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 第二章第三章1_第1页
税法 第二章第三章1_第2页
税法 第二章第三章1_第3页
税法 第二章第三章1_第4页
税法 第二章第三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法

第二章第二章税法要素和税法渊源体系

第一节

税法要素的含义与种类

第二节

税法行为规范

第三节

税法基本原则

第四节

税法渊源

第五节

税法体系第一节

税法要素的含义与种类一、税法要素

(一)税法要素的含义税法要素是构成税法规范系统的相互独立并不可分割的个体或基本单位。

(二)税法要素的种类1.税法定义性要素2.税法规则性要素3.税法原则性要素第二节

税法行为规范

一、税法行为规范的概念即税法规则性要素,是指税法规定征税主体的职权与职责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具体行为准则。

二、税法行为规范的构成

(一)税法主体

(六)纳税期限

(二)课税客体

(七)纳税地点

(三)税目和计税依据

(四)税率

(八)税收优惠

(五)纳税环节

(九)法律责任(一)税法主体税法主体是税法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征税主体是国家纳税主体是纳税义务人所得税法中: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增值税法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征管和税收负担方面:单独纳税义务人和连带纳税义务人实质上的纳税义务人和形式上的纳税义务人税法上,负有义务的主体并不都是纳税主体,还有其他,比如说扣缴义务人负有代扣代缴义务,担保义务人负有担保税收债务履行的义务主体的适用除外:不从事营利活动,具有公益性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不承担税负。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指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持有纳税人收入并依法负有义务扣除应缴纳税款代为纳税的单位和个人。如,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和单位,主要有受托加工单位,生产并销售原油、重油的单位。扣缴义务人不是纳税人,与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不同,法律责任也是不同。(二)课税(征税)客体课税客体,也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对象。说明对什么征税的问题。关系到水源的开发和税收负担的调节等问题。从范围上,课税客体包括标的物和行为。商品、劳务、财产、资源证券交易,车辆购置等等(三)税目与计税依据税目和计税依据是对征税对象在质和量的方面的具体化。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征税对象的分类和具体化,表明税收课征的广度。一般来说,征税对象比较简单,明确的税种,如房产税,没有另行规定税目的必要性。但对征税对象比较复杂的税种,将征税对象具体划分为若干税目,有利于明确征税对象的界限,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也便于操作。另外,通过规定税目,对具体的征税对象进行归类,便于针对不同的税目确定不同的税率,可以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例如,我国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应税消费品,但消费品的种类繁多,到底对什么样的消费品进行征税?因此我国税法采用了列举的方法把应税的消费品分为了14大类,则这14大类的消费品就是我国税法规定的消费税的税目,而且根据各种消费品的具体特点规定了不同的税率,充分体现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确定税目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列举法和概括法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计税基数,或称税基,是根据税法规定所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亦即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的性质划分,有两种情况:多数情况下是从价计征,即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计算;另一种是从量计征,即直接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计算(四)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客体数额之间的比例。它是衡量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税法构成要素最基本:纳税主体、课税客体、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均按照同一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在商品税领域应用得比较普遍好处:便于税款的计算和征纳,有利于提高效率不足:不利于保障公平分类:(1)统一比例税率(2)差别比例税率(1)统一比例税率同一比例税率,又称“单一比例税率”,是指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征税比例,所有的纳税人都按照相同的比例缴纳税款。(2)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个税种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征税比例,不同的纳税人或不同的应税品目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差别税率可细分为以下几种:A.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照产品大类或品种分别设计的税率。如我国消费税的税率,就是根据不同消费品分别设计不同税率。B.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照应税产品或经营项目所属的行业分别设计的税率。如我国营业税的税率,就是分行业来设计的税率。C.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按照纳税人所处地区的不同分别设计的税率。D.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即在税法中只规定从低到高的统一比例幅度,实际执行时,由地方政府或征税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在幅度内确定的税率。优点:1同一征税对象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税负比较均衡合理,具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争2计算简便,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缺点:比例税率的税收不能体现负担能力强者多征、负担能力弱者少征的原则负担与负担能力不相适应,,税收负担不尽合理,调节收入有局限性。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分类:按照税率累进依据不同,累进税率可以分为“额累”和“率累”两种。额累:按征税对象数量的绝对额分级累进。率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数分级累进。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额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的税率计算税额。当征税对象数额提高一个级距时,对征税对象全额都按一级的税率征税。纳税人的负担相对较重,且又是会出现税负的增加超过征税对象的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当征税对象数额提高一个级距时,只对超过部分按照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税。实质上仅对高于低等级征税对象数量的部分适用相应的高税率,税负较轻,有利于体现公平精神,因而应用较广。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计与全额累进有什么区别?全率累进税率它与全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同,只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同:全额累进税率的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额,而全率累进税率的对象是某种比率。超率累进税率它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原理相同,只是税率累进的依据不是征税对象的数额,而是征税对象的比率。土地增值税四级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单位固定税率”,是按征税对象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例如:我国现行消费税在计算汽油的消费税是,以1元/升计算,即每生产销售一升的汽油需缴纳1元的消费税税款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六)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在纳税义务发生后,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因而也称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指缴纳税款的场所,即指纳税人应向何地征税机关申报纳税并缴纳税款。纳税地点一般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或特定行为发生地。纳税地点关系到征税管辖权和是否便利纳税等问题,在税法中明确规定纳税地点有利于防止漏征或重复征税。第三节

