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_第1页
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_第2页
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_第3页
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_第4页
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高增长+不稳定1.高增长·1979-2004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6%(修订后)

·名义GDP:1978年的3624亿元(2153亿美元)→2004年13.65万亿元(原数字)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普查数字:2004年GDP为159878亿元(约16万亿元),多了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第二产业多增1517亿元,占GDP的比重由52.9%降为46.2%;第三产业多增21297亿元,比重由31.9%上升到40.7%。按当年汇率计算,2004年我国GDP由原来的16537亿美元,调整为19317亿美元,占全球当年GDP总量的比重,由3.8%提高到4.4%,总量由世界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人均GDP达到1400多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6%,日本的4.0%。2005年GDP达到18.2万亿元,约为2.2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英国为2.0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人均1703美元。世行公布2004年GDP排名(美元):美国(116675亿)、日本(46234亿)、德国(27144亿)、英国(21409亿)、法国(20026亿)、意大利(16723亿)、中国(16493亿)、西班牙(9914亿)、加拿大(9798亿)、印度(6919亿)、香港1630亿美元(第33位)。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进出口总额:1978年的206亿美元→2004年的11548亿美元;2005年预计将超过1.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2005年外贸顺差1020亿美元。

·利用外资: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7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多万个。FDI近3年均为500-6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之首,居世界第2或第3位。2005年吸收FDI603亿美元,对外FDI69亿美元。·外汇储备:1978年的1.67亿美元→2004年的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818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1978年的2.5亿→2004年的2600万人(人均年收入625元以下)。·人均预期寿命:72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主要物质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三位,若按购买力平价(PPP),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已接近或超过日本(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约为1:2),居世界第2或第3位。

高增长的原因:总量生产函数Y=F(资本,劳动,资源;技术,制度)(1)制度创新(改革+开放)(2)生产要素大量投入(资本、劳动力、资源)(3)技术进步(以引进吸收为主)特征:粗放型增长方式2.不稳定:四个周期,两大阶段,六次调控表1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公报相关年份。表2改革以来我国四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资料来源:根据表1数据计算。图1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两大阶段:(1)1978—1996年,2003年至今,反通胀阶段(2)1997—2002年,反通缩阶段·六次宏观调控:5次紧缩+1次扩张(1)1978-1981年;(2)1985-1986年;(3)1989-1991年;(4)1993年下-1996年;(5)1998-2001年;(6)2003年下至今二、1978-1996年高通胀的成因分析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如何抑制高通胀。·四次通胀高峰:①1978年(7.0%)②1985年(8.8%)③1988年(18.5%)④1994年(21.7%)·通胀成因:1.需求拉动型通胀

中国特色的总需求扩张机制:加快增长的政治决策→国家计委:投资立项→财政部:财政扩张+国有银行:货币扩张→总需求扩张→增长率↑→通胀率↑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高度相关性(投资周期论)2.成本推动型通胀: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致通货膨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工业扩张→工业品价格↑→农产品相对价格↓农业比较利益↓→农民弃田抛荒,加上工业用地↑→农产品耕种面积↓→农业减产→农产品价格↑→工资↑,工业品价格↑→通胀率↑3.转型期通胀价格改革(放开)使短缺经济下的隐性通胀公开化。

4.结构性通胀:经济结构失衡加剧通货膨胀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由于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受国家计划控制较严,而加工工业由市场调节较多,所以每当总体经济扩张→基础产业供给跟不上加工工业扩张的需求→上游产品物价先行上涨→下游产品价格随之上涨5.小结中国的通胀反映出中国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特色”。以上1,2,4三个成因仍存在。三、1997—2002年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头号难题变为生产过剩、失业下岗和通货紧缩。因此,前一阶段抑制通胀的政策转变为扩大内需的政策。通缩成因:四波冲击论(AD冲击)1.第一波冲击:通货膨胀泡沫破灭(1993-1996年的“软着陆”式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效应)2.第二波冲击: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1)直接冲击:出口↓,外资↓(2)间接冲击:金融紧缩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了银行贷款责任制,上收了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力→银行惜贷→贷款↓→投资↓3.第三波冲击: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激化(1998年后)→MPC↓(1)国企改革及相应的失业、养老、医疗、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大学收费制度改革→风险和不确定性↑→预期支出↑→储蓄倾向↑,消费倾向↓。(2)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消费倾向↓(3)消费结构断层→消费倾向↓·城市消费结构断层:中国城市的大多数居民处于从温饱型消费阶段(衣、食、用,万元级)向小康富裕型消费阶段(住、行、教育,数十万元级)升级的过程中,但由于中国传统的消费习惯是依靠家庭积蓄,而缺乏现代消费信用制度支撑,因此一升级过程受阻。·城乡消费结构断层:因为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乡镇企业务工收入↓外出经商打工收入↓4.第四波冲击:美、欧、日本同时陷入经济衰退(2001-2002年)→出口增长率↓5.小结·四波冲击的共同作用,使本次收缩持续近10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不明显。·中国的通货紧缩反映出现阶段中国内部的周期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特点,同时也日益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很大影响,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扩张与通胀抬头1.基本特征:总体回升,局部过热·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通胀率达到1.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4年经济增长率仍为9.5%,+0.4%;通胀率为3.9%,+2.7%。·2005年增长率为9.4%,-0.1%;通胀率为2.0%,-1.9%·局部过热的结构表现:(1)买房热,购车热;(2)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热,2003年的年增长率达到100%左右,2004年近50%。(3)“电、油、媒、运、粮”供应全面紧张,价格上涨;2.原因:投资和出口“双引擎”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3年为28%,2004年为25.8%,2005年预计为26%左右。·出口增长率:2003年为37%,2004年为35.4%,2005年预计为26%左右。3.投资扩张的原因:(1)市场基本面:消费结构升级(以住房、汽车、教育新三大件为代表)→产业结构升级(重化工业)↑,城市化加速→企业预期利润率↑。(2)地方政府主导或引导下的投资扩张“十六大”后,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陆续换届,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热情高涨,大量批地和建开发区,采取各种名目繁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推动了新一轮投资过热。(3)银行信贷扩张一方面企业利润率上升,对贷款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迫于2006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压力,四大国有银行将纷纷上市,为了达到“上市”条件,银行急于降低不良债权率,于是改变了“惜贷”行为,纷纷扩大贷款。4.出口急增的原因:(1)“入世”的效应:纺织品等行业的出口急增,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带动加工贸易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2002年以来,美国及世界新一轮经济回升拉动。五、宏观调控政策的演变表3六次宏观调控情况六、总结: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不稳定)的特点1.改革以来中国的四次经济周期表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代价是巨大的,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它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这是由于中国政府对经济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除了运用通常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外,还可以动用行政手段快速调控经济。2.中国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