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车城十堰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分为NO2、NO、CO、等.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汽车排气系统中往往加装一套“三元催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2)尾气中的NO、CO在“三元催化装置”中发生反映,两种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或方法)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燃着的木条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4.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气分子;氢氧根离子.(2)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CO具有毒性是它易与人体血液中的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窒息甚至死亡.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7.“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8.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1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A.Na+的结构示意图: B.C60分子的结构:C.4个氮原子:2N2 D.酒精的化学式:C2H5OH11.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摆放炭雕时必须远离火种D.将制炭雕的下脚料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1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13.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14.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15.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A.CO B.CO2 C.CH416.“吸烟有害于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17.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可用作气体燃烧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水”的pH小于7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8.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A.CO B.CO2 C.N2 D.NH19.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20.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1.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 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B.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3.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初步达成2012年到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24.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g B.CO2 2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26.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7.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28.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步骤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123【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车城十堰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分为NO2、NO、CO、等.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汽车排气系统中往往加装一套“三元催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极易与许也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机生命.(2)尾气中的NO、CO在“三元催化装置”中发生反映,两种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N2+2CO2.【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判断;(2)根据题干反应物和生成物情况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一氧化碳有毒性,CO极易与许也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机生命.(2)由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气体中要含有氮、氧、碳三种元素,再由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故判断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由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1)CO极易与许也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机生命.(2)2NO+2CON2+2CO2【点评】此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掌握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2.下列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或方法)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燃着的木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要求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插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种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利用了氢氧化钠吸收水分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的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H3CO(NH2)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故填:CO2+2NH3CO(NH2)2+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5.(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气分子2N2;氢氧根离子OH﹣.(2)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0:16或60:5:8.(3)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O具有毒性是它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窒息甚至死亡.【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3)根据碳元素的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性质解答;CO具有毒性是它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窒息甚至死亡,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故答案为:2N2;OH﹣;(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薄荷脑(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0:16=120:10:16=60:5:8;故答案为:120:10:16或60:5:8;(3)根据碳元素的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性质解答;CO具有毒性是它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窒息甚至死亡;故答案为: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血红蛋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及一氧化碳的毒性,在生活中应注意安全.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状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铵态氮肥.(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60+60O260CO2.【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铵态氮肥的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三类化肥的性质,利用实验鉴别三类化肥;(3)分析物质的性质,根据可燃物燃烧规律,写出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胃酸即盐酸能与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填:Al(OH)3+3HCl=AlCl3+3H2O;(2)磷肥通常为灰白色,不同于氮肥、钾肥,可观察颜色鉴别出磷肥;而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遇碱释放出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具有氨臭味的氨气;故答案为:灰白色粉末状;铵态氮肥;(3)可燃物中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C60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C60+60O260CO2.【点评】含铵根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而含硝酸根的氮肥称为硝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存.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7.“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不是彻底消除碳的排放.我们据此判断各个选项的正确与否.【解答】解: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是不现实的,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含碳物质,故不正确;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符合“低碳生活”的原则,故正确;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有很多的矿物中都含有碳.故不正确;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替代煤炭、石油的新型能源.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低碳生活”的理解,要我们客观的考虑问题.8.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氟化烃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来判断.【解答】解: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化烃气体,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故二氧化碳不属于有害气体,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干冰升华吸热,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分别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故选项正确;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故选项正确;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干冰升华吸热,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1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A.Na+的结构示意图: B.C60分子的结构:C.4个氮原子:2N2 D.酒精的化学式:C2H5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Na+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B、根据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D、根据酒精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Na+的结构示意图,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可知A说法正确,故A正确;B、根据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故B正确;C、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氮原子表示为:4N,故C错误;D、根据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11.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C.摆放炭雕时必须远离火种D.将制炭雕的下脚料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属于碳的单质,利用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吸附性,及有关的化学性质稳定易燃及还原性的知识解决此题.【解答】解:木炭属于碳的单质化学性质较稳定易于收藏与保存,由于其具有吸附性,故可吸附有害气体,但木炭具有可燃性及易燃,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很多金属氧化物.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木炭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分析即可.