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管理规定_第1页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_第2页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_第3页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_第4页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篇1: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前言

为了准时把握职工伤亡事故状况,做好事故调查分析,提高平安管理水平,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系首次制定。

本制度由技安环保处提出。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归口。

本制度起草单位:技安环保处。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

本制度所代替制度的历次版本: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伤事故的报告、认定、劳动力量鉴定、调查处理及工伤保险待遇管理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工伤事故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构成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舞依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工伤保险条例》

术语和定义

3.1工伤:是职业损害的简称,主要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缘由受到事故损害或患职业病。

总则

工伤事故的报告、认定、调查处理及劳动力量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定执行。

组织机构与职责

5.1组织机构

工伤事故管理工作在公司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由技环处归口管理,相关单位分工负责,协同工作。

5.2职责

5.2.1技环处负责或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工伤事故的统计、上报及档案管理;会同人力资源部组织工伤职工进行劳动力量鉴定;初审职工意外损害事故申报。

5.2.2医院负责组织或参加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负责职业病预防和诊断。

5.2.3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工伤保险实施方法》,协调落实工伤保险待遇;负责新进厂员工岗前体检和职业禁忌症人员岗位调整;会同技环处组织工伤

职工进行劳动力量鉴定;参加工伤事故人员岗位调整等有关事项的处理。

5.2.4财务部负责支付工伤职工的救治费用和应由公司担当的工伤待遇费用;负责职工意外损害事故审核及待遇支付;参加工伤事故的善后处理。

5.2.5工会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

5.2.6.事故单位负责准时上报工伤事故状况、组织伤者医疗救治、爱护事故现场、帮助事故调查处理。

管理内容与要求

6.1工伤事故认定

6.1.1人员范围: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在岗劳动者。

6.1.2认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

6.1.3工伤事故范围:见附录(A)

6.1.4工伤认定

6.1.4.1技环处在职工发生事故损害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西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6.1.4.2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在事故损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西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6.2工伤事故报告

6.2.1发生轻伤事故后,事故单位应马上报告技环处,技环处在24小时内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6.2.2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后,事故单位领导应马上电话报告公司主管领导及技环处,公司在1小时内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实行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

6.2.3工伤申报应供应的材料

6.2.3.1事故单位工伤申请报告。

6.2.3.2工伤职工当天门诊病历、住院病历、诊断证明书。

6.2.3.3现场目击者旁证材料及身份证复印件。

6.2.3.4工伤职工本人事故经过及身份证复印件。

6.2.3.5工伤职工劳动合同复印件或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6.2.3.6事故单位填写《职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登记表》(详见附录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详见附录C)、《工伤认定申请表》(详见附录D)、《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详见附录E)(重伤、死亡事故填写)。

6.2.3.7申请职业病时,应提交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原始资料(或健康档案)以及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的病例和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6.3事故调查

6.3.1轻伤事故,由技环处会同大平安管理相关分管单位及事故单位组织调查。

6.3.2重伤、死亡事故,由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进行事故调查。

6.3.3事故调查中,事故单位及相关人员应照实供应相关状况。

6.4事故处理

6.4.1接受、执行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事故处理打算。

6.4.2公司内部根据《平安环保行政惩罚制度》进行处理。

6.5劳动力量鉴定

6.5.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量的,应当进行劳动力量鉴定。

6.5.2劳动力量鉴定由技环处、人力资源部向市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根据该委员会的详细规定和支配组织工伤职工进行劳动力量鉴定。

6.5.3工伤职工对市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6.5.4.劳动力量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认为残情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力量复查鉴定,但复查鉴定结论没有变化的,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担当。

6.6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职工保险待遇根据公司《工伤保险实施方法》执行。

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的执行状况由技环处每年检查考核一次。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章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缘由受到事故损害的。

您正在扫瞄的文章由.glwk8.om(管理文库)整理,版权归原、原出处全部。

(二)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损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损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缘由受到损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损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损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军人伤残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根据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根据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酗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职工伤亡事故"四不放过'登记表

