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班级:XXX姓名:XXX指导老师:XXX目录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二、产业结构效应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国际贸易结构国际投资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1.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需求结构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一)产业结构效应含义(二)产业关联效应(三)产业扩散效应二、产业结构效应(一)产业结构效应含义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发挥产业结构效应,推动和保持经济的增长率。二、产业结构效应(二)产业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二、产业结构效应后向关联:投入产出表中,纵向的供给部门就是横向的要求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投入产出表中,横向的需求部门就是纵向的供给部门的前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后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前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前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二、产业结构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某些产业部门在各个历史间歇的增长中,“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二、产业结构效应(三)产业扩散效应回顾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增长对那些向自己供应投入品的供应部门产生的影响。
旁侧效应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还会引起它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在广泛的方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前向效应
是指主导部门的成长诱导了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改善了自己供应给其他产业产品的质量。
二、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通过四步过程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就是要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就是要调整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其中包括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从而改变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4.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取得比正常增长速度快得多的增长。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特征: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创造出新的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原有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具有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这种扩散效应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创新的出现在产业结构效应的作用下引起关联产业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1.创新对产业结构的直接影响当创新带来的是新产品开发或原有产品的改善时,由于新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会吸引生产要素流入该部门;当创新仅仅是导致了原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时,如果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将促使该部门的生产要素向外流出。
无论哪一种方式,创新都将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不同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2.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间接影响
一是创新通过对生产要素相对收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希克斯认为,创新会通过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来改变其收益率间的平衡。要素间的相互替代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通过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创新会创造新的或某些潜在的巨大需求,通过连锁反应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因。惟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合结果,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为基础的。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来看,一般会经历一个“兴起→扩张→减速→收缩”的运动过程,即当产业部门的增长率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就会出现减速增长趋势,其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随之下降。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产出部门增长之所以会发生减速趋势一般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技术进步速度缓慢。2.增长较慢的产业对其增长的阻力效应和增长较快的产业对其竞争的压制。3.随着产业增长,可利用的产业扩张资金的相对规模下降。4.受到新兴国家相同产业的竞争性影响。
从一个产业较长的生命周期看,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减速趋势都不是偶然的。从影响产业部门变动最主要因素—创新来看,当产品价格降至新的创新很难再使其成本下降时,创新减缓产业增长速度下降。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既然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与创新相联系,表现出扩张与收缩的规律性,那么一个国家的各个产业部门就可以依据其距离创新起源的远近来确定各自不同的相对地位。一般地,高增长部门由于距离创新起源更近而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在总产值中占有较大份额,并支撑着整个经济的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新的创新和创新扩散,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为高增长优势产业间的更迭。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的。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一是附加价值高低,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就是占有优势地位的产业;二是产业产值,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三是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一)主导产业的作用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主导产业的转换有着特殊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是由于为数不多的主要成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作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化发展的已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由主导部门和与主导部门有较强后向关联、旁侧关联部门组成的“主导部门综合体”。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
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是与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各个阶段上明显地表现出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有序转换。由于各国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人文环境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主导产业的形成不尽相同。但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及其在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及其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转换,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同时,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2.充足的市场需求;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此外,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三个概念。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三)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
1.市场自发调节采取这种形式的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为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同时认为,政府对选择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如市场力量更有权威性。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2.政府积极干预
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产业发展序列,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四)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实践表明,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经过五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阶段主导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群体或综合体第一阶段棉纺工业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第二阶段钢铁工业、铁路修建业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纺织工业、机器制造、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及其他工业第三阶段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以及第二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第四阶段汽车、石油、钢铁和耐用消费品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合成材料工业,以及第三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第五阶段信息产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工业、生物工程、宇航工业等新兴产业,以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各产业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主导产业及其群体不断更替、转换的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技术的不同阶段之间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其群体进行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建设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可以兼收并蓄。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就是产业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不协调,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1)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2)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供应滞后。(3)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供应过剩。
