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启蒙-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成就_第1页
点亮新启蒙-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成就_第2页
点亮新启蒙-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成就_第3页
点亮新启蒙-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成就_第4页
点亮新启蒙-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专家成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第二代现代文学研究学者,以曾华鹏先生为例,他们有些共同特点。一、夹缝中的开拓。当年,他们的学术环境不如今天,限制很多,这种限制不仅仅是指思想上的无形的禁锢,更有政治和生活上的有形的压力。比如,曾华鹏先生,当年复旦中文系毕业时,就因为受其老师贾植芳先生胡风案影响,被发配苏北工作。工作时基本上没有研究条件,但是,就是在这种夹缝中,他们坚持了下来,开拓出一片“夹缝中”的大空间——,如果说,唐弢等第一代学者缔造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那么他们则可以说,充实和完善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制,扩大和深耕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版图。例如,曾华鹏先生在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研究方面的拓展:郁达夫、张资平、王鲁彦、谢冰心等等,都因为他们的研究而受到读者重视,成为文学史架构中重要的一员。二、单一中的丰富。第二代学者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历史学方法,反映论、决定论的影响比较大,多数研究采用社会批评模式。但是,他们把这种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极限,把这种模式可能达到的高峰都一一实现。比如,他们把这种研究用在作家评传的写作上,就很好地解决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一部作品和一个人,一部作品和全部作品,一部作品和全部时代,等等,个体和全体、一般和特殊、偶然和必然的种种关系, 解释能做到不偏不倚, 中正求实,因此,他们的许多作家论成果都是“永恒的高峰“,比如曾华鹏先生的《郁达夫评传》 。它最早写作于1950年代,真正产生影响是在1980年代,而在21世纪,它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之一。三、政治中思考美,在美中寻出思。在政治挂帅的时代,他们在文学中寻求审美,这是他们的一个普遍的特质——他们身上流淌着屈原式的浪漫情愫,在一个普遍的政治中心年代,他们依然保留着开垦着美的空间,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的文学保留着审美的文脉。同时,他们用审美的体悟,又开拓出一片迥异于“政治”的思的天地——它上承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文韵,下启1980年代中国新启蒙思潮的涓流。 如果,没有他们的坚守, 郁达夫等会被国人遗忘,而1980年代辉煌的新启蒙也不会发生——他们的研究是暗中的微火,为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开启了门径。2012年4月1日下午】探索、创新、开拓——曾华鹏先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精神(资料汇编)曾华鹏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走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道路, 先后出版《现代四作家论》(合作)、《王鲁彦论》(合作)、《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源派》(副主编)、《郁达夫评传》(合作)、《冰心评传》等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研究的开拓者,作家论研究传记学方法的推进者,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标志性学者。坚韧的学术探索1951年,当曾华鹏先生从南国福建的泉州,来到复旦大学中文系,热烈的时代氛围,迷人的青春梦幻使他陶醉于文学的殿堂,流连忘返。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冰心等现代作家那些美不胜收的作品之中,而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勃兰兑斯等大批评家充满灵性与理性的文学批评,使他们着迷不己。由此,他开始涉入中国现代作家论和作品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957年《人民文学》5、6期合刊上他和范伯群先生联袂发表《郁达夫》论,该刊的副主编秦兆阳在“编后记”中写道:“作家论是我们期盼很久的,文中对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与创作道路是有独到见解的。我们愿以发表《郁达夫论》作为一个开始,望有志于此者,能够对我国现代以及当前的许多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当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还刚刚发轫,作家论研究中类似的、兼具系统性、拓展性的综合研究成果还非常少见,许多作家还没有受到关注,曾华鹏先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现代作家研究的新历程。