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_第1页
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_第2页
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_第3页
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_第4页
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比较变化类选择题比较变化类选择题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异同或变化的选择题。比较就是将同类或者相近的事物进行对照,同类现象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各种的异同。具体来说,比较是指事件之间关于本质、影响、同一阶段的趋向、不同阶段的差异等方面的对比以及人物之间观点的对比等,常用的设问是“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新发展”“新变化”等。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相同”“相似”“一致”“共同”“不同”“新发展”“新变化”等;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显的提示语。近几年高考中,该类题型呈大幅度增加趋势。试题的呈现方式有二: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异同比较。二是同类现象或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变化比较,一般通过列举不同朝代;表格、图片对比;特殊连接词如“前……之后”、“但是”(但)、“而且”(而)、“然而”、“与……相比”或特殊标点符号(;)、(……)等方式联系起来。比较就是将同类或者相近之间事物的对照,同类现象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各种的异同。具体来说,比较是指事件之间关于本质、影响、同一阶段的趋向、不同阶段的差异等方面的对比以及人物之间观点的对比等。“历史事物的比较要放在特点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事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不是静止的、孤立的,都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思考,做到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加深入的分析。从具体步骤上看,一是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求同存异”还是“发展变化”;二是分清比较类型,明确是异同比较还是变化比较;三是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后半段材料中)。1.(2020·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6)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饱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答案】D【解析】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故选D。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对比中印两国对英国棉纱、棉布的消费情况,不难发现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量大大少于印度,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和印度同是英国商品的倾销地,而印度的殖民地化过程更早、程度更深,自然经济的破坏也更严重,故对英国商品的阻力就更小;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英国商品输出有顽强的阻碍作用导致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战争的破坏不可能十多年后仍影响棉纱棉布的销售,故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联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故B项正确;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存在明显差异。对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也并未真正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5年苏共十四大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故D项错误。5.(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故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江淮茶大量北运,茶铺及饮茶人增多,这说明饮茶习俗北传并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南茶开始北运”与此矛盾,故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且可能相互影响,但仅从饮茶习俗的趋同不能说明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北方成为新的经济重心,且材料只反映南方饮茶习俗对北方的影响未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故D项错误。6.(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分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存在着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明中后期,地方民变不断,为了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明政府派遣巡抚总理一地的军政、民政事务,清代巡抚最终成为定制,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明中叶以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巡抚一职的设置并没有扩大地方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巡抚的设置是地方行政的变革,与中央官制无关,故C项错误;巡抚的设置也没有缓解或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表1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1870~1913年期间,工业革命在欧美发达国家业已完成,日本工业化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展工业化,故B项正确;由表1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故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故C、D项错误。8.(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了明末农村雇工百年间劳作态度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生活待遇要求提高这一显著变化,而这也表明明清时期农村自由劳动力地位提高。明中后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特别是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导致劳动用工需求,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明清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未涉及是否重农,故B项错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明中后期推行的一条鞭法,使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且雇工的出现说明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故D项错误。模拟题训练:1.(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8)彼特拉克等人强调“人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而到了15世纪,布鲁尼等人则将强调关注社会政治事务,主张在佛罗伦萨实行共和政制。这一变化反映出()A.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B.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所扩充C.政治斗争成为文艺复兴核心D.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2.(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4)到达陕北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到了1937年10月1日,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发行了边区货币。这些变化()A.扰乱了根据地的金融秩序B.降低了红色银行的独立性C.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D.促成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3.(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1)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B.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C.