2.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1)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2)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3)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是:(1)能满足有效需求(包括生活上的最终需求和生产上的中间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2)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3)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用,出现资源不足或产品过剩时能够通过对外贸易得到补充调节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4)各产业之间能够相互补充协调发展(5)能够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6)在保证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能够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7)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能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是指产业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换能力。只有强化产业间的协调,才能提高其结构的聚合质量,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果。产业结构协调涉及各种关系,其中主要就是生产和技术关系。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四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1.产业素质之间
即看产业之间是够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一般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与该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之比,大体衡量产业间的协调程度。一般而言,如果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的比较集中又有层次性,说明各产业的素质比较高;若分布得很离散且无序,说明各产业的素质不协调。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2.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
产业间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联系,表明了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协调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相互服务,几个产业部门在投入产出联系的基础上互相提供帮助;二是相互促进,意味着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以削弱另一产业的发展为代价。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3.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各产业向对地位的协调就是指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的排列组合具有比较丰富的层次性,各产业之间的主次与发展的轻重缓急关系比较明确和适宜。如果各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的逆转,则说明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不协调的。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4.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在需求正常变动的前提下,产业结构的协调将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即通过自身结构的调整适应新的需求变动,使供给和需求之间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的差距都逐渐缩小,并且是工序之间的矛盾弱化。相反,如果对于需求的正常变动,供给迟迟不能做出反应,造成长时间的供需不平衡,说明产业结构是不协调的。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协调增长的客观要求。所谓经济的协调增长,就是要使经济在不平衡增长的过程中达到平衡增长的目的,最终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全面发展。在经济从不平衡增长向平衡增长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决于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的不断投入及其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果。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一)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基准的评说1.国际基准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
钱纳里从结构转换过程的角度将各国人均收入水平化分为6个变动时期,其中第2~5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收入水平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工业化阶段以人均GDP的不同年份美元来反映有很大的差别。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表1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注:1964年与1970年美元的转换因子为1.4,1970年与1982年的转换因子为2.6,取自钱纳里等人的研究结果;1964年与1996年的转换因子为6.2。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表2钱纳里模式(1989)下的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2.需求结构基准
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难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
3.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事实上,在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情况下,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相互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出现结构不平衡是正常的。只有超越了一定界限的结构失衡,才是真正的不合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比较与测定1.国际比较法
即以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为基础,将某一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相同国民生产总值下的标准产业结构加以比较,偏差较大时即认为此时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2.影子价格分析法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当各种产品的边际产出相等时表明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各种产品供需平衡,产业部门达到最佳组合。可用个产业部门的影子价格与整体影子价格均值的偏离程度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3.需求判断法。即判断各产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相应的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是否相符,若两者接近或大体接近,则目前的产业结构是较为合理的。4.需求适应性判断法。即判断产业结构能否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自我调节,使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判断方法为计算每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收入弹性。5.结构效果法。即以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变化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在向合理的方向变动,若结构变化使国民经济总产出获得相对增长,则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是正确的。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一)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过程及其收益
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调整过程来看,主要有两个过程:一是在部门、行业之间不断进行调整、协调,使之趋于均衡的过程;另一过程是这种均衡被打破的过程。在短期内技术水平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转变的过程中,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将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放在较长时间段内考察,可以看出,由于技术进步而一次次进行的结构调整,其边际收益并不表现出递减的规律。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二)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机制和动力
产业结构之所以从不合理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其动力是结构调整过程中收益的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是一种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状态,通过输入某种信号和能量,引起结构的变动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状态的作用过程。根据输入信号的性质和调整方式的类型,理论上可以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1.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过程,即经济主体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通过生产资源的重组和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使产业结构尽可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当价格波动幅度大到一定程度,即大到部门间生产资源转移的临界点(转移后收益=转移成本+机会成本)时,产品价格下降部门的资源就会转移到产品价格上涨的部门,直到形成供给与需求结构新的平衡。
