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636-2017 蓝舌病诊断技术》相比其前版《GB/T 18636-2002 蓝舌病诊断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1. 技术方法的更新:新版标准纳入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诊断技术,如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提高了蓝舌病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诊断蓝舌病,适应了兽医诊断领域技术进步的需求。

  2. 诊断流程优化:对蓝舌病的诊断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了样本采集、保存、运输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步骤和判定标准,增强了诊断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 检测标准的细化:针对不同的检测方法,如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新标准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判读标准,确保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病例定义的明确:对蓝舌病临床病例的定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包括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界定标准,便于一线兽医人员准确识别和报告病例。

  5. 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加强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增加了实验操作中的个人防护、废弃物处理及实验室质控措施的相关规定,以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参考品与对照品:新标准对标准参考品和阴、阳性对照品的制备、使用和管理给出了具体指导,为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比对和互认提供了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11-01 颁布
  • 2018-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_第1页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_第2页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_第3页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_第4页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8636-2017蓝舌病诊断技术-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1220

B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636—2017

代替

GB/T18636—2002

蓝舌病诊断技术

Diagnostictechniquesforbluetongue

2017-11-01发布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636—2017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临床诊断

3…………………1

流行病学

3.1……………1

临床症状

3.2……………1

病理变化

3.3……………2

结果判定

3.4……………2

病毒分离

4…………………2

器材

4.1…………………2

试剂

4.2…………………2

试验程序

4.3……………2

病毒鉴定

4.4……………4

结果判定

4.5……………4

免疫酶染色

5………………4

器材

5.1…………………4

试剂

5.2…………………4

试验程序

5.3……………4

试验成立条件

5.4………………………5

结果判定

5.5……………5

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6(AC-ELISA)……………5

器材

6.1…………………5

试剂

6.2…………………5

样品

6.3…………………5

试验设计

6.4……………5

试验程序

6.5……………5

试验成立的条件

6.6……………………6

结果判定

6.7……………6

定型微量中和试验

7………………………6

器材

7.1…………………6

试剂

7.2…………………6

试验准备

7.3……………7

筛检试验程序

7.4………………………7

试验成立的条件

7.5……………………8

结果判定

7.6……………8

蚀斑及蚀斑抑制定型试验

8………………8

器材

8.1…………………8

GB/T18636—2017

试剂

8.2…………………9

蚀斑试验程序

8.3………………………9

蚀斑抑制试验程序

8.4…………………9

结果判定

8.5……………9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9(RT-PCR)……………………9

器材

9.1…………………9

试剂

9.2…………………10

试验程序

9.3……………10

试验成立的条件

9.4……………………11

结果判定

9.5……………11

荧光检测

10RT-PCR……………………11

器材

10.1………………11

试剂

10.2………………11

试验程序

10.3…………………………12

阈值设定

10.4…………………………13

试验成立的条件

10.5…………………13

结果判定

10.6…………………………13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11(AGID)…………13

器材

11.1………………13

试剂

11.2………………13

试验程序

11.3…………………………14

结果判定

11.4…………………………14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2(C-ELISA)…………………15

器材

12.1………………15

试剂

12.2………………15

试验程序

12.3…………………………15

读数和抑制率计算

12.4………………16

试验成立的条件

12.5…………………16

结果判定

12.6…………………………16

诊断结果判定

13…………………………16

疑似病例

13.1…………………………16

确诊病例

13.2…………………………16

隐性感染

13.3…………………………16

附录规范性附录细胞培养液的制备

A()………………17

附录规范性附录免疫酶染色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B()…………………18

附录规范性附录酶联免疫试验和定型微量中和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C()……………19

附录资料性附录方法

D()Karber……………………21

附录规范性附录蚀斑及蚀斑抑制定型试验

E()………22

附录规范性附录试验用溶液和引物的配制

F()RT-PCR……………23

附录规范性附录荧光引物和探针的合成与配制

G()RT-PCR……24

附录规范性附录琼脂平板的制备

H()…………………25

GB/T1863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蓝舌病诊断技术与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GB/T18636—2002《》,GB/T18636—2002,,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增加了临床诊断

———;

增加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

———(RT-PCR);

增加了荧光检测方法

———RT-PCR。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81)。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验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华春朱建波花群义肖雷宋建领李乐高林苗海生

:、、、、、、、。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8636—2002。

GB/T18636—2017

蓝舌病诊断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舌病诊断的技术方法和试验程序

(Bluetongue,BT)。

本标准适用于反刍动物蓝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检疫所述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分离和

、。、

鉴定病原核酸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测其中

、,:

病毒分离适用于从动物的血液脏器和精液中分离蓝舌病病毒

———、(BluetongueVirus,BTV);

免疫酶染色和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ntigenCaptur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适用于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血清群的鉴定

Assay,AC-ELISA);

定型微量中和试验和蚀斑及蚀斑抑制定型试验适用于对分离到的进行血清型的鉴定

———BTV;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荧光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

检测适用于动物的血液脏器和精液中核酸的检测也适用于对分离到的病毒

RT-PCR、BTV,

进行血清群鉴定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garGelImmunodiffusion,AGID)

适用于血清样品中抗

(Competition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C-ELISA)BTV

体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