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674-1995 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定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食用菌类,包括但不限于蘑菇、香菇、金针菇等,对于食品质量控制、营养价值评估及科研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标准适用范围

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类新鲜或干燥食用菌中的粗脂肪含量。

定义与原理

  • 粗脂肪:指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用溶剂提取出来的所有脂溶性物质总量。
  • 测定原理:利用脂溶性原则,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对食用菌样品进行索氏提取,通过蒸发除去溶剂后剩余物的质量来计算粗脂肪的含量。

试剂与材料

详细列出了进行试验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规格及纯度要求,如无水乙醚、石油醚、分析纯硫酸等,并对实验用水、滤纸、索氏提取器等器材的选用给出了具体规定。

试样制备

  • 新鲜食用菌:需洗净、去杂,切成小块后,在60℃以下干燥至恒重,研磨成均匀粉末。
  • 干品食用菌:直接粉碎至适宜粒度用于检测。

测定步骤

  1. 称样: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一般为2-5克)放入已知质量的滤纸筒内。
  2. 提取:使用索氏提取器,以预热的溶剂连续回流提取直至提取液清澈。
  3. 干燥与冷却:将提取完毕的样品管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 称重:再次精确称量提取后样品管的总质量,计算出粗脂肪的质量。
  5. 计算:依据提取前后质量差和试样的原始质量,按公式计算出粗脂肪的百分含量。

精密度与允许误差

规定了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确保不同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试验报告

要求报告中应包含试验条件、试样信息、测定结果及其计算过程等详细内容,以便于结果的复核和追溯。

该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精度控制,为食用菌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检测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5674-2009
  • 1995-08-17 颁布
  • 1996-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674-1995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_第1页
GB/T 15674-1995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5674-1995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DC635.8:543.85B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74一1995食用菌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rudefatinediblefungi1995-08-17发布1996-01-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菌粗脂防含量测定方法GB/T15674-1995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rudefatinediblefungi主题内客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菌中粗脂防含量的测定。引用标准GB12530食用菌取样方法3方法提要或原理采用脂肪索氏抽提法中的直接法,即利用有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中的脂肪类物质彻底抽提出来,抽提物烘干后称重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4试剂4.1金属钠:化学纯、4.2乙醚(HG3—1002):分析纯。使用时,将乙醚倒入干燥的棕色试剂瓶中,加入几小块洁净金属钠等俘止放出氢气后小心地盖上瓶盖,保存备用。注:也可使用石油醚,并可省去用金属钠处理该步照5仪器、设备5.1电热鼓风干燥箱。5.2小型植物粉碎机:备有1mm孔径的金属筛网5.33分析筛:备有孔径0.42mm(40目)和孔径0.84mm(20目)筛子。5.4玻璃研钵:备有研桦。5.55广口瓶:带磨口。5.6剪刀和小刀。5.77分析天平;感量0.0001g.5.83铝盒:内径53mm、高度32mm或类似尺寸,带盖5..9干燥器:内有烘干变色硅胶。5.10电热水浴锅:备有普通温度计。5.11索氏抽提器:250mL。5.12棕色试剂瓶:1000mL。5.13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