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D.民主革命实现了顺利转型4.(2021·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8)清代翰林供奉内廷多是临时性的应召,并无定制,事毕则退出。康熙十六年令侍讲学士在内供奉,至此翰林入值南书房成为定制。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中央三足鼎立局面形成B.中枢权力运行的制度化C.南书房已成为决策机构D.翰林学士开始参与决策5.(2021·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15)英国于1961年和1967年两次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由于英国试图保持“帝国特惠制”“英镑区”及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两次申请均被否决。在第三次申请加入谈判后,1973年英国终于进入欧共体。这一变化反映出()A.英国政治地位不断上升B.美国对英国的控制力强化C.欧共体实现了货币统一D.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6.(2021·湖南教育联合体新高三联考·3)六朝隋唐时期盛行壁画,画作为宏伟建筑物的装饰物之用;卷轴盛行后,画成为可以随身携带享乐的一种物品。此变化()A.助长了社会奢靡之风B.迎合了人民大众的需要C.促进了文人面的兴起D.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普及7.(2021·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2)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俄国的国歌定为《马赛曲》,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国歌改成了《国际歌》,这一时期俄国国歌的变化()A.体现了共同的文化爱好B.象征了不同的政体变迁C.反映了共同的革命追求D.揭示了不同的社会政策8.(2021·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6)秦朝统一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皇室操戈的内战,而汉朝藩王的叛乱频繁。甚至到汉武帝时期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源于()A.全面推行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的实施C.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D.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9.(2021·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5)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海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10.(2021·湖南永州一模·6)清朝前期,各省每年财政收入皆须上报户部,听候调拨。到19世纪中期,不仅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厘金完全由地方督抚支配,而且原本应交户部的地丁、关税、盐课等项银两也被督抚截留,大多被充作军饷。这一变化()A.表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失控B.说明政府财政危机已解决C.得益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D.反映中央权力呈下移趋势11.(2021·湖北武汉黄冈六校高三10月联考·1)春秋时期,卿大夫在家内盛行家臣制,家臣领有封地。到了春秋末年前后,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变化()A.表明分封制度逐渐解体B.奠定封建官僚制度基础C.说明诸侯控制土地减少D.反映家臣社会地位降低12.(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4)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13.(2021·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一次考试·12)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中国惊雷》中写道:“1940年仲夏时,日本(在中国)似乎无往而不胜——可是到了秋天,他们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外交攻势已经像打湿了的爆竹。”日本的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企图B.持久战极大消耗了日本的国力C.八路军在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D.中美英等国家建立了反日联盟14.(2021·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一次考试·11)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从思想文化上启蒙民众觉醒,但这一“求个性自由、解放”主题的初衷在1919年后不得不让位于国家主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国民革命运动高涨D.新三民主义的影响15.(2021·河北承德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考试·22)1712年,英国征收土地税(主要由地主负担)215.2万镑,关税(主要由商人和下层人士负担)148.1万镑,国产税(主要由企业家负担)180.5万镑。1814年,国产税2750万镑,关税1440万镑,土地税790万镑。这时期税收的变化反映出英国()A.政府对私营企业征收重税B.封建地主享有特权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D.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6.(2021·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5)宋朝之前,棉花种植主要在边疆地区。北宋建立后,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植移。在福建、广东一带盛行;南宋时,植棉区已经逐渐推广到了长江和淮河流域,并且棉纺织业逐渐兴盛。这一变化()A.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B.有利于缓和植棉区的人地矛盾C.加速了城市市坊制度的崩溃D.得益于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17.(2021·河北石家庄一模·3)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A.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B.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强C.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18.(2021·吉林长春一模·22)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980万俄亩,谷物总产量为3620万吨;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620万俄亩,谷物总产量为5630万吨。这一变化()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C.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D.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19.(2021·吉林长春一模·10)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20.(2021·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6)证人面前所作的口头协议,在罗马最初比书面更受尊重,但到公元200年后,从前订契约所必备的证人或庄重仪式已无必要,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一变化()A.表明法律不断适应实际需要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杜绝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D.反映法律形式重于内容21.(2021·安徽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4)下图反映了我国公元2—1078年人口变化情况,它表明该时期我国()A.实现人口持续增长B.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人口分布南增北减趋势明显22.(2021·山东高三开学质量检测·7)表3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表3时间以中印总销量为100中国红茶印度红茶1865—186994.06.01870—187487.412.61875—187980.619.41880—18846032.0A.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B.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D.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23.(2021·安徽蚌埠一模·1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认为,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剥削中国农民的工具;华北事变后,毛泽东指出,凡是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都是中华民族的朋友;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指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苏联和中国的行为都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对帝国主义认识的变化表明中共()A.