然而,因为胡风案的牵累,曾华鹏先生的个人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干扰。其中有数年无法正常从事教学和研究。但是,尽管条件恶劣、环境不逮,曾华鹏先生还是坚持研究,先后撰写了《叶绍钧论》、《蒋光赤论》、《谢冰心论》等专论,于此同时,曾华鹏先生还发力作家评传的研究和撰写,先后撰写和出版了《王鲁彦传》、《郁达夫评传》、《冰心评传》等专著,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方面一批重要的作家论研究成果,形成了现代作家研究的主要方向。七十年代中期,曾华鹏先生又带队参加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承担《野草》的注释任务,并在文革后相继出版《野草赏析》、《鲁迅小说新论》等专书。这些著作弥补了当时的作家研究偏重于政治身份与社会角色的认定,而对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却不甚关注的欠缺,用细致的作品分析说话,用作者生活经历辅助分析,从而对他们在文学史上地位,予以客观的、令人信服的评价,其成果达到了社会学史观烛照下的作家作品论研究的最高水平。例如,《鲁迅小说新论》对鲁迅小说的解读,就将在“文革”期间被政治功利化误读的小说文本还原为文学作品,用文学性解读代替政治解读,形成了文革后第一批鲁迅研究新成果,这些成果和他们的郁达夫研究等一起,开题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直接影响了汪晖、许子东等新一代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如何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如何让文学脱离政治附庸的角色地位?曾华鹏先生深刻地意识到,研究文学要从内部着手,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同时,他也意识到,那种内部着手还要和外部打通,这种外部打通,要把过去被意识形态独占的“外部关系”复原成丰富的“社会历史”本相,多项融合,还原出丰富的文学世界来。曾华鹏先生善于反省,“自觉地审察我们的自我局限性”(《鲁迅小说新论·后记),从历史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拓展研究深度,竭力弥补社会历史批评的阐释死角。正是用这种富于审美性的触角,在曾华鹏先生的笔下,鲁迅也不再是完美的只能膜拜的圣人,他的心灵深处也会充满深深的痛苦。这样,鲁迅的小说就不再是理念的直接显现,而是内在精神痛苦的投射,《狂人日记》是精神苦闷的象征,《肥皂》是潜意识的流露和批判审视⋯⋯鲁迅的精神世界的内在丰富性和矛盾性就得到了揭示,这些探索深深地启发了之后心理学途径、文化学途径的鲁迅研究,为20世纪90年代鲁迅研究的新高潮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作家作品论研究的新局面。《冰心评传》(1982)、《郁达夫评传》(1983)、《鲁迅小说新论》(1986)三部中期代表著作以及与其良师贾植芳先生共同主编的煌煌巨制《中国现代文学社会团流派》的问世,是他们学术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这不仅把中国现代作家论、作家评传的写作推向新的制高点,而且宜告他们的文学研究已经获得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几部著作虽然仍把冰心、郁达夫、鲁迅及其作品视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世界,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与思想倾向,但却不再依靠任何既定模式和理论框架,开始把文学话语与政治话语、文学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志相剥离,力图在充分掌握资料和丰富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作为意识形态产品的文学文本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并作出“批判性”的理性论断。比如“以鲁释鲁”阐释系统的建立,向传统或权威理论观点发起了挑战。这种阐释系统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把鲁迅及其每篇小说都从当年文化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这种文化意识形态有时舟迅亦未明确意识到).加以阐释和批判.并溶入了他们的生命体验、哲学思考.这一过程反过来亦丰富和深化了他们的体验和思考,显示了独立思考、内心自由的真正实现—这正是其著作理性力量之所在,亦可谓其著作的学术品格与学术之魂。其实,他们的影响还更早。他与范伯群合写的毕业论文《郁达夫论》长达4万余字,于《人民文学》1957年5、6月合刊全文发表,是建国以来第一篇极有创见一的作家论,至今仍被海内外学者誉为这一研究领域内里程碑式的成果。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安娜·多来扎洛娃1972年在《郁达夫文学创作的诸特征》一书中,指出此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郁达夫最全面的研究与评论。二三十年代的郁达夫研究争论比较激烈,毁誉者读很多。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郁达夫研究领域少了一些争论,批判否定之风大盛。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二年追认郁达夫为烈士,但这都没能促成郁达夫研究的新的发展。