施用或化肥的施用,提高植物的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污染物的吸收量;在化肥施用经过中,还要注意肥料品种对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施肥能够影响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适量施用氮肥可显着地提高植物的生物学产量,而不会降低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量。Robinson等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施用氮肥能够使超富集植物Alyssumbertolonii的生物量提高2倍,而不会降低其地上部的Ni含量[21].Kulli等的研究表示清楚,施入尿素可使莴苣、黑麦草对Cu、Cd和Zn的累积量比对照显着升高[22].但氮肥施用量过高会对植物的重金属富集产生稀释作用,有可能使累积量降低[23].施用磷肥对超富集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廖晓勇等田间试验表示清楚,适量施用磷肥可明显促进蜈蚣草的生长,提高As累积量[24];而过量施磷不仅不会进一步提高蜈蚣草产量,反而有降低As累积量的趋势[25].氮肥形态不同,也会影响到玉米对重金属的吸收[26].4.2.2灌溉与中耕根据污染土壤上所种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灌溉,能够造成土壤环境的干湿交替,使污染物进行氧化复原形态互相转变,十分是对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在土壤中能够存在数千年而不降解,但是能够进行氧化态、复原态和有机态之间的互相转化。在降水太多的情况下,不仅要排水,还需要进行中耕,同样能够创造氧化复原条件,促进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4.2.3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上,农作物之间间作套种技术的应用特别普遍。在受污染的土壤上,采用该技术,利用不同植物进行间套作,构成特色的植物生态系统,可促进对污染物的吸收,加速对污染物的去除。刘海军等利用玉米与马唐间作系统,促进了玉米根部对Cd的吸收,而籽粒中Cd的量反而有所降低[23].黑亮等利用东南景天和玉米套种系统进行的研究结果表示清楚,在套种条件下,玉米能够促进东南景天对重金属Cd、Zn的吸收,原因在于玉米根系降低溶液pH和提高DOC以及Zn/Cd值,进而可向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一侧输送更多的水溶态Zn、Cd[25].4.3环保育种为解决超富集植物生长慢、生物学产量低、收割不能实行机械化等问题,利用现有的育种技术对这些超富集植物进行改进[27].因如今发现的超富集植物一般都是野生的,远缘杂交的亲和力可能较弱,甚至出现不亲和性。为了克制这一难关,就要利用当代生物技术,进行转基因,以加快人工选育超富集植物的步伐[28].不同品种的玉米、小麦、大麦、大豆、花生、向日葵等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存在显着差异,这些都为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29].将超富集植物和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的植物十分是农作物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两者优势的人工超富集植物,不仅能够提高生物量,大幅度地增加这些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量,加快污染环境治理与修复的速度,也为超富集植物修复步入商业化创造了物质基础。4.4利用超富集植物与非超富集集植物组建复合生态系统因土壤一般都是复合污染,单单利用一种植物进行修复效率往往比拟低。Baker等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比拟了超富集植物T.cae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对Zn、Cd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示清楚,超富集植物对Zn的富集能力是萝卜的150倍,对Cd的富集能力是萝卜的10倍,每年能吸收土壤中Zn的量为30kg/hm2,而萝卜只能去除1%的量[4].因超富集植物的生物学产量低,需要13~14a连续栽培,才能将试验田的重金属含量修复到欧共体规定的临界标准。而印度芥菜虽不是超富集Zn植物,但是生物学产量是超富集植物的20倍,在植物修复上有潜在优势[15].能够充分利用超富集植物与非超富集植物组建复合生态系统,构成合力,加快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充分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耐性、避性和抗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我们国家培育的现有品种的高产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导线截面及高低压电嚣选择》课件
- 2025年郑州货运从业资格试题题库答案
- 微课教学的应用思路探讨研究论文
- 绿色手绘风年中总结主题
- 咨询能力述职报告模板
- 小学数学兴趣与思维的关联
- 审计学教学设计改革创新培养途径研究论文
- 中止审理 申请书
- 农村改厕申请书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过关练习试题大全附答案
- 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试卷20套
- 胸痛中心培训课件高危胸痛识别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2023年新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 培根铸魂征文800字
- 连续梁0号块施工课件
- 旋挖钻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