党内“左”倾思想日益滋长B.推行积极多变的外交战略C.逐渐消除对帝国主义的敌视D.采取灵活务实的革命策略24.(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13)1928年中共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中共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变化表明()A.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C.国民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D.中共经过革命洗礼已经成熟25.(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8)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西游记》小说(明)形象特点“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白衣秀才猴行者”。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A.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B.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C.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D.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26.(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6)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两),由此可知,当时()租税(正赋)收入征榷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997)2408.11167.140060:40天禧末(1021)2641.22670.0120440:60熙宁十年(1077)2021.34248.4868.828:72A.传统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下降B.重税制约了商品经济发展C.财政收入的倚重出现一定变化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27.(202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2)商代具有恐怖威慑、狞厉神秘力量的兽面纹处于青铜礼器纹饰的中心,但到西周中晚期后,复杂的兽面纹变得浑朴简小,由器物的主体退居到器物的足部,仅为附饰。春秋战国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兽面纹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先秦()A.礼器纹饰功能的质变B.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C.民众审美标准的嬗变D.青铜礼器偏重实用功能28.(2020·四省八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6)西汉文帝曾立下遗嘱《薄葬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薄葬之风盛行一时;而汉武帝以后的贵族墓葬中往往包括错金银器、车马器、布帛衣衫等随葬品,这一变化表明西汉()A.理学思想成为社会主流B.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C.伦理道德观念深人人心D.君主专制遭到严重打击29.(2020·黑龙江大庆三模·24)图1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图1陕西长安客省庄K140号战国末年墓中出士的铜牌饰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30.(2020·河南郑州三模·33)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政府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文官制度是英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D.责任内阁制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31.(2020·山东滨州高三6月模拟·3)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职责有监督“二千石(郡守)”选署不平,任人唯亲一项,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选官制度的变革C.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D.专制皇权的强化32.(2021·河南八市高三上学期百强名校领军联考·5)隋唐以三省六部为政务中枢,并集汉魏以来中枢政制变化之大成,较之秦汉三公九卿制度,无论就其组织机构,还是运行机制和行政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秦汉体制相比,隋唐三省体制的最显著特征是()A.实现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有效制约B.三权分立有利于决策并限制了皇权C.政务程序规范决策与执行机构分职D.权力相对分散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33.(2021·河北承德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考试·11)有学者指出:“宋以后的时期,特别是南宋和元及其以后,在文学上和过去相比有一显著的不同,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士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轫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文人政治的勃兴C.文学作品世俗化D.理学思想的兴起34.(2021·福建泉州一模·7)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A.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35.(2020·吉林吉林四模·31)据统计,1981年与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倍。1981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比1952年提高1倍多。这一事实表明()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计划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C.经济政策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D.中国政府成功抑制了物价36.(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10)从1979年至1986年,市场在中国农产品价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3947亿元,比1979年年增长了两倍多。由此可以看出()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37.(2021·山东高三开学质量检测·15)图3为1938—1967年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发展趋势示意图(以1958年为100%)其中代表日本的是()图3A.①B.②C.③D.④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BDBBB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CACBBDA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DBCCBBCC题号31323334353637答案BCAACAA【答案】B【解析】据材料“15世纪”“彼特拉克”“布鲁尼”等可知,他们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材料反映了早期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等的重点在思想领域,而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布鲁尼等则将目光放到了政治层面,这种转变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所扩充,故选B项;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排除C项;理性主义属于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答案】C【解析】据材料“1937年”“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结合所学可知,名称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故选C项;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其存在有利于根据地的金融秩序,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红色银行名称的变化,并不会降低其独立性,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国共两党的经济合作,排除D项。【答案】A【解析】据材料“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可知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更多的国民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最终拒绝签字,这说明国民的参与发挥了巨大的力量,故选A项;拒绝签字并未改变日本对山东的侵占,排除B项;取得了巨大胜利夸大了拒绝签字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的转型,排除D项。