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解答】解: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保护环境,故正确;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增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且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环境,故错误;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故正确;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社会热点题,同学们要了解低碳经济,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相关题目.13.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分析】此试验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主要性质.题目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的反应或者性质主要有:①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则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③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aO+CO2=CaCO3,故二氧化碳不能用生石灰干燥.【解答】解:A、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故A错误;B、将粗铜丝往下放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往上提是石灰石于稀盐酸脱离则反应停止,所以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C、生石灰吸水后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二氧化碳不能用生石灰干燥,故C错误;D、本实验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于空气的密度的相对大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几个典型的化学性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aO+CO2=CaCO3.14.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利用温室气体的范围解决.B、利用节能环保的理念分析即可.C、利用节能环保理念结合实际问题分析即可.D、从低碳生活的方式分析即可.【解答】解:A、温室气体的范围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及臭氧等,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气体.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是低碳生活的理念体现,减小了温室气体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是正确的,但化石燃料仍要使用,关键是合理的开采与利用.D、从低碳生活的方式分析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效地减小了温室气体的产生.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落实,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体现,为倡导积极环保的新生活提供了思路.15.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A.CO B.CO2 C.CH4【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零碳馆”中的“碳”狭义的意思就是指﹣﹣碳,特别是二氧化碳;广义的意思是指,节能环保,不浪费资源.了解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之一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零碳馆”中的“碳”狭义的意思就是指﹣﹣碳,特别是二氧化碳;广义的意思是指,节能环保,不浪费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含碳元素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对环境会造成影响.故选B.【点评】温室效应的问题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话题,此题不难解决..16.“吸烟有害于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香烟烟气的主要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解答】解: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恶英等致癌物的焦油,无甲醛,它一般与室内装修有关;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再分离,使氧没有机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故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故选B.【点评】“吸烟有害健康”,目前我国已在公共场所实行了禁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了解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做好禁烟的宣传工作.17.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可用作气体燃烧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水”的pH小于7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如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可引起温室效应等进行回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故A错误;B、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升华时吸热,故可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C、“碳酸水”就是碳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PH小于7,故C说法正确;D、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考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二氧化碳的这两个性质,同学们一定要全面把握,杜绝一知半解.18.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A.CO B.CO2 C.N2 D.NH【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的气体CO、CO2、N2、NH3都是常见气体,了解了CO是有毒气体、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NH3具有刺激性气味、CO2阻止地球散热,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1)CO是有毒气体,易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但不能产生温室效应,故答案A不对.(2)空气中的CO2能增强大气对红外线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因此,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故B正确.(3)N2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温室气体,故答案C不对.(4)NH3具有刺激性气味,污染大气,但它也不能产生温室效应,故答案D不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同时也考查了CO、N2、NH3这些常见气体,本题属基础题.19.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有毒的物质,常常用来吸附有毒的物质.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活性炭的性质才能确定活性炭的用途.20.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小苏打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故A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收热量,与其化学性质无关,故B正确;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醋酸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反应,故C错误;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的化学性质﹣﹣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1.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 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因为石墨的硬度较小,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常常用于制作铅笔芯.【解答】解: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B.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变红.金刚石、石墨、C60同是碳原子构成的不同单质,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燃烧有两条件:有氧气或助燃气体、达到着火点.【解答】解:A、一氧化碳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不能,无还原性,A错误B、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通石蕊溶液无现象,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变红,B正确C、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不同,性质不同,C错误D、碳可燃,但物质燃烧需达到着火点,故常温性质活泼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鉴别、碳的性质、同素异形体概念,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23.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初步达成2012年到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这里所谓的“减排”是指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A.氧气 B.水蒸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任何物质都有其两面性,既有利也有弊,CO2也不例外.CO2气体的增加造成全球变暖,固体CO2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2不维持呼吸,CO2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O2在空气的含量很少,但影响却很大.【解答】解:氧气、水蒸气、氮气对环境影响不大,而CO2气体的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故选D.【点评】本题充分考查了CO2的性质特点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24.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g B.CO2 【考点】还原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物质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被氧化,被氧化的物质作还原剂.【解答】解:在2Mg+CO22MgO+C中,镁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做致冷剂;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没现象.【解答】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可制碳酸饮料;故B正确;C、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做致冷剂;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故C正确;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没现象.故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用途方面的内容,及其检验方法.26.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⑤【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设计题.【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溶于水,可选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用②③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的选择,这就要同学们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27.小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反应有CO2气体生成(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检验CO的纯度.【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一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虚线半高领短袖套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弹操机构全套冲压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料内执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一建考前培训
- 儿童医疗知识
- 废钢铁购销合同模板
- 时尚发布会金箔施工协议
- 独资企业水电改造协议
- 垫资施工合同飞机制造
- 新建加油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余姚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需求说明
- 司法涉案目的评估指南
- 光伏电站消纳利用率计算导则
- 焓熵图(膨胀线)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ppt
- 前后鼻音生字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经验交流发言稿(共3页)
- 工程的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概念鞠鲁粤编
- (精选)国培结业典礼领导讲话稿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