单位(分厂):

负伤者姓名

单位

车间

工段

班组

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

事故发生调查分析主要成员

(单位、姓名、职务)

主要缘由

主要措施

主要责任者

责任者本人签字

责任者单位领导签字

处理结果

分厂厂长:

分厂技安员:

车间主任:

车间技安员: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编号:

1、事故发生地点:

分厂

车间

工段

班组

岗位(工作点面)2、

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班时分

3、作业种类:

4、起因物:

5、事故类别:

6、事故严峻级别:

7、事故缘由:

其中直接缘由:

8、伤亡人员状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用工形式

工种

工资

本工种工龄

平安教育状况

损害部位及程度

备注

9、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总数:

其中伤者损失工作日:

10、本次事故经济损失(元)

其中本次事故经济损失(元):

11、事故简要经过:

12、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措施内容

执行措施

负责人

完成期限

验收人

13、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看法:

14、技安部门看法:

事故单位负责人签章:

制表人签章:

填表日起:*年*月*日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编号:

工伤认定申请表

申请人:

受损害职工:

申请人与受损害职工关系:

申请人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制填表说明

1.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晰。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

3.事业单位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

4.损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的详细部位。

5.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诊断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6.职业病名称根据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不是职业病的不填。

7.受损害经过简述,应写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损害的缘由以及损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清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属于下列状况应供应相关的证明材料:

⑴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损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⑵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⑶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缘由受到损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确定因工死亡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⑷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⑸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损害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

⑹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对因特别状况,无法供应相关证明材料的,应书面说明状况。

8.受损害职工或亲属看法栏应写明是否同意申请工伤认定,以上所填内容是否真实。

9.用人单位看法栏,单位应签署是否同意申请工伤,所填状况是否属实,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10.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资料和受理看法栏应填写补正材料的状况,是否受理的看法。

职工姓名

性别

诞生年月日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职业、工种

或工作岗位

参与工作

时间

申请工伤或

视同工伤

事故时间

诊断时间

损害部位

或疾病名称

接触职业病

危害时间

接触职业病

危害岗位

职业病名称

家庭具体

地址

受损害经过简述(可附页):

ZD/DL

1126-20**受损害职工或亲属看法:

签字*年*月*日

用人单位看法:

法定代表人签字

印章*年*月*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资料状况和受理看法:

印章*年*月*日

备注:ZD/DL

1126-20**附录E(规范性附录)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1、企业具体名称:

地址:

电话:

2、经济类型:

国名经济行业:

隶属关系:

直接主管部门: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班时分

4、事故地点:

5、事故类别:

6、事故缘由:

其中直接缘由:

7、事故严峻级别:

8、伤亡人员状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用工形式

工种级别

本工种工龄

平安教育状况

损害部位

损害程度

损失工作日

死亡者死亡缘由

备注

9、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总数:

10、本次事故经济损失(元)

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元):

11、事故具体经过:

12、事故缘由分析;

13、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14、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处理看法:

15、附件(事故现场照片、伤亡者照片、技术鉴定等资料)

负责人

16、参照调查人员:

制表人(注:以上第11~16项内容附文于后)

填表日期*年*月*日

说明:本表由企业填写,每项必需填写清晰。由企业根据规定报送给有关部门。本表不特地印制,可依据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另行填写或打印。有关项目的填写要求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和有关规范、标准;其中"事故严峻级别'指重大死亡事故、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其解释见《报表制度》。

篇2:工伤伤残鉴定程序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一般为:

先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具体填写表格,其中包括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

因工伤申请劳动力量鉴定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托付的代理律师按下列规定的期限向市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一)医疗终结前已经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二)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三)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的,应当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

申请因病致残或非因工致残的等级评定和其他鉴定的,根据相关规定的时限提出申请。

自劳动力量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状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市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力量复查鉴定。

被鉴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用人单位单独申请的,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受伤严峻的,还可以由社会保障科介绍,到劳动力量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依据工伤鉴定结果,伤者可以得到因工伤引起的有关损失补偿。