在近三十年间,左的思想统治了学术界,郁达夫研究陷入了更长时期的停滞,研究文章和专著极少,客观中肯的评价更是鲜见。一九五零年,丁易为《郁达夫选集》作序说,郁达夫在北伐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是动摇的,一遇挫折,便又萎缩了下去,沦落的官僚的目中,消沉的近于妥协了。这篇充满左的倾向和评论的文章,被视为解放后对郁达夫的最早、最全面、也最具权威性的论述,并未以后近三十年的郁达夫研究定下了基调。对郁达夫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新时期以前,除了胡愈之、郭沫若等人的一些纪念性文章之外,几乎是一片空白。新时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多种传记出版,回忆纪念文章连连发表,对其思想尤其是文艺思想的探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第一步郁达夫,则是曾华鹏、范伯群合著的《郁达夫评传》,该书把专注的文学活动置于首要位置,在勾勒出郁达夫的生活道路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的是,并在整体上予以充分肯定。几十年的努力研究,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并产生了较火的社会影响。他与范伯群合作出版的专著《郁达夫评传》,被称为“一本优秀的作家评传”,是“郁达夫研究的新突破”、“新篇章”,1985年该书与《冰心评传》一起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升学化秀成果二等奖。传记研究方法的巅峰。他与范伯群合作的专著《王鲁彦论》、《现代四作家论》、《冰心评传》、《郁达夫评传、《鲁迅小说新论》等,内容详实,论析充分,龚立深厚,富于创建,在国外学术界享有声誉。为它每白了少年头《郁达夫论》发表后,范伯群、曾华鹏又对《王鲁彦论》进行修改,并酝酿写作一系列的作家论。这时曾华鹏调进扬州师范学院,范伯群调进江苏省文工作环境变了,他们合作得更有成效。10万字的《王鲁彦论》于1963年定稿,可是一场空前浩劫使它失去了出版的机会。1973年,曾华鹅突然接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王协彦论》的书稿。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组的同志在那“横扫一切”的年代,竟将这部书稿完好地保存着。1980年,这部专著在写出初稿的20年以后终于见了天日。与社会历史研究法全力关注作品所由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传记研究法悉心探寻作品与作者的联系,试图透过作品寻找作者经历、人格,并根据作者经历、人格去解释作品。一部文学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创作出来的。作者是作品生命的当然赋予者,因而根据作者情形来解释作品情形,就似乎具有必然性。正由于如此,传记研究法成为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文学研究方法之一。现存可靠最早运用传记法研究文学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魏晋南北朝是重人物品评的时代。从作者人格、风度来评价作品,在当时是一种流行方法。对人的生存、生死问题的自觉追问,使得人本身成为关注的中心, 从而传记方法得意被普遍运用于文学批评中。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可以说是代表作。如钟嵘评汉代李陵诗。传记研究多通过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传记资料以考察其心理和行为特征,这种研究方法也容易使我们陷于这样的危险:在作家与作品之间过多地寻找联系,甚至划等号,而忘记其他事实。曾华鹏先生的传记研究法,不是这样,他是把作家当做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从这个有生命的个体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某种意义上说,曾华鹏先生就是把作家也当做一部独立的作品来读的。在曾先生的眼里,作家经历、人格只是创作的条件,材料,而不是作品本身;作品中人物是作品的一部分,并不是作者其人;作家的主观意图不等于作品的意义,更不等于读者的解释。因此,常常,曾华鹏先生的传记研究方法,会溢出文学的边界,而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综合研究成果。曾华鹏先生的传记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搜集历史资料无比周全,而且总是对这些资料做出体悟性的阐释;二是通过作品和人格的互证,了解作家个性和创作心理。通过用作品来佐证,避免了传记资料中存在的主观性、遗漏、误差、偏见等因素。独立与创新的治学精神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批评家的情感倾向和价值标准会影响到他对批评对象的选择。往往从一个批评家的对象选择就会看出这个批评家的气魄与个性。曾华鹏是50年代毕业的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他们有着建设中国文化、繁荣中国文学的巨大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忘我的献身精神。选题从“难”成为曾华鹏文学研究的第一个特点。他喜欢攻克文学史上的难关,选择文学史上有难度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臂如在郁达夫研究方面就有许多矛盾及分歧意见,解放前后,国内国外对他的认识评价很不统一。大学时代曾华鹏就向这个神秘的客体进攻,解开了许多他生平创作的谜,在对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评价上也自成一家,至今仍影响着学术界。