税法基本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分类

(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税法基本原则是决定于税收分配规律和国家意志,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根本准则,它对各项税法制度和全部税法规范起统率作用,使众多的税法规范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分类

(二)税法基本原则的分类1.税法公德性基本原则与税法政策性基本原则2.税法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税法程序性基本原则3.税法实质性基本原则与税法形式基本原则二、税法公德性基本原则(一)保障财政收入原则1.保障财政收入足额稳定2.保障财政收入的适度合理(二)税收公平原则1.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2.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三)税收法定原则1.课税要素法定原则2.课税要素明确原则3.课税程序合法原则(四)维护国家权益原则(三)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我国现实中的包税行为河南省某市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搞活经济”,对外地人员来本市开办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2004年3月,该市政府与外地人员来本市开办的生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签订了税费承包协议。协议约定:2004年3月至12月,由该公司定额承包上缴税费13万元,但其中税、费各是多少并未分开。该市国税局根据生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核实,该公司实际应纳税额为18万元。该公司以税费年承包13万元为由拒绝缴纳应纳税款,欠税5万元。国税局向市政府指出了包税的违法性,要求其纠正,并对生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欠缴税款予以强制执行。(问题)市政府与生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签订的税费承包协议的行为是否合法?1、纳税义务在符合法定税法构成要素的条件下才成立,而包税则在纳税人尚未发生纳税义务之时就通过协议的方式使纳税人提前缴纳税款;2、纳税义务的具体数额要根据法律明确规定的税基和税率来确定,而包税则通过协议的方式事先确定应纳税额,有可能减轻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也有可能增加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现实中的情况多为减轻纳税义务)3、税款的征收和管理属于征收机关的职权,而不属于政府的职权,政府不能代替征收机关行使职权。本案中,国税局强制执行生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拒缴的税款,是完全合法的。政府与纳税人之间通过包税的形式事先确定承包人的纳税义务是不合法的。其违法之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税收法定主义与实质课税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某公司将总部设在陕西咸阳,并在深圳设有子公司。在其内部交易中,货物购销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涉及从原料到产品等各种有形货物的买卖。长期以来,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定价做法如下:(1)通过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出价格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使得在低税率区的子公司利润增大,高税率区母公司利润减少,以此来减轻纳税义务。(2)母公司利用掌握的国际营销网络操纵子公司产品的销路,低压或提高对子公司产品的收购价格。在利用子公司系统内的销售机构推销母公司产品时,则可以通过提高或压低回扣支付的形式,影响子公司的销售收入,从而影响子公司的纳税情况。(3)在货物购销过程中,利用母公司控制的运输系统,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装卸费用,来影响子公司的销售成本。(4)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人为制造呆账、损失赔偿等,以此来增加子公司的费用支出,以减轻纳税义务。1990年母公司亏损50万美元,深圳子公司实际盈利50万美元,两地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3%和15%。外商利用转移定价把深圳子公司的盈利全部转到母公司弥补亏损,则双方利润均为零,整体税负比在两地同时进行纳税申报时低。(问题)分析上述状况应如何处理?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无法掌握纳税人真实的经济信息,需要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进行专门评估。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通过有关的票证获得相对人的经济信息,其具体纳税义务只能通过某种形式的估计来推算。

三、税法政策性基本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1.经济效率2.行政效率(二)税法宏观调控原则(三)税法社会政策原则四、税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指导立法2.保障税法体系的协调统一3.作为税法解释的依据4.克服税收成文法的缺陷,强化税法调整功能5.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第四节