在申请过程中,假如遇到所在企业不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的,那么伤者必需凭与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证明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才可以办理工伤鉴定。因此,有关部门提示,外来务工人员在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的时候,应当一式两份,自己手中留一份。这样在消失以外纠纷时,才可以有所依据,通过正值途径切实保障自身的权益。

工伤伤残鉴定详细状况

依据国家标准(GB/T)《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鉴定结果分10个等级,其中伤残14级为完全丢失劳动力量,伤残56级为大部分丢失劳动力量,伤残710级为部分丢失劳动力量。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关心或采纳特地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逝;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丢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关心;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常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力量严峻受限,间或需要关心;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峻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力量部分受限,间或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力量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关心;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力量严峻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力量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淌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力量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力量下降;

c.社会交往力量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力量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力量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力量部分受限。

一级伤残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丢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别医疗依靠,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

1)极重度智能减退;

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

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4)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丢失;

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丢失;

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

9)双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丢失;

二级伤残

器官严峻缺损或畸形,有严峻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别医疗依靠,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1)重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力量者;

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4)双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

5)双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

6)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cm2;

7)静止状态下或仅稍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

8)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

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丢失;

三级伤残

器官严峻缺损或畸形,有严峻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别医疗依靠,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1)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危急或冲动行为者;

2)面部重度毁容;

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4)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或半径10);

5)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6)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损;

7)一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2;

8)一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cm

四级伤残

器官严峻缺损或畸形,有严峻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别医疗依靠,生活可以自理者。

1)中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力量者;

3)癫痫重度;

4)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70%;

5)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

6)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1;

7)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

8)双耳听力损失91dBHL;

五级伤残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完全运动性失语;

2)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

3)脑脊液瘘,不能修补;

4)面部轻度毁容;

5)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6)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2;

7)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等于0.1;

8)双眼视野40%(或半径25);

9)一侧眼球摘除者;

六级伤残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轻度智能减退;

2)精神病性症状影响职业劳动力量者;

3)癫痫中度;

4)不完全性失语;

5)一侧完全性面瘫;

6)面部重度异物色素镇静或脱失;

7)全颜面植皮术后或全身瘫痕面积达60%~69%;

8)撕脱伤后头皮、眉毛完全缺损者;

9)甲状腺功能中度损害;

七级伤残

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和失认等;

2)第Ⅲ、Ⅳ对脑神经麻痹;

3)双侧不完全性面瘫;

4)电烧伤颅骨切除>3cm2,并行硬脑膜植皮术者;

5)颈颏粘连,影响颈部活动者;

6)全身瘢痕面积50%-59%;

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8;

8)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6;

9)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0.4;

10)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八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特别,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边缘智能;

2)精神病性症状有人格转变者;

3)颅骨外露;

4)面部烧伤广泛植皮术后;

5)鼻或脸蛋部有>8cm2或3处以上>1cm2的增生性瘢痕;

6)一侧或双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睑外翻;

7)全身瘢痕面积40%~49%;

8)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9)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10)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九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特别,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癫痫轻度;

2)颅骨缺损25cm2,无功能障碍;

3)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4)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及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5)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6)鼻或脸蛋部有明显畸形或>3cm2的增生性瘢痕;

7)颈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积30%~39%;

9)鼻再造术后;

10)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后;

十级伤残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特别,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靠,生活能自理者。

1)颅骨缺损9~24cm2,无功能障碍;

2)一侧不完全性面瘫;

3)面部轻度异物色素镇静或脱失;

4)全身瘢痕面积<30%;

5)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8;

6)双眼矫正视力0.8;

7)职业性(含放射性)及外伤性白内障Ⅰ~Ⅱ期(或轻、中度),或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

8)晶体脱位;

9)眶内异物未取出者;

10)球内异物未取出者

篇3:工伤职业病交通事故人体伤残程序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规定

工伤、职业病、交通事故、人体伤残程序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相关规定

一、《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年12月1日实施交通事故(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二、《劳动力量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16180-20**国家技术监督局20**年5月1日实施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