【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代翰林供奉内廷多是临时性的应召,并无定制,事毕则退出。康熙十六年令侍讲学士在内供奉,至此翰林入值南书房成为定制”,可知清代翰林供奉内廷由临时征召变成定制,这一变化说明康熙帝通过南书房翰林学士来强化专制皇权,体现了权力运行呈现出制度化特征,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三足鼎立局面,排除A项;南书房是顾问机构,并非决策机构,排除C项;翰林学士只是顾问,并不参与决策,排除D项。【答案】D【解析】英国从之前的申请被否定再到成功加入欧共体,反映出欧共体的扩大和英国放弃部分自身利益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故选D项;二战后英国的政治地位相对于二战前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排除A项;英国加入欧共体表明在摆脱美国的控制,排除B项;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此时是欧盟而不是欧共体,排除C项。【答案】B【解析】“画作为宏伟建筑物的装饰物之用;卷轴盛行后,画成为可以随身携带享乐的一种物品”,说明绘画的群体由贵族转向一般民众,绘画艺术日益大众化,故选B项;助长了社会奢靡之风是指助长了社会奢侈浪费之风,材料的内容说明画作由建筑物的装饰物转变为个人享乐的一种物品,这是迎合人民大众对艺术的需要,排除A项;文人画是士大夫阶层的产物,材料的内容由建筑物的装饰物转变为个人享乐的一种物品,是艺术迎合人民大众需要,排除C项;“画作为宏伟建筑物的装饰物之用;卷轴盛行后,画成为可以随身携带享乐的一种物品”,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无法做到普及,排除D项。【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就选择反映资产阶级愿望的《马赛曲》;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就选择了反映无产阶级利益与愿景的《国际歌》,所以俄国国歌的变化反映了政体的变迁,故选B项;《马赛曲》和《国际歌》反映了不同阶级的愿望,不能体现共同的文化爱好,排除A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追求不同,排除C项;俄国国歌的变化象征了资产阶级政权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变迁,体现不出不同的社会政策,排除D项。【答案】B【解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没有分封制就不存在皇室操戈的内战之基础;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王国问题,导致藩王叛乱频繁,所以这种变化源于郡国并行制的实施,故选B项;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排除C项;材料强调郡国并行制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答案】C【解析】北宋到南宋,江南地区市镇由少到多并超越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选C项;南方经济发展不等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萧条,两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A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海外贸易不能直接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排除D项。【答案】D【解析】清代各省财政由全部听候中央调拨到逐渐为地方督抚自主支配,而且地方督抚还截留本应上交户部的银两,说明地方自主性增强,中央权力下移,故选D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并非失控,排除A项;财政危机已经解决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这一变化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的表现,而非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排除C项。【答案】B【解析】从材料“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可知春秋末年的家臣制度具有了官僚制度的特点,为秦朝建立封建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与材料中“春秋时期,卿大夫在家内盛行家臣制”,到春秋末年家臣制度改变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家主给予家臣的收入方式改变,不能体现出诸侯控制的土地减少,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家臣收入方式变化,没有涉及家臣社会地位的降低,排除D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个体意识由抑制到肯定,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发展,个体意识的增强,体现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故选C项;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A项;儒学危机出现于魏晋时期,排除B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内部的分歧只是表象,但在本质上都是儒学的新发展,排除D项。【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1940年秋天可知是由于1940年下半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故选C项;淞沪会战是1937年,排除A项;材料时间限制在1940年秋的变化,不能体现“持久战”消耗日本的国力,排除B项;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D项。【答案】A【解析】从“启蒙民众觉醒”到“让位于国家主义”体现了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B项;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排除D项。【答案】C【解析】由材料“1814年,国产税2750万镑,关税1440万镑,土地税790万镑”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前期英国国产税、关税都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私营企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显示出封建地主的特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未提及贫富差距,排除D项。【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主要讲的是棉花种植的范围扩大,棉纺织业的兴起发展,为广大植棉区人民创造了新的谋生途径,有利于缓解当时植棉区的人地矛盾,故选B项;宋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市坊制度的崩溃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棉花种植的范围扩大,两者无必然关联,排除C项;黄道婆生活在元代,与题干时间宋代不符,排除D项。【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唐玄宗之后,皇帝的诏令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命,另一种是外命,内命是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是一般性的行政决策,按照惯例,“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据此可知,在此种制度之下,皇帝对政务的控制力得到了加强,故选B项;题干中所涉及的“翰林院学士”、“中书舍人”等政府官员不属于宦官系列,排除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皇帝诏令在唐朝初年和唐玄宗以后所出现的一些变化,并没有涉及儒生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并且,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皇帝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C项;外命“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说明三省六部制仍可以继续运行,排除D项。【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1922年苏俄谷物种植面积缩小,但谷物总产量却增加,可知体现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由余粮收集制改变为固定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政权,故选D项;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苏俄新经济政策只是改变了农业粮食税收办法,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固定粮食税带来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苏俄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范围,排除C项。