税法渊源

一、税法渊源1.宪法2.税收法律3.税收行政法规4.税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5.税法解释6.国际税收条约、协议

二、对我国现行税法渊源的分析

1.宪法规定的涉税内容不全2.税法的基本制度应由法律规定3.税法行政解释问题第五节税法体系

一、税收实体法1.流转税法(商品税法)2.所得税法3.财产税法4.行为税与特定目的税法5.资源税法6.其他实体税法

二、税收征管程序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章国家税权与纳税人权利

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

第二节

税权的概念和基本权能

第三节

税收管辖权

第四节

纳税人权利第一节

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代表国家行使税权的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是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2.是基于税法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关系3.一方主体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税权的税收机关4.征纳双方主体之间财产转移具有无偿性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1.征税主体2.纳税主体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商品、货物、财产、资源、所得等物质财富和主体的应税行为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1.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2.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3.税收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4.税法的修订或调整5.不可抗力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三)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1.纳税人完全履行纳税义务2.纳税义务因超过法定期限而消灭3.纳税义务人具备免税的条件4.有关税法的废止5.纳税人的消失第二节

税权的概念和基本权能一、税权的概念和特征税权,也称课税权、征税权,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开征、停征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管理税收事物的权利的总称。税权与税法主体权利的区别税权是国家一方的权利税法主体权利包括国家拥有的税权和纳税人享有的权利特征:专属性法定性优益性公式性不可处分行二、税权的基本权能(一)开征权

(二)停征权

(三)减税权

(四)免税权

(五)退税权

(六)加征权

(七)税收检查权

(八)税收调整权三、税收管理体制(一)中央集权型

(二)地方分权型

(三)集权与分权兼顾型第三节

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与类型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一般要遵从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属地原则:一国政府可以在本国区域内的领土和空间行使政治权利。属人原则:一国可以对本国的全部公民和居民行使政治权利。(1)对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

第一,住所标准

第二,居所标准

第三,居住时间标准

第四,意愿标准

第五,国籍标准

我国:“住所标准”与“居住时间标准”相结合的标准1.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税收居民的判定标准(1)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居民是与参观者或游客相对应的概念。某人是一国的居民,意味着他已在该国居住较长的时间或打算在该国长期居住,而不是以过境客的身份对该国做短暂的访问或逗留。

第一、住所标准凡是住所设在该国的纳税人均为该国的税收居民,即要看当事人在该国是否有定居或习惯性居住的事实。但也有一些国家同时还采用主观标准确定个人的住所——如果当事人在本国有定居的愿望或意向,就可以判定他在本国有住所。

例如:有一位先生1910年在加拿大出生,1932年他参加了英国空军,并与1959年退役,随后一直在英国一家私人研究机构工作,直到1961年正式退休,而且退休后他与妻子继续在英国生活。在此期间,这位先生一直保留了他的加拿大国籍和护照,并经常与加拿大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往来;而且他也希望与妻子一起同回加拿大安度晚年,并表示如果妻子先他去世,自己也要回加拿大度过余生。法院判定这位先生尽管在英国居住了44年,但他在英国仅有居所而没有住所。英国法律规定,一个成年人的住所要取决于他的永久居住意愿。第二、居所标准居所指一个人连续居住了较长时间但又不准备永久居住的居住地。如果某人在一国拥有可由他支配的住房,那么该人在本国就有居所。居所与住所的区别:(1)住所是个人的久住之地,而居所只是人们因某种原因而暂住或客居之地。(2)住所通常涉及一种意图,即某人打算将某地作为其永久性居住地,而居所指个人长期有效使用的房产,该标准强调的是人们居住的事实。

第三、停留时间标准

当事人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本国连续或累计停留的天数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他就要按本国居民的身份纳税。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的个人为我国的税收居民。而我国的纳税年度为日历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

判断:

1.某外国人2012年5月31日—2013年5月31日在我国工作,他是我国的税收居民吗?

2.某外国人2011年5月31日—2013年5月31日在我国工作,他是我国的税收居民吗?

