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466.6-2009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测定塑料材料的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该标准为塑料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测试方法,以评估材料在受控热氧化条件下的稳定性,这对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在特定的等温和动态条件下,测定塑料样品氧化诱导时间(OIT)及氧化诱导温度(OIT)的方法。适用于各类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的氧化稳定性能测试。

主要定义

  • 氧化诱导时间(OIT):在等温条件下,样品开始氧化反应到氧化反应速率显著增加所需的时间。
  • 氧化诱导温度(OIT):在动态升温过程中,样品氧化反应速率显著增加时的温度。

测试原理

通过DSC设备,在程序控制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加热或保持恒温。在氧气(或其他氧化性气氛)环境下,监测样品的热量变化,以此来确定氧化反应的起始点,进而计算出OIT值。

试验条件

  • 样品准备:要求样品应均匀、无气泡、无污染,并按照规定方法进行预处理。
  • 测试气氛:通常为高纯度氧气或空气,具体根据样品特性选择。
  • 升温速率:动态OIT测试时,需规定明确的升温速率。
  • 等温温度:等温OIT测试需设定一个或多个恒定温度进行测试。

数据处理

  • 基线校正:确保测量准确性,需要对DSC曲线进行基线校正。
  • OIT确定:通过分析DSC曲线上的氧化反应起始点,确定OIT值。等温OIT通过监测在恒定温度下氧化反应的起始时间获得;动态OIT则是在升温过程中寻找氧化反应的明显拐点。

报告要求

测试报告应包含测试条件、仪器型号、样品信息、测试结果及任何可能影响结果解释的异常情况说明。

注意事项

虽然未直接要求总结,但理解该标准的关键在于其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流程,确保不同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对于塑料材料的热氧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用户需严格遵循标准规定的操作步骤和条件,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6-15 颁布
  • 2010-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9466.6-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_第1页
GB/T 19466.6-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_第2页
GB/T 19466.6-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_第3页
GB/T 19466.6-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_第4页

文档简介

犐犆犛83.080.01

犌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19466.6—2009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犇犛犆)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犗犐犜)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犗犐犜)的测定

犘犾犪狊狋犻犮狊—犇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犻犪犾狊犮犪狀狀犻狀犵犮犪犾狅狉犻犿犲狋狉狔(犇犛犆)—

犘犪狉狋6: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狅狓犻犱犪狋犻狅狀犻狀犱狌犮狋犻狅狀狋犻犿犲(犻狊狅狋犺犲狉犿犪犾犗犐犜)犪狀犱狅狓犻犱犪狋犻狅狀

犻狀犱狌犮狋犻狅狀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犱狔狀犪犿犻犮犗犐犜)

(ISO113576:2008,MOD)

20090615发布201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犌犅/犜19466.6—2009

前言

GB/T194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第5部分:特征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热及转化率的测定;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

———第7部分:结晶动力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19466的第6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13576:2008《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

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测定》(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113576:2008重新起草。

本部分与ISO113576:2008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第11章为我国精密度数据,将ISO113576:2008的精密度作为附录;

———对ISO113576:2008引用的部分标准作了如下处理:

a)对尚未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塑料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

性能测试》标准,直接引用了ISO标准;

b)对其他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则引用了国家标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

究所、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立军、李震环、侯斌、李艳红、陈宏愿、吴彦瑾、刘振海、王建东、王刚、王伟众、

于宏伟。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犌犅/犜19466.6—2009

引言

GB/T19466的本部分所述的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测定仅提供了由所试材料来评价一定

结构塑料混配物热稳定性的一种办法,但并非旨在提供有关抗氧剂浓度的信息。不同的抗氧剂,氧化诱

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可能不同。由于抗氧剂与配方中其他物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使抗氧剂的种

类和浓度相同的材料氧化诱导时间或氧化诱导温度也会有所差异。

犌犅/犜19466.6—2009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犇犛犆)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犗犐犜)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犗犐犜)的测定

警告———本标准的使用者应熟知所采用的实验室规范。本标准不涉及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的解决方法,如有,也仅与其使用有关。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保障人身安全的措

施并确定这些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1范围

GB/T1946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

氧化诱导温度(动态OIT)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充分稳定混配的聚烯烃材料(原料或最终制品)。本部分也适用于其他塑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46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1845.2—2006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18722:1997,MOD)

GB/T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ISO472:1999,IDT)

GB/T2546.2—2003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18732:1997,MOD)

GB/T9352—2008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ISO293:2004,IDT)

GB/T17037.3—200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3部分:小方试片(ISO294

3:2002,IDT)

GB/T19466.1—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ISO113571:1997,IDT)

ISO89862:1995塑料聚丁烯(PB)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2008和GB/T19466.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氧化诱导时间狅狓犻犱犪狋犻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