冰心这个被“五四”惊雷震上文坛的女性,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个比较复杂的作家,她的生活道路,她的“爱的哲学”等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而曾华鹏则在《谢冰心论》中对其“爱的哲学”的内涵、局限、来源、影响等作了精辟的论述,他们的观点已得到文学史家的普遍认同,而对冰心艺术风格的论述更是成为冰心研究的权威性文字。蒋光赤、王鲁彦等也都是文学研究界认识有分歧的作家, “九叶诗派”更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文学流派,然而曾华鹏都把他们置于自己的评论视野之内,成功地在文学史上确立了他们的坐标。难度是巨大的;但他凭借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攻克了这些堡垒。曾华鹏文学研究的第二个特点是严谨朴实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批评灵魂。他认为文学批评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收集资料。必须把有关作家生平及创作的所有第一手资料查找到,只有占有了最充分的原始材料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曾华鹏主持注释鲁迅的《野草》就寻访了国内许多图书馆,有些资料还是托人从国外查找的。他和范伯群任副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洋洋 90万言,目的就是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关于中国现代文学 30年中众多流派的兴衰、特点,研究历史与现状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曾华鹏极善于发掘原始资料,有着沙里淘金的眼力和识见。他觉得《叶绍钧论》最为难得的地方就是发现了当时别人所未发现的叶绍钩早年的文言小说,为以后人们从事叶绍构研究打开了新路子。曾华鹏主张做学术研究不但要精心研读作家作品,而且要看作家的原版书。作家随时代变化而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倾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普遍,这种“文无定稿”的现象为文学研究增加不少难度。只有从作品原版出发才能了解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状况,把作家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来看待。他认为作家和批评家都应当实事求是,任漫文小说dongding何意义上的拔高、伪饰都是不可取的。曾华鹏的文学批评“求实”的同时,更注意创新,创新意识成为他文学批评的第三个特点。批评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如果一个批评家不能提出别人不同的新观念新见解,那么这种批评就是平庸无价值的。曾华鹏文学研究非常讲究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与人合写的《论〈野草〉的象征手法》,最早提出散文诗集《野草》的象征主义手法问题,发前人所未发,为理解《野草》开创了一条崭新路子。他对《野草》中的《墓碣文》、《影的告别》等较难理解的篇章都作了富有新意的解释,使人耳清目明,茅塞顿开。《论九叶诗派》一文发表于1987年,作者对这个流派的形成、特点、倾向作了独到的评价,许多见解在当时都具有开创意义。《鲁迅小说新论》更是一部处处散发出 “新”意的著作,他对《孔乙己》、《药》、《祝福》、《高老夫子》等篇的精辟分析, 生动新颖,发人深思。曾华鹏文学研究从不盲目套用西方的 “新潮”文论,他能在西方阐释学、接受理论、比较文学中融进自己的思考,以他独特的应用方式去进行实践。《鲁迅小说新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曾华鹏文学研究的创新还表现在对新的文学领域的不断发掘中,他的流派研究便是一种创新意识的表现。但是曾华鹏的创新并不是出于猎奇或哗众取宠的目的而蹈空发议论,他的创新是以深厚的材料,缜密的思考作根据的,因而有着相当的深度和力度。文学批评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历史的批评”和“美学的批评”相统一的方法,构成了曾华鹏文学研究的第四个特点。纵观中国文学研究界,几十年来不断受到“左”的右的各种思潮的冲击,而曾华鹏的文学批评则以他独立自主的人格为基础,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方法”和“美学的方法”相统一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文学研究,独立不依,不随风摇摆。他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以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家作品。他注重从作家的生平入手探讨其思想演变轨迹,再由人而文,考察作家的思想与创作的对应关系,他对郁达夫、冰心、蒋光赤、叶绍钧、王鲁彦等作家的评论莫不如此。在具体的方法上,曾华鹏的文学批评又非常注重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结合。他不反对宏观研究,认为宏观研究会使研究视野开阔,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家作品。但他主张从微观入手,在深刻理解、领会了具体作品的意义后,再从整体上总结成败得失,进行宏观上把握才不致陷入浮浅。在《野草》研究上,曾华鹏组织人在《野草》注释的基础上撰写了《〈野草〉赏析》一书。