×√英国和爱尔兰规定在某一纳税年度中在本国停留的时间达到183天的或者在连续4年中在本国停留的时间平均每年达到3个月(91)天或3个月以上的也要视同本国的居民。(2)对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

第一,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第二,总机构标准

第三,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第四,控股权标准

第五,主要营业所在地标准

我国:“登记注册地标准”与“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1.经营所得经营所得就是指营业利润,它是个人或公司法人从事各项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纯收益。一笔所得是否为纳税人的经营所得,主要看取得这项收入的经营活动是否为纳说人的主要经济活动。例如,一家证券公司因从事证券投资而取得的股息、利息收入属于该公司的经营所得,而一家制造业公司因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权、债券而取得的股息、利息收入就不属于其经营所得。

第一、常设机构标准(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

常设机构: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门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包括分支机构、管理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等。如果一个非居民公司在本国有常设机构,并且通过该常设机构取得了经营所得,那么就可以判定这笔经营所得来源于本国,来源国就可以对这笔所得征税。第二、交易地点标准(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例如,英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在英国进行交易所取得的收入才属来源于英国的所得。贸易活动以合同的订立地点是否在英国,而对于制造利润则是以制造活动发生地为所得的来源地。我国:“交易地标准”与“常设机构标准”相结合标准2.劳务所得劳务提供地标准劳务所得支付地标准劳务合同签订地标准

我国:劳务提供地标准3.投资所得1)股息:分配股息公司的居住国为股息所得的来源国。2)利息:多数国家以借款人的居住地或信贷资金的使用地为标准来判定借款利息的来源地。3)特许权使用费

特许权使用费:指因向他人提供专利权、秘方、专有技术、版权等制造性无形资产以及商标权、商誉、经销权、特许经营权等市场性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所得。特许权的使用地特许权所有者的居住地特许权使用费支付者的居住地无形资产的开发地4)租金所得:产生租金的财产的使用地或所在地、财产租赁合同签订地或者租金支付者的居住地。我国:权利使用地标准4.财产所得1)不动产所得,一般以不动产的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的来源地。2)动产所得:有些国家以动产的销售或转让地为来源地,有些以动产转让者的居住地为来源地,还有些以被转让动产的实际所在地为来源地。

地域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居民管辖权:即一国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属地原则属人原则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主权行使范围的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分为: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现状1.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可对本国居民的境内所得、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以及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这三类所得行使征税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中国居民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外国居民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要依照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要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2.实行单一的地域管辖权

只对纳说人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其中包括本国居民的境内所得和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但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不行使征税权。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单一地域管辖权,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吸收外国资金。实施单一地域管辖权,以便使外商可以利用在本地建立的机构进行跨国经营而又不必在本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以此来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国际避税地3.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主要发生在个别十分强调本国征税权范围的国家,如美国税法规定,美国公民即使长期居住在国外,不是美国的税收居民,也要就其一切所得向美国政府申报纳税。美国政府对居住在国外的公民也行使征税权,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在国外居住的美国公民也能享受到美国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因而他们也有义务向美国政府申报纳税。二、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及其解决(一)解决税收管辖权冲突的立法1.国际条约2.国际税收惯例

(二)解决税收管辖权冲突的基本原则1.国家税收主权独立原则2.税收公平原则3.税收中性原则三、重复征税的内涵及避免(一)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

重复征税: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内被相同或类似的税种课征了一次以上。例如:职工的工资在一些国家既要被课征个人所得税,又要被课征社会保险税,但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险税的性质不同,不属于重复征税。法律性重复征税: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税收管辖权的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经济性重复征税: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征税主体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例如:子公司用公司所得税后的利润向母公司支付股息,而母公司要就这笔股息收入缴纳公司所得税。母公司和子公司是两个不同的纳税人,而两者的课税对象属于同一税源(同一笔利润)

国际重复征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所得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1.两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

有关国家判定所得来源地或居民身份的标准相互冲突。两国同时认定一笔经营所得来源于本国,从而两国对这笔经营所得同时拥有地域管辖权。

例1:甲国一家公司在乙国有常设机构,甲国该公司通过其在乙国的常设机构向乙国的公司销售货物,但销售合同是由甲国公司与乙国公司直接在甲国境内签订,乙国判定经营所得来源地采用常设机构标准,甲国采用交易地点标准。两国同时判定一自然人为本国的居民,同时对其拥有居民管辖权。

例2:某人在甲国拥有永久性住所,但因公被派遣到乙国工作了一年;甲国根据住所标准认定该自然人为本国的居民,而乙国根据停留时间标准认为该自然人在本年度内属于本国的居民。2.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1)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2)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3)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三)避免国际性重复征税的方法1.避免国际性的法律性重复征税的方法

(1)免税法

全额免税方法

累进免税方法

(2)抵免法

全额抵免

普通抵免

(3)扣除法2.避免国际性的经济性重复征税的方法

(1)归属抵免制

(2)免税制

(3)双率制案例分析题某跨国纳税人的国内外所得共计40万美元,其中在居住国所得30万美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