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_第1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_第2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_第3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_第4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

策略分析付稼荣(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山东青岛26670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设计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形成信息技术素养。技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为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方向,将更多的问题放置到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可增加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使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通常是在接受学习任务后,由于自身的能力或经验的限制难以完成,这也是心理学领域对学习问题做出的解释。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般依靠自身的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而一旦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那么新旧知识之间就会出现无法衔接与转换的问题,进而形成学习障碍、产生学习问题。学习本身就是围绕着某一问题情境,探索问题的解决,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并最终形成能力,由此表明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由于课程理论知识繁杂,且有着理解和记忆上的难度,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分析,无法保障理论内容能被消化和应用。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授课模式中,往往采用演示性的示范教学方法,教师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自身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而结合上机实践创设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多向互动的机会,使师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经验与能力,进而也可以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特别是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实践构成,其中上机训练活动所占比例较高,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开放性地由学生完成操作。二、创设问题情境容易产生的问题(一)缺少对学习需求的了解,问题设置偏离教学重点高中信息技术引入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想改变以往课堂气氛的沉闷以及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激起学生以往经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要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从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就是服务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由于部分教师缺少课前设计环节,只针对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选择部分问题,并以提问的方式来落实情境教学,致使学生无法产生问题研究的兴趣,更有部分教师忽视教学重点,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烘托气氛上,造成课程内容与问题发生偏离的情况[1]。例如,教师在讲授“声音信息采集和编码”相关知识点时,如果教师首先选择播放长视频,在视频中添加各种音效,然后为学生布置自主操作任务,为视频进行重新配音,实质上该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这一知识点相关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编码的,而不要求学生掌握声音软件是如何进行配音和音乐的合成。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突出课程重点,不但造成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问题情境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问题缺少深度和广度,问题情境的设计流于形式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应用性,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自身缺少趣味性,且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造成学生学习不主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保障问题趣味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启发性。如就二分支结构的应用可以结合学生的时常生活,”判断框中的问题一一这是节体育课,是最后一节课吗?是一一去食堂用餐,否一一回教室上课”,明确两个分支必定有一个分支被执行。但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着对问题情境错误的认知,往往会为了提出问题而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不单单是可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利用情境解决问题,以发挥真正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把控问题难度的能力有待提升[2]。由于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师生的交流还局限在课堂提问上,容易使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情况和学习需求了解不深入,如果在设计问题时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触发不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分散,而问题难度过高,学生解题过程过于复杂,会使学生失去持续探究的欲望,并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难以凸显问题情境的应用价值。三、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增强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需要学生通过更多实践机会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践行于实际,以便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与掌握所学知识。为帮助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自身综合应用能力,应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增强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达到预期教学目的[3]。在具体实践中,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生活常见问题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信息系统的应用”这一课时,本节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信息系统优势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信息系统应用存在多方面局限性问题。在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时,应涉及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各类信息系统,如医院挂号系统、学校图书系统、餐厅管理系统等,通过导入相应教学案例,比如12306网络售票系统的搭建,不仅减少了售票窗口,节约人工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效提升了购票效率,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件,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信息系统优势的了解,明确信息系统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便捷性,而后再以此为例,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如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利用学过的知识自由设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构,并解析该平台需要的数据类型及其可能实现的功能,最后将习得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分享及展示,鼓励学生对彼此创作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再由教师做总结点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二)创设疑难点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疑难知识点简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置,涉及多个层面,其中最为典型的有数据的采集与编码、算法、数据处理、Python编程、信息系统组成,以及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等,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并能够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信息社会责任感。由于内容设置相对较复杂,若想让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应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重难点知识简化,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深入浅出,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4]。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一课时,其教学重难点主要指的是“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载体有哪些”“何为信息特征”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配合下,探索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信息系统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属于信息系统,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三)挖掘问题情境与信息技术知识间的共通点,提高情境创设的实效情境创设目的本身在于建立知识与经验间的桥梁。教材中多以抽象的语言文字来表征知识,里面的许多术语与符号对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如运算器、控制器、射频识别等,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及其功能,除了结合以前的知识经验,还要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联系。如教师在讲解“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信息技术中的控制”知识点时,常见的案例有各类遥控器、门禁卡、身份证、就餐卡等,结合它们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它们在信息系统中是如何实现控制作用的,又如通过向学生介绍浇花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知晓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在整个闭环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中的自动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要了解问题情境与信息技术知识间存在的共通点,如自然语言与流程图,或者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应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了解教学内容与创设的问题情境间存在的关联性,以避免因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知识,或与其关联性不强,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无关紧要的事件上,从而影响教学效果[5]。又如,在学习“数据与大数据”知识点时,学生对于数据与大数据的了解微乎其微,如何创设学生便于理解与接受的问题情境,可通过课上观察或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数据与大数据的理解、认知及看法,然后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如“大数据的特点是什么?”“银行、超市的刷脸系统是如何识别的?”“在专业篮球比赛中,教练是怎样分析所有可量化数据的?”“山东省2022年全体学生的高考成绩能不能算是一个大数据“,等等。通过创设此类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大数据为我们带来的好处以及应用价值,从而逐渐形成大数据的思维观念。(四)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落实“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源,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可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压力与负担,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在创设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时,应遵循“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主体与中心,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大数据典型应用”一课时,可根据当代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新闻、时事话题、舆论事件等,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利用舆论氛围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6]。比如,”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大数据事件有哪些”“疫情防控期间是如何快速锁定接触或到过疫区的人员的”等等。通过引起舆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下,使用大数据相关说法来寻找答案,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获得良好的大数据应用能力与相关思维。又如,在学习“图像的编码”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就同一结构图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其黑白图、灰色图、16色图像、256色图像,通过由浅入深地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是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码的。并据此布置活动任务,让学生分别计算每个图像在硬盘中所占空间的大小,无论是黑白图,还是彩色图都是学生熟知的,如果选择的图像贴近生活,在学习与探求活动时会很容易深入其中并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问题情境就是将学生熟悉的情境与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