【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1872年到1875年”、“20世纪初”,人们对留学生态度的变化,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的危机与落后,希望向外国学习挽救国家,故选A项;材料只反映了人们对于留学生的态度的变化,并不能体现出留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排除B项;从材料“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对于留学生态度的变化,并不是强调清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从材料“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可知当时人们希望留学生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救国,与民主共和思想无关,排除D项。【答案】A【解析】先前的口头协议较为繁琐复杂,需要必备的证人和庄重仪式,而后“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这一转变说明罗马法不断调整简化,以适应实际经济生活需要,故选A项;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时间不符,排除B项;“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从重视口头协议到“只要是明确的契约,法律都予以承认”恰好说明罗马法律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实质内容,排除D项。【答案】D【解析】自公元2年到公元1078年,黄河流域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由75%下降到35%,同时期长江与珠江流域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由25%上升到65%,故选D项;公元750年的人口总数少于公元2年,“持续增长”一词说法错误,排除A项;仅从人口的区域分布无法推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否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内容,从19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红茶在英国市场的比列逐步下降,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的比例逐步上升,这反映出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故选A项;材料反映中印两国红茶在英国市场份额的变化,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红茶在英国市场上受到印度红茶的冲击,无法反映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印红茶在英国市场份额的变化,无法反映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排除D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在不同时期对帝国主义认识的不同是因为不同时期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采取灵活务实的革命策略,故选D项;王明“左”倾思想在遵义会议得到了纠正,没有日益滋长,排除A项;材料“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认为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剥削中国农民的工具”反映中共此时主要是确立反封建的策略,不是外交策略,排除B项;材料“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苏联和中国的行为都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主要反映中共区分对待帝国主义,而不是消除对帝国主义的敌视,排除C项。【答案】B【解析】根据“没收一切土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结合中共在土地革命过程中对地主和农民土地区别对待的土地政策可知,这一变化表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故选B项;当时农村开展的土地革命仍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当时国民革命已经失败,继而开展的是土地革命,排除C项;中共经过革命洗礼已经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排除D项。【答案】C【解析】根据“白衣秀才猴行者”“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可知,不同时期的文学中塑造了形象各异的孙悟空,这说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故选C项;表格中的三个代都是封建时代,表格中没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不同立场的区别,排除A项;材料没有具体说明作者,不能得出作者的知识层次不同的结论,排除B项;表格中孙悟空形象特点的不同,主要与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史料的掌握程度不是孙悟空形象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C【解析】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中反映的数据可知,租税和农业税的收入整体下降,征榷和商税等非农业税的收入整体上升,增长十分明显,由此可知,当时财政收入的倚重出现一定变化,故选C项;北宋租税和农业税收入的整体下降与人口的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密切相关,不能直接说明传统农业的生产有了一定的下降,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商业税的增长,没有反映重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解析】根据兽面纹从在商代处于青铜礼器纹饰的中心,到西周中晚期后仅为附饰等信息,结合商朝崇信鬼神,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以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周朝以后逐渐认识到德政和百姓对统治的重要性可知,兽面纹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先秦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故选B项;材料中兽面纹纹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变化,不能反映其功能发生了质变,排除A项;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使用者是奴隶主贵族,不能反映民众审美标准的嬗变,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青铜礼器兽面纹的变化,没有反映出青铜礼器实用功能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B【解析】据材料“西汉文帝……薄葬之风盛行一时;而汉武帝以后的贵族墓葬中往往包括错金银器……”结合所学汉初经济凋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结果出现国富民足得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促进厚葬的发展,故选B项;理学思想出现在宋明以后,排除A项;儒家伦理强调重义轻利与厚葬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答案】C【解析】到了战国时期,“角力”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在频繁的兼并战争背景下,人们对强悍武力的推崇,故选C项;材料中注重军事训练的是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训练的内容,没有反映出以车战为主,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各诸侯国推崇武力,没有体现出其治国思想,排除D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说明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在进一步的完善,更好的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故选C项;这种变化更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不是阻碍,排除A项;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应该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政府官员和议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政府内阁和议会的分权,排除D项。【答案】B【解析】汉代察举制存在任人唯亲的弊端,唐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官员不可能通过任人唯亲的方式产生,故选B项;汉武帝至唐代儒学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把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无法体现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任人唯亲”,排除C项;专制皇权指国家的权力在君主一人手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答案】C【解析】由材料“无论就其组织机构,还是运行机制和行政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知三省体制下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体现了政务程序的规范和完善,在具体执行中又分为六部,体现了决策与执行分职,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而非西方民主政治的三权分立,排除B项;权力相对分散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D项。