在此之后,他又进行宏观抽象,写出了《论〈野草〉的象征手法》这样的著名论文。《鲁迅小说新论》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全书共27章,前22章是单篇论,后5章是综合论,在单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当然,曾华鹏在坚持“历史的批评”的同时又非常重视“美学的批评”,他总是将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结合起来,注重对作家艺术成就、艺术风格的评判,并善于从中总结出艺术规律。永远的拓展者读曾华鹏先生的文字,总是让人体会到他强烈的使命感。按照现代西方学术界的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研究外,还必须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对于从苦难岁月中开始文学研究的曾华鹏、范伯群来说,根本无法摆脱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体系,遁入山林,寒江独钓,而始终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社会的进步怀着热切的关注。他们所关怀的不仅是如何解释文学世界,如何发掘、分离与批判,而且渴望借助于文学批评改变世界,改造充满忧患的现实世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他们的鲁迅研究萌发于那段晦暗岁月,正是欲从鲁迅那儿叩问变革现实、重建理性秩序的道路,其现实效应已远远超出于纯学术的范畴。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追根溯源似乎有三个来源:一中国知识分子以“道”自任的传统。传统的“道”以人间秩序为中心直接与政治意识形态相联结;二是近代俄国文化的薰陶。别林斯基、杜波罗留波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曾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而这一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恰恰是以深切关怀国家民族为己任的;三是“五四”新文化的启蒙主义传统。他们的研穷少寸象基本上是“五四’,一代作家,这代作家不仅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是他们的崇拜对象。“五四”一代那献身于民族的启蒙与救亡的热情,那虔诚的理想主义精神,那“为人生”的观念给予他们无穷的启迪。这些因素溶入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与学术风格,使其文学研究显露出强烈的理性力量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读曾华鹏的著作,你很难找到玄奥难描的词藻,也不会遇到漫无边际的发挥,他们始终将文气缓缓地流注笔端,一路道来,不激动也不虚脱,依据详尽的资料,悠悠地将自己的感受和分析填密而细腻地写出。这种风格不缺乏自信,少些尖锐、偏激,却能把读者的注意力渐渐牵引进他们的分析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信任感—“让读者放心”,这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批评境界。例如,收集资料的功夫。他总是千方百计收集资料,必须最充分地占有了有关作家生平、创作的原始材料,必须具有沙里淘金的眼力和识见。他们的《叶绍钧论》就首次发现、挖掘了叶圣陶早年的文言小说,为全面评析叶圣陶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他们主张学术研究不但要精心研读作家作品,而且要看作家的原版书、初版本。作家随时代而修改自己作品的“文无定稿”的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普遍,这为文学研究增加了不少难度。文学创作是一种生命活动, 对文学创作的阐释与批评同样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生命体验的积淀。曾华鹏先生在坎坷岁月中积累起来的苦涩的人生体验,每每使他们的批判具有某种透视力,能够发现一般人所不能发现的潜在内涵。他们之于郁达夫、冰心,鲁迅、叶圣陶等等,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五四’,一代作家陶冶了他们的性灵,升华了他们的人格,激活了沉潜于心灵深处的生活体验与生命感受,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生命感受,来烛照自己的研究又寸象,探索作品的深层意蕴。文学研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内在要求,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剖析、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我的发现、剖析与批判。这种自我与对象的融合同构,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不知不觉就趋于认同。曾华鹏先生是一位永远的开拓者。文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一个批评家只有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开拓自己的批评空间,才能不断赢得读者的青睐。几十年来,他在现代文学领域不断进取,奋力开拓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地,至今在思想文化界仍保持着犀利的挺进锋芒。其开拓性体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