信号:市场价格动力:市场经济主体对增加利润和避免损失的追求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2.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产业结构的计划调整机制是一种对经济系统的调控过程,即政府向经济系统输入某种信号,直接进行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得以变动的过程。政府通过纵向等级层次向经济主体发布指令:一类是直接对企业的生产数量加以要求;另一类是通过变动各部门的投资计划来调整资产增量在产业间的配置,从而变动产业结构。信号:政府的计划数量或指令动力:政府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追求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准确、稳妥,又比较灵敏,但却是事后调节,成本较大,时滞较长;计划调节机制具有事前主动性,调整成本较小,却有欠准确,市场摩擦较大。因此,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调节方式,难于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的。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产业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调整。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第四节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地区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农轻重结构、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等。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地区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往往各具特色,不能自成体系。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地区产业结构中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2.地区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若干个在全国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部门。3.各地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结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4.地区产业结构之间互补性、依存性较强。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三)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变决定着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区域要素禀赋需求结构导向区域间的联系生产的地区集中度另外,区域政治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对产业结构有很大影响。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1.地区要素禀赋地区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地区经济一定要根据地区要素禀赋条件来安排,从地区生产要素供给的现实条件出发。2.需求结构导向
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力。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产业的扩张提供了市场保证,需求结构的变化有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3.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产业的结构效应就越能发挥作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地区间商品的区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区际贸易是实现地区间比较利益的必有途径,通过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将改善地区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进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4.生产的地区集中度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是指一个国家某产业产品在某地区的生产规模在全国中的比重,产业集中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除以上因素外,地区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构成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和途径。
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一)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经济指标
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是指某地区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生产相对于全国水平的集中程度。反映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指标主要有:
1.区位商(LocationQuotient,简称LQ),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
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
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常用的测定指标可以是产值、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以上公式中的就业人数可以用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代替来计算各自的区位商。用就业人数、产值、产量和固定资产额分别计算出的区位商,分别称为地区劳动力集中度、产值集中度、产量集中度和固定资产集中度。某地区A部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区位商=全国A部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某地区A部门就业人数/全国A部门就业人数某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全国总就业人数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2.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人均产量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
人均产值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
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该地区某产业与全国同类产业相比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系数、人均产值系数大于1的产业,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往往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3.地区产业区际输出指标在地区经济开放条件下,存在地区产业区际输出问题:
区域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该地区A产业产品生产总量
区际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全国各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总量
一般来说,地区专业化产业的区域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在全国各地区中位居前列。区域商品率越高,说明输出商品越多,也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区际商品率越高,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输出在全国的地位越重要,该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也越高。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4.区域产业输出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区域产业输出系数=某地区A产业输出÷该地区各产业输出
这一指标有时也被用来说明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它涉及多个产业,因而常用输出产值来计算。价格的换算要统一,否则就缺乏可比性。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二)反映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经济指标
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会有很大差异,也会有所相似。差异性越大,表明地域分工水平越高,地区经济互补性越强,区际联系越紧密;相反,地区产业结构之间越相似,地域分工水平就越低,地区经济互补性就越弱,区际联系就越少。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或差异程度,可以用常用的相关系数和联合国推荐的相似系数来衡量。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1.相关系数
当rij=-1时,说明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截然相反;当rij=1时,说明地区i和地区j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rij越接近于1,说明这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越高。
rij—i地区和j地区的相关系数;
Xik,Xjk—部门k在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Xi,Xj—i地区和j地区各部门在其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平均值
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
2.相似系数SAB—;产业结构A和参照系数B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XAi,XBi—部门k在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中的比重;A,B—A是被比较的产业结构,B是参照数三、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的经济指标第五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一、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二、装备制造业的内容三、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一、装备制造业的概念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工业的总称,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装备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二、装备制造业的内容
三个方面+七大类
一是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等。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是先进的液压、气动,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防护用具的智能体育管理考核试卷
- 西药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洞察分析
- 微型机械系统自组装技术-洞察分析
- 药物研发中的智能合成路径研究-洞察分析
- 维修设备智能化升级-第1篇-洞察分析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预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乙肝免疫球蛋白营销渠道拓展-洞察分析
- 雨水径流模拟与预测-洞察分析
- 遥感数据标准化与共享-洞察分析
- Xx学校2025年度发展规划年度行动计划
- 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课件
- 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DB21∕T 3240-2020 芹菜农药安全使用生产技术规程
- 2024年全国《考评员》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与答案
- 广州沪教牛津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1)》期末考试总题库
- 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课件
- (正式版)HGT 20656-2024 化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详细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 护士年终总结个人个人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程伦理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