【答案】A【解析】由材料“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士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轫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学繁荣,并出现世俗化的趋向,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文人政治无关,排除B项;文学作品世俗化是现象,材料强调的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学,并未提及理学思想,排除D项。【答案】A【解析】由材料“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可知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发展了水利,进而恢复和促进同业生产,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A项;“彻底解决”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用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由于大型公共工程的修建有可能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C项;王安石的举措属于救灾措施,并未形成完备的救荒体系,排除D项。【答案】C【解析】据材料“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3倍。1981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提高1倍多”说明1981年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提高,据所学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积极性可知经济政策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选C项;1981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不能说巨大成就,排除A项;1981年我国已经开始改革计划经济,排除B项;材料“物价变动因素”说明物件在变动,排除D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故选A项;1992年十四大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市场在农业发展的作用,没有体现所有制的改变,排除C项;根据材料时间“从1979年至1986年”可知,“开始”表述有误,排除D项。【答案】A【解析】依据图表显示,日本在二战期间战争德破坏和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其打压,所以从1938年到1948年处于下降阶段,但随后美国调整对日政策扶植日本,使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与美国和欧洲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故选A项;美国经历罗斯福新政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二战更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所以②应该是美国,排除B项;法国在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所以1938年至1948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二战后所以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的联合促进法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③应该是法国,排除C项;英国受到战争的破坏,但二战时期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总体较好,所以二战后发展趋势较低,所以④是英国,排除D项。真题感悟(2015-2019年,按24-35题号顺序排列)第24题1.(2019年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一变化)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2017年Ⅲ卷·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3.(2016年Ⅲ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第25题1.(2019年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2019年Ⅲ卷·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3.(2018年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4.(2018年Ⅲ卷·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5.(2017年Ⅰ卷·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6.(2017年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7.(2016年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第26题1.(2018年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2017年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3.(2017年Ⅲ卷·26)表1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2015年Ⅱ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第27题1.(2019年Ⅱ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2018年Ⅱ卷·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3.(2017年Ⅰ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4.(2017年Ⅱ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5.(2016年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6.(2016年Ⅱ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7.(2016年Ⅲ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8.(2015年Ⅰ卷·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9.(2015年Ⅱ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第28题1.(2018年Ⅲ卷·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2017年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3.(2017年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4.(2017年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5.(2015年Ⅰ卷·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第29题1.(2019年Ⅰ卷·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2.(2017年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2015年Ⅱ卷·28)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第30题1.(2017年Ⅱ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第31题1.(2019年Ⅰ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2.(2018年Ⅲ卷·31)表2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3.(2017年Ⅱ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4.(2016年Ⅰ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5.(2016年Ⅱ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6.(2016年Ⅲ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8.(2015年Ⅰ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第32题1.(2019年Ⅱ卷·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C.人D.政治2.(2019年Ⅲ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3.(2015年Ⅱ卷·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第33题1.(2018年Ⅱ卷·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2.(2017年Ⅰ卷·33)表3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C.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3.(2016年Ⅱ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