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岸地貌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岸地貌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岸地貌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岸地貌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海岸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岸地貌”Coastalgeomorphology.……/

0301-海岸地貌及其分类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波浪冲击岩石裂隙,使裂隙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波浪作用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波浪作用海浪侵蚀作用-01冲蚀:水深,海浪可直接形成破坏力极强的拍岸浪,反复冲刷岩壁;磨蚀:海水中挟带的碎石;溶蚀:化学反应海蚀穴在基岩海岸,受波浪的长期侵蚀作用,岸坡基部出现许多高度大体一致的槽形凹穴。海蚀崖波浪作用主要集中在海平面附近,使海岸形成凹槽,凹槽以上的岩石被悬空,然后崩落,使海岸逐渐后退,形成海蚀崖海浪侵蚀与地貌形态Seawatererosionandgeomorphology-01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

…若海蚀拱桥发生坍塌,留下一块与大陆分离的岩柱,孤零零地立在海边海蚀柱海浪侵蚀与地貌形态Seawatererosionandgeomorphology-01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表面有大量岩块和砂砾…

……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水搬运与地貌形态海浪、河水等搬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了海积地貌。海滩、沙嘴、沙坝等-02海水搬运与地貌形态-02海滩沉积物具有分选性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

砾石海滩、沙质海滩、淤泥质海滩。

海岸堆积地貌-砾滩海岸堆积地貌-泥滩海水搬运与地貌形态-02沙嘴:

一端连接陆地、一端向海突出的带状沙滩,常出现在海湾岬角处或海岸转折处。

海水搬运与地貌形态-02沙坝:

海岸带巨大的水上堆积地貌。又称沙堤。由沙或砾石组成,常混有碎贝壳等其他物质。有海岸沙坝、拦湾坝和连岛沙坝三种类型。沙坝在平面上呈长条状,长可达数公里,宽可达数百米,顶部一般出露海面。

海水搬运与地貌形态-02潟湖:

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在海的边缘地区,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从而引起水介质的咸化或淡化,即可形成不同水体性质的潟湖,据此可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

潟湖澳洲粉红湖——赫利尔湖图为杭州西湖

地壳运动:地壳抬升,陆地面积扩大,海岸线前进;地壳下降,海洋领土扩张,海岸线后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原海岸线,海岸线后退;河流:输沙量增大,海岸线前进;

输沙量减小,海岸线前进变慢甚至后退;海浪: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海岸线后退;

淤泥质海岸以陆地径流堆积为主,海岸线前进;①海岸线前进:海岸线向海洋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②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向陆地前进,陆地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蛇曲通常是在草原或湿地上形成的侧蚀地貌。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通天河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如下图),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答案:①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②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③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蛇曲”。札达盆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4000m。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在象泉河两岸分布着大片土林。下图示意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土林景观。(1)推测札达盆地的形成过程。(2)推测札达土林的形成过程。札达盆地地势低平,象泉河流带来的泥沙物质在盆地形成厚厚的沉积地层;地壳抬升,沉积地层露出地表;干旱、寒冷的环境中,植被稀疏的地表在大风、河流及季节性水流的冲刷下,沉积地层被侵蚀成土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高原;青藏高原内部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札达盆地。

阿特拉斯造山带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地中海与撒哈拉地台之间,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5个构造带:内带、泰勒隆起带、前渊带、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新生代时期构造带的地质变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脉形成。图1为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分带图,图2为沿AB线所作的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剖面图。简述阿特拉斯造山带形成的地质过程。

答案:①阿特拉斯造山带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②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岩块上升形成大高原;③在挤压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构造带上升到撒哈拉地台之上,内带上升到泰勒隆起带上;④泰勒隆起带发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形成褶皱隆起带,众多小型突起构造带共同构成阿特拉斯造山带。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其山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山脉东南部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