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126-2006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非合金钢中低碳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分为多个部分,而这里提到的是第二部分,它具体介绍了在感应炉(经过预加热)内部采用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来测定非合金钢中低碳含量的技术规范。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非合金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在0.008%至0.15%之间的样品。非合金钢指的是基本不含合金元素或合金元素含量极低的钢材,这类钢材的碳含量测定对于控制其性能和用途至关重要。
测定原理与方法
-
感应炉预加热:样品首先需要在感应炉中进行预加热处理,这一过程有助于样品均匀受热,确保燃烧反应充分且一致。
-
燃烧过程:预热后的样品在特定条件下被引入氧气环境中进行燃烧,这一过程会将样品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
红外吸收法: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随后被导入红外光谱仪中。二氧化碳分子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下会发生吸收,通过测量这些特征吸收峰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出样品中碳的含量。这种方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光吸收与样品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标准内容概要
标准详细规定了从样品准备、感应炉操作条件(如温度、加热时间)、燃烧条件、气体净化步骤、红外吸收测量参数到最终数据处理和计算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包括了对仪器校准、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可能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分析,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重要性与应用
此标准为非合金钢生产、加工及质量监控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控制材料成分以满足特定性能要求的领域,如汽车制造、建筑、机械工程等。通过遵循该标准,企业能确保其产品符合国内外关于材料成分的法规与标准要求,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注意事项
虽然未直接要求总结,但需注意,在实际应用该标准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正确维护和校准检测设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数据验证,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03-02 颁布
- 2006-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77.080.20H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126—2006/ISO15349-2:1999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UnalloyedSteel-Determinationoflowcarboncontent-Part2:InfraredabsorptionmethodaftercombustioninaninductionfurnaceCWithpreheating)(ISO15349-2:1999.IDT)2006-03-02发布200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0126-2006/ISO15349-2:1999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5349-2:1999《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本标准等同翻译ISO15349-2:1999。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本标准的附录八、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克、刘翔、李小杰。
GB/T20126-2006/ISO15349-2:1999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感应炉中燃烧后红外吸收法测定非合金钢中低碳含量本方法适用于非合金钢中质量分数为0.0003%~0.010%的碳含量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648:1977实验室玻璃器血——单标线移液管ISO1042:1998实验室玻璃器血—-一单标线容量瓶ISO3696:1987实验室分析用水——规格及检测方法ISO5725-1:1994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第1部分:通则与定义ISO5725-2:1994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第2部分:标准测量方法重现性和再现性测定的基本方法ISO5725-3:1994测量方法和结果的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第3部分: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中间测量TSO14284:1996铁测定化学成分的取样和制样原理试料在低温下预热,再将试料随同助熔剂一起在通有氧气的高频炉中燃烧.使钢中碳转换成一氧化碳和或二氧化碳。测量氧气流中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产生的红外吸收光谱。用蔗糖或碳酸钙建立校准曲线。试剂和材料分析中.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和ISO3696所规定的3级水4.1水,不含二氧化碳将水煮沸30min.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通氧气(4.2)15min,使用前制备4.2氧气,最低质量纯度99.95%如果怀疑使用的氧气中含有有机污染物,应在气体净化装置前安装一个加热至450℃以上的内装氧化催化剂[氧化铜或铂)的管。4.3纯铁.已知碳质量分数小于0.0003%.4.4溶剂.适宜于清洗试样表面的油脂或污物的溶剂.例如:丙酮。4.5助熔剂,已知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003%的铜片(见注1).或锡粒与鸽粒的混合物(见注2)注1:铜片(约0.1g/片)作如下处理后再使用,在通氧气或空气的条件下将铜片于450C~600℃加热10min.置于无油的干燥器中冷却。在分析前进行此处理。住2:锡粒(约0.2g/丸)与粒(只有LECOCEL1是适用的)作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烟草机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柔韧性聚合物水泥防水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外窗抗风强度设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型农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实验仪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雕花皮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碳烤腿肉葱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河北学校人造草坪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氟硅酸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钢筋加工工厂化施工方案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口腔门诊部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unit1
- 新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全册)
- 公司员工健康与安